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庭堅
文章藻鑑隨時去,人物權衡逐勢低。
揚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廟曉鶯啼。
書帷寂寞知音少,幕府留連要路迷。
顧我何人敢推挽,看君桃李合成蹊。
作者:晁公溯
天地收霸氣,丘原余閟宮。
野人相指示,旁有若堂封。
當時大耳兒,甚似隆準公。
夫豈忘故都,崎嶇巴蜀中。
劃然成三分,正爾阨兩雄。
武侯抱遺恨,秦隴竟莫通。
獨憐晉昌明,千載時始逢。
坐看五胡亂,蕭條河洛空。
作者:蘇軾
太平宮而宿於南溪溪堂遂並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遊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崢嶸依絕壁,蒼茫瞰奔流。
半夜人呼急,橫空火氣福
天遙殊不辨,風急已難收。
曉入陳倉縣,猶余賣酒樓。
煙煤已狼藉,吏卒尚呀咻。
(十三日宿武城鎮,即俗所謂石鼻寨也,雲孔明所築。
是夜二鼓,寶雞火作,相去三十里,而見於武城。
)雞嶺雲霞古,龍宮殿宇幽。
(縣有雞爪峰、龍宮寺。
)南山連大散,歸路走吾州。
欲往安能遂,將還為少留。
回趨西虢道,卻渡小河洲。
聞道磻溪石,猶存渭水頭。
蒼崖雖有跡,大釣本無鉤。
(十四日,自寶雞行至虢。
聞太公磻溪石在縣東南十八里,猶有投竿跪餌兩膝所著之處。
)東去過郿塢,孤城象漢劉。
誰言董公健,竟復伍孚仇。
白刃俄生肘,黃金漫似丘。
(十五日至郿縣,縣有董卓城,其城象長安,俗謂之小長安。
)平生聞太白,一見駐行騶。
鼓角誰能試,風雷果致不。
巖崖已奇絕,冰雪更琱鎪。
春旱憂無麥,山靈喜有湫。
蛟龍懶方睡,瓶罐小容偷。
(是日晚,自郿起至清秋鎮宿。
道過太白山,相傳雲,軍行鳴鼓角過山下,輒致雷雨。
山上有湫甚靈,以今歲旱,方議取之。
)二曲林泉勝,三川氣象侔。
近山麰麥早,臨水竹篁修。
(十六日至盩厔,以近山地美,氣候殊早。
縣有官竹園,十數里不絕。
)先帝膺符命,行宮畫冕旒。
侍臣簪武弁,女樂抱箜篌。
秘殿開金鎖,神人控玉虯。
黑衣橫巨劍,被發凜雙眸。
(十七日,寒食。
自盩厔東南行二十餘里,朝謁太平宮二聖御容。
此宮乃太宗皇帝時有神降於道士張守真以告受命之符,所為立也。
神封翊聖將軍,有殿。
)邂逅逢佳士,相將弄彩舟。
投篙披綠荇,濯足亂清溝。
晚宿南溪上,森如水國秋。
繞湖栽翠密,終夜響颼颼。
(是日與監宮張杲之泛舟南溪,遂留宿於溪堂。
)冒曉窮幽邃,操戈畏炳彪。
(十八日,循終南而西,縣尉以甲卒見送。
或雲近官竹園往往有虎。
)尹生猶有宅,老氏舊停輈。
問道遺蹤在,登仙往事悠。
馭風歸汗漫,閱世似蜉蝣。
羽客知人意,瑤琴繫馬鞦。
不辭山寺遠,來作鹿鳴呦。
帝子傳聞李,巖堂仿像緱。
輕風幃幔卷,落日髻鬟愁。
入谷(音裕
)警蒙密,登坡費挽摟。
亂峰攙似槊,一水淡如油。
中使何年到,金龍自古投。
千重橫翠石,百丈見游AA2。
最愛泉鳴洞,初嘗雪入喉。
滿瓶雖可致,洗耳歎無由。
(是日游崇聖觀,俗所謂樓觀也,乃尹喜舊宅,山腳有授經台尚在。
遂與張杲之同至大秦寺蚤食而別。
有太平宮道士趙宗有,抱琴見送至寺,作《鹿鳴》之引乃去。
又西至延生觀,觀後上小山,有唐玉真公主修道之遺跡。
下山而西行十數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遊潭。
潭上有寺三,倚峻峰,面清溪,樹林深翠,怪石不可勝數。
潭水以繩縋石數百尺,不得其底,以瓦礫投之,翔揚徐下,食頃乃不見,其清澈如此。
遂宿於中興寺,寺中有玉女洞,洞中有飛泉甚甘,明日以泉二瓶歸至郿,又明日乃至府。
)忽憶尋蟆培,方冬脫鹿裘。
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惟有泉旁飲,無人自獻酬。
(昔與子由游蝦蟆培,方冬,洞中溫溫如二三月。
)
作者:劉黻
高臥曾吟梁父詩,痛無鍼石活當時。
天公未墜炎劉祀,心事能令先主知。
八陣尚存驚對壘,一星才落便無師。
勳忠遺舄藏岷蜀,老柏蒼蒼萬古思。
作者:鮮於侁
武侯渭水屯兵日,司馬秦中閒壘時。
遠業自能興漢室,重門何事守坤維。
劉吳逆峽終摧敵,鍾鄧緣崖亦濟師。
自古存亡關付吒,誰言雙劍擊安危。
作者:袁燮
吁嗟此鑒,惟銅之精。
磨之治之,瑩乎其明。
其明維何,洞燭毫髮。
非由外至,實自中發。
我有良友,天支之英。
雄鎮江淮,為時長城。
我寶此鑒,持以贈之。
此鑒此心,昭晰無疑。
鑒揭於斯,中涵萬象。
物自不逃,初非鑒往。
人心至神,無體無方。
有如斯鑒,應而不藏。
鑒以塵昏,心以欲翳。
欲全其明,盍去其累。
經武折衝,厥任匪輕。
勿貪小利,勿徇虛名。
律身惟謹,上功必實。
欺心不萌,精忠貫日。
選擇僚佐,為已強助。
眾明翼之,厥光彌著。
昔者武侯,發教群下。
孜孜求益,不自滿假。
陸抗摧敵,東還樂鄉。
貌無矜色,謙沖如常。
兩賢之心,惟其罔蔽。
千載凜然,猶有生氣。
惟君天資,無歉古人。
願如斯鑒,光景常新。
作者:劉允濟
龜山帝始營,龍門禹初鑿。出入經變化,俯仰憑寥廓。
未若茲山功,連延並巫霍。東北疏艮象,西南距坤絡。
宏阜自郁盤,高標復回保勢入柴桑渚,陰開彭蠡壑。
九江杳無際,七澤紛相錯。雲雨散吳會,風波騰鄬鄀。
跡隨造化久,利與乾坤博。肸蠁精氣通,紛綸潛怪作。
石渠忽見踐,金房安可托。地入天子都,巖有仙人藥。
二門幾迢遞,三宮何倏爚。咫尺窮杳冥,跬步皆恬漠。
仙才驚羽翰,幽居靜龍蠖。明牧振雄詞,棣華殊灼灼。
盛葉匡西夏,深謀贊禹亳。黃雲覆鼎飛,絳氣橫川躍。
佐歷符賢運,人期茂天爵。禮樂富垂髫,詩書成舞勺。
清輝靖巖電,利器騰霜鍔。游聖挹衢尊,鄰畿恭木鐸。
巖仞包武侯,波瀾控文若。旋聞刈薪楚,遽睹升葵藿。
稷契序揆圖,良平公輔略。重地資出守,英藩諒求瘼。
豫章觀偉材,江州訪靈崿。陽岫曉氛氳,陰崖暮蕭索。
潛伏屢鯨奔,雄飛更鷙搏。驚cb透煙霞,騰猿亂枝格。
故園有歸夢,他山飛賞樂。帝鄉徒可游,湟澗終旅泊。
景物觀淮海,雲霄望河洛。城闕紫微星,圖書玄扈閣。
神功多粉繢,元氣猶斟酌。丞相下南宮,將軍趨北落。
橫簪並附蟬,列鼎俱調鶴。四郊時迷路,五月先投龠。
池榭宣瓊管,風花亂珠箔。舊遊勞夢寐,新知無悅樂。
天寒欲贈言,歲暮期交約。夜琴清玉柱,秋灰變緹幕。
風雲動翰林,宮徵調文籥。言泉激為浪,思緒飛成繳。
千里輝珠璣,五采含丹雘。鐘鼓旋驚鷃,瑾瑜俄抵鵲。
竊價慚庸怠,叨聲逾寂寞。長望限南溟,居然翳東郭。
作者:洪咨夔
燕寢深凝自在香,蒼髯扶病玩流光。
桃符歷日又新歲,粔籹燋非故鄉。
燈影參差棋濺雹,酒行雜踏橫霜。
武侯遺憾誰當洗,夜半銜枚入鳳翔。
作者:孫應時
城南風景故堪憐,勝日經行意洒然。
江上竹寒偏卻暑,廟前柏老尚參天。
堂堂不配能千古,鼎鼎何能漫百年。
醉裡狂歌心浩蕩,為君一吸倒觥船。
作者:石介
雄辭磅礡壓群英,再戰戈矛稅更精。
裴度韜鈐無失律,武侯節制是神兵。
千人盡服徂丘議,九合誰幹小白盟。
帝宋開基八十載,連登科目獨為榮。
作者:杜甫
大賢為政即多聞,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諸葛廟,臥龍無首對江濆。
第二百三十卷
作者:白玉蟾
指點篇書說向誰,武侯之後獨公奇。
許瓢卻大堯天小,嚴瀨應高漢座卑。
夙世已儻霖雨債,我身今結水雲知。
何人桂樹中間隱,莫作南陽一睡驪。
作者:黃度
春秋將絕書劉子,漢史雖終述武侯。
舊國不知遺烈在,我來偶作冶城樓。
作者:宋濂
青城妖祲連雲赭,犬羊在都龍在野。
百年藝祖舊河山,萬騎長驅若冰解。
京城留守一世豪,仰天雪涕風蕭騷。
起扶白日照河北,赤手慾障三秋濤。
義旂戛天天為泣,四方猛士聞風集。
自期徇國與天通,豈謂忠言反難入。
披肝上疏留至尊,乘輿不顧東南巡。
拊床三叫大星落,非天棄宋良由人。
功業無成志可紀,古來英傑多如此。
君侯心事漢武侯,偉氣英聲冠千祀。
我來已恨生世遲,不得親觀忠勇姿。
每過鄉邑發猶豎,綸誥況是當時為。
卻憶前朝司馬死,章蔡群奸乘間起。
國雖未亂政先亡,萬里蒙塵從此始。
吁嗟黼輩真奴臣,賊君致寇肥其身。
姓名污眼尚欲嘔,君侯在位能無嗔。
侯乎侯乎慎勿嗔,誰使彼奴操國均。
君不見汴京禮樂正全盛,江南杜宇啼天津。
作者:孔武仲
天下軍書動,西南霸氣偏。
太公謀國妙,伊尹佐時專。
季漢基還立,強吳勢外連。
兵從新節制,志復舊山川。
霜肅關中晚,春浮渭上天。
恩威人並附,將相器俱全。
丑虜羞巾幗,遺音被管弦。
妖星如不墮,功業管蕭前。
作者:王逢
淮藩開吳豪俠滿,歌鍾地屬姑蘇館。
相儒獨為緩頰生,笑出彭公瑪瑙碗。
血干智伯髏不腥,黃玉瑩錯紅水精。
妖蟆蝕月魄半死,虹光霞氣噴且盈,隱若陣偃邊將營。
彭公彭公古烈士,重慶孤城亦勞止。
天忘西顧二十年,畝盡東來數千里。
武侯祝文何乃偉,敗由宋祚民今祀。
太湖底寧魚米豐,官廨喜與閒門同。
酒波碗麵動峽影,想見制置師犒飄風中。
再酌庶沃磥磊胸。
君不見漢家將軍五郡封,班彪天與世史功。
詩狂昭諫客吳越,存心唐室人憐忠。
嗚呼!尚友予豈敢,醉墨慘澹雲飛鴻。
作者:李廌
翔風走塵沙,草樹正玄黃。
煙昏路漫漫,日冷雲蒼蒼。
杜公作詩處,武侯近戰常
陳跡勿驚心,俯仰已堪傷。
作者:李覯
齊霸燕強舊有基,當年管樂易為奇。
何如新野羈棲後,正值曹公挾帝時。
指畫二州收漢燼,安排八陣與天期。
才高命短雖無奈,猶勝隆中世不知。
作者:劉基
往時惠崇晝蘆雁,對之如在江湖游。
只今此圖又精妙,中有千里瀟湘秋。
乃知浮屠性多巧,意匠不與凡夫儔。
吳松江長具區闊,天目虎丘青一發。
西風九月粳稻黃,朔雁飛來翼相戛。
農夫苦饑雁獨飽,此意畫師應識察。
近者分明辨羽毛,遠者縹緲瞻秋毫。
或乘飄風入煙霄,或翳落日沉隍濠。
起如武侯布八陣,集如萬舞回旌旄。
眠沙臥草鳴且翱,喋呷藻荇亂蓬蒿。
木空穗盡卻歸去,紫塞漠漠春雲高。
我家南山限蒼嶺,雁飛不到川路永。
深林大谷蛇豕盛,愁向他鄉撫虛景。
人言鴻雁比弟兄,我有兄弟隔兩城。
題詩卷畫謝客去,無使感愴傷中情。
作者:蔡襄
武侯白羽麾三軍,帳前甲馬生風雲。
憐君才地亦疏薄,相過書林至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