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鈺
長嘯動巖壑,秋風生滿林。
片雲隨雁度,疏雨約蟬吟。
燕馬關山遠,吳船歲月深。
歸來蘇季子,何用苦多金?
作者:孟浩然
側聽絃歌宰,文書游夏徒。
故園欣賞竹,為邑幸來蘇。
華省曾聯事,仙舟復與俱。
欲知臨泛久,荷露漸成珠。
作者:李曾伯
中原百戰徯來蘇,浸喜衣冠復舊區。
要得一行須老將,曾何千慮付狂夫。
山川感慨詩難盡,煙火蕭條酒尚無。
若問西湖已蕪沒,望窮惟有幾浮圖。
作者:蘇軾
從來蘇李得名雙,只恐全齊笑陋邦。
詩似懸河供不辦,故欺張籍隴頭瀧。
簿書鼛鼓不知春,佳句相呼賴故人。
寒食德公方上塚,歸來誰主復誰賓。
巡城已困塵埃瞇,執樸仍遭蟣虱緣。
欲脫布衫攜素手,試開病眼點黃連。
(來詩謂僕布衫督役。
)
作者:佚名
遺俗續陶唐,來蘇徯聖皇。
布昭湯綽伐,恢復漢對疆。
金鋮申斟剪,朱干示發揚。
宜哉七德頌,千搖播洋洋。
作者:朱唏顏
鳳鶴翩躚,記昨夢、天錫九齡。從頭數,再周甲子,屈指天星。上界仙人足官府,人間歲月自崢嶸。慶明時,生甫又生申,維岳靈。珠盈掌,金滿*。浮瑞*,囀春鶯。是乃翁陰德,心事分明。筆下萬言多活國,胸中三尺久持衡。慰來蘇,為雨福蒼生,騰頌聲。
作者:杜范
心事崔嵬日不如,愁端叢起蔓難圖。
殘山剩水鳥聲怨,落日微雲雁影孤。
妙句聳聞驚昨夢,寒窗細讀慰來蘇。
許身已在羲皇上,降志猶能念昔吾。
作者:陸敬
洛城聊顧步,長想遂留連。水斗宮初毀,風變鼎將遷。
皋陶德不建,汾隅祀忽焉。宗祊曠無象,聲朔緬誰傳。
枌榆何冷落,禾黍郁芊綿。悲歌盡商頌,太息憫周篇。
來蘇佇聖德,濡足乃乘干。正始淳風被,人勞用息肩。
舞象文思澤,偃伯武功宣。則百昌厥後,於萬永斯年。
茲辰素商節,灰管變星躔。平原悴秋草,喬木斂寒煙。
翻黃墜疏葉,凝翠積高天。參差海曲雁,寂寞柳門蟬。
興悼今如此,悲愁復在旃。彷徨不忍去,杖策屢回邅。
作者:周玄初
蘇台羽仙飧玉霞,鶴年鬆骨輕如花。
晝騎金背之神蟆,奉持綠章扣天家。
請陳旱魃為妖邪,炎焚原隰疑燒畬。
草葉焦卷鑠石沙,大田秋稼縮不芽。
忍聞赤子聲嗟嗟,帝呵將吏乘黑騧。
驅逐電雨鞭雷車,玄雲著地手可拿。
兩腳不斷紛如麻,來蘇百物活魚蝦。
博哉陰功上相嘉,濟濟多士稱欒巴。
羽仙不以名為誇,飄然鳧舄辭京華。
冶城仙子邀相遮,拍肩挹袂爭喧嘩。
憶著安期棗似瓜,招呼不上松風槎。
作者:梅堯臣
洞口水石淺,潺潺瀉綠蒲。
緣溪進巖竇,陰黑人境殊。
中言有物怪,蟠蟄春來蘇。
霖雨雖有意,風雷莫相扶。
風霜自鼓蕩,不久當何如?欣幸禪林近,鐘梵來有無。
回策歷幽境,衣香草露濡。
老僧長樹下,麋鹿與之俱。
溪雲時見起,山鳥自相呼。
羨爾得滋樂,何用勞形軀。
作者:陸游
北伐西征盡聖謨,天聲萬里慰來蘇。
橫戈已見吞封豕,徒手何難取短狐。
學士誰陳平蔡雅?將軍方上取燕圖。
老生自憫歸耕久,無地能捐六尺軀!
作者:陸游
鼓坎坎,角嗚嗚,四鼓欲盡五鼓初,老眼不寐如鰥魚,撫枕起坐涕泗濡。
平生空讀萬卷書,白首不識承明廬。
時多通材臣腐儒,妄懷孤忠策則疏。
欲剖丹心奏公車,論罪萬死尚有餘。
雷霆願復寬須臾,許臣指陳輿地圖。
億萬遺民望來蘇。
藝祖有命行天誅,皇明如日詎敢誣。
拜手乞賜丈二殳,中原煙塵一掃除,龍舟泝汴還東都。
作者:錢鍾書
大暑陵人酷吏尊,來蘇失喜對翻盆。
雷嗔斗醒諸天夢,電笑登開八表昏。
忽噫雄風收雨腳,漸蜷雌霓接雲根。
蒼蒼似為歸舟地,試讓前灘水漲痕。
作者:胡宏
君不聞伊摯初耕有莘野,祿之弗顧千駟馬。
春作秋成隨老農,貧賤甘心萬人下。
一朝幡然感三聘,五就成湯五就夏。
悠悠如雲行太空,竟使三風變為雅。
東西南北賴來蘇,天下農夫誰似者。
又不聞傅說安身操板築,遠離世間名與祿。
那知商帝夢中形,遠近搜求不容伏。
草茅夕起朝為相,俾後從繩正如木。
四海俊{父去右、}鹹風從,跋扈諸侯盡臣僕。
功成止見顏容改,了了壯心無反覆。
平生懶性願退藏,退藏恐遂成荒唐。
因求古人作鑒戒,管寧華歆情所當。
齊名遁跡俱鋤菜,擲之不顧為人量。
詩書俎豆化遼海,威武富貴何披猖。
初年虛名大可恥,末路高風紓思長。
有志君當學伊傅,忘情我不傲羲皇。
願如幼安有終始,進退一致宜加詳。
作者:陳陶
普寧都護軍威重,九驛梯航壓要津。十二銅魚尊畫戟,
三千犀甲擁朱輪。風雲已靜西山寇,閭井全移上國春。
不獨來蘇發歌詠,天涯半是泣珠人。
作者:李廌
疇昔始龍館,能聲到海隅。
兆民方菜色,境政獨蒲廬。
尚賴德彌郡,安知今也無。
猶聞江左郡,荒政徯來蘇。
作者:李倫
世久荒墟在,白雲幾代耕。市廛新草綠,裡社故煙輕。
不謹罹天討,來蘇豈忿兵。誰雲殷鑒遠,今古在人程。
作者:岳珂
於戲中興,駐蹕東南。
江沱之安,匪帝所堪。
飆起霆驅,沛澤以甘。
慰於望霓,意則可探。
念昔臣甫,賦萬丈潭。
謂彼慶龍,潛雺隱嵐。
豈嵌竇是即,豈泉石是耽。
救民一心,大造實參。
方陽初驕,民憂未惔。
彼界此疆,飲瓢粟甔。
遵養必時,畢毓畢涵。
亦既太甚,炎威孔燂。
播奏之艱,□□孰餤。
必其來蘇,以溉以覃。
帝惟明羽,詎不我諳。
升自天衢,時乘其驂。
視此沸爐,而忍弗戡。
維寧親是先,匪樂之酣。
維復讎懷,匪垢之含。
鬱鬱久居,若古有談。
毋功之幸成,而德之或慚。
臣謂此心,與天地三。
龍變難諶,龍髯已毿。
心畫之昭,賁於寶函。
作者:汪卓
先生德政殊清明,斯堂故以景蘇名。
可憐向苦糟曲厄,東撐西柱縣河傾。
一從公來忽嗟歎,不日雲斤還舊觀。
敗棟宅鼠壁篆蝸,湧翠流光復輝煥。
坐想岷峨遠山碧,先生已矣遺陳跡。
華陽三十六篇詩,今日拂塵炯全璧。
自來蘇李兩名家,斯堂二賢愈光華。
看公了卻此縣債,步武先生雲路快。
作者:佚名
遺俗續陶唐,來蘇徯聖皇。
布昭湯綽伐,恢復漢對疆。
金鋮申斟剪,朱干示發揚。
宜哉七德頌,千搖播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