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鶠
山口含糊半吐雲,林頭時見綠紛紛。
何人解作孤鸞嘯,呼取涼風入帽裙。
作者:楊萬里
金陵江水只鹹腥,敢望新安江水清。
皺底玻璃還解動,瑩然酃淥卻消酲。
泉從山骨無泥氣,玉漱花汀作佩聲。
水記茶經都未識,謪仙句裡萬年名。
作者:崔鶠
題詩最高處,不為付人看。
記著今朝勝,山明松雪寒。
作者:崔鶠
{禾罷}椏青衣未剡芒,聯拳荷葉已秋香。
筍輿十里青松路,高卷蒙紗溯晚涼。
作者:徐渭
績溪縣亦神州赤,聞君作簿無魚食。
誰能嚼肉過屠門,瘦殺鸞棲一枝棘。
近來二哥自縣來,覽君詩帙羨君裁。
高情慾並崔松館,別體尤工漢柏台。
文成一線今將斷,錢翁老死寒灰散。
十年半夜急傳燈,西來衣缽君應管。
莫言小釜烹鮮魚,莫言牛刀割隻雞。
真儒不揀啼兒抱,主簿同安是阿誰?去年別君天真館,我
猶縛翅君飛遠。
只今縛解翅不長,無由一奮來溪畔。
司馬功高舊主人,君真父母匪邦鄰。
墳頭松丱今何似,匣裡弓刀暗卻塵。
由來壯士悲羅雀,我亦因之感死。
今來已是十餘春,金錢銀錢不一緡。
我復何辭公不嗔,會須上塚拊愁雲。
一哭裂卻石麒麟,下來與君談苦辛。
作者:蘇轍
誰安雙嶺曲彎彎,眉勢低臨戶牖間。
斜擁千畦鋪淥水,稍分八字放遙山。
愁霏宿雨峰巒濕,笑卷晴雲草木閒。
忽憶故鄉銀色界,舉頭千里見蒼顏。
作者:方回
苕溪漁隱老,家在績溪東。
苦學多前輩,評詩出此翁。
生年同孔氏,傳道仰文公。
爛卻沙頭月,誰參到此中。
作者:董楷
行來人世塵千里,夢繞故山春萬重。
慈母新年音信缺,遙瞻白雲是中峰。
作者:蘇轍
行盡清溪到碧峰,陰崖翠壁書杉松。
故留石照邀行客,上徹青山最後重。
雨開石照正新磨,鳥度猿攀野客過。
忽見塵容應笑我,年來底事白鬚多。
作者:范成大
天馬西極來,目力盡九寰。
執轡者誰歟?墮此空谷間。
草深石嚙足,一躍度孱顏。
長風送逸駕,蕩蕩登虎關。
五雲清都上,白日開帝閒。
鉤陳動光彩,球琳鏘轡環。
亦復念舊群,依然歎駑頑。
紅塵起天末,可望不可攀。
作者:蘇轍
坐看酒壚今五年,恩移巖邑稍西還。
他年貧富隨天與,何日身心聽我閒。
山栗似拳應自飽,蜂糖如土不須慳。
仲卿意向桐鄉好,身後烝嘗亦此間。
作者:蘇轍
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學催科愧廟神。
無限青山不容隱,卻看黃卷自憐貧。
雨余嶺上雲披絮,石淺溪頭水蹙鱗。
指點縣城如手大,門前五柳正搖春。
作者:秦觀
湯湯辟癰流,中有學子居。
但說若稽古,言猶三萬餘。
來者轉相祖,詞林日凋疏。
稍喜績溪令,入校天祿書。
作者:崔鶠
摐摐名木列千兵,風雨斜來卷旆旌。
愁倚寺門南下望,水煙不見小橋橫。
作者:蘇轍
雨開石照正新磨,鳥度猿攀野客過。
忽見塵容應笑我,年來底事白鬚多。
作者:楊萬里
看盡徽蘇譜與園,牡丹未見粉絲君。
春羅淺染醋紅色,王板蹙成裙摺紋。
頭重醉余扶不起,肌香淑處澹仍芬。
老夫生有栽花癖,客裡相看為一醺。
作者:孫巖
古道緣流水,寒郊帶斷煙。
稀疏鴉種麥,羞澀女耕田。
人事休兵後,秋懷落木前。
小蘇遺翰墨,今古一山川。
作者:蘇轍
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
碧瓦千家新過雨,青松萬壑正生煙。
經秋臥病聞斤響,此日登臨負酒船。
徑請諸君作佳句,壁間題我此詩先。
作者:蘇軾
落帆謝公渚,日腳東西平。
孤亭得小憩,暮景含余清。
坐待斗與牛,錯落掛南甍。
老僧如夙昔,一笑意已傾。
新詩出故人,舊事疑前生。
吾生七往來,送老海上城。
逢人輒自哂,得魚不忍烹。
似聞績溪老,復作東都行。
小詩如秋菊,艷艷霜中明。
過此感我言,長篇發春榮。
作者:蘇轍
轍自績溪蒙恩召還,將自宣城沿大江以歸。
家兄子瞻以書告曰:「不如道歙溪,過錢塘,一觀老兄遺跡。
」轍用其言。
既至吳中,迫於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與辯才師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見,仍作三小詩以寄之。
我兄教我過東吳,遺墨山間無處無。
忽報冬潮催出匽,俗緣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葉未紅,湖光凝碧曉無風。
行窮上下兩天竺,望斷南山龍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