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了翁
嚴風吹衣落南土,手批{左兒右吾}猱藉封虎。
緣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編茆百家聚。
天公似為羈人謀,閉藏佳境城東陬。
介然用之便成圃,下視更得夫容州。
水間木末高下照,名字既同形亦肖。
自從羸豕伏群龍,紅白相輝轉明耀。
人憐風雪拘繫之,委棄衰草蟠寒泥。
誰知炯炯含內美,正於槁瘁生光輝。
大書三字為吹送,喚起渠陽百年夢。
卻疑二華癡絕人,身既隱矣名焉用。
作者:李至
牆頭翠色雲分嶺,井底泉聲瀑落崖。
講席日聞談俎豆,書廚時見整竿牌。
野猿有果頻窺檻,山鳥無人忽下階。
好是魯儒爭就學,不辭千里過江淮。
作者:姚秘
南紀仙鄉景最佳,林泉幽致有儒家。
門旌孝義為人范,殿試賢能是國華。
物象四時供野興,圖書萬卷益生涯。
遙思竹閣憑虛檻,下瞰章江浸曉霞。
作者:趙赴
家隱西山下,華林地絕塵。
門旌千古義,學聚四方人。
道致清雲富,名隨白日新。
他年應許我,猿鶴一相親。
作者:張栻
秋風颯颯林塘晚,萬綠叢中數點紅。
若識榮枯是真實,不知何物更談空。
作者:侯遺
精舍依巖壑,蕭條自卜居。
山花紅躑躅,庭樹綠栟櫚。
荷鍤朝芸隴,分鐙夜讀書。
浮雲蒼狗紀一笑不關余。
作者:戴復古
朝夕置身書卷間,紛華滿眼幾曾看。
山林不受塵埃涴,屋宇無多氣象寬。
立腳怕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
漫山桃李爭春色,輸與寒梅一點酸。
作者:明沈定王
書幌晴開紫桂間,朝來滿座見青山。
茶煙織樹微分縷,竹色依簾更著斑。
風散百花隨仗下,天空雙鶴帶雲還。
談經晝永聞清宴,幾席時時奉睿顏。
作者:孫邁
潯陽風景接洪都,傳說胡君四世居。
詩句滿朝皆育詠,君王旌孝表門閭。
數聞過客談多惠,秘欲憑僧去借書。
若把公卿名刻石,共瞻駟馬慕相如。
作者:辛棄疾
平生經德幾人知,莫忘當年兩字師。
絕代本無空谷歎,逢人且覓鎮山詩。
千章古木陰濃處,萬卷藏書讀盡時。
卻把一杯堂上笑,世間多少噉名兒。
作者:程公許
勝賞幾為雨罷休,霽光俄湧屋山頭。
松根煙暖留飛屐,蓼岸波寒緩泝舟。
霧斂長江青眼對,雪消遠岫翠眉浮,
效原浩蕩春無價,漫索枯腸唱且酬。
作者:鄭起
和靖書堂八面開,新分半席在山隈。
若無人聽都歸去,傳語生公借石來。
作者:辛棄疾
隱幾南窗萬念灰,只疑土木是形海
柴門不用常關著,怕有文殊問疾來。
作者:鄧深
有字留詩錦,無皮入藥囊。
同堅唯鐵杖,易穴豈藜床。
況有千年潤,能添六月涼。
因巖作書院,馳譽比衡陽。
作者:張栻
新涼修竹意愈靜,初日芙蕖色倍鮮。
物態直須閒裡見,人情多向快中偏。
作者:陳維崧
水拍晴莎,山銜春店,飛花落絮悠揚。
打魚放鴨,四月好時光。
此地林巒絕勝,家家足、碧澗幽篁。
斜坡上,碎瓻敗甓,零亂補圍牆。
鳴榔,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駐吾鄉。
惹溪山千載,姓氏猶香。
今日紫姑聖女,喧村賽、畫鼓明妝。
殘碑在,獨憐野草,漸沒古祠堂。
作者:盛世忠
蓄水滋蘭畹,開窗近竹林。
敗糊黃蟣鬨,斷簡老蟲侵。
酒尚欺人病,詩能對客吟。
晨昏一飲足,此外不關心。
作者:李廌
束髮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塗。
一朝希斗祿,輒與故步殊。
佞夫專媚灶,要路事馳驅。
俗夫抗塵容,勾校迷墨朱。
自謂尚市道,不若效賈區。
何必念故業,易地有蘧廬。
嵩陽敞儒宮,遠自唐之廬。
章聖旌隱君,此地構宏居。
崇堂講遺文,寶樓藏賜書。
賞田逾千畝,負笈昔雲趨。
勸農桑使者,利心巧阿諛。
飛書檄大農,鬻此奉時須。
垣牆聚蓬蒿,觀殿巢鳶烏。
二紀無人跡,荒榛誰掃除。
桑羊固可烹,縣令亦安乎。
今主尚仁政,美利四海敷。
仁賢任阿衡,天地一朝蘇。
已責復蠲斂,肉骨生膏腴。
疲民悉按堵,此地尚荒蕪。
淮西高夫子,為政多美譽。
百里政肅雍,民不困追胥。
憤彼釋老子,遺宮遍山隅。
吾儒一何衰,廢跡可嗟吁。
連牋叩洛尹,移文諷使車。
義有子衿恥,功將泮水俱。
興衰雖在天,此意良可書。
卻思鬻此者,於儒與何誅。
又思昔縣令,亦昔儒之徒。
興儒有美意,無忘高大夫。
作者:何夢桂
堪輿運玄化,萬物品彙分。
狉狉鹿豕群,中吸五色麟。
聖哲不出世,郊囿可能馴。
粵從光岳分,鴻靈鹹糾紛。
征役石漸漸,戰伐車轔轔。
詩亡春秋作,三歎悲聖人。
西狩折其足,反袂那能聞。
而況千載下,遺軼已絕塵。
木鐸響不振,安能此身親。
冥冥晦暮夜,高燎誰煬晨。
縱橫紛季子,法律滲商君。
吾道成說輻,君子歎伐輪。
時無郢人鼻,誰運匠石斤。
世喪道未喪,氣盛化自神。
無道固恥谷,有道亦恥貧。
蛟翁世耆俊,皇華重諏詢。
次公早識面,次第以禮賓。
迺聞抗高誼,木石將終身。
雲間有山峽,劫火不得焚。
石間有書室,雪跡猶未陳。
當路風詩書,出此屋壁文。
青青集衿風,勖爾小子勤。
斯道未墜地,百世知所因。
苞苞集周鴇,白茅尚包麇。
終期人皋稷,相與帝華動。
中立天地極,再還風俗淳。
原言放巢許,使得老轅申。
吾為混沌氏,抑為葛天民。
俯仰概今古,悠悠秋復春。
夜半舟壑移,故者誰其新。
作者:楊巨源
解向花間栽碧松,門前不負老人峰。
已將心事隨身隱,認得溪雲第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