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之望
珠璣百斛何人付,公有詩筒來不祝
出塵秀句若霞摛,走筆豪篇逾響赴。
吟字一字不知老,朝作千篇猶未暮。
秋天鴻鵠翥浮雲,平地驊騮驅熟路。
分憂制節綿萬里,餘事文章兼七步。
千軍獨掃人共驚,八面俱來我何懼,
力扛九鼎更妥帖,胸蟠萬卷森差互。
千言未困見縱橫,一點不加無謬誤。
音諧律呂鳳凰鳴,勢薄雲天鵬鳥怒。
流傳應有賈客售,在處豈無神物護。
公詩光焰千丈錦,我詩粗窘一尺布。
公詩雄富百雉都,我詩窮陋三家聚。
行經北海恍自失,出見西施羞反顧。
殘膏祗欲借鄰光,余潤有如蒙曉霧。
君侯雅志和薰風,聖主恩光深湛露。
事業終期白日懸,功名已見青雲附。
願公歸侍玉皇案,天香復與金童炷。
願公西取王母環,雲車直指瑤池鶩。
要當都俞廟堂上,豈久淹留井參度。
顧我塵埃不足論,屈曲世間隨所寓。
作者:沈大椿
登臨興極未容還,拂試緇塵扃秀間。
萬事已甘軒鶴老,一身聯擬磧鷗閒。
灘聲猶帶湘江水,野色遙分建業山。
雅志未容歸騎促,有情斜日尚蒼灣。
作者:姜特立
相州晝錦堂廚醞,衛國淇川岸竹萌。
二物煩君走分餉,時哉乘興倒瑤觶
作者:陳東
三子皆吾弟,阿章才更豪。
風流江左舊,句法杜陵高。
雅志在五馬,壯心連六鰨
時哉偶未與,日且醉金舠。
作者:張說
錦帳為郎日,金門待詔時。楊宮先上賦,柏殿幾連詩。
瞬息琴歌斷,淒涼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師。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從。城臨丹闕近,山望白雲重。
會葬知元伯,看碑識蔡邕。無由接神理,揮涕向青松。
常時好賓客,永日對絃歌。是日歸泉下,傷心無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處鳥來處。碑石生苔蘚,榮名豈復多。
作者:王寵
終南望咸陽,少室邇京洛。
神宇壯維藩,佳氣鬱環崿。
茲山何崷崒,川嶺麗繡錯。
攢蹙亙千巖,縈紆盤萬壑。
星辰互翻動,雷雨或解作。
谷候異涼溫,峰形殊今昨。
瑤草雪中華,紅泉風外落。
江翻映組練,日照輝金薙。
游衍多聖仙,翔舞集鸞鶴。
循山構累榭,嵌空結菌閣。
飄飄曳靈幡,窅窅鳴天樂。
宸居暨泰清,長楊亙五柞。
登祗警神衛,方望肅王略。
弱齡耽名山,雅志涉丹籥。
招隱冀淹留,采秀憐沃若。
秉我上皇心,排筌入玄漠。
作者:陸粲
文星南指鬥牛遙,先生拂袖歸江皋。
平原蒼莽晨車發,霜天突兀玄雲高。
憶昨先生登玉堂,千鈞筆力開混茫。
手翻翠虹霓,翰飛赤鳳凰。
陰崖絕海垂絢練,文章不獨詞林羨。
琴瑟具諧清廟音,圭璋已備明堂薦。
卻從綸閣夢雲林,山水長懸故國心。
燕山東望渺吳越,草堂何處閒風月。
茶磨峰前綠樹低,行春橋畔花如雪。
杖屨今來續舊遊,顧盼溪山增秀髮。
先生雅志追古人,有道何嘗羞賤貧。
平生氣與秋冥迥,未肯低眉事要津。
山巔水際從自得,龍騰鶴起誰能馴。
我師太常更清真,一官白首從明禋。
諫書三上排紫闥,釣竿歸抱漕湖濱。
共爾完名宛雙璧,況也意氣同膠漆。
丈夫要自能勇退,人生富貴何終極。
我曹胡為空役役,蟲臂鼠肝爭得失。
君不見林屋山人名世才,幾年為客雞鳴台。
消夏灣前畫樓起,木奴千樹煙花紫,主人不來誰對此。
君歸儻為寄雙魚,好共相邀弄雲水。
作者:蘇頌
昔歲寓文館,雅志慕藩屏。
嘗聞近畿州,勝絕惟南穎。
十年走京華,官局苦間冷。
欲求一麾去,數奏囊章請。
適會擇茲守,乘時竊僥倖。
君相寵儒林,念久貸愆眚。
旋蒙左符賜,上戴天恩並。
扁舟促行役,洪渠逐奔猛。
飄然離塵囂,有若出機阱。
從容光景多,歷覽江山迥。
去都時值秋,到官月逢寎。
此邦信名區,民願俗無警。
昔守皆巨公,今猶蒙鎮靖。
非才偶承乏,繼治實多幸。
前賢有規模,遇事見要領。
因此頗間暇,得以探物景。
溪湖繞郡郭,台榭跨岡嶺。
春媚花百名,秋香荷十頃。
野色連莽蒼,水容迷淥淨。
虹駕逵路長,鷁泛源流永。
幽尋窮勝處,登陟疲足脛。
適意自留連,對人成詫逞。
是時汴流阻,北客多過境。
景純罷山陰,前旆亦南騁。
予逢丈人行,再拜肅襟領。
君待同捨生,抗禮均儕等。
公齋薦具薄,主席奉陪鼎。
饋以清淮魚,報我龍山茗。
西園復追從,繼日承音謦。
胸懷坦而夷,不事畦與町。
杯盤命鐫簡,絲竹煩正訂。
橫管教吹羌,新聲賞歌郢。
善謔劇笑諧,盡歡忘醉醒。
自茲別經秋,多故值憂梗。
七月會同軌,遠臣傷弔影。
交舊少經塗,酒希但虛皿。
兀然坐空合,何異蛙在井。
故人勤眷盼,尺書詢動靜。
新詩三百言,斫句露鋒穎。
念舊起悲傷,曾游皆記剩
眷予忝疇曩,被愛逾踵頂。
感嘅知己心,中藏聊自儆。
景純書閣老,二紀酬申丙。
當年文雅譽,久合登西剩
心貪為郡樂,旌旄屢操秉。
徊翔成淹留,前輩今誰並。
復聞乞淮藩,早已飾歸艇。
南河如可棹,北渡時引頸。
溪亭待清掃,賓具重消整。
還當揖前塵,晤語慰懸耿。
作者:葉夢得
今古幾流轉,身世兩奔忙。那知一丘一壑,何處不堪藏。須信超然物外,容易扁舟相踵,分佔水雲鄉。雅志真無負,來日故應長。問騏驥,空矯首,為誰昂。冥鴻天際,塵事分付一輕芒。認取騷人生此,但有輕蓬短楫,多制芰荷裳。一笑陶彭澤,千載賀知章。
作者:無名氏
今古高情,都緣在林泉江曲。知此身如幻,寧羨錦衣華屋。雅志偏憐雕浦月,達人豈羨金山玉。喜滿庭、花影日篩金,苔斑綠。終焉計,東籬菊。虛心杖,南軒竹。枕琴書高臥,坦然無辱。萬古興亡春夢覺,一溪雲水平生足。看武陵三秀噴幽香,芝田熟。
作者:李曾伯
南渡稱名相,西來見嫡孫。
蜀珍交友盛,雍國曲刑存。
桂苑連鳴鹿,楓宸擬簉鵷。
平生經濟略,雅志在中原。
作者:文同
余於岐雍間,屢走官道上。
終南百里近,不得迂馬訪。
徒常飲雙眼,引首旦夕望。
群巒突天起,氣勢頗豪王。
餘名愛山者,所見亦無量。
嵩華最魁傑,詩之豈曾讓。
至此覺才弱,不敢輒名狀。
世謂秦土強,捨是孰為壯。
彥思奇偉士,雅志同所尚。
近自山中來,滿幅以詩貺。
凡是山勝絕,鉤罥付心匠。
驅聯以大語,句度實奔放。
豁若展圖畫,壓紙千萬嶂。
讀之未雲徹,早自肝膽喪。
試欲效其說,無跡可依傍。
坐見山所有,已若一攜杖。
何當俯清渭,解帶濯塵坱。
掉手入巖俗,琴樽樂幽曠。
浩漭八極大,冥心恣飄颺。
此意殊未諧,臨風一悽愴。
作者:陳郁
端溪湮塞焦桐已,羅旅文房尚奢侈侈。
古風雅志莫養成,從此詞章墮雕靡。
仙巖名士獨不然,家有琴硯皆世傳。
熨焦蛇斷互左右,俾受彈弄供磨研。
耳根筆澤千載意,字□挽回淳樸味。
乃知舊物是答蹄,薰染皇墳歸蠶紙。
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賁文美承恩光。
歸來築堂標古雅,家學始末示不忘。
邇來相傳貴不玉,或侈金屏誇繡縟。
心遊目視溺豪結,繼發一言流近俗。
嗟余僻好惟古文,敬此堂名如敬君。
何時登堂相撫玩,古雅之意與君分。
作者:劉克莊
薰薔薇水啟函封,妙語端能破悶悰。
自請把麾行雅志,渠能腰扇障羞容。
居然雄狡伏麟鳳,何止傑魁如虎龍。
致了豐年歸未晚,西來詔墨似鴉濃。
作者:吳芾
夫君雅志知誰會,身在寰中心物外。
平生初不入州縣,一任傍人驚且怪。
日來杖屨忽相過,為我踏破松陰碎。
亹亹清談頗逼人,只將萬卷窺千載。
得酒歡然竟不辭,右手持杯左手蟹。
夫君真是人中豪,寧比尋常庸俗輩。
不食蛤蜊何足羞,但能適口期為快。
山餚野蓛亦自佳,豈必蓴羹與鱸膾。
作者:程公許
雅志求仁苦力難,知他隔許利名關。
流光挽仰一彈指,與世浮覺祗強顏。
作者:宋太宗
棲真大道於南北,清淨之間求愛力,
堅持雅志窮諸識。尋常如觀在眼前,
唯仰三光無蹔息。憂念蒼生不暇食,
自挫周遮嘗反側。
作者:陳造
白首詩書未亢宗,還紆墨綬揖王公。
玉堂金馬拌身外,法護僧彌且眼中。
自詭噓枯酬雅志,肯從束濕就奇功。
垂虹高士知心客,定信襟期出處同。
作者:虞儔
詔書催喚袞衣歸,富貴誰知已息機。
北闕恩榮寧久戀,東山雅志肯相違。
傷心水月人安在,回首湖山事亦非。
他日蘇公堤畔路,只愁老淚不勝揮。
作者:王丹桂
又中秋屆候,日初沈,夜微涼。對煙障雲屏,良朋益友,逸興何長。飆然玉輪宛轉,歷茫茫、巨浸躍天網。碾破玻璃萬頃,洞明三界十方。宜將。火棗交梨,開清賞,勝飛觴。肆雅志幽懷,遐襟曠跡,百慮俱忘。*思教風始振,感重陽、隱語示回陽。桂樹香傳十九,致余極味先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