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湯顯祖
白日不可常,孤雲亦何媚。
萋芳淡遊子,流泊世所棄。
事去息交久,書來喜君至。
愛日生寒姿,停雲起高翅。
經營二三月,颯遝豈遑避。
驚看就長揖,道故如失志。
相聞善為樂,相見乃憔悴。
為文寧自傷,情多或為累。
感君珍重意,承眶不能淚。
在沼魚何樂,先秋葉難翠。
長歌聊復聲,短袖時一戲。
今日眼中人,何年心上事。
作者:宋伯仁
秋風捲秋葉,秋思滿秋天。
骨立山如削,聲低雁欲眠。
客愁無暇日,農事喜豐年。
說著鱸蓴事,歸心滿釣船。
作者:張先
浴殿詞臣亦議兵。禁中頗牧黨羌平。詔卷促歸難自緩。溪館。彩花千數酒泉清。春草未青秋葉暮。□去。一家行色萬家情。可恨黃鶯相識晚。望斷。湖邊亭上不聞聲。
作者:蘇轍
扶風貴公子,早歲伴山家。
吹笛墮秋葉,讀書隨曉鴉。
業成心自叛,學苦我長嗟。
石室非人住,窮山雪似沙。
作者:無名氏
須信道、顏色如花,命如秋葉。
作者:胡寅
昨日春風花滿山,回頭秋葉錦斑斑。
終年竅綠慚憂寄,何事遲留久未還。
作者:孟貫
浮世況多事,飄流每歎君。路岐何處去,消息幾時聞。
吟裡落秋葉,望中生暮雲。孤懷誰慰我,夕鳥自成群。
作者:陳與義
國香薰坐先生醉,秋葉藏花客子迷。
驅使晚風同勝地,東軒不用鎮帷犀。
作者:劉長卿
縉雲詎比長沙遠,出牧猶承明主恩。城對寒山開畫戟,
路飛秋葉轉朱轓。江潮淼淼連天望,旌旆悠悠上嶺翻。
蕭索庭槐空閉閤,舊人誰到翟公門。
作者:黃庭堅
百遇毒而成醫,九折臂而信道。
慈子而長人之幼,愛親而壽人之老。
蓋嘗飲長桑之丸,而得耆域之草。
此天地之仁氣也,而蓆子以遊方之內。
知萬化之如今,忘一世之遺我。
臨流渥足,脫帽箕坐。
寄槁竹以孤唳,哂秋葉之驚墮。
此天地之義氣也,而蓆子以遊方之外。
觀壑若陵,對卿若兵。
客或箴之曰:俯仰之間,禍之橐也。
虎不可暴,河不可乘。
蓆子笑而應之曰:此天地之強陽氣也,誰能以久生於是方。
噓竹莩,致膜眼。
吟弄風月,使客忘返。
吾但怪其多能不窮,不知去方朔之近遠。
作者:傅汝舟
招山不放海水過,坐與潮汐爭咽喉。
軍門鼓角動地遠,不覺送我招山頭。
風沙冥冥海在下,濤浪滾滾天真福
一目可到九萬里,寸心遙飛十二洲。
千峰盡處日腳動,百鳥絕飛雲色愁。
帆檣散亂點秋葉,蛟龍出沒如獼猴。
天門蕩久恐將裂,碣石漫過能不柔。
未知尾閭果安在,只見萬水皆兼收。
將軍教我認絕域,日本西戶東琉球。
作者:朱申
龍平江水清洋洋,尉山高兮秋葉黃。
釣翁落落兮棲山房,偕室人兮甘糟糠。
丈夫壯圖兮在四方,道豈終窮兮業不彰。
芻蕘有謀兮懷廟堂,一言而興兮悟君王。
作者:方岳
古岸維舟夜,蕭蕭秋葉丹。
野煙連竹暗,江雨灑燈寒。
亦喜重陽健,誰知行路難。
吾親應念我,更把菊花看。
作者:郭印
自學心齋室久虛,年來破蕩一無餘。
春花秋葉非吾事,默坐焚香讀道書。
作者:王弼
聞君東籬把寒菊,對酒高歌霜滿屋。
尋常閉門嗔索詩,此時下筆皆神速。
想為悲秋發豪興,十斗九空驚侍僕。
不然浩蕩凌雲句,豈是枯腸泥睟粥。
余時遠客范陽西,土醞作酸那慣服。
廨捨冷落幸無花,若使見花增感觸。
紛紛胥吏羅我前,縱有清吟誰采錄。
興來只據小胡床,仰視天際飛鴻逐。
今日歸來眼始開,君有新詩盈卷軸。
況逢新條急卯酉,何得抽書清案牘。
我觀官府束縛人,雖有良驥無逸足。
君於世事常超然,此意要是天下獨。
垣西往事花底尊,何事猶煩致書促。
百年之內良可知,日月如梭走相續。
看我面如秋葉黃,愧君鬢似春條綠。
嗟我茲行亦跬步,節序何嘗異風俗。
如君此詩極可賞,已自不及花前讀。
世故相尋恆萬端,正似河沙難計斛。
後來離別那可量,風塵悠悠恨川陸。
我今作戒非為花,十事九不如人欲。
古人嗜酒稱酒聖,任渠嘲謗吾何辱。
作者:蘇軾
芙蓉城中花冥冥,誰其主者石與叮
珠廉玉案翡翠屏,霞舒雲卷千娉婷。
中有一人長眉青,炯如微雲淡疏星。
往來三世空鏈形,竟坐誤讀黃庭經。
天門夜開飛爽靈,無復白日乘雲軿。
俗緣千劫磨不盡,翠被冷落淒余馨。
因過緱山朝帝廷,夜聞笙簫弭節聽。
飄然而來誰使令,皎如明月入窗欞。
忽然而去不可執,寒衾虛幌風泠泠。
仙宮洞房本不扃,夢中同躡鳳凰翎。
徑度萬里如奔霆,玉樓浮空聳亭亭。
天書雲篆誰所銘,遶樓飛步高冷竮。
仙風鏘然韻流鈴,蘧蘧形開如酒醒。
芳卿寄謝空丁寧,一朝覆水不返瓶,
羅巾別淚空熒熒。春風花開秋葉零,
世間羅綺紛膻腥。此身流浪隨滄溟,
偶然相值兩浮萍。願君收視觀三庭,
勿與嘉谷生蝗螟。從渠一念三千齡,
下作人間尹與邢。
作者:范成大
仙翁家在叢霄,五雲八景來塵表。黃扉紫闥,化鈞高妙,風霆揮掃。漠北寒煙,嶠南和氣,笑談都了。自玉麟歸去,金牛再款,卻回首、人間少。天與丹台舊籍,笑蒼生、祝公難老。春葩秋葉,喧寒易變,壺天長好。物外新聞,鳳歌鸞翥,龍蟠虎繞。想如心高會,寒霜夜永,盡橫參曉。
作者:施樞
長夜幾年別,傷哉千古心。
自因緣較淺,不是老相侵。
態夢如先兆,鸞膠豈續琴。
曉窗秋葉響,不覺淚盈襟。
作者:鄭剛中
寮額高懸太守書,方盤炯炯連三珠。
唐賢正筆久寥落,忽此相遇南海隅。
是寮今雖茅草新,元是東鄰寒士居。
士貧更在玉川上,三間破盡四壁無。
我借得這稍營葺,灑掃共費十日餘。
竹窗掛處青山入,水色坐照發與膚。
焚香下簾百念靜,雖未得道道不殊。
假道為名亦道者,竊復慕道名豈虛。
風流閒暇兩轓朱,筆含墨光能卷舒。
醺酣為我小飛動,到紙先有神鬼扶。
我身漂零秋葉孤,短景日就桑榆枯。
願憑大刻消百癘,呼吸瘴霧同醍醐。
作者:元稹
頭白夫妻分無子,誰令蘭夢感衰翁。三聲啼婦臥床上,
一寸斷腸埋土中。蜩甲暗枯秋葉墜,燕雛新去夜巢空。
情知此恨人皆有,應與暮年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