作者:翁卷
巖崖產靈藥,等閒人顧希
采掇獲所願,躋登倦忘歸。
沃葉帶露滋,深根涵土跡
妍光媚幽笈,芳氣盈我衣。
濯以清澗泉,曝之太陽暉。
制治擬如法,服食從所宜。
除痾養天和,仙方豈吾欺,
協彼古修意,庶用延將衰。
將衰償得延,萬事焉足為。
作者:黃庭堅
幽澗泉石綠,閉門聞啄木。
運迤胡奴歸,車前掛生鹿。
作者:楊承鯤
種來黃獨已如拳,手鏚冰膚煮澗泉。
酒醒雪晴無一事,竹窗炊火送新煙。
作者:鄭清之
勝地來休沐,山程懶忌前。
草堂新杜曲,詩格舊臨川。
客乘千珠履,翁琴百澗泉。
參尋幽路滑,空想石頭禪。
作者:傅汝舟
玉笥開山遠,金壇瞰谷重。
靈光流世界,瑞氣渾春冬。
險澀千盤磴,參差百轉峰。
宿雲長抱殿,游鶴不歸松。
虎澗泉為雨,鯨樓石作鐘。
韭抽堯葉淨,桃發漢花濃。
道士隨黃犢,仙人駕赤龍。
丹爐七焰滅,瓊菉九霞封。
亂竹通飛佩,繁芝礙放筇。
愧為福地客,叨躡羨門蹤。
作者:張宣
白水冒平田,積陰過初夏。
風雨招友生,琴樽相慰藉。
飛梯倚孤撐,連峰競回迓。
晦冥巖壑變,空翠林木亞。
疏煙截山禿,微月露天罅。
僧鍾隔遠寺,漁火候歸捨。
鶴影渚雲迷,風聲澗泉罷。
投跡山水邦,脫身紛俗駕。
久忘簪組累,不待休沐暇。
飲酣心為壯,時危氣逾下。
佳會不再期,茲游偶來乍。
雞鳴起營營,莫忘永清夜。
作者:溫庭筠
白首方辭滿,荊扉對渚田。雪中無陋巷,醉後似當年。
一笈負山藥,兩瓶攜澗泉。夜來風浪起,何處認漁船。
作者:胡寅
君知至樂本難名,何事猶令谷應聲。
植杖自鋤園草綠,掛瓢時浥澗泉清。
了無歌吹娛賓人,只有詩書養性情。
卻恐仁人尚蒿目,又須憑酒破愁城。
作者:楊億
栝蒼古名郡,生齒三萬家。
我昔自仙殿,捧詔臨軍牙。
清心治期月,訟息民無嘩。
雄公真大士,宴坐綿幾華。
駕言造梵宇,室邇驚人遐。
迎門虎溪屐,布地牛頭花。
庭松偃翠蓋,澗泉漱金沙。
坐聞獅子吼,歸恨踆烏斜。
驛召還上都,騰裝即修路。
別師黃金園,贈我碧雲句。
我歸步赤墀,代言紅藥署。
彈指知苦空,觀心得降祝
藏識慚宿薰,輪迴悲晚梧。
折簡問南宗,寄言滿緗素。
絕念契真如,忘筌離文字。
劫燒雖洞然,龍華決同遇。
師名達宸扆,恩詔頒方袍。
歡喜黑白眾,蕭衰霜雪毛。
毗邪見有疾,示身如幻泡。
雙林忽歸寂,人天但哀號。
堆案遺札在,滿缽香飯銷。
祇應伸臂頃,未覺他方遙。
犀柄掛空壁,雁塔干層霄。
七返暫來去,四大非堅牢。
口占成尺題,物澤著紙尾。
親遣上足師,浮杯渡江水。
雲朵搖筆精,玉音鏘裡耳。
遺我方石枕,斑文剪霞綺。
論我求菩提,心堅正如此。
愴然悲夢形,汍瀾淚盈眥。
上足今去歸,焚修益勤止。
當續祖燈明,無令社蓮死。
作者:陸游
海東銅盆面五尺,中貯澗泉涵淺碧。
豈惟冷浸玉芙蓿
青青菖蒲絡奇石。
長安火雲行日車,此間暑氣一點無。
紗幮竹簟睡正美,鼻端雷起驚僮奴。
覺來隱幾日初午,碾就壑源分細乳。
卻拈燥筆寫新圖,八幅冰綃瘦蛟舞。
作者:顧逢
萬山深處斷人煙,溪水潺潺接澗泉。
白髮老僧陵上住,晉朝松在屋頭邊。
作者:李延興
山翠浮空初過雨,山麓晴雲散芳渚。
霧合長林生曉寒,人家更在林深處。
澗泉六月翻松根,石洞千年隱仙侶。
有誰共弈橘中來,無人問路桃源去。
白煙遮盡青林花,野簌嫩香應可茹。
清幽不減山之陰,只欠蘭亭列觴俎。
誰乎寫此怪而奇,莽莽雲山入毫楮。
細看猶有遺恨處,胡不著我山之墅。
我生本是丘壑姿,誤落京塵幾寒暑。
小時耕牧峴山陽,閒從野人學種樹。
門前魚浦啼竹禽,屋上鶴巢走松鼠。
獨行採藥日莫歸,才得芝術一斗許。
縱令服食不得仙,何若長年藝禾黍。
小村秋晚雞正肥,大甕春浮酒新煮。
老翁醉舞兒子歌,笑語喧嘩忘賓主。
此樂不見十許年,兵火煌煌照南楚。
思歸見畫萬感生,悵望風帆橫浦漵。
時清即好謝官歸,全家移向山中祝
作者:辛棄疾
茶瓜不作片時留,又向悠然作勝游。
花徑似經新掃酒,竹林喚起舊風流。
天教有象皆楷寫,世已無書可校仇。
長日苦遭蟬噪聒,杖藜擬訪澗泉秋。
作者:錢逵
村塢深如華子岡,東風花落澗泉香。
故山猿鶴相望久,莫遣濡須草樹荒。
作者:陸游
落澗泉奔舞玉虹,護丹松老臥蒼龍。
霜柑籬角寒初熟,野碓雲邊夜自舂。
挈榼人沽村市酒,打包僧趁寺樓鐘。
幽尋自是年來嬾,枉道山靈不見容。
作者:戴復古
忍貧長傲世,風節似君希
死後女方嫁,峽中兒未歸。
門人集詩稿,故卒服麻衣。
澗上梅花發,吟魂何處飛。
作者:劉克莊
子厚文章宗,仲塗豈後身。
不肯作崑體,寧來牧湘濱。
誅茅翠麓顛,日與書卷親。
劃去五季衰,挽回六籍醇。
歐尹相繼出,孤唱繇伊人。
風流渭已遠,尚喜棟宇新。
千峰高叢叢,一江碧粼粼。
禽魚暨草樹,纖悉几案陳。
澗泉既可汲,山木亦可薪。
熟讀壁間藏,痛掃毫端塵。
勗哉山中友,勿壓泉石貧。
作者:鄧深
纈紋斑駮繞山園,青帶縈紆落澗泉。
十月梨花開滿樹,直疑梅蕊破寒煙。
作者:劉滄
山疊雲重一徑幽,蒼苔古石瀨清流。出巖樹色見來靜,
落澗泉聲長自秋。遠入虛明思白帝,寒生浩景想滄洲。
如何地近東西路,馬足車輪不暫留。
作者:釋靈澄
因僧問我西來意,我話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栽三個耳,麻衣曾補兩番肩。
東庵每見西庵雪,下澗長流上澗泉。
半夜白雲消散後,一輪明月到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