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棠
破荒風信到花英,標格孤高畫不成。
萬古色專天下白,一生香在雪中清。
羅浮松有關幽興,野路梨雲散曉情。
我欲重來竟題墨,莫教吹動玉簫聲。
作者:張可久
別來時。綠箋猶寄相思。自當年、黃州人去,不煩朱粉重施。翠屏寒、秋凝古色,朱奩空、影淡芳姿。蝶抱愁香,鶯吟怨曲,殘紅一片洗胭脂。更誰汲、香泉菊井。寂寞水仙祠。西泠*、苔衣生滿,懶曳筇枝。尚依依、月移疏影,黃昏翠羽□差。問丹砂、石涵墜井,尋古寺、金匾題詩。歲晚江空,童饑鶴瘦,匆匆捨此欲何之。且重和,四時漁唱,像管寫烏絲。仙翁笑、梅花折得,上鬧竿兒。
作者:李縝
符守分珪組,放情在丘巒。悠然造雲族,忽爾登天壇。
求古理方賾,玩奇物不殫。晴光散崖壁,瑞氣生芝蘭。
中有四瀑水,奔流狀千般。風雲隱巖底,雨雪霏林端。
晶晶含古色,颼颼引晨寒。澄潭見猿飲,潛穴知龍盤。
坐憩苔石遍,仰窺杉桂攢。幽蹊創高躅,靈藥余仙餐。
攜賞喜康樂,示文驚建安。縑緗炳珠寶,中外貽同官。
末調亦何為,輒陪高唱難。慚非御徒者,還得依門欄。
作者:李夢陽
東南自有匡廬山,遂與天地增籬衛。
山根插入彭蠡湖,崢嶸背殺三江勢。
地因人勝古有語,於乎萬物隨興廢。
學館林宮客不棲,千巖萬壑堪流涕。
文采昔賢今尚存,講堂寂寞對松門。
松門桂華秋月圓,拄杖高尋萬古源。
梅嶺古色照石鏡,扶桑丹霞迎我軒。
絕頂坐歌霜月靜,石潭洗足芝草繁。
更有冠者五六人,峭崖窮嶂同攀搴。
草行有時聞過虎,旦暮時復啼清猿。
我今胡為公務牽,蟋蟀在戶難久延。
出山車馬走相送,落日遂上鄱陽船。
生徒綣戀集涯滸,孤帆月照仍留連。
情深過厚亦其禮,譾薄竊勞諸賢。
明朝伐鼓凌浩蕩,五峰雙劍生秋煙。
作者:梅堯臣
老柏麝不食,古色侵青冥。
淺沼龍不入,秋水生浮萍。
屋屢圬堊幾太守,壁上彪蔚遺丹青。
黑石鐫辭澀如棘,今昔往來人不識。
酸睛欲抉無聲形,既不可問不可聽。
懸泉瀉竇晝未停,飛玉貯藍光入屏。
苞潭梁島甲癸丁,蔓刺交綴垂組綎。
蒼官屭槐朋在庭,風蟲日鳥聲嚶嚀。
卉葩木果黏枝條,集台脫熱昏痾醒。
樊文韓詩怪若是,逕取一二傳優伶。
仍寄河東薛太守,更與斟酌無閒扁。
作者:郭士道
首陽山,青巃嵷。
上聳紫蓋凌瑤空,下周林壑盤蒼龍。
嵯峨自太古,崒嵂鎮寰中。
黃河西來繞其下,日夕雲氣開鴻蒙。
恍疑鬼神護,又似丹青工。
諸峰不敢並,蒼翠光玲瓏。
我生癖性愛山水,見此奇絕摩雙瞳。
忽憶武王收諸夏,夷齊叩馬來山東。
風雲變化適際會,恥逐龍虎爭奇功。
歸來守巖穴,鬱鬱抱孤忠。
朝采山上蕨,暮拾山下蓬。
渴飲澗中水,熱眠雲外松。
既不學赤松子,又不侶商山翁。
丹誠耿耿照白日,勁節凜凜摩蒼穹。
首陽青青萬古色,不敢夷齊之心胸,
直與天地相始終。千載扶名教,
二子功無窮。我歌首陽歌未歇,
泠然八表生清風。
作者:王諶
簡師得道不參禪,燕坐常居古色軒。
夏禹告功遺跡在,任公垂釣有車存。
海通泉洞深千尺,寺映重巖月一痕。
何日短筇塵外去,瓣香來此叩玄門。
作者:喻良能
江湖大蘭若,廬阜一東林。
砌繞琮琤水,門羅翠碧岑。
煙雲千古色,松檜四時陰。
岸幘銷塵慮,憑欄淨客心。
殿成神運力,泉出虎跑音。
溪在思元亮,堂荒憶醉吟。
圖傳三笑粲。閣擁五杉森。
貝葉應難訪,經台已莫尋。
僧袈何代醑,佛影幾時沉。
晉輦黃埃久,殷碑蒼蘚深。
不妨閒弔古,誰復為沾襟。
香火惟蓮社,傳流直至今。
作者:謝榛
瞻彼終南山,松蘿幽且邃。
中有一真人,超然遠朝市。
手握神龍珠,照夜光自秘。
石笞積古色,斗室廓天地。
澗泉為誰清,蕙花為誰媚。
西望徒遐思,書札何由寄。
嗟哉虛流俗,冥心可無醉。
鴟鴞為家祥,鳳鸞非世瑞。
奈何君子交,中道兩棄置。
不見針與石,相合似同類。
文字生瑕疵,鄧林紛葉墜。
有家早歸歟,獨歌以卒歲。
歲寒元氣塞,偃仰待春事。
作者:汪精衛
後山詩句古今傳,我更拈花一惘然。
古色最宜邀凍石,孤標只合耦冰仙。
淡黃月色無風夜,凝碧池光欲雪天。
著此數枝更清絕,不辭耐冷立階前。
作者:齊己
匡廬久別離,積翠杳天涯。靜室曾圖峭,幽亭復創奇。
典衣酬土價,擇日運工時。信手成重疊,隨心作蔽虧。
根盤驚院窄,頂聳訝簷卑。鎮地那言重,當軒未厭危。
巨靈何忍擘,秦政肯輕移。晚覺莎煙觸,寒聞竹籟吹。
藍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引看僧來數,牽吟客散遲。
九華渾彷彿,五老頗參差。蛛網籐蘿掛,春霖瀑布垂。
加添雙石筍,映帶小蓮池。舊說雷居士,曾聞遠大師。
紅霞中結社,白壁上題詩。顧此誠徒爾,勞心是妄為。
經營慚培塿,賞玩愧童兒。會入千峰去,閒蹤任屬誰。
作者:王冕
頭白歸來驚面生,東家西家知我名。
友朋投老漸凋落,兒女向年俱長成。
野梅花開尚古色,山風吹雨墮寒聲。
最喜溪翁會真率,濁酒過牆香滿罌。
作者:曾鞏
荒山未有雪,野水不見冰。
一臘今已半,浮陽壯猶矜。
奈至一歲除,未有嚴氣升。
坐思崆峒間,負雪山千層。
雖受慄冽僵,愈此穢濁蒸。
感激崑崙只,一氣吹丘陵。
炎埃滅無遺,古色萬里興。
我病一洗濯,懷抱失所憎。
因思大羽獵,屬車上崚嶒。
六軍騎皆駿,爭先雪中登。
天時傾人意,踴躍士氣增。
大義雖不殺,四方懾兵稜。
今此效安在,東南塞猶乘。
將帥色凋槁,蚍蜉勢趫騰。
慘錯天運內,止戈信誰能。
作者:呂祖謙
甘泉宮中烽火催,武庫掣鎖殷春雷。
山西都尉部千弩,意氣欲壓天山摧。
朔風慘慘隨旗尾,角聲滿天日色死。
眼吞單于方發機,南風不競羽倒飛。
血視空弮尚思戰,邊庭無竹可續箭。
斷弦已作塞上塵,零落銅牙時一見。
土花蝕盡繆篆青,千年遺恨今未平。
雕鞍過盡不回首,落身几案依舊檠。
蘚苔暗淡生古色,中有少卿千斛力。
從漢至今無大黃,婦翫兒嬉固其職。
長平箭頭豪土憐,赤壁折戟傳青篇。
古來慷慨共如此,脫略形器求天全。
是機雖缺神凜然,想成風沙射鵰天。
徑欲匹馬南山邊,何必一臂三十絭。
作者:張栻
亭成勝日好風光,佳客攜將共一觴。
蒼壁插空千古色,高松蔭堤三伏涼。
肉魚縷膾寒水玉,剝蓮煮鼎甘露漿。
便覺故園渾在眼,只應漓水似瀟湘。
作者:張羽
春入翠微深,春風吹客襟。
相攜木上座,來禮石觀音。
老樹積古色,薄雲生晝陰。
林僧修茗供,默坐契禪心。
作者:歐陽修
青牛西出關,老聃始著五千言。
白鹿去升天,爾來忽已三千年。
當時遺跡至今在,隱起蒼檜猶依然。
惟能乘變化,所以為神仙。
驅鸞駕鶴須臾間,飄忽不見如雲煙。
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緣。
乃知神仙事茫昧,真偽莫究徒自傳。
雪霜不改終古色,風雨有聲當夏寒。
境清物老自可愛,何必詭怪窮根源。
作者:殷堯藩
落日半樓明,琳宮事事清。山橫萬古色,鶴帶九皋聲。
易作神仙侶,難忘父子情。道人應識我,未肯說長生。
作者:方行
張公畫龍人不識,筆法遠自僧繇得。
掛向高堂神鬼驚,恍惚電光來破壁。
夜當渤澥開筆力,元氣淋淫浸無極。
吞吐日月天地昏,摩蕩雲雷太陰黑。
江翻石轉窈莫測,雪濤卷空銅柱側。
洞庭扶桑非爾誰,顛倒滄溟為窟宅。
乃知前圖只數尺,坐令萬里起古色。
何當置我君山湖上之高峰,聽此老翁吹鐵笛。
作者:孔稚珪
孤征越清江。
遊子悲路長。
二旬倏已湛。
三千眇未央。
草雜今古色。
巖留冬夏霜。
寄懷中山舊。
舉酒莫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