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軾
問予一室間,寧有千里廓。
塵心洗長松,遠意發孤鶴。
生朝得此壽,死籍疑可落。
微言在參同,妙契藏九籥。
故人有奇趣,逸想寄幽壑。
霜枝謝寒暑,雲翮無前卻。
何須構明堂,未羨巢阿閣。
緬懷別時語,復作數日惡。
詩腴固堪餐,字瘦還可愕。
高標忽在眼,清夢了如昨。
君今噲等伍,志與湛輩各。
豈待相顧言,方為不朽托。
子雲老執戟,長孺終主爵。
吾當追喬松,子亦鄙衛霍。
作者:孟郊
才飽身自貴,巷荒門豈貧。韋生堪繼相,孟子願依鄰。
夜思琴語切,晝情茶味新。霜枝留過鵲,風竹掃蒙塵。
郢唱一聲發,吳花千片春。對君何所得,歸去覺情真。
作者:釋惟一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作者:王侃
宿蔓盤根悉剪夷,只留庭下雪霜枝。
史君第一憎貪攫,豈是蒼鷹露爪時。
作者:黃庭堅
禪客入秋無氣息,想依紅袖醉毰毸。
霜枝搖落黃金彈,許送筠籠殊未來。
作者:石孝友
寒蛩切切響空幔斷腸風葉霜枝。鳳樓何處雁書遲。空數歸期。□□沈腰春瘦,卻成宋玉秋悲。又還辜負菊花時。沒個人知。
作者:王之道
胸次富盤錯,筆端妙蒼翠。
霜枝豈人為。煙葉有生意。
與可骨已朽,此法誰復嗣。
偉哉尋丈姿,綽有萬心勢。
作者:白居易
有木名弱柳,結根近清池。風煙借顏色,雨露助華滋。
峨峨白雪花,裊裊青絲枝。漸密陰自庇,轉高梢四垂。
截枝扶為杖,軟弱不自持。折條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為樹信可玩,論材何所施。可惜金堤地,栽之徒爾為。
有木名櫻桃,得地早滋茂。葉密獨承日,花繁偏受露。
迎風闇搖動,引鳥潛來去。鳥啄子難成,風來枝莫祝
低軟易攀玩,佳人屢回顧。色求桃李饒,心向松筠妒。
好是映牆花,本非當軒樹。所以姓蕭人,曾為伐櫻賦。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謂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顧盼恩,下勤澆溉力。實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偽何由識。美人默無言,對之長歎息。
中含害物意,外矯凌霜色。仍向枝葉間,潛生刺如棘。
有木名杜梨,陰森覆丘壑。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盤保
狐媚言語巧,鳥妖聲音惡。憑此為巢穴,往來互棲托。
四傍五六本,葉枝相交錯。借問因何生,秋風吹子落。
為長社壇下,無人敢芟斫。幾度野火來,風回燒不著。
有木香苒苒,山頭生一蕟。主人不知名,移種近軒闥。
愛其有芳味,因以調麴糵。前後曾飲者,十人無一活。
豈徒悔封植,兼亦誤采掇。試問識藥人,始知名野葛。
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何時猛風來,為我連根拔。
有木名水檉,遠望青童童。根株非勁挺,柯葉多蒙籠。
彩翠色如柏,鱗皴皮似松。為同松柏類,得列嘉樹中。
枝弱不勝雪,勢高常懼風。雪壓低還舉,風吹西復東。
柔芳甚楊柳,早落先梧桐。惟有一堪賞,中心無蠹蟲。
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
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遙
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颻。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
朝為拂雲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
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獨佔小山幽,不容凡鳥宿。
匠人愛芳直,裁截為廈屋。干細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雖大過,直心終不曲。縱非梁棟材,猶勝尋常木。
作者:崔元翰
偶聖睹昌期,受恩慚弱質。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作者:李彌遜
人生不合留飛黃,驪駒夜發生悲涼。
馬足著沙去莫挽,一日萬里風雲翔。
月明霜枝掛秋香,桂宮高架辛夷梁。
長梯摘日豈憚遠,世上不數瓊瑤光。
我今官閒賦江海,老驥識路何由驤。
昂霄氣概看公等,金印入手真毫茫。
更謀濁酒盡清夜,曉鼓徑欲催行裝。
作者:葉夢得
一曲青山映小池。綠荷陰盡雨離披。何人解識秋堪美,莫為悲秋浪賦詩。攜濁酒,繞東籬。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作者:張耒
平野何岑寂,空山晚易陰。
微雲數峰暝,幽谷一猿吟。
風果饑遇少,霜枝冷不禁。
引吭當落日,激響度前林。
最惻騷人興,偏淒遠客心。
空齋懷謝守,空復昔時音。
作者:方回
歸來誓墓學羲之,政坐機張觸處危。
久已光芒韜世闕,更能文采眩長離。
奏書方朔三千牘,飲酒淵明二十詩。
索米長安饑欲死,何如終保傲霜枝。
作者:楊萬里
黃菊霜枝已懶殘,瑞香紫筍政團欒。
盆池影裡看題壁,上字還成下字看。
作者:朱彝尊
雨蓋飄荷,霜枝釘菊,滿庭芳草萋萋。
莫愁催送,香徑手重攜。
疊取鴛鴦繡被,屏山近已分雙棲。
金簪拔,暗除了鳥,不用繞唐梯。
低帷聽細語,五湖心事,釵卜難稽。
得霧深三里,花隔千溪。
只是仙源無路,添惆悵殘月荒雞。
繩河曉,黃姑織女,依舊水東西。
作者:張籍
城西樓上月,復是雪晴時。寒夜共來望,思鄉獨下遲。
幽光落水塹,淨色在霜枝。明日千里去,此中還別離。
作者:方干
幾年調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泉迸幽音離石底,
松含細韻在霜枝。窗中顧兔初圓夜,竹上寒蟬盡散時。
唯有此時心更靜,聲聲可作後人師。
作者:呂溫
山櫻先春發,紅蕊滿霜枝。幽處竟誰見,芳心空自知。
似奪朝日照,疑畏暖風吹。欲問含彩意,恐驚輕薄兒。
作者:艾性夫
髯奚叩門踏枯葉,手持子敬相問帖。
筠籃包送洞庭秋,照眼錯落黃金毬。
含漿似注甘露缽,好與文園止消渴。
問渠幾日辭霜枝,化作□□□□□。
道上應無公遠嗅,定中安定王家□。
作者:范成大
屋東雙梧桐,婉娩無真資。
朝為春風條,暮為秋霜枝。
夜久風葉嗚,驚鵲一再飛。
梧桐不足愁,會有明年期。
人老真可歎,寧復遊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