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長筌子
清晨凝佇。見風雲濟,及作時雨。陰陽協順空中,為甘露、山澤敷布。點點如膏利益,洗滅妖氛,四海澄素。造化天地神功,擾擾浮生幾人悟。乾坤美澤恩沾溥。勝娑婆、此價應難買。滋生萬物榮蘇,增瑞慶、兆民歌舞。五穀豐登,庶事康寧,遐邇安固。感上下和睦無為,敬禮玄元祖。
作者:林應亮
東鄰昨夜飛紅雨,落花如霰隨風舉。
千叢綴綺謝繁枝,九陌垂青隱芳樹。
憶昨芳妍乍放時,含娟凝艷騁容姿。
盈盈絳幘承曦暖,燁燁瑤英泛露滋。
地擬昆溟霞作幄,門連閶闔玉雕題。
昆溟閶闔非人境,喜得繁華薦清景。
共訝同心照日開,坐憐並蒂臨風整。
鳴弦伐鼓斗春菲,列彩飛觴延晝永。
為君催曉下朱樓,為君歡燕淹華剩
華省朱樓春晝遲,雕欄色色自稱奇。
蝶翅輕穿翡翠筠,龍柯誤觸鞦韆絲。
名園豈辨煙和樹,名卉難分菌與芝。
名園名卉色非一,奪目瑤華紛轉日。
總多富貴衛張門,不讓風流王謝室。
風流富貴擅誰家,照耀縱橫本自誇。
別有仙葩吐仙種,疑從瓊島泛瓊華。
綠畹斜攢珠蕊樹,玉盤遙掛赤城花。
萬斛香中貯甘露,五雲芝上護流霞。
霞飛露染春光暮,東鄰遠客西鄰戍。
鸞鏡佳人愁裡看,雁門征客暗中度。
此情難語北徵人,此情偏入東家婦。
百囀鶯呼作怨聲,一葉花飛減妝素。
鶯花歲暗可重新,節物朝來已非故。
簇陌游絲逐飆空,垂堤空梗向流東。
含香故弄妝台上,襲暖偏留舞袖中。
含香襲暖竟何處,乍入東牆復西署。
悠揚未識飄零歸,寂歷如隨風雨去。
乍驚葉萼忽辭叢,何況飄廊兼委路。
隨蓬不戀故根春,沖燕寧知托巢羽。
梧桐井畔映光寒,桃李蹊陰暮色闌。
蟋蟀機殘催錦字,鳳凰樓迥乏青鸞。
青鸞錦字總迢絕,見此令人心欲折。
敗葉逢君可贈題,孤條感妾能生檗。
掇葉攀條聊自持,回簪轉黛顧容儀。
茱萸錦上紅塵恨,楊柳聲中玉笛悲。
三千圖畫憐芳跡,十二闌干凋翠眉。
青苔忍誦蘼蕪調,紅樹曾題芍葯詩。
題詩欲寄遠行客,春風相憶故園陌。
瑤池千歲始重看,錦瑟三春勿輕擲。
作者:李覯
乾坤父母莫匪慈,胚胎億兆成角羈。
其間哺乳不及處,有時泣殺呱呱兒。
南川上游號沃野,景佑丙子嘗凶饑。
新田始苗舊谷罄,十室八九無晨炊。
伏陰何者不仁甚,釀作水災來助之。
煙煤刷天雨汁黑,嘔山洩谷爭奔馳。
橫流一夜打城郭,萬駑竊發穿毛皮。
東隅有洲屍揖揖,如蟻欲走遭水圍。
屋根無力樹腰折,蛟蜃食人猶擇肥。
濤波一望萬山阻,六親不得相扶持。
國子劉公好仁者,惟時假守茲軍麾。
民生在我不在命,告舟往救無敢違。
童兒赤立婦女困,載之刳木何纍纍,
泥沙外冷內飢渴,口噤不語如狂癡。
牽攣坐臥滿府捨,賦以酒飲加饘糜。
隨流往往亦不死,遠在百里無人知。
損金購得問氏姓,召使親族攜之歸。
司農倉廩盡發出,不待奏報先施為。
有餘況可補不足,大賈蓄家如響隨。
來瞻去察夜繼晝,赤熱不忍蔭華榱。
由斯一郡十萬戶,餓膚日月生膏脂。
存者相保沒者葬,唐虞仁壽重敲躋。
聖主養賢賢養物,氣和鬱鬱通高卑。
城西老宮古松徑,一朝墜露甘如飴。
千柯萬葉結不解,玉階瓊樹光離離。
甿俗奔走競觀者,手攀口吮同齎咨。
學老之人周氏子,好善不類黃冠師。
欲令事跡絢久遠,築亭其他高巍危
公之歸朝不可借,松樹至今猶未衰。
我作此詩揭亭上,他年墜淚如羊碑。
作者:楊基
虛瓶湛靈泉,行住一缽友。
紅簪天女花,碧插大士柳。
中圓涵真虛,外潔照萬有。
自盛甘露漿,不貯聲聞酒。
衍師時出定,提挈每在手。
詞鋒當建瓴,禪寂宜守口。
作者:李頎
種橙夾階生得地,細葉隔簾見雙翠。抽條向長未及肩,
泉水繞根日三四。青青何必楚人家,帶雨凝煙新著花。
永願香爐灑甘露,夕陽時映東枝斜。南庭黃竹爾不敵,
借問何時堪掛錫。
作者:李嶠
月宇臨丹地,雲窗網碧紗。御筵陳桂醑,天酒酌榴花。
水向浮橋直,城連禁苑斜。承恩恣歡賞,歸路滿煙霞。
作者:張祜
千重構橫險,高步出塵埃。日月光先見,江山勢盡來。
冷雲歸水石,清露滴樓台。況是東溟上,平生意一開。
作者:劉敞
秋來手種竹,惟悴不成休。
復此雪霜晚,空驚孤直心。
如何沾瑞露,似欲慰窮陰。
珠華粲將墜,玉色潤還深。
含春乍荏苒,戴日尚蕭森。
玄澤非人力,樵蘇無見侵。
作者:釋契適
淵智弘慈大辨才,端居波上絕纖埃。
祥光射散千門病,甘露傾消萬國災。
翠柳變成金世界,白蓮湧出玉樓台。
我今稽首焚香禮,願向人間應念來。
作者: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聖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雲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欲表南詢五十三,法筵清眾仍相若。
繞塔幢幡四色分,開經鐘鼓三通作。
梵唄同宣出妙音,見聞隨喜生歡樂。
始知無礙法門中,處處圓融非住著。
只消半偈悟無生,能使群迷趨正覺。
一體均沾法乳恩,情與無情學無學。
野禽並作迦陵鳴,霜風亦共天花落。
塔頂金光覺倍明,塔心寶相如新琢。
鈴索時時雜《濩》、《韶》,簷廊夜夜棲鸞鶴。
八面玲瓏透碧霄,九層宛轉流丹雘。
卷石三山鍾阜低,彈丸千里輿圖縮。
門門皆得見如來,儼然彌勒開樓閣。
金剛密跡驅雷霆,寶杵靈威失干莫。
慧燈無盡破重昏,甘露洪施濟枯濁。
亦如多寶現全身,為聽蓮華從地躍。
由來此塔非尋常,七寶龕中舍利藏。
往昔神光猶間發,況今大法重敷揚。
啐啄因緣相輳泊,七十二門同放光。
光中出生無量塔,一一懸燈散妙香。
香光莊嚴亦何限,遍湧金蓮坐寶王。
十方菩薩如鱗次,八部天龍若雁行。
化佛光明復如是,法爾神通示寂常。
重重涉入極微妙,梵網珠交心自耀。
此光本是世間稀,見者何人不欣樂。
或齊合掌向虛空,或舉高聲稱佛號。
或投五體拜泥塗,或散千花熏塔廟。
或去忙呼眷屬來,或頻指點傍人道。
或上危梯或倚樓,或轉悲傷或喜笑。
或感禪僧出定看,或留歸客停車眺。
或有晏坐空林中,一任稠人自喧鬧。
頓除熱惱得清涼,病在還蘇老還少。
默奪潛消魔外心,無遮重罪鹹輕報。
其誰不願發菩提,種種皆由塔光照。
此時見者誠有緣,莫因不見空哀憐。
即心自性君知不,見與不見皆天淵。
世尊八萬四千塔,與我無縫相勾連。
窮劫至今曾不昧,海枯山擊光依然。
諸人於此信得及,同泛華嚴大法船。
敬說此偈再禮塔,八萬四千光現前。
作者:李東陽
澗篠巖杉處處通,野寒吹雨墮空濛。
垂籐路繞千年石,老鶴巢傾半夜風。
淮浦樹來江口斷,金陵潮落海門空。
關書未報三邊捷,萬里中原一望中。
作者:敖陶孫
毫州仙檜聃翁玩,西湖老檜陳朝餘。
區區草木定何意,多生要傍齋房居。
吾行東廣足已劬,兩年才到安期蒲。
菩提葉老還書蠹,波羅子重空懸壺。
地荒了不快人意,照耀南海何能無。
邇來劃見張公子,火雲肉山煉心水。
搜奇訪古偶及這,破笑勞君相指似。
門前罄折得堵宮,諸天龍神俱儼容。
左呵右禁防所奪,上帝遺我駟玉龍。
問從張公得明證,指畫檜身份四櫻
嗟哉此老亦不逢,生世適當唐晚閏。
天回地轉逢今茲,霸戰王爭了不知。
試看左紐足奇怪,虎脛骨貫龍鱗皮。
霜枝雪干如相偶,老大商山餘四叟。
年深幾慣雷霆爭,夜定一從牛兕走。
道形天貌吾何心,晚歲聊依清磬音。
忽然空中聞款綮,指李丈人勤遠臨。
更傳坡仙曾設供,甘露綴枝如潑汞。
桃源事吒五柳翁,後世請將吾語用。
作者:邵雍
一般顏色正蒼蒼,今古人曾望斷腸。
日往月來無少異,陽舒陰慘不相妨。
迅雷震後山川裂,甘露零時草木香。
幽暗巖崖生鬼魅,清平郊野見鸞凰。
千花爛為三春雨,萬木凋因一夜霜。
此意分明難理會,直須賢者入消詳。
作者:史浩
試憑古剎俯江城,追思孫權共孔明。
三國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
中原天子今懨復,北塞胡兒始削平。
附翼攀鱗真際會,小臣亦解說功名。
作者:白玉蟾
誠哉一得即永得。大都要藉周天火,
十月聖胎方始圓。雖結丹頭終耗失,
要須火候始凝堅。動靜存亡宜沐浴,
吉凶進退貴抽添。火力綿綿九轉後,
藥物始可成胎仙。一時八刻一周天,
十二時辰准一年。每自一陽交媾後,
功夫煉到六純乾。精神來往如潮候,
氣血盈虛似月魂。一轂從來三十幅,
妙處都由前後弦。專氣致柔為至仁,
禮義智信融為仁。真土歸位為至真,
水火金木俱渾全。精水神火與意土,
煉使魂魄歸其根。先天一氣今常存,
散在萬物與人身。花自春風鳥自啼,
豈知造物天為春。百姓日用而不知,
氣入四肢徒凋殘。松竹虛心受氣足,
凌霜傲雪長年青。況人元神本不死,
此氣即是黃芽鉛。老松可少病可健,
散者可聚促可延。心入虛無行火候,
內景內象壺中天。須知一塵一蓬萊,
與走一葉一偓佺。神芝一生甘露降,
龜蛇千古常相纏。一朝雷電撼山川,
一之則日萬則煙。日中自有金烏飛,
夜夜三更入廣寒。子子孫孫千百億,
爐鼎雞犬皆登天。大道三十有二傳,
傳到天台有悟真。四傳復至白玉蟾,
眼空四海嗟無人。偶遇太平興國宮,
白髮道士其姓陳。半生立志學鉛汞,
萬水千山徒苦辛。一朝邂逅廬山下,
擺手笑出人間塵。翠閣對床風雨夜,
授以丹法使還元。人生何似一杯酒,
人生何似一盞燈。蓬萊方丈在何處,
青雲白鶴欲歸去。快活快活真快活,
為君說此末後句。末後一句親分付,
普為天下學仙者,曉然指出蓬萊路。
破衲雖破破復補,身中自有長生寶。
柱杖奚用巖頭籐,草鞋不用田中稿。
或狂走,或兀坐,
或端坐,或仰臥。
時人但道我風顛,我本不顛誰識我。
熱時只飲華池雪,寒時獨向丹中火。
饑時愛喫黑龍肝,渴時貪吸青龍腦。
絳宮新發牡丹花,靈台初生薏苡草。
卻笑顏回不為夭,又道彭鏗未是老。
一盞中黃酒更甜,千篇內景詩尤好。
沒絃琴兒不用彈,無腔曲子無人和。
朝朝暮暮打憨癡,且無一點閒煩惱。
屍解飛昇總是閒,死生生死無不可。
隨緣且喫人間飯,不用繅蠶不種稻。
寒霜凍雪未為寒,朝饑暮餒禁得餓。
天上想有仙官名,人間不愛真人號。
跨虎金翁是鉛兄,乘龍奼女為汞嫂。
泥丸宮裡有黃婆,解把嬰兒自懷抱。
神關氣關與心關,三關一簇都穿過。
六賊心如火正焚,三屍膽似天來大。
不動干戈只霎時,破除金剛自搜邏。
一齊縛向火爐邊,碎為微塵誰斬挫。
而今且喜一粒紅,已覺丁公婚老媼。
當初不信翠虛翁,豈到如今脫關鎖。
葉苗正嫩採歸來,猛火煉之成紫磨。
思量從前早是早,翠虛翁已難尋討。
我今不見張平叔,便把悟真篇罵倒。
從前何知古聖心,慈悲反起兒孫禍。
世人若要煉金丹,只去身中求藥草。
十月工夫慢慢行,只愁火候無人道。
但知進退與抽添,七返九還都性燥。
溪山魚鳥恁逍遙,風月林泉供笑傲。
蓬頭垢衣天下行,三千功滿歸逢島。
或居朝市或居山,或時呵呵自絕倒。
雲滿千山何處尋,我在市廛誰識我。
作者:蘇軾
西蜀道士楊世昌,善作蜜酒,絕醇釅。
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遺之。
真珠為漿玉為醴,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甕自生香,蜂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魚吐沫,二日眩轉清光活。
三日開甕香滿城,快瀉銀瓶不須撥。
百錢一斗濃無聲,甘露微濁醍醐清。
君不見南園採花蜂似雨,天教釀酒醉先生。
先生年來窮到骨,問人乞米何曾得。
世間萬事真悠悠,蜜蜂大勝監河侯。
作者:王禹偁
毗陵古郡接江堧,赴任琴書共一船。
下岸且尋甘露寺,到城先問惠山泉。
秋蟾吐檻供吟興,野鶴偎床伴醉眠。
官散道孤詩格老,算應雙鬢更皤然。
作者:韓維
君家竹上露,點綴如明璫。
垂枝乍驚重,映日復能光。
聊可助清興,安知為羨祥。
應從草制暇,延詠對華觴。
作者: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崎嶇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鐵橋本無柱,石樓豈有門。
舞空五色羽,吠雲千歲根。
松花釀仙酒,木客饋山飧。
我醉君且去,陶雲吾亦云。
羅浮高萬仞,下看扶桑卑。
默坐朱明洞,玉池自生肥。
從來性坦率,醉語漏天機。
相逢莫相問,我不記吾誰。
幽人白骨觀,大士甘露滅。
根塵各清淨,心境兩奇絕。
真源未純熟,習氣餘陋劣。
譬如已放鷹,中夜時掣紲。
誰言窮巷士,乃竊造物權。
所見皆我有,安居受其全。
戲作一篇書,千古發爭端。
儒墨起相殺,予初本無言。
閒居蓄百毒,救彼跛與盲。
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橫。
區區效一溉,豈能濟含生。
力惡不己出,時哉非汝爭。
少壯欲及物,老閒餘此心。
微生山海間,坐受瘴霧侵。
可憐鄧道士,攝衣問呻吟。
覆舟卻私渡,斷橋費千金。
淨名毗耶中,妙喜恆沙外。
初無往來相,二土同一在。
雲何定慧師,尚欠行腳債。
請判維摩憑,一到東坡界。
作者:劉克莊
月落宿禽起,幽人殊未回。
不知何處磬,迢遞過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