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滂
臨安有山插圓紫,公家松楸當峻峙。
子胥濤江相向流,秦望橫前為案幾。
眾言北山絕雄勝,世當公相貴莫比。
那知上帝賚良弼,岳靈孕秀初萌此。
有山如是固有人,茲雖人為亦天理。
公生尚少抱經綸,前無夔龍何獨似。
胸中五經通聖人,筆端三肛尊天子。
富貴相尋蚤厭余,功名自會非所喜。
惟天五福不可求,與公俱生亦久矣。
生日壽公寧免俗,強復囁嚅空可鄙。
矧我何物可厚公,世味都如一杯水。
古人白髮痛掃除,強飯黃精力能爾。
公餐道腴睟在面,保待草木堅發齒。
願公廊廟等山林,安樂百年無此彼。
非公自壽蓋壽人。坐看同老陶唐氏。
端如八柱屹青蒼,共承峻極何時已。
作者:釋普度
學道先須有悟由,賊無種,
相鼓儱,還如曾鬥快龍舟,
碧眼胡僧笑不休。雖然舊閣閒田地,
物見主,眼卓豎。
一度贏來方始休,綠揚影裹戴嵩牛。
如是禁足。知投身於火悉皆成火,
似鎔像為金莫不□□。
作者:蘇泂
紛紛世界多金寶,試覓一閒何處討。
天公忌閒亦惜閒,似欲人人忙裡老。
長安道上人如煙,信有陰陽錯昏曉。
食升衣尺我類渠,玉帶金魚為誰好。
上而公相下百官,鞅掌其身發華皓。
出臨民庶或愧色,歸對妻兒仍熱惱。
農商工賈各有役,何況倡優及輿皂。
豈如老龔縛屋看青山,憑地於鄰甘種稻。
有男肯獲女習紡,布褐藜羹事翁媼。
天憐老龔忙為貧,報以一閒非草草。
乃知富貴天不惜,閒處閒人古來少。
問龔胡為閒處棲,告以中恬外無擾。
家傳古書數萬卷,充棟牙籤四圍繞。
興來拈讀拂蠹魚,興盡留殘聽啼鳥。
花陰坐久看日轉,葉徑行稀任風掃。
問閒何味作何說,口不能言心自了。
初從太白得微遇,晚向淵明飽問道。
區區擬議已不閒,非作非休此其稍。
我聞如是三歎息,苦恨當年歸不早。
閒中之味肯見分,亦欲誅茅鏡湖校
作者:釋祖欽
了明明瞭,孤光皎皎。
夜永月寒,雲開天曉。
二浙江山拄杖頭,脫胎略根塵靜悄悄。
大明當空,無幽不照。
如是行腳,行腳事了。
百煉精金,由指而繞。
作者:釋師觀
威音那畔絕安排,個裡何曾有去來。
如是住而無所住,摩醯眼向頂門開。
作者:李頎
嵩陽道士餐柏實,居處三花對石室。心窮伏火陽精丹,
口誦淮王萬畢術。自言神訣不可求,我師聞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雙峰樹下曾受業,
應傳肘後長生法。吾聞仙地多後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雲溪中日方此。後今不見數十年,
鬢髮顏容只如是。先生捨我欲何歸,竹杖黃裳登翠微。
當有巖前白蝙蝠,迎君日暮雙來飛。
作者:陳造
瞿曇住西域,說法度群生。
群生所依怙,目以不動尊。
惟其不動故,群動皆攝受。
是時波旬種,百千萬眷屬。
排拫摧毀辱,蜂發雨矢集。
瞿曇如須彌,蜉蠓如予何。
亦如太虛空,雲翳自變滅。
砥柱中驚波,古今無少損。
不動而坐勝,妙力固如是。
子道已末法,衲子沈世紛。
競為住院計,匪利即趨名。
就常不待招,逐有棧豆戀。
實師住神居,四眾所歸向。
雲何得歸向,以師清修故。
雖為眾歸向,不作患失想。
翩然挈瓶錫,去若釋嶠雲。
亦如箭辭弦,勢若不可挽。
自師掃積弊,群魔尚遺種。
瞿曇昔去世,政以波旬故。
師行不回首,彼魔所願欲。
雖無末法病,或昧不動意。
請答四眾心,請為神居地。
柅車折蜚錫,山立鎮故棲。
須彌自悲恙,太虛自空曠。
沖波沄沄去,砥柱屹不知。
群魔今末勢,殘雪行見晛。
我心寂不動,是瞿曇智力,
是子大法權。我不為子道,
子道可概舉。庸酌四眾心,
為子說此偈。瞿曇設住世,
與子同首肯。
作者:楊無咎
西湖天下應如是。誰喚作、真西子。雲凝山秀,日增波媚,宜晴宜雨。況是深秋,更當遙夜,月華如水。記詞人解道,丹青妙手,應難寫、真奇語。往事輸他范蠡。泛扁舟、仍攜佳麗。毫端幻出,淡妝濃抹,可人風味。和靖幽居,老坡遺跡,也應堪記。更憑君畫我,追隨二老,游千家寺。
作者:釋道沖
衲僧家,不著佛求,
不著法求。然雖如是,
在佗煙焰裡,爭敢不低頭。
作者:李鹹用
晴嵐凝片碧,知在此中禪。見面定何日,無書已一年。
高秋關靜夢,良夜入新篇。仰德心如是,清風不我傳。
作者:釋祖欽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名既非常,如器中鍠。
道既非常,如日之光。
如器中鍠,聲出於內。
如日之光,光照無方。
夫如是乃可稱有道之者,非獨善一峰,
而達之萬邦。
作者:陳著
寺枕丹霞五月涼,藕花數朵碧漪塘。
梵天幻出水雲錦,法雨洗空時世妝。
七寶池邊分得種,大乘經裡噴來香。
是花是色只如是,笑拍闌干何有鄉。
作者:曾幾
僧窗誰與晤,有竹兩三竿。
栽培費老手,方法傳多端。
朝朝問無恙,暮暮愁其乾。
調護閱三載,今年遽彫殘。
芭蕉雖小草,長大不作難。
一身菡萏然,萬竅玲瓏間。
滿中貯春水,烈日何能幹。
以茲陰涼葉,代彼青琅?/p>
但恐質柔脆,不堪歲祁寒。
人生無牢強,當作如是觀。
作者:釋師觀
真正舉揚,法堂前草深一丈。
有如是作略,有如是榜樣。
個是阿誰,廣度和尚。
作者:方回
今有二異僧,一虎隨之入城市,
一曳布袋引群小兒,民間不鼎沸喧哄乎。
以人情觀之,書本相傳如此,
既未親見,不可信也。
惟寒山、拾得有道之士,實有其人,
有其事,有其詩數十百篇。
如秦樓有美女,雜佩何珊珊;鸚鵡花間養,
琵琶月下禪;長歌三月響,短舞萬人看;未必常如此,
芙蓉不耐寒。詩律精妙,
尾句有開有闔。朱文公深賞之,
愚亦賞之,故作如是題。
作者:張孝祥
問人間榮事。海內高名,似今誰比。脫屣歸來,眇浮雲富貴。致遠鉤深,樂天知命,且從容閱世。火候周天,金文滿義,從來活計。有酒一尊,有棋一局,少日親朋,舊家鄰里。世故紛紜,但蚊虻過耳。解慍薰風,做涼梅雨,又一般天氣。曲幾蒲團,綸巾羽扇,年年如是。
作者:陳祖仁
身浮漚□草頭露,實見卓立中流柱。
世綱走逃如脫兔,菩提了了無他路。
迷人捐軀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諸佛菩薩慈憫故,教以一捨無復齲
顯公超然知落處,功德銷磨貲萬數。
一簞一缽朝昏度,佛事日富貧非慮。
如是降心如是住,哎噦自蓄與蟲蠹。
風清松竹相爾汝,誰其嗣之需一悟。
作者:文同
清晨有珍禽,翩翩下魚梁。
其形不盈握,毛羽鮮且光。
天人裁碧霞,為爾縫衣裳。
晶熒炫我目,非世之青黃。
愛之坐良久,常恐瞥爾翔。
忽然投清漪,得食如針鋩。
如是者三四,厭飫已一骯。
既飽且自嬉,翻身度回塘。
飛鳴逐佳匹,相和音琅琅。
是曉鳧與雁,狼藉島嶼旁。
滿腹釀腥穢,紛紛曬晴陽。
鶖鶬最粗惡,嘴大腳脛長。
入水捕蛇鱔,淤泥亦銜將。
想其見爾時,一啄亦爾傷。
其心肯謂爾,被體凝華章。
勸爾慎所止,好醜難同鄉。
清溪多纖鮮,亦足充爾腸。
江海深且闊,所獲未可量。
爾當事澡刷,帝囿參鸞凰。
作者:釋印肅
普庵和尚鐵竹歌,十聖三賢不奈何。
九節玲瓏通法界,不由邊筍自嘍囉。
從百練,已經磨,
能障狂風止海波。惡龍報毒皆由我,
猛虎歸降豈是佗。世出世間無可比,
非凡非聖力摩訶。莫耶劍,
比天戈,生滅勞形費氣多。
只這一條剛不壞,撐天拄地應三摩。
身瑩淨,意曼陀,
非眼耳鼻六通和。肉眼那能堪作見,
二乘天眼尚餚訛。德山老漢卻老婆,
橫豎宗風般若多。罕遇其人難措手,
至今獨卓立巍峨。君不見,
莫蹉跎,點石為金也是他。
即栗橫肩千萬個,解吞鐵竹可相過。
未動口時百雜碎,豈同狐族唱巴歌。
順天助道功非細,只欲令人脫死魔。
喃喃解語非關舌,入水何曾動碧波。
鐵竹自歌如是唱,海潮音徹笑呵呵。
作者:黃庭堅
平生受用,三尺吹毛。
歡喜斬新,拾得孟勞。
夢中喚起,猶自忉忉。
我王庫中,無如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