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司馬光
舜禹曾何與,羲農實強名。
含靈徒葉贊,造物始無情。
閶闔非煙澹,觚稜曉氣清。
葳蕤大衢隘,殷轔外朝盈。
鮮旭分衣繪,薰風拂佩瓊。
華顛萬內集,殊俗海隅傾。
棨戟金閨奧,囊書赭桉橫。
敷言齊列位,稽首從群卿。
不報乾坤施,難圖日月明。
仁心由性得,治體與時行。
金石皆中款,丹青豈外榮。
功歸元首重,澤及草茅輕。
業業沖虛意,區區愛戴誠。
何為猶讓德,不以慰懷生。
退復歌天保,期於采頌聲。
作者:蘇頌
倬彼見象,於昭於天。
維南有極,離丙之躔。
既明且大,應聖乘乾。
誕受景福,億萬斯年。
作者:汪應辰
轍跡環吳蜀,艱難歎委頻。
秉鈞才數月,去國竟終身。
文武才猷遠,經綸事業新。
襄陽耆舊傳,寧復有斯人。
作者:無名氏
恢皇統,宵旰勤考,正朔同規。留談經幄,來諫書幔稽古極文思。尊耀魄、寶秩神祈。禮從宜。顯相協欽祗。顥氣結華滋。西成獻瑞,百谷滿京坻。化無為。斯萬卜年期。隆昌運,大報同姬成,文武紹重熙。歷朝缺典,自我親祠,容采炳葳蕤。嘉能事、秀錯多儀。太平時。清風涵溥惠,浩露浹深慈。群方昭泰,保定宅華夷。擁靈禧。萬葉累鴻基。
作者:張可大
邊臣失計款呼延,遼左於今困右賢。
招討使承斬馬劍,從征軍賜大官錢。
神京未可稱高枕,孤塞應須策萬全。
將相共和文武濟,勿令烽火照甘泉。
作者:張孝祥
弓刀陌上,淨蠻煙瘴雨,朔雲邊雪。幕府橫驅三萬里,一把平安遙接。方丈三韓,西山八詔,慕義羞椎結。梯航入貢,路經頭痛身熱。今代文武通人,青宵不上,卻把南州節。虜馬秋肥雕力健,應看名王宵獵。壯士長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計,便須平布清切。
作者:乾隆
踐阼回思廿五歲,朝班較我歲都多。
匆匆卌八春秋閱,忽忽康雍文武磨。
幾個老臣用由我,其餘在列長於他。
驀然自問率興事,蒿目焦心愧若何。
作者:釋智朋
奪身鐵色,飛崖倒戈,
欠蹄少角。得聵翁之聰而震忽雷,
乘雲巢之雲而撒巨雹。遠若可親,
邇而逾邈。拈死柴頭,
煨文武火,而起龍宮之烈焰。
以廣長舌,談真聖諦,
而被天子之恩渥。或謂為密庵破庵,
跳籬驀墉之克家。豈知是修水黃梅,
寒霜冷焰之超卓者也。
作者:山主
漢魏周秦文武輩,惺惺使盡機謀。限臨都送北邙居。綠楊草下,不記掛金魚。回首釋迦離寶位,明明識破榮枯。仲春八月帝升*。雪山南面,
作者:詩經
有來雝雝,至止肅肅。
相維辟公,天子穆穆。
於薦廣牡,相予肆祀。
假哉皇考,綏予孝子。
宣哲維人,文武維後。
燕及皇天,克昌厥後。
綏我眉壽,介以繁祉。
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作者:張元干
將相兼文武,謙光接下僚。
輿情爭快睹,善頌適生朝。
勳業當興宋,謀猷永佐堯。
千秋迎壽母,忠孝稱金貂。
作者:曹彥約
近代金枝裡,何人桂籍傳。
衣孫三世盛,文武兩科全。
日月開宏業,山川哭盛年。
天高無可問,有德在民編。
作者:晁公溯
君才雄萬夫,少也備文武。
前年有疆事,假守在淮浦。
小試三里城,已可因吾圉。
諸公識獻納,見賢自當舉。
雖聞對延英,尚屈丞太府。
近往行芍陂,四顧多曠土。
區區張全義,此老安足數。
河南十八縣,髑髏相撐拄。
猶能披荊棘,著手為摩撫。
期年如承平,何但興百堵。
封內我得為,幸梁為之主。
況今天子聖,銳意思復古。
若人果盡用,功利非小補。
吾將以是卜,日望來告語。
作者:李伯玉
上馬能擊賊,下馬能草檄。
蕭郎負此文武之全才,當臥元龍樓百尺。
屏山閱盡眼中人,磊落深沉只識君。
冷官不受人料理,拄笏時看西山雲。
與君嘗談秘書閣,百二秦城錦相錯。
第恐羌兒或弄兵,今日始知先一著。
自有龍圖十萬兵,請乘一障終權輕。
初聞召至青油幕,袖中已草從軍行。
相國謀深古來少,想見智囊談未了。
賀蘭鼠子不足平,底用西征出師表。
涼州久苦寒煙埋,今年定見玉關開。
凱旋只在春風後,趁取閒閒登吹台。
作者:王禹偁
西樞經緯才,慷慨遇真主。
文學中甲科,風雲參霸府。
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強禦。
憑案讀古書,箕踞視太祖。
澤欲浸生民,化將還邃古。
拆寺遇武宗,排佛如韓愈。
盡發群苾芻,使之藝禾黍。
兵威遂強盛,人力不耗蠹。
世宗征淮甸,委任當留務。
馬前拜侯伯,階下列椹斧。
叱吒氣生風,將校汗如雨。
手築太平基,胼胝不輟杵。
具瞻人有望,衰運時不與。
修短天難忱,殲奪民何怙。
恩深與小斂,撫槨甚悲沮。
雲亡復殄瘁,前哲非虛語。
世豈乏賢良,才難具文武。
歷象過羲和,文章敵燕許。
可能隨眾人,冥寞歸塵土。
子孫雖眾多,必復事未睹。
誰銘遷客詩,高揭王公墓。
作者:源乾曜
匈奴邇河朔,漢地須戎旅。天子擇英才,朝端出監撫。
流星下閶闔,寶鉞專公輔。禮物生光輝,宸章備恩詡。
有征視矛戟,制勝唯樽俎。彼美何壯哉,桓桓擅斯舉。
聲華振台閣,功德標文武。奉國知命輕,忘家以身許。
安人在勤恤,保大殫襟腑。此外無異言,同情報明主。
作者:王安石
詩行於世先春秋,國風變衰始柏舟。
文辭感激多所憂,律呂尚可諧鳴球。
先王澤竭士已偷,紛紛作者始可羞,其聲與節急以福
真人當天施再流,篤生梅公應時求。
頌歌文武功業優,經奇緯麗散九州。
眾皆少銳老則不,翁獨辛苦不能休,惜無采者人名遒。
貴人憐公青兩眸,吹噓可使高岑樓,坐令隱約不見收。
空能乞錢助饋餾,疑此有物可諸幽。
棲棲孔孟葬魯鄒,後始卓犖稱軻丘。
聖賢與命相楯矛,勢欲強達誠無由。
詩人況又多窮愁,李杜亦不為公侯。
公窺窮厄以身投,坎軻坐老當誰尤。
吁嗟豈即非善謀,虎豹雖死皮終留。
飄然載喪下陰溝,粉書軸幅懸無旒。
高堂萬里哀白頭,東望使我商聲謳。
作者:劉炳
漢之季,洪流何湯湯。
赤子為龍蛇,蔓於漢以淮,割我城邑圖不祥。
天子曰嘻予何以奉宗廟,朝群臣,登明堂?曰予近臣御史
闕,咨爾撫師古舒國,閫以外,爾制之。
賜爾三百衛士斧與節,毋黷民,毋究刑,苟附而安,文武
並用禮之經。
臣闕昧死頓首泣,主憂臣辱敢不力。
御史騎馬來,萬姓淚落喜且悲。
子我塗炭民,漢官威儀今見之。
東市牽牛羊,西市羅酒漿,紛紛列道左,御史下馬相扶將
。
諭以天子聖且愛,明見萬里外,宵旰不遑食,兵爾饑爾苦
顛沛。
御史雖愚頗知忠與慈,惟爾患難相扶持。
鼓爾鼓,旗爾旗,疾則疾,徐則徐,壯者戰守老者居,俾
爾農桑毋奪時。
桑青青,麥茫茫,牛羊走丘墟,御史城上行。
茅屋人家聞讀書,以心感人心,敵至輒敗不敢窺。
城東啼虎豹,城西嘯熊羆。
蘄黃攻始退山越,什什伍伍來相圍。
裹瘡戰城南,吮血戰城北,大船小船捍江列。
嗟城中如流魚,御史奮臂城上呼。
悲風揚,塵沙起,白日無光士爭死。
廩無粟,士氣衰,朝食城上草,暮煮城下萁,癘疫相枕何
流離。
御史斬愛馬,士卒不忍食。
日久援不來,矢盡兵殘益危逼。
梟騎死野戰,烏鳶銜肉流屍僵。
孤城坐殄瘁,土山地道不可當。
御史誠不德,握手謝父老,爾民多殺傷。
御史登城北面拜,稱臣萬死無以報陛下,闔室竟與城俱亡
。
楚山蒼蒼,楚水洋洋,御史之節,功烈顯彰。
天之奎壁,地之河岳,人之綱常,千載弗渝。
日月普光,誰能置廟復立社,享爾祀爾百世及天下。
作者:陳郁
風雪垂垂歲欲除,若為驅馬問長管。
才兼文武如君少,量納江湖近日無。
吟旅筆靈花璀璨,帶行刀古血模糊。
經從渭水須留款,恐有率心老釣徒。
作者:李新
斗南無兩劉,弟子半分魯。
傳法得其人,只履便西去。
天章蜀家世,生女如士虎。
我叔亦不癡,最寶劉家婦。
道通而為一,何得區文武。
子路冠雄雞,初不妨學古。
古山厭魑魅,造化兒並苦。
老者方謁醫,少者遽攙舉。
碧雞金馬間,遍我風諸父。
定當憐小阮,指與稅駕所。
勿數大刀頭,碧雲合已暮。
富貴鄙白首,長安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