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基
春色醉巴陵,闌干落洞庭。
水吞三楚白,山接九疑青。
空闊魚龍氣,嬋娟帝子靈。
何人夜吹笛,風急雨冥冥。
作者:陳憲章
省事除煩惱,端居養靜虛。
栽花終恨少,飲酒不留余。
山徑兒吹笛,村田婦把鋤。
慇勤謝閭裡,勝事莫相疏。¤
作者:章士雅
天南人去二三月,小苑花飛五六枝。
孤閣自開巢乳燕,疏簾不卷駐游絲。
園蔬未作愁中供,芳草還虛夢裡詩。
最憶東鄰夜吹笛,一聲遙在月明時。
作者:袁凱
千里長江雨乍晴,江頭燈火夜深明。
為報高樓莫吹笛,故園東望不勝情。
作者:張羽
好畫誰如莘棗強,墮馬折肱猶未忘。
何年寫此寒林趣,精絕未數左手王。
屋裡何人坐吹笛,似是南昌郡中客。
曲終朔雪忽飛來,開門滿樹梅花白。
作者:陳憲章
茅棟依巖靜,柴門洗竹通。
桑榆巷南北,煙火埭西東。
一徑漁樵入,孤村井臼同。
鄰家得美酒,吹笛月明中。
作者:劉崧
是何山莽莽以橫,雲水浩浩而生風。
天低江迥日欲落,別意乃在蒼茫中。
問君此圖作者誰?浙東老人黃大癡。
松江先生舊知己,眼明為寫秋江姿。
重坡欹岸東南遠,木末參差見層褵。
蒼浦遙連楚澤深,石林盡帶吳堤轉。
是時先生從此歸,把釣欲拂雲中磯。
長風過雨蒲葦淨,水色淡沲沾人衣。
只今又作筠州客,惆悵松江渺雲隔。
離思猶迷雁蕩煙,歸心已歷洪崖石。
我思大癡焉得從,筆墨往往遺奇蹤。
草衣騎牛發如雪,吹笛憶過天台峰。
平生一筆不輕許,傲睨王侯笑塵土。
展圖坐對鳳山青,卻想高情動千古。
君不聞功名利達能幾何,長安離別日日多。
灞陵亭前春草碧,灞陵亭下春風波。
作者:韓維
刁侯好事聞當年,至今風韻獨依然。
歸來不作留滯歎,能出窈窕誇樽前。
前時賓客會清夜,橫笛裂玉吹孤園。
新聲妙逐柔指變,余響欻與高雲連。
悲風蕭瑟四座聳,清笑自足遺拘攣。
近聞有疾勿藥喜,主人欲飲期數賢。
氣羸曲節宜少緩,體軟舞態當益妍。
人生行樂不可後,幸及華月秋娟娟。
作者:舒岳祥
西家女兒長日愁,白頭鼻息撼林丘。
老去聲名惜雞肋,世間富貴爛羊頭。
青山白鷺水天遠,綠葉黃鸝風日柔。
欲往榆林忘南北,幾回吹笛上高樓。
作者:譚用之
芙蓉簾幕扇秋紅,蠻府新郎夜宴同。滿座馬融吹笛月,
一樓張翰過江風。杯黏紫酒金螺重,談轉凋璫玉麈空。
深荷良宵慰憔悴,德星池館在江東。
作者:鄭起
來時秋雨滿江樓,歸日春風度客舟。
回首荊南天一角,月明吹笛下揚州。
作者:皇甫松
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閒夢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蕭蕭。
人語驛邊橋。
作者:彭元遜
江上行人,竹間茅屋,下臨深窈。春風裊裊,翠鬟窺樹猶校遙迎近倚,歸還願、分付橫枝未了。扁舟卻去,中流回首,驚散飛鳥。重踏新亭屐齒,耿山抱孤城,月來華表。雞聽人語,隔江相伴歌笑。壯遊歷歷,同高李、未擬詩成草草。長橋外,有醒人吹笛,並在霜曉。
作者:梅堯臣
在昔有言無不讎,故於嘉詠豈宜休。
出奇吳國將能戰,探隱漢宮人戲鬮。
吹笛夢來猶記曲,愛歌老去未忘謳。
車中變服為秦客,頭上南冠學楚囚。
日永歡呼遺博齒,夜深談論廢更籌。
海陵已有從游約,今欲西歸且榜舟。
作者:黃庭堅
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作者:章甫
黃鶴樓中月白,鸚鵡洲前水流。
更有何人吹笛,空餘春草關愁。
作者:張翥
江皋空闊。更半霎輕風,些兒微雪。倚樹仙姬,翠袖暮寒應怯。閒拈玉龍自品,愛冰姿、與花爭潔。一闋霓裳乍了,又落梅初疊。怕曲終人去彩雲絕。便夢斷瑤台春思愁結。□□□□、□□□□□□。那堪綠毛鳳,向苔枝、數聲啼咽。留得餘香滿袂,已西山斜月。
作者:薩都剌
涼風吹墮梧桐月,瀉水泠泠露華白。
樂陵台上悄無人,獨倚梧桐看明月。
月高當午桐陰直,不覺衣沾露華濕。
此時卻憶在金陵,酒醒江樓聽吹笛。
作者:汪元量
撥盡琵琶意欲悲,新愁舊夢兩依依。
江樓吹笛三更後,細雨燈前醉玉妃。
作者:陳克
柳外東風不滿旗。青裾白面出疏籬。來打鼓儂吹笛,催送兒郎踏浪飛。傾兩耳,斗雙螭。家家春酒瀉尖泥。儂今已是滄浪客,莫向尊前唱教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