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篆
五原塞外驕兒悍,萬死台前女子多。
聞道中郎知魏尚,不教天子憶廉頗。
作者:李覯
昨日家人來,言汝苦寒熱。
想由卑濕地,頗失飲食節。
脾官驕不治,氣馬癡如絏。
乃致四體煩,故當雙日發。
江南此疾多,理不憂顛越。
顧汝僅毀齒,何力禁喘噎。
寄書詰醫師,有藥且嚼啜。
方經固靈應,病根終翦滅。
但恐崇所為,嘗聞裡中說。
茲地有罔兩,乘時相罥結。
嗟哉鬼無知,何於我為孽。
我本重脩飾,胸中掬冰雪。
禍淫雖甚苛。無所可挑抉。
疑是饕餮魂,私求盤碗設。
盡室唯琴書,何路致葷血。
無錢顧越巫,刀劍百斬決。
徒瓷彼昏邪,公然敢抄撮。
理聞上帝靈,網目匪疏缺。
行當悉追捕,汝苦旦夕歇。
慈愛早有加,憶念今逾切。
塵勞差可畏,歸計又雲輳
所生能夠勞,祖母矧聰哲。
羸臥縱未蘇,撫視諒非拙。
勉勉多自安,風來信勿絕。
作者:趙蕃
吾州大琛酒,名不謝孤洲。
女子亦知價,行人皆系舟。
西來灘過險,東上寺逢幽。
未說千憂散,姑為一醉謀。
作者:鄭剛中
女子有家難戀汝,外甥似舅豈忘渠。
春風萬里空相憶,但願平安數寄書。
作者:漢無名氏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
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
自縊於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
君既為府吏,守節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希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復得此婦。
結髮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
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娶。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
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赴府。
不久當歸還,還必相迎齲
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重紛紓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謂言無罪過,供養卒大恩。
仍更被驅遣,何言復來還?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
紅羅復斗帳,四角垂香囊。
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物物各具異,種種在其中。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後人。
留待作遣施,於今無會因。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璫。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謝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裡。
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
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裡。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驅遣,小姑如我長。
勤心養公姥,好自相扶將。
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餘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後。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當還歸。
誓天不相負,新婦謂府吏,
感君區區懷。君既若見錄,
不久望君來。君當作磐石,
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
磐石無轉移。我有親父兄,
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懷。舉手長勞勞,
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
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
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
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
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
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
府吏見叮嚀,結誓不別離。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
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
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
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
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日,尋遣丞請還。
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
雲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
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
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既欲結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
老姥豈敢言。阿兄得聞之,
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
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
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
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
其往欲何雲。蘭芝仰頭答,
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君,
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
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約,
後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
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爾爾。
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談大有緣。府君得聞之,
心中大歡喜。視歷復開書,
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語速裝束,
絡繹如浮雲。青雀白鵠舫,
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轉,
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
流蘇金縷鞍。繼錢三百萬,
皆用青絲穿。雜彩三百疋,
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
鬱鬱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
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舉。阿女默無聲,
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廳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執綾羅。
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
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
舉手拍馬鞍,嗟歎使心傷。
自君別我後,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願,又非君所詳。
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
府吏謂新婦,賀君得高遷。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
卿當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執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
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
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
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
勿復怨鬼神。命如南山石,
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
零淚應聲落。汝是大家子,
仕宦於台閣。慎勿為婦死,
貴賤情何保東家有賢女,
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
便復在旦夕。府吏再拜還,
長歎空房中,作計乃爾立。
轉頭向戶裡,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暗暗黃昏後,寂寂人定初。
我命絕今日,魂去屍長留。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
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
作者:宋祁
晴缸紅花久未落,耿耿秋思饒端倪。
傾荷破月共天宇,女子牆高烏夜啼。
作者:施肩吾
分明得道謝自然,古來漫說屍解仙。
如花年少一女子,身騎白鶴游青天。
作者:姚勉
武陵溪邊翁好漁,笭箵釣車日采魚。
扁舟為家葦為屋,豈知世有神仙居。
曉來不記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絕處。
紅雲杳靉望欲迷,絳雪繽紛落無數。
水源盡處便逢山,一逕似通人往還。
穿花竟出洞谷口,別有天地如人間。
青山高下鱗鱗屋,秀野桑深潑綠。
春深耕罷犢牛眠,晝靜人閒雞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驚逢外人子為誰。
平生采魚不到此,借問此是蓬萊非。
笑言此亦人間耳,聞有蓬萊何處是。
秦初避亂偶此來,今日已傳秦幾世。
漁家不識青史編,相傳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聞漢魏,豈復知今晉太元。
當時只恐秦萬世,攜家挈鄰相遠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種花來此地。
採藥山人去不歸,啖松女子今何之。
種桃著花尚未實,未必歲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雞黍,便好卜鄰花底祝
中心自喜口不言,後日重來今且去。
淒然辭別便登舟,依舊花間溪水流。
插竹謾標來處路,鳴榔無復舊時游。
顧家一念仙凡隔,如夢驚回尋不得。
當時不與俗吏知,或可重尋舊蹤跡。
五胡雲擾豈減秦,晉人合作桃源人。
漁郎出山自失計,秦人絕蹤應未仁。
漁郎漁郎休太息,漁家自有神仙國。
膾鱸沽酒醉蘆花,此樂桃源人未識。
神仙有無何渺茫,退之此語誠非狂。
淵明作記亦直寄,便如東皋志醉鄉。
秦風鍥薄難與處,晉俗清虛何足數。
願令天下盡桃源,不必武陵深處所。
作者:樓鑰
裡橐姥釷希曇彝兄C擰?/p>
升堂從壯歲,擇婿得賢孫。
婦德儀中壺,陰功燕後昆。
猶憐吾女子,流涕說慈尊。
作者:黃公望
水仙祠前湖水深,岳王墳上有猿吟。
湖船女子唱歌去,月落滄波無處尋。
作者:梁寅
,此事之關也。西京雜記乃雲,元帝使畫工毛延壽圖宮人形貌,按圖名幸。王嬙以賂金少,畫不及貌。王嬙當行,帝見之悔,乃殺延壽。夫元帝柔仁之主也,而謂其因女色殺畫工,余固不信。而無寵自請行,誠一污賤女子耳。後之為昭君曲者多歸咎元帝,殊不當也。因此賦深鎖宮花,繡生魚*重門閉。美人何事怨東風,獨抱傷春意。月照黃沙萬里,到氈城、芳心自喜。尊前歌舞,馬上琵琶,寵深誰比。毳服胡妝,那思舊日嬌羅綺。年年秋雁向南飛,肯寄相思字。歲久玉顏憔悴,似花落,悔隨流水。草青墳上,應是香魂,尚含愁思。
作者:文同
嶠南之武溪,其深不能測。
潭潭滀瘴癘,水色重如墨。
昏然潦霧作,上下毒氣塞。
仰視高飛鳶,跕跕墮兩翼。
交州惡女子,制馭費銜勒。
伊余繆兵寄,得總浪泊役。
常甘馬革死,持此期報國。
臥念少游言,從之何可得。
作者:李泳
鮮鮮歌者衣,扎扎機中練。
美人富千綺,寒女無一線。
古風日以遠,薄俗日以變。
悲哉扊扅歌,女子羞自衒。
男兒乖持操,蹙踖歎貧賤。
作者:姜夔
予自孩幼從先人宦於古沔,女須因嫁焉。中去復來幾二十
年,豈惟姊弟之愛,沔之父老兒女子亦莫不予愛也。丙午
冬,千巖老人約予過苕霅1,歲晚乘濤載雪而下,顧念依
依,殆不能去。作此曲別鄭次皋、辛克清、姚剛中諸君。
衰草愁煙,亂鴉送日,風沙迴旋平野。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還記章台走馬。
誰念漂零久,漫贏得幽懷難寫。
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間共情話。
長恨離多會少,重訪問竹西,珠淚盈把。
雁磧波平,漁汀人散,老去不堪遊冶。
無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東下。
甚日歸來,梅花零亂春夜。
作者:劉克莊
女子乃知我,明朝變姓名。
可憐逃不密,猶迫詔書行。
作者:釋正覺
男子身中入正定,女子身中從定起。
一塵入正受,諸塵三昧起。
展翅奔騰六合雲,摶風鼓蕩四溟水。
作者:王安石
伯姬不見我,乃今始七齡。
家書無虛月,豈異常歸寧。
汝夫綴卿官,汝兒亦搢綎。
兒已受師學,出藍而更青。
女復知女功,婉嫕有典刑。
自吾捨汝東,中父繼在廷。
小父數往來,吉音汝每聆。
既嫁可願懷,孰知汝所叮
而吾與汝母,湯熨幸小停。
丘園祿一品,吏卒給使令。
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車軿。
山泉皋壤間,適志多所經。
汝何思而憂,書每說涕零。
吾廬所封殖,歲久愈華菁。
豈特茂松竹,梧楸亦冥冥。
芰荷美花實,瀰漫爭溝涇。
諸孫肯來游,誰謂川無舲。
姑示汝我詩,知嘉此林垌。
末有擬寒山,覺汝耳目熒。
因之授汝季,季也亦淑靈。
作者:劉克莊
先賢評桂山,推爾居第一。
豁然碧瑤戶,夾以蒼玉壁。
中有無底淵,黑浪常蕩潏。
諒當剖判初,倍費造化力。
雷嗔斧山開,龍怒裂石出。
至今絕頂上,千丈留尾脊。
寧論兒女子,壯夫股為{左木右栗}。
我來欲題名,腕弱墨不食。
摩挲鍬李碑,文字尚簡質。
今人未知貴,後代始寶惜。
洑流工駭舟,久游覺蕭瑟。
巖屋寬如家,回櫂聊愒息。
作者:劉子翬
南遊會稽今十年,重來風物皆依然。
一時冠蓋零落盡,故人獨老空江邊。
西陵倉曹實冗散,出無車馬眾所憐,
江亭曳履偶識面,凜凜瘦骨余雙顴。
談兵自是一敵國,屢薦不用寧非天。
胸中跧伏萬貔虎,靜若女子容娟娟。
我家光祿新出塞,群彥入幕君宜先。
自言衰發已種種,豈復有意仍騰騫。
強飯廉頗思故國,據鞍馬援忘華顛。
只今左臂雖小病,尚想攬轡能周旋。
興來且酌杯中酒,邊庭消息君知否。
經天太一位臨坎,干戈喪亂已經久。
南關兵改上將戮,太原城破群胡守。
嗚呼國步危若此,每惜壯士時難偶。
猝嗟未是真英雄,綸巾羽扇聊從容。
何當矍鑠渡河去,一洗塞北煙塵空。
作者:王安石
荒煙涼雨助人悲,淚染衣巾不自知。
除卻春風沙際綠,一如看汝過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