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若欲的古詩,若欲詩詞,形容若欲的詩,若欲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陳文蔚

我聞九華名,未登九華峰。

睨視百里外,煙翳嘗冥濛。

快意一披抉,幾欲挾長風。

庶識真面目,高下俱迎逢。

飛雪如有意,未積先消融。

凌晨展清眺,萬里開晴空。

炯然明吾眸,洗出青芙蓉。

未暇窺杳眇,固已領其宗。

憶昔訪廬阜,妙處嘗支筇。

景遇可題品,一一歸詩筒。

九華名此邦,挺挺諸山雄。

若欲於五老,優劣定基中。

竊比之孔門,等級回與雍。

未敢謂覈論,折衷章泉翁。

作者:元稹

朧月上山館,紫桐垂好陰。可惜暗澹色,無人知此心。

舜沒蒼梧野,鳳歸丹穴岑。遺落在人世,光華那復深。

年年怨春意,不競桃杏林。唯占清明後,牡丹還復侵。

況此空館閉,雲誰恣幽尋。徒煩鳥噪集,不語山嶔岑。

滿院青苔地,一樹蓮花簪。自開還自落,暗芳終暗沈。

爾生不得所,我願裁為琴。安置君王側,調和元首音。

安問宮徵角,先辨雅鄭淫。宮弦春以君,君若春日臨。

商弦廉以臣,臣作旱天霖。人安角聲暢,人困斗不任。

羽以類萬物,祆物神不歆。徵以節百事,奉事罔不欽。

五者苟不亂,天命乃可忱。君若問孝理,彈作梁山吟。

君若事宗廟,拊以和球琳。君若不好諫,願獻觸疏箴。

君若不罷獵,請聽荒於禽。君若侈台殿,雍門可沾襟。

君若傲賢雋,鹿鳴有食芩。君聞祈招什,車馬勿駸駸。

若欲敗度,中有式如金。君聞薰風操,志氣在愔愔。

中有阜財語,勿受來獻賝。北裡當絕聽,禍莫大於淫。

南風苟不競,無往遺之擒。奸聲不入耳,巧言寧孔壬。

梟音亦云革,安得沴與祲。天子既穆穆,群材亦森森。

劍士還農野,絲人歸織紝。丹鳳巢阿閣,文魚游碧潯。

和氣浹寰海,易若溉蹄涔。改張乃可鼓,此語無古今。

非琴獨能爾,事有諭因針。感爾桐花意,閒怨杳難禁。

待我持斤斧,置君為大瑁

作者: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諸佛大菩薩,常為救眾生。

捨頭目身命,不計河沙數。

代鴿棄王身,全螘委龍命。

流水濟枯魚,薩{左土右垂}充飢虎。

歷劫遍行慈,慈善力成就。

佛無一切心,唯有慈心在。

若有行慈者,不殺不食肉。

仰願佛威神,世世常加護。

殺生佛所說,即殺自父母。

亦殺自妻女,兄弟及姊妹。

一切田女攝,皆曾為父母。

生生所受胎,從之稟遺體。

受一畜生形,骨血如山海。

一一類中身,生生不可計。

輪迴六道間,展轉為親屬。

故食諸眾生,名食父母肉。

又觀一切身,悉是我本體。

自肉及他肉,其實是一肉。

如捨前後住,亦名為我捨。

當知食肉人,即食自身肉。

佛觀如來藏,佛界眾生界。

一界無二界,一切肉一肉。

伎兒暫變易,元是一人身。

若欲殺眾生,當起諸佛想。

獵師屠兒輩,及捕魚鳥人。

眾生遙見者,皆生必死怖。

謂此噁心人,貪利及肉味。

手持利刀箭,念欲殺我身。

飛翔及潛竄,驚怖而遠避。

常與諸眾生,起大冤對想。

一切惜身命,人畜等無殊。

若欲食眾生,先試割身肉。

死是極大苦,誰能不畏之。

但當自觀身,雲何食他肉。

為利剎眾生,以財網諸肉。

二俱得殺業,死墮叫喚獄。

汝聽殺生者,死墮地獄處。

鐵城高八萬,四千由旬量。

長廣亦復然,滿中猛火炎。

表裡皆洞赤,猘狗守四門。

獄卒聲雷震,兩眼如電光。

驅汝殺生人,入中而受苦。

力士執鐵矛,矛身長一丈。

利刃闊八寸,望胸撞罪人。

胸入背上出,苦痛不堪聞。

千萬億歲中,受斯極大苦。

汝聽食肉人,死墮阿鼻獄。

鐵屋亦高廣,八萬由旬量。

四門猛火炎,南北皆交徹。

鐵牆鐵羅網,鐵枷鐵杻械。

一一火燒之,皆令其洞赤。

食肉受斯苦,億百千萬歲。

汝聽煮肉人,墮鑊湯地獄。

一萬有二千,深廣由旬量。

晝夜猛火然,湧湧湯常沸。

於中受大苦,一萬七千歲。

汝聽炙肉人,墮熱鐵床獄。

其獄有八千,縱廣由旬量。

床下猛火燒,罪人臥其上。

心肝肉焦爛,一萬二千歲。

汝聽切肉人,死墮斫剉獄。

五百大力士,利刀斬罪人。

萬段至微塵,業風吹更活。

如是終復始,一萬二千歲。

汝聽養群雞,為貪肥肉者。

一雞於一日,計食五百蟲。

主人當半罪,同雞墮地獄。

其獄盛熱糞,八萬由旬量。

人雞俱入中,滿五千萬歲。

汝聽捕獵人,安鏘及設{左木右強}。

罥索安陷阱,利刃放鷹犬。

四邊競圍合,逼逐殺眾生。

死墮鐵軸獄,方丈一萬釘。

驅上輪一幣,遍體萬釘刺。

舉身悉交徹,苦痛不可忍。

百千萬歲中,受斯對報苦。

殺生食肉者,從諸地獄出。

受餓羅剎身,師子豺虎狼。

貓狸鴟梟鷲,唯捕新血肉。

眾生各藏護,不令其得便。

飢火常燒心,唸唸思他肉。

由是惡熏習,大慈種永斷。

設得生人中,殘疾命短促。

愚癡謗因果,死還墮地獄。

佛說此語時,無量諸羅剎。

悲號誓斷肉,及護斷肉人。

汝今聞此經,雲何不改過。

徒勞生為人,不及食人鬼。

慎莫燒山野,慎莫破堤塘。

莫伐有巢樹,莫燒含蠹薪。

若見殺眾生,方便常救護。

南無十方佛,大智德世尊。

我欲勸眾生,捨酒求明慧。

如佛之所說,飲酒多過患。

八萬塵勞門,三十五種失。

悉以酒為本,汝等應諦觀。

酒酣心眩亂,六識盡昏迷。

君臣乖儀節,父子絕尊卑。

母女亂其風,禮檢不能制。

如捨婆提國,有鴦掘摩羅。

酒醉淫泆母,因慈殺其父。

母復通外情,將刀復害之。

亦如莎伽陀,神通大羅漢。

因游支提國,漸到跋陀村。

彼有大毒龍,字庵婆羅提。

其龍甚暴惡,侵害彼村人。

羅漢神通力,降伏毒龍已。

村人思報恩,多設蘇孔糜。

有女設糜已,憂其發冷玻

遂取水色酒,奉上大羅漢。

羅漢謂是水,飲已酒力發。

迷酒到寺門,衣缽棄余處。

醒時用神力,能伏大毒龍。

醉後如死人,不能伏蝦螅

世尊命羅漢,及諸比丘眾。

至彼羅漢所,因茲制酒戒。

正法唸經說,閻羅責置人。

將驅入地獄,先說如是偈。

酒能亂人心,令人如羊等。

不知作不作,如是應捨酒。

若酒醉之人,如死人無異。

若欲常不死,彼人應捨酒。

酒是諸過處,常能不饒益。

一切惡道階,黑闇所在處。

飲酒到地獄,亦到餓鬼處。

行於玄生業,是酒過所誑。

酒為毒中毒,地獄中地獄。

病中之大病,是佛之所說。

若人飲酒者,無因緣歡喜。

無因緣而瞋,無因緣作惡。

於佛所生癡,壞世出世事。

燒解脫如火,所謂酒一法。

若人能捨酒,正行於法戒。

彼到第一處,無死無生處。

莫飲無明酒,能為眾苦因。

聲聞住明脫,猶是醉歸人。

若是病苦時,應當觀病本。

從癡有愛生,習業招病果。

耆婆盡道術,尚不能救療。

豈有世藥酒,而能瘥我玻

酒為放逸根,不飲閉惡道。

寧捨百千身,不毀犯酒戒。

寧使身乾枯,終不飲此酒。

假使毀犯戒,壽命滿百年。

不如護禁戒,即時身磨滅。

決定能使瘥,我猶故不飲。

況今不定知,為瘥為不瘥。

作是決定心,心生大歡喜。

即護見真諦,所患即消除。

汝聽釀酒家,死墮鹹糟獄。

亦墮沸灰中,一萬八千歲。

汝聽沽清酒,死墮酒池獄。

滿中如洋銅,入其中受苦。

汝聽飲酒人,死墮灌口獄。

手自酌銅汁,晝夜灌其口。

汝聽人將酒,逼勸持戒人。

死入冰池獄,八千萬歲苦。

皮肉皆破裂,日夜百死生。

然後五百生,生輒無兩臂。

汝聽或強力,或時因戲笑。

持酒與僧尼,強伏令其飲。

死墮截膝獄,六百萬歲中。

五百大力士,常截其兩膝。

乃至過酒器,五百世無手。

常作螘虱形,曲蛆及蠅蚋。

癡執無知蟲,一一五百世。

汝聽吉陀婆,沽酒梳墮井。

羅漢飲其水,八萬聖皆醉。

由是惱聖人,死墮鋸床獄。

八萬大劫中,常受鋸解苦。

後出得為人,其身長三尺。

顏貌青黑色,耳鼻孔閉塞。

無眼唇褰縮,手足無十指。

何況破戒心,持酒逼他飲。

多見世愚人,逼他食酒肉。

自不能清淨,都無羞恥心。

復將不淨食,凌逼破他戒。

寧可斷人命,莫破他善心。

殺命一死生,未必至三趣。

破戒失人天,及失解脫法。

汝聽斷酒肉,所得福德利。

有人持七寶,國城妻子施。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乃至滿大千,七寶持佈施。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假使為求福,鍛金以為人。

其數百千萬,持用廣佈施。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假使有佛子,造幡華寶蓋。

滿三千大千,持用供養佛。

不如斷酒肉,千萬分之一。

犯之罪即重,持之福亦深。

善惡長形對,苦樂鎮相尋。

及健速回首,早計各悛心。

莫待無常到,如瓶滿自沈。

勉哉須努力,同侍七寶林。

作者:方回

滕侯酒酣宇宙窄,長嘯詩成鬼神泣。

謫仙後身今李白,一錦宮袍猶未得。

張侯乃翁官鼎軸,芸香家藏百萬牘。

朝窗夜檠吟不足,政須天下書遍讀。

四海萬國天一家,東盡蟠木西流沙。

貢珍未貴貴圖籍,卉服颶風窮搗涯。

玉堂眾雋修國史,搜書北方遣名士。

若欲講知南地理,亦合南州起才子。

所以滕侯暨張侯,聯翩同作中原游。

夜靜長虹貫明月,春風穩送江天舟。

張侯富貴素所有,相門會見魯拜後。

滕侯遭遇夫豈偶,飄然掉臂奮空手。

金匱石室紬瑤編,大書特書筆如椽。

成就堯典禹貢篇,不數班固司馬遷。

作者:趙禕

三分春色二分休,是處紅稀綠已稠。

芳草池邊空有思,落花亭畔不勝愁。

人情似昔猶難合,身世於今豈易謀。

若欲忘憂須是酒,醉鄉安穩勝封侯。

作者:徐嘉言

招提敞山巖,新庵隱巖麓。

石沼引清流,風漪皺文轂。

晴暉滿虛室,一水含自足。

心明身宴閒,境寂誰尋逐。

寒林帶月行,夜榻和雲宿。

若欲問西來,一齋飽自足。

作者:釋慧勤

日日日西沉,日日日東上。

若欲學菩提,但看此模樣。

作者:李彌遜

庭前蘭玉走斑衣,堂上堝篪樂壽卮。

永晝牙籤紛簡帙,深庭豹尾臥旌旗。

笑談自有江山助,勳業從來草木知。

許國尚餘忠鯁在,此心還與歲寒期。

作者:吳泳

跨征鞍,橫戰槊,上襄州。便匹馬、蹴踏高秋。芙蓉未折,笛聲吹起塞雲愁。男兒若欲樹功名,須向前頭。鳳雛寒,龍骨朽,蛟渚暗,鹿門幽。閱人物、渺渺如漚。棋頭已動,也須高著局心籌。莫將一片廣長舌,博取封侯。

作者:朱放

謝公見我多愁疾,為我開門對碧山。

若欲來看猿鳥,不須爭把桂枝攀。

作者:釋守淨

若欲正提綱,直須大地荒。

欲來沖雪刃。未免露鋒芒。

作者:許月卿

若欲相尋向竹邊,開窗著屐更誰先。

定有一輪穿密密,可無數點洗涓涓。

茂林從昔於儂好,太極遙憐似我圓。

釣竿莫惜分新綠,更割半窗瀟灑天。

作者:姜特立

寫竹如草書,患俗不患清。

畫梅如相馬,以骨不以形。

墨君曩有文夫子,蟬腹蛇跗具生意。

當時一派屬蘇公,雨葉風枝略相似。

花光道人執天機,信手掃出孤山姿。

陳玄幻卻西子面,此妙俗士那能知。

近時賞愛楊補之,補之嫵媚不足奇。

李生於梅卻有得,高處自與前人敵。

倒暈疏花出古心,暝雲暗谷藏春色。

我一見之三歎息,意足不暇形模索。

若欲求之點畫,胡不去看江頭千樹白。

作者:趙汝騰

盤澗老龍埋骨久,交遊得爾最知心。

詩摹海嶼天風景,琴弄仙台玉笥音。

疇昔羽衣曾過我,只今石鼎又聯吟。

丹成若欲歸山去,恐被人間有物侵。

作者:林逋

湖水江灣隔數峰,籬門和竹夾西東。

閒來此地行無厭,又共吾廬看不同。

靈隱路歸秋色裡,招賢庵在鳥行中。

屏風若欲相攙見,合把巉巖與畫工。

作者:高啟

若欲看春春色稀,亂後何處有芳菲。

晚鶯啼歇野寂寂,雙樹溪邊人獨歸。

作者:王令

自古名士紛如毛,多見博帶裳衣褒。

如其可學不可逮,三滿夫子皆儒豪。

其文淵源尤可愛,江海駕蕩相吞滔。

方吾少時未識愧,引領日望聲齊高。

窮吭折吻氣力絕,始盡退伏非所曹。

近來筆硯思置去,新詩苟有亦自韜。

閒時屢索不肯出,若欲獻貴賤厥操。

李君南來久有日,我始得見試捾搯。

忽逢詩挑欲我接,快句銳利磨矛刀。

要令口獻近章句,若急獻迫不可逃,

顏赫舌澀不可吐,滯若亂緒強抽搔。

惟其自陳尚訥怍,況又聽者寧不聱。

退歸自與敗者比,誓欲棄甲弓矢橐。

新詩見投又須和,咄哉自守何不牢。

作者:王之望

早歲英聲已絕塵,暮年高節更殊倫。

絳帷久擅詩書樂,朱邸頻釃酒醴醇。

不許功名書竹帛,祗將文行照簪紳。

鄉鄰若欲存遣范,祭社端宜配古今。

作者:吳芾

枝頭已是送春來,懷抱何妨試割開。

滿園若欲俱開遍,須倩杯觴日日催。

作者:張九成

若欲言之固亦難,鬼神情狀苦無端。

要之行盡吾人事,彼此何嘗有兩般。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