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第
晨起臨北窗,連陰未朗徹。
昔出桃李華,今看霜霰結。
爆竹頻有聞,天涯近除節。
而我客南都,心跡俱寂滅。
外戶常反扃,四壁幽以冽。
執爨雖一夫,饔飧良靡缺。
晏坐展圖書,袪寒親曲櫱。
時與達人談,千古共參折。
清燈耿前除,談罷自怡說。
回首風塵人,遲暮正愁絕。¤
作者:李呂
行李在門外,駕言歸帝都。
三年宰杭州,警敏材有餘。
檢身不容玷,清冰瑩玉壺。
遇事有所立,風雨信不渝。
吐哺出延客,懸榻時待儒。
雅量不遺物,狙詐嗤庸奴。
胸中水鑒明,黑白分兩途。
慈良恤民瘼,嚴憚戢黠胥。
去夏忽大饑,米粒貴比珠。
農民既無蓄,官廩素乏儲。
君以身任責,詢謀及樵蘇。
聲威聳鄰寇。日贍幾萬夫。
一一勞措畫,晨飯常至晡。
惜哉當路者,訪問亦已疏。
此功肩古人,反與泛泛俱。
要當公論定,會有聞天衢。
我衰耕谷口,屹然如枯株。
他人不著眼,屢辱顧草廬。
脫略時輩禮,待以國士徒。
臨別難為懷,欲贈將焉如。
但願益磨礪,器宇恢遠圖。
貴富皆分內,青氈君豈無。
力疾出送別,酸風生道隅。
征旆不容駐,搔首空躊躇。
作者:文天祥
徘徊西河上,月落眾星希
哲人萎中道,雨絕將安之。
昔者麗鴻藻,玉振含清暉。
名理軼晉魏,雅言襲軻思。
連駕覲馳道,並坐侍端闈。
及門懷燕婉,升堂接逶迤。
方期黃鵠翔,忽作朝露晞。
黔婁不蓋體,延陵有遺悲。
層阿翳寒樹,平楚曖希微。
帷(左巾右荒)衣廣柳,縞冠涕如縻。
水從章江去,雲繞楚山飛。
已矣如有聞,斯文不在茲。
作者:佚名
在昔漢唐,亡由閹宦。
出或用之,鮮不始患。
豈期黃公,獨稟高見。
白髮虔心,有聞必諫。
竭力東城,以身死難。
揭名不磨,萬世炳煥。
作者:項安世
鄉人長幼班以年,戚煙遠近合以連。
未如骨肉金石堅,祖孫父子其屬天。
詩人一炷倉稊煙,玉川拜後攖寧前。
如念爾祖思厥先,非真有聞胡傅焉。
漢餘師法忌襲沿,譜系散落觀者眩。
玉川搖首吾不然,持此薄命將誰妍。
尚來得法雙膝穿,老矣重任猶承肩。
有能一鏃直我弦,兩手付汝□□□。
君不見大書深刻開重元,偏四大海求其傅。
作者:虞集
曲,高潔雄暢,最傳者蘇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遺世之樂,後十篇論修仙之事。曾稽費無隱獨善歌之,聞者有凌雲之思,無復流連光景者矣。予山居每登高望遠,則與無隱歌而和之。無隱曰,公當為我更作十篇。居兩年,得兩篇半,殊未快意也。昭陽協洽之年,當嘉平之月,長兒之官羅福予與客清江趙伯友,臨川黃觀我、陳可立游。樂叔吳文明,平陽李平幼子翁歸,泛舟送之。水涸,轉鄱陽湖,上豫章,遇風雪,十五六日不能達三百里。清夜秉燭,危坐高唱,二三夕間,得七篇半。每一篇成,無隱即歌之。馮尊師天外有聞,得七篇半。每一篇成,無隱即歌之。馮尊師天外有聞,能乘風為我一來聽耶。明春,舟中又得二篇,並無俗念一首。後三年,仙遊山彭致中取而刊之,與瓢笠高明共一笑之樂也。道園道人虞集伯生自笑微生,凡情不斷,輕棄舊磯垂釣。走馬長安,聽鶯上苑,空負洛陽年少。玉殿傳宣,金鑾陪宴,屢草九重丹詔。是何年、夢斷槐根,依舊一蓑江表。天賜我、萬疊雲屏,五湖煙浪,無限野猿沙鳥。平明紫閣,日晏玄洲,*發太霞林杪。蒼龍騰海,白鶴衝霄,顛倒一時俱了。望清都、獨步高秋,風露洞天初曉。
作者:陸游
唐虞治巍巍,洙泗道益明。
豈知秦漢後,佛老起縱橫。
詩書雖僅存,韶頀無遺聲。
書生幸有聞,未死猶力行。
作者:晏殊
炎宋肇英主,初九方潛鱗。
嘗因蓍蔡占,來決天地屯。
庚庚大橫兆,謦咳如有聞。
作者:熊禾
每惟斯道南,七閩小鄒魯。
考亭四書學,日月行萬古。
我生亦何幸,私淑欣有遇。
南來證文獻,令人動遐慮。
斯文欠統一,正學真一縷。
莆陽禮義國,斂衽殷黼冔。
緋思東湖集,復齋接前緒。
至今耆俊多,淵源此其祖。
德閎有聞孫,邂逅快披睹。
儒先教化地,師傳盛稱譽。
教成畀鄰邦,祖訓有遺矩。
豈但美彼芹,更思甘棠樹。
一邑召可行,盡分皆有補。
十室有忠信,矧此萬家聚。
派近源可尋,我來重瞻溯。
當年弦誦聲,溪水自東注。
典刑前輩人,溪山正堪數。
安得杖屨陪,安溪溪頭路。
作者:陳著
天風吹散撲衣塵,奎壁光中預□文。
老眼可能私李豸,公朝正欲第劉蕡。
平生涇渭豈無見,暗室雷霆如有聞。
一雨快晴秋意好,預占太史奏祥雲。
作者:高斯得
蒼蒼大峨山,高標緻青天。
西江走其下,東井躔其顛。
積此二儀氣,鍾為萬古賢。
粵從揚馬來,作者接項肩。
我家高陽氏,遂古已嬋嫣。
爰及開府公,世德乃昭宣。
挺生六男子,如鰲海上連。
逢時供世用,報國或軀捐。
二季遇明主,皇極佐後先。
英芬播家國,餘輝照山川。
咨予食舊德,一線千鈞懸。
結髮日礱砥,植節圖貞堅。
龍飛四十春,先皇始招延。
絳侯正驕主,答策聊相鐫。
無心得天下,人力何有焉。
有司矜其愚,置之龜列前。
先人既死城,□遭禍逾挺。
挈身歸君父,叨沐登史筵。
是時嘉熙末,大臣私自便。
抗疏警其偷,側目尤讒言。
未幾孽嵩來,當國恣且專。
白髮並相議,一斥逾三年。
祁公俄入相,招我赤城邊。
公尋薨於位,游老司陶甄。
蓄縮多畏忌,百壬鬧煎煎。
汲黯又妄發,群厖益呀喧。
臥空百餘日,遂棹嚴灘船。
偶乘浙東傳,入手埋輪權。
南床有婦翁,出柙流饞涎。
劾章格不下,使者反歸田。
流落經七載,那復凌翔鵷。
淳佑更化瑟,弓旌羅八纏。
例叨赤車使,收召湘江壖。
南宮甫逾月,遂玷蓬萊仙。
仍侍玉皇案,兼操金匱篇。
主恩海岳比,每欲輸塵涓。
謝吳對持鉉,國勢如舟偏。
薰蕕共一器,兩黨操戈鋋。
予與趙徐輩,放逐紛聯翩。
吳公亦去相,國事堪潸然。
荏苒兵難作,擾攘紛戈鋋。
吳公再秉鈞,首議賈生篇。
諸梁尚當路,公願竟以愆。
亡何事大異,萊國冤南遷。
國忠亂天經,黨禍何連延。
傷哉淳佑士,蕭艾化蘭荃。
腰金空照地,噤如秋後蟬。
嗟我亦何我,趙璧乃獨全。
掛舌坐林間,嫠憂耿無眠。
一旦彗星出,應詔言數千。
歷數蔡京罪,請收賈充權。
書遏不得上,龍髯已飛天。
尚有聞戒集,祠之未敢傳。
其間朝陽吟,好事達湖弦。
幾欲齒奸鈇,終膚隕深淵。
偃蹇逾十僨,冰山尚頑堅。
不學李拾遺,盡付酒家錢。
不學杜拾遺,窮愁詩自傳。
聖涯浩無際,前路渺以綿。
且復系寸景,終予犀革編。
作者:范成大
峽行風物不堪論,袢暑驕陽雜瘴氛。
人入恭南多附贅,山從夔子盡侵雲。
竹枝舊曲元無調,麴米新篘但有聞。
試覓清冷一杯水,筒泉須自臥龍分。
作者:佚名
[姑洗微二奏]猗歟那歟,生養斯民。
家給人足,時底熙純。
祗嚴明福,於薦苾芬。
粢盛豈潔,神乃有聞。
作者:程公許
斯文一線流,伊川師弟子。
萍梗記經行,丹青肖容止。
升堂如有聞。虛心探劂旨。
毋與時俗競,溺心於口耳。
作者:劉鏜
月下有聞思望市,山中無曲舞胎仙。
作者:王炎
霏霏玉麈談,鄙吝堪澡雪。
每見輒有聞,敢憚頻磬折。
作者:梅堯臣
人言少保持家謹,載見西京萬石君。
子捨今歸浣裙切,裡門重戒下車勤。
田園一一能為計,僮僕欣欣亦有聞。
我負洛陽山水久,試因行色寄嵩雲。
作者:宋太宗
鳳皇燕雀不同群,非類宜然信有聞。
好景銷磨還爾夢,方知虛庭似浮雲。
閒吟比喻明如日,雅道留情舊曲墳。
堪與言論誰是識,舜琴惠愛鼓南薰。
作者:蘇轍
壯心衰盡愧當年,刻意為文日幾千。
老去讀書聊度歲,春來多睡苦便氈。
夢歸似雁長飛去,才短如蠶只自纏。
唯有聞詩尚思和,可能時寄最高篇。
作者:樓鑰
與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
子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
乃翁老從臣,循吏追兩都。
益公工擬人,謂比王仲舒。
積善必餘慶,於公大門閭。
子能傳家學,何止讀父書。
執喪真有聞,孺慕久不渝。
彈琴不成聲,西上何徐徐。
文場嘗得雋,一跌重歎吁。
通籍金閨中,夷庚因少迂。
邑中有三曾,聲名照堪輿。
士夫秀而文,比屋多為儒。
萬里此發軔,胸中有全模。
將別更求言,老馬從問途。
乃翁同汪出,親誼崇終初。
以規不以頌,不自知其愚。
民社非細事,況此壯大區。
不飲第一策,精神長有餘。
以此奉塵剎,以此當萬殊。
何官不可為,禍福皆在吾。
劇邑最為難,謹畏可無虞。
試看悔吝者,實惟予之辜。
民力久已困,未免索稅租。
欲如古什一,攻瑟難吹竽。
古意行今法,自應知樂輸。
有弊勿遽革,有奸毋亟鋤。
責己重以周,檢束到錙銖。
兩腳踏實地,處事隨精粗。
頑不在斯民,猾不在吏胥。
苟以明恕行,久之定交孚。
為善無近名,實著名與俱。
飲啄信前定,富貴不容圖。
三年報政成,明時其捨諸。
老我世無用,情親肯自疏。
盡此一杯酒,惘然摻子祛。
相依忽成別,加餐意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