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堯臣
潘侯話廬山,落落尤可伏。
初雲江上來,遠見雲中瀑。
捨舟到雲外,觀瀑已巖麓。
往往逢平田,攢攢愛深木。
竹門懸徑微,源水陰籐覆。
坐石浸兩骹,炎膚起芒粟。
夕陽穿萬峰,高下相出縮。
尋常杳不分,但被煙嵐畜。
絕頂水底花,開謝向淵腹。
風力豈能加,日氣豈能{左日右奧}。
攬之不可得,滴瀝空在掬。
夜昏投僧居,孤燈望溪曲。
忽聞清磬音,漸近幽林屋。
止侯休多談,已滿我心目。
懷游二十年,夢寐今固熟。
何當借輕舠,一往如飛鶩。
作者:釋嗣宗
笊籬木杓,錢貫桶索,
說妙談玄俱是錯。清平鼻孔塞乾坤,
天下衲僧無處摸。明來握土成金,
悟去百草皆藥。拗折俱胝指頭,
踏斷趙州略彴。平常一句用無窮,
限量知見徒斟酌。
作者:釋了一
清源佛法意如何,米價酬來老太婆。
眨上眉毛行大道,莫於平地起風波。
作者:李德裕
聞有三株樹,惟應秘閬風。珊瑚不生葉,朱草又無叢。
未若凌雲柏,常能終歲紅。晨霞與落日,相照在巖中。
作者:釋普寧
如何是佛殿裡底,無端開口便臭氣。
掩鼻不及,只得五體投地。
作者:文天祥
崔嵬扶桑日,闊會滄海潮。
傾都看黃屋,此意竟蕭條。
作者:劉克莊
城裡遙看雨出時,想公筆墨發雄奇。
山深龍虎飛騰變,海運鯤鵬瞬息移。
凜凜前鋒如赴敵,堂堂回勢似歸師。
驅還始悟山靈意,怕向蒼崖寫惡詩。
作者:王衢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趙郡李識登解城,瑯琊王衢命聯句詩,一章凡六十四句,請題於是:詩見本書魏野一○
作者:釋道川
生涯如夢若浮雲,活計都無絕六親。
留得一雙青白眼,笑他無限往來人。
作者:宋伯仁
秀鐵壓肩寒,中原思未報。
何日報邊塵,別裹朝天帽。
作者:梅堯臣
驚飆入林鴉亂飛,舞空落葉相追隨。
秋權摧物不見跡,但使萬古生愁悲。
登山臨水昔感別,身作旅人安得宜。
單舟匹婦更無婢,朝餐每愧婦親炊。
平生獨以文字樂,曾未敢恥貧賤為。
官雖寸進實過分,名姓已被賢者知。
疏愚生不謁豪貴,守此退縮作將衰。
穎州相公秉道德,一見不以論高卑。
久調元化費精力,猶且未倦刪書詩。
唐之文章剔蕪穢,纖悉寧有差毫釐。
謂其耽學可與語,便語淵奧袪佹疑。
浮言近意不歷口,直慾海窟拏蛟螭。
再拜膝前荷勤誨,垂橐稞載歸忘饑。
解艇水驛無幾捨,新詩又遣牙兵持。
上言行李覽物景,聊可與婦陳酒卮。
下言狂斐頗及古,陶韋比格吾不私。
相公貴且事翰墨,我輩豈得專游嬉。
今將蒿芹薦俎豆,定亦不以微薄遺。
嘗令有詠無鉅細,當因川陸舟車貽。
日對順流思疾置,老魚奸怯潛鱗鬐。
作者:佚名
秩秩福筵,籩豆也嘉。
帝子至止,衿纓振華。
周旋陟降,禮行三加。
成人有德,匪驕匪奢。
作者:楊萬里
亦好園中亦好亭,兩重好處兩重貧。
客來莫道無供給,抹月批風當八珍。
作者:史鑄
可意黃花是處開,芝蘭風味合相陪。
應須學取陶彭澤,左把花枝右把杯。
作者:郭印
秋風今夕好,一笑偶然同。
時事艱難際,交情會合中。
青雲渾作夢,白髮也應公。
擬卜棲山計,應為鄰舍翁。
作者:喻良能
扁舟投曉出重城,春浪初肥綠滿停
竹裡幾聲泥滑滑,河邊十里草青青。
人家艾葉驚飛燕,水面楊花點翠萍。
漸近昭陵佳氣集,五雲松柏喜重經。
作者:戴良
今晨風日美,吾行欲何之?平生慕陶公,得似斜川時。
此身已如寄,無為待來茲。
況多載酒人,任意復奚疑。
山顛與水裔,一觴歡共持。¤
作者:釋鼎需
鏌琊在握當堂坐,擬欲衝前便喪軀。
縱使機鋒如電拂,到頭未免病棲蘆。
作者:辛棄疾
漸識空虛不二門,掃除諸幻絕根塵。
此心自擬終成佛,許事從今只任真。
有我故應還起滅,無求何自別冤親。
西山病叟支離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作者:陳著
困來禁不住,一動亦悠悠。
家事青山外,春心白髮前。
逢人相問歲,為客又開年。
得醉梅花下,何妨就石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