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溥
綠酒紅亭紫禁東,不堪行色苦匆匆。
正期霄漢登黃霸,又見江湖復魯恭。
沙氣半蒸梅子雨,浪花初過鯉魚風。
道塗跋涉須珍重,自古循良簡帝衷。
作者:楊萬里
地迥人煙寂,山盤水勢回。
怪松欹岸出,古廟背河開。
晚色催征棹,斜陽戀去桅。
丹徒誰道遠,一眺正悠哉。
作者:黃庭堅
五松山下古銅官,邑居褊小水府寬。
民安薄魚少嚚訟,簿領未減一丘盤。
胸中崢嶸書萬卷,簸弄日月江湖間。
稠人廣眾自神主,按劍之眼白相看。
老身風波諳世味,如食橘柚知甘酸。
麒麟圖畫偶然耳,半枕百年夢邯鄲。
平生樽俎宮亭上,涉世忘味皆朱顏。
此時阿翁尚無恙,追琢秀句酬江山。
堂堂今為蛻蟬去,五老偃蹇無往還。
大梁城中笏拄頰,頜髭今成雪點斑。
青雲何必出公右,亨衢在天無由攀。
椎鼓轉船如病已,夢想樓台落星灣。
子政諸兒喜文史,阿秤亦聞有筆端。
丹徒布衣未可量,詩書且對藜藿盤。
穴中生涯識陰雨,木末牖戶知風寒。
我今四壁戀微祿,知公未能長掛冠。
作者:殷雲霄
多病東甌客,空江獨問津。
飄零屈壯志,汩沒共時人。
滄海風雲氣,他鄉草木春。
江山憐地主,高興欲相親。
作者:陸游
上蔡牽黃犬,丹徒作布衣。
苦言誰解聽?臨禍始知非。
作者:陳三立
抱關無人事,坐領好江山。
歌誦歸能者,英靈盡喚還。
古懷迷醉醒,天運保癡頑。
偶過分魚炙,傳詩溪水灣。
作者:何遜
夫君美章句。
席丈珍梁楚。
伊余忝攝官。
含毫亦禁阻。
直廬去咫尺。
心期得宴語。
休沐乃幽棲。
別離未幾許。
佇立日將暮。
相思忽無緒。
溪北映初星。
橋南望行炬。
九重不可越。
三爵何由舉。
作者:徐夤
天爵休將儋石論,一身恭儉萬邦尊。
賭將金帶驚寰海,留得耕衣誡子孫。
締構不應饒漢祖,奸雄何足數王敦。
草中求活非吾事,豈啻橫身向廟門。
百萬人甘一擲輸,玄穹惟與道相符。
豈知紫殿新天子,只是丹徒舊嗇夫。
五色龍章身早見,六終鴻業數難逾。
三年未得分明夢,卻為蘭陵起霸圖。
作者:顧況
故人曾任丹徒令,買得青山擬獨耕。
不作草堂招遠客,卻將垂柳借啼鶯。
作者:蒲壽宬
長江氣勢何雄雄,波心幻出青蓮宮。
江流萬古浮不去,疑有根蒂誰能窮。
溯流遠見一培塿,傳聞壯觀疑談空。
風帆漸迫驚詭異,金碧還繞深蒙茸。
小船破浪與客去,擊纜階石穿玲瓏。
門前筆架水面立,波濤日夕相撞舂。
重樓複道費登陟,面面奇怪陟不同。
丹徒西望聳觀閣,淮海大塊居其東。
倚欄簷外水轉窄,飛鴻沒處明雙瞳。
與僧煮茗話今古,莫窮幻眇窺鴻蒙。
瀛洲方丈在何許,騎牛覓牛休憧憧。
遙指危檣夜泊處,驚飆飄簸如飛蓬。
禪關深閉浪打屋,夜定不動猜游龍。
清游適值九月九,汲泉細摘黃花叢。
水上登高復誰信,證明賴有今遠公。
登堂恍惚見坡印,瓣香起敬仙佛蹤。
想像形容記言語,涕零心惻生不逢。
未窮清興下山去,扁舟一瞬在閬風。
作詩聊復紀游跡,來尋此跡何時重。
作者:陳三立
牽瘵閉幽棲,學誦闕章句。
蕩寐艷陽辰,桃柳亂紅翠。
佳人移京口,調笑藹嘉會。
擁醉揚輕舠,衫袂入融吹。
山光濕欄楯,悠悠成自媚。
岳僧咳唾底,寫石影吾輩。
(上人於舟中為鶴亭畫扇)低昂今古情,嬉春從辟世。
踏岸窺園館,花畔出雲髻。
傳歌一水上,星點爭明晦。
終宴千徘徊,蒼然飄離思。
作者:楊萬里
詔許詩人江海游,丹徒初到晉徐州。
爐邊腸谷日長晝,琖底醉鄉天不秋。
六代興亡何處問,一生奔走幾時休。
石翁石媼霜前笑,管得南朝陵墓愁。
作者:陳獨秀
伯先京口誇醇酒,孟俠龍眠有老親。
仗劍遠遊五嶺外,碎身直蹈虎狼秦。
(存為丹徒趙伯先,歿為桐城吳孟俠)
作者:駱賓王
共尋招隱寺,初識戴顒家。還依舊泉壑,應改昔雲霞。
綠竹寒天筍,紅蕉臘月花。金繩倘留客,為系日光斜。
第七十九卷
作者:龔自珍
六月十五別甘泉,是夕丹徒風打船。
風定月出半江白,江上女郎眠未眠。
作者:***
生東吳,死丹徒。
作者:陸游
旗亭濁酒典衣沽,蟹捨老翁折簡呼。
夜中醉歸騎草驢,嵬昂不須宗武扶。
丹徒布衣有籌略,漁陽突騎莫枝梧。
床頭金盡何足道,肝膽輪囷橫九區。
作者:李白
秋坐金張館,繁陰晝不開。空煙迷雨色,蕭颯望中來。
翳翳昏墊苦,沉沉憂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詠思管樂,此人已成灰。獨酌聊自勉,誰貴經綸才。
彈劍謝公子,無魚良可哀。
苦雨思白日,浮雲何由卷。稷契和天人,陰陽乃驕蹇。
秋霖劇倒井,昏霧橫絕巘。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聞,浩浩驚波轉。泥沙塞中途,牛馬不可辨。
饑從漂母食,閒綴羽陵簡。園家逢秋蔬,藜藿不滿眼。
蠨蛸結思幽,蟋蟀傷褊淺。廚灶無青煙,刀機生綠蘚。
投箸解鷫鹴,換酒醉北堂。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
何時黃金盤,一斛薦檳榔。功成拂衣去,搖曳滄洲傍。
作者:皇甫冉
高樓獨立思依依,極浦遙山合翠微。江客不堪頻北顧,
塞鴻何事復南飛。丹陽古渡寒煙積,瓜步空洲遠樹希
聞道王師猶轉戰,誰能談笑解重圍。
作者:梅堯臣
向曉入汴尾,隔河聞人聲。
得聲不得貌,問識舊時名。
泊舟忽來及,袖詩多賢英。
言除丹徒宰,暫作七閩行。
東南幾千里,日夕掛帆輕。
渡江蓴已老,未足助杯羹。
最知使道出,先見縣人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