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仲弓
十里湖光鏡樣平,銀潢一帶向東傾。
寺從楊柳陰中出,僧在蓮花會上行。
佛地也容擔板漢,梵音莫近採菱聲。
我來借榻醒塵夢,歸去吟詩韻更清。
作者:鄭常
僧家無住著,早晚出東林。得道非真相,頭陀是苦心。
持齋山果熟,倚錫野雲深。溪寺誰相待,香花與梵音。
作者:宋之問
六飛回玉輦,雙樹謁金仙。瑞鳥呈書字,神龍吐浴泉。
淨心遙證果,睿想獨超禪。塔湧香花地,山圍日月天。
梵音迎漏徹,空樂倚雲懸。今日登仁壽,長看法鏡圓。
作者:劉克莊
滿院靜沉沉,微聞有梵音。
不來陪客語,應恐壞禪心。
母處歸全少,師邊悟已深。
戒衣皆自衲,因講始停針。
作者:釋慧開
足蹈雙蓮灑楊柳,面目端嚴世希有。
梵音妙音海潮音,祗這而今誰動口。
作者:趙汝鐩
平生幾兩謝公屐,愛山愛水真成癖。
集雲峰在指顧間,年來抗塵乃絕跡。
西風從臾作意登,佛境未入心境清。
九秋顥氣接嵐氣,五里松聲答泉聲。
招提金碧壓深窈,鐘鼓四時遞昏曉。
梵音獨許山鳥聽,禪夢不驚胡蝶繞。
土腴露飽蔬筍鮮,一粥一飲天上僧。
伊蒲供罷日卓午,浮空半是烹茶煙。
四籐欲知閣中味,萬字欲參堂上意。
請將此事且姑置,坐看山雨濯晚翠。
作者:羅鄴
危閣壓山岡,晴空疑鳥行。勝搜花界盡,響益梵音長。
有月堪先到,無風亦自涼。人煙紛繞繞,諸樹共蒼蒼。
榻戀高樓語,甌憐晝茗香。此身閒未得,驅馬入殘陽。
作者:宋祁
蜀嶂紛重沓,祇園隱寂寥。
花供法界雨,江助梵音朝。
海水聞鍾下,天風引磬遙。
少陵佳句後,物色付吾僚。
作者:釋印肅
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
三千大千眾,一個也不識。
啼笑成梵音,敲磕通消息。
色空明暗中,摩訶般若力。
作者:牟融
曲徑繞叢林,鐘聲雜梵音。松風吹定衲,蘿月照禪心。
撫景吟行遠,談玄入悟深。不能塵鞅脫,聊復一登臨。
作者:陳允平
三衣終日護,白社踵東林。
淨業心無住,清齋力不禁。
蓮香秋觀靜,松吹石橋陰。
見說溪南虎,時來聽梵音。
作者:王珪
崇因開寶構,金碧畫相輝。
禁蹕隨曦馭,層城轉斗機。
梵音獅子吼,妙相鴿王歸。
洛水浮神篆,天花滿御衣。
塔疑從地湧,棟擬入雲飛。
上行乘今果,群超悟昨非。
慧珠常自照,法雨遍成霏。
但起真如念,梯梁即可幾。
作者:韓維
寶勢中流起,香園此布金。
鴿棲秋殿冷,龍伏夜潭深。
水鳥銜生食,江神聽梵音。
作者:張耒
靈通禪剎古叢林,永日惟聞鐘梵音。
閱世興亡千室佛,百年風雨古牆金。
作者: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況復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順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精子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於是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恆一,去何獲圓通。
觸以所角明,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雲何獲圓通。
法稱為內塵,憑塵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支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如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說,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話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話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漢有入,雲何獲圓通。
鼻息本權機,只令攝心祝
住成心所住,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何關性分別。
念緣非離物,雲何獲圓通。
若以地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厭有非真為。
非初心方便,雲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雲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雲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觀識非常祝
存心乃虛妄,雲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雲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
於恆沙動中,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出世獲常祝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水齊,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聲論得宣明。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聞復翳根除。
塵消覺圓淨,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塵登如在夢。
誰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
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
余塵尚諸學,明極即如來。
大眾及阿難,旋汝倒聞機。
反□□自性,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此是微塵佛。
一路涅盤門,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現在諸菩薩。
今各人圓明,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我亦從中登。
非唯觀世音,誠如佛世尊。
訋我諸方便,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盤心。
觀世音□□,自余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捨塵勞。
非是長修學,淺深同說法。
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
原加被未來,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難。
及末劫沈淪,但心引根修。
圓通超餘者,真實心如是。
作者:王維
名儒待詔滿公車。才子為郎典石渠。蓮花法藏心懸悟,
貝葉經文手自書。楚詞共許勝揚馬,梵字何人辨魯魚。
故舊相望在三事,願君莫厭承明廬。
作者:王偁
山門隱松桂,花雨浮半空。
金仙青蓮居,乃在煙霞中。
石竹覆紫苔,四壁泉濛濛。
因窺一燈影,宴坐萬劫同。
眾籟清梵音,浮塵愧微蹤。
願言別苦海,永矣投禪宮。
作者:劉彝
萬事本無心,寧容意慮侵。
方池唯貯月,修竹不棲禽。
地靜饒真趣,風長展梵音。
有人重稅駕,經宿樂幽林。
作者:聶致堯
諸峰回合處,古木抱松林。
月占秋廊靜,雲侵晝殿陰。
有泉通石眼,不火沸池心。
洗淨多生垢,天風更梵音。
作者:際瞻
孤寺水中起,淨心宛在虛。
鍾邊雲易濕,松外地無餘。
幢影魚窺熟,梵音風定初。
入秋看月上,清切復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