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庭筠
白石青崖世界分,捲簾孤坐對氛氳。林間禪室春深雪,
潭上龍堂夜半雲。落月蒼涼登閣在,曉鍾搖蕩隔江聞。
西山舊是經行地,願漱寒瓶逐領軍。
作者:晁說之
山頭百尺井,有徑看如失。
唯有參橫時,山人起自汲。
作者:王禹偁
物形固天造,物景不自勝。
泉乎未遇人,石罅徒流迸。
宮相政多暇,行樂躡巖磴。
發蒙漲為溪,幽致茲焉盛。
唐賢大歷後,峭壁刻名姓。
我來一何暮,今秋始乘興。
山勢環有缺,山門壺引柄。
戶挹清泚姿,頗愜幽閒性。
味將春茗宜,光與曉嵐暝。
架竹落僧廚,遠聲入清磬。
何當宿禪室,欹枕終夜聽。
飲多病骨換,照久塵襟迥。
銷盡謫居愁,無心治歸艇。
作者:梅堯臣
城郭非清涼,山僧抱微疾。
又況三伏時,當茲一禪室。
炎飆正爍爍,溪水徒瑟瑟。
唯詠冰雪辭,可以銷夏日。
作者:趙善悉
江南多名山,雁蕩最崒嵂。
山中多古寺,靈巖渺無匹。
天柱高摩雲,展旗巧障日。
風榻臥石屏,霧窗涵卓筆。
上有小龍湫,龍鼻清泉出。
異哉諾詎羅,來此坐疊膝。
我亦蕩中人,景象頗能悉。
獨秀玩蒼翠,重台聽蕭瑟。
卻穿水簾谷,衣襟寒慄慄。
還入新月洞,意氣何飄逸。
安期指瓜棗,羨門獻梨栗。
飄瓦孰是非,臨歧置得失。
平生方外游,茲游為第一。
謾登嶺三三,休跨盤七七。
豈意山盡頭,時復有禪室。
門並雙峰尖,路爽千榕密。
觸石淺溪鳴,投林飛鳥入。
傍人應笑允,觀山何時畢。
笑話傍人道,恨我少登陟。
作詩寄行役,吾非貪著述。
作者:晁說之
朱晚鳥歸宿,倦飛憎世樊。
綸巾久接狎,訴語不嫌喧。
作者:顧禧
曲徑通禪室,藜床獨著書。
玄心棲物外,高論接皇初。
雨過苔痕淡,窗虛梅影疏。
年年愁作客,為爾一停車。
作者:馬戴
禪室繩床在翠微,松間荷笠一僧歸。
磬聲寂歷宜秋夜,手冷燈前自衲衣。
作者:秦系
禪室遙看峰頂頭,白雲東去水長流。
松間倘許幽人住,不更將錢買沃州。
作者:程敏政
載酒朝相過,論心夜未中。
臥殘禪室冷,談徹講堂空。
香篆銷輕縷,燈花落小紅。
好懷攄不盡,鍾起院牆東。
作者:李郢
山頭蘭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煙火新。
此日何窮禮禪客,歸心誰是戀禪人。
作者:靈一
上人禪室路裴回,萬木清陰向日開。寒竹影侵行徑石,
秋風聲入誦經台。閒雲不系從舒捲,狎鳥無機任往來。
更惜片陽談妙理,歸時莫待暝鍾催。
作者:秦系
禪室繩床在翠微,松間荷笠一僧歸。
磬聲寂歷宜秋夜,手冷燈前自衲衣。
作者:盧綸
古塔荒台出禁牆,磬聲初盡漏聲長。雲生紫殿幡花濕,
月照青山松柏香。禪室夜聞風過竹,奠筵朝啟露沾裳。
誰悟威靈同寂滅,更堪砧杵發昭陽。
作者: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
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作者:丁鶴年
出處兩茫然,低徊每自憐。
本無經國術,仍乏買山錢。
故邑三千里,他鄉二十年。
力微歸計杳,身遠客心懸。
桃李誰家樹,禾麻傍捨田。
鶉衣秋屢結,蝸室歲頻遷。
逝水終難復,寒灰更不然。
久要成齟齬,多病復沉綿。
俯仰衷情倦,棲遲野性便。
延徐誰下榻,訪戴獨回船。
恥灑窮途泣,閒修淨土緣。
談玄分上下,味道悉中邊。
有相皆虛妄,無才幸苟全。
棲雲同白鹿,飲露效玄蟬。
高蹈慚真隱,狂歌愧昔賢。
惟余空念在,山寺日逃禪。
作者:李彌遜
乞得禪房半日留,臥看巖雨瀉清溝。
浮雲豈是塵中物,又逐秋風天外游。
作者:王安石
靈巖開闢自何年,草木神奇鳥獸仙。
一路紫苔通窅窱,千崖青靄落潺湲。
山只嘯聚荒禪室,像眾低摧想法筵。
雪足莫辭重趼往,東人香火有因緣。
作者:蘇軾
一缽即生涯,隨緣度歲華。
是山皆有寺,何處不為家。
笠重吳山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訪禪室,寧憚路歧賒。
作者:丁鶴年
不學揚雄事草《玄》,且隨蘇晉暫逃禪。
無錐可卓香嚴地,有柱難擎杞國天。
謾詫丹霞燒木佛,誰憐清露泣銅仙。
茫茫東海皆魚鱉,何處堪容魯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