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耒
長夏江村風日清,簷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曬粉花枝午,蛛網添絲屋角晴。
落落疏簾邀月影,嘈嘈虛枕納溪聲。
久拚兩鬢如霜雪,直欲樵漁過此生。
作者:張繼先
洞霄深處日棲真,仙子親曾此致身。
鳳闕有人來獻禮,溪聲山色愈增新。
作者:董其昌
漫郎左氏癖,魯國羲之鬼。
千載遠擅場,同時恰對壘。
有唐九廟隨秋煙,一片中興石不毀。
幾回吹律寒谷春,幾度看碑陳跡新。
遼鶴歸來認城郭,杜鵑聲裡含君臣。
折釵黃絹森光怪,舊國山河餘氣概。
當年富貴腹劍多,異代風流掾筆在。
書生何負於國哉,元祐之籍何當來?子瞻吃飽惠州飯,涪
翁夜上浯溪台。
扶藜掃石溪聲咽,不禁技癢還題碣。
清時有味是無能,但漱湘流莫饒舌。
作者:陳天麟
雲山疊疊石齒齒,山色溪聲三十里。
霜余木葉半丹青,道上松風雜宮徵。
捨車而徒度險艱,邇來研足愁躋攀。
官閒無祿與王事,不妨拄杖對潺湲。
作者:查元方
大道貴知止,昔賢稱二疏。
今來我季方,退身茲有餘。
瀟灑去桎梏,放蕩狎樵漁。
疏泉離遠竇,鑿石構層廬。
溪禽拂窗牖,山花滿庭除。
寒籐系舴艋,碧潭澄素舒。
睹茲塵壒外,始見仁智居。
痛哉方散適,溘然歸丘墟。
恨不同老彭,其樂永只且。
自古千祿輩,知進不知退。
立事名雖揚,全身理何昧,
茂先賦鷦鷯,體物知顯晦。
一旦禍自速,臨刑無以對。
李斯戀富貴,下包週身智。
及憶東門犬,已棄咸陽市。
平子著歸田,淵明捨彭澤。
後來區區人,誰復掛書冊。
我喜從今雲,吾宗有逋客。
山號查公山,嵽嵲雲漢間。
山下查公塚,溪聲長潺潺。
高台好悵望。絕磴堪躋攀。
他年謝簪紱,永此繼閒閒。
作者:汪炎昶
出郭未雲遠,野趣覺已深。
溪聲法塵夢,樹影涼絺襟。
師模炯連壁,士價逾兼金。
杯行孰為侑,間瘭愛幽禽。
作者:吳兆
適渡豐谿水,隱隱松明山。
松色自幽映,溪聲復潺湲。
主人尚高臥,童子啟柴關。
眺聽且延佇,落日半林間。
作者: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簷間積雨聲。
嶺上晴雲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
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
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
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作者:唐彥謙
水昏天色晚,崖下泊行舟。獨客傷歸雁,孤眠歎野鷗。
溪聲牽別恨,鄉夢惹離愁。酒醒推篷坐,淒涼望女牛。
作者:蘇欽
身外無窮百不聞,算沙活計亦慵論。
齋余閒倚蒲團瞑,只有溪聲落耳根。
作者:章謙亨
出郭尋芳作野行,巖高墅曠水流聲。
草亭日午鸚啼巧,竹院更深月色明。
寶殿鱗鱗章佛界,珠簾卷捲向山清。
悠然一榻渾無夢,時有溪聲枕外生。
作者:蘇軾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邊委轡聽溪聲。
散材畏見搜林斧,疲馬思聞卷旆鉦。
細雨足時茶戶喜,亂山深處長官清。
人間岐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
作者:蘇欽
攜僧緩步聽溪聲,課僕疏筠出翠屏。
泉石膏肓吾自許,餘生應不愧山靈。
作者:喻良能
屏居事幽潛,親故成久別。
茅簷翳濃綠,酴醾墮香雪。
山氣清涼國,溪聲廣長舌。
但須賢人酒,安用長者轍。
吟腸繞碧雲,醉臉暈紅纈。
奴耕谷可徯,兒書筆難掣。
地偏塵不到,心境兩清絕。
嘯歌何窮已,未覺處身拙。
作者:方回
世故時時異,年華物物新。
溪聲添夜雨,麥事待晴春。
草棘扃空戶,巖崖伏凍人。
問言何至此,征騎往來頻。
作者:楊萬里
萬山不許一溪奔,欄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作者:陳三立
盛秋故侶臨湖壖,邀觀十里傳馨桂。
巖巒回復煙嵐消,一徑交花滿晴吹。
墳頭兩株異枝幹,葳蕤丹蕊瓔珞細。
止箯仰面眩眼目,光景醉人尤物最。
深入草木皆佛性,斷續溪聲初引睡。
俄驚柟竹上穿霄,十年重認午眠寺。
寫經作塔諸天寂,竄影入林飛翮避。
遺基補築松巔閣,圍帶列屏蓄山氣。
二客病跛阻攀登(謂劍丞貞長),坐聽寒滴覓新句。
別僧飛翠濕日腳,微笑已得西來意。
作者:釋紹曇
松頂雪簪花,山頭雲裹帽。
呼喚賀元正。粲發溪聲笑。
一不成單,二無兩個。
漏洩元元化母機,春風未必能包裹。
作者:徐獻忠
行縣淹朝雨,盤山轉路遲。
溪聲連壑起,雲氣並峰移。
候鳥催耕急,梯田貼石危。
農官方在野,端為有年期。
作者:孟大武
路入溪聲遠,秋深樹影希
澗雲藏鳥語,松露滴人衣。
詩戰蜂腰怯,茶分粥面肥。
勝游殊未厭,肯為夜寒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