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阮
身倦尋春事,心懷結夏清。
猶臨曲水序,莫續麗人行。
世態與吾異,生涯何日成。
慇勤獨相送,江上午潮平。
作者:蔣主孝
夙昔抱奇氣,遨遊山水中。
山水豈不佳,心懷自忡忡。
於今老將至,遨遊興無窮。
青天倚絕壁,白石懸孤桐。
時乘小紅車,朝西暮復東。
登登牛頭嶺,浮雲繞蒼空。
楊柳落晴雪,桃李吹春風。
斜陽下鳥道,野雉藏蒿蓬。
偶逢碧眼僧,呼我贅世翁。
叩之不復語,矯首看歸鴻。
作者:韓維
柔櫓咿啞畫鷁東,翛然清興不知窮。
新秋草樹輕涼外,落日帆檣遠思中。
人事感心懷素友,年華催鬢作衰翁。
江湖舊約今仍負,腸斷從南萬里風。
作者:王炎
烏鵲繞屋鳴,有客停征騑。
問客何自來,君家寄家書。
攝衣起迎客,開書多苦辭。
蕣花不長好,玉顏亦易衰。
水行有卻流,人行無反期。
置書拜謝客,豈不心懷歸。
事君有明義,不得顧所私。
作書附客返,路遠幸勿遺。
上言重自愛,下言長相思。
相思勿相怨,自古多別離。
作者:曹伯啟
普天炎赫衣流汗。號呼坐恨更淺。節序推移,陰陽代謝,誰敢心懷咨怨。冥迷展轉。夢遠壑層冰,澄江匹練。大地**,秋空忽散仁風扇。此身慣經寒暑,喧煩俱淨盡,古爐灰篆。屈指交遊,轉頭零落,舉目殘星數點。轟雷掣電。任百計營為,亦難周遍。日向西山,氣機隨吐咽。
作者:沈佺期
吾憐曾家子,昔有投杼疑。吾憐姬公旦,非無鴟鴞詩。
臣子竭忠孝,君親惑讒欺。萋斐離骨肉,含愁興此辭。
昔日公冶長,非罪遇縲紲。聖人降其子,古來歎獨絕。
我無毫髮瑕,苦心懷冰雪。今代多秀士,誰能繼明轍。
作者:程可中
風急平林日御徂,乍驚哀柝散城烏。
壁燈爆盡宵初半,鄰杵無聲月自孤。
事往拊心懷感遇,憂來顧影歎頭顱。
三年漢上曾今日,不謂仍陪楚大夫。
作者:杜牧
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
綠蔭未覆長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幾處傷心懷遠路,一枝和雨送行塵。
東門門外多離別,愁殺朝朝暮暮人。
作者:馬鈺
任公決裂,也待風流。專心道上搜求。子細研窮,何者名為真修。認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無別法,便澄心遣欲,捉住猿猴。心上纖毫不掛,更那堪,時復閒想骷髏。自是心忘境滅,真性優遊。常常心懷惻隱,起真慈、功行圓周。神光燦,向大羅,恣意雲遊。
作者:張鎡
人心懷感初因喜,感到極時還墮淚。
亦猶雕琢用功深,自發詩中平淡意。
更須絕處悟一回,方知迷夢喚醒采。
今誰得此德妙法,誠齋四集新板開。
我嘗讀之未盈卷,萬匯紛綸空裡轉。
君不見嚴陵使君斂眉頭,清虛山水吟兩秋。
又不見國學先生離文句,變現佛魔麾總去。
相逢三翁同肺腸,江西吳蜀如一鄉。
只憐我似臭革囊,任翁薰染終難香。
作者:蘇轍
陋巷丈夫病且貧,懸鶉百結聊庇身。
蠕蠕大虱長孫子,敗繒敝絮開陽春。
故襦寬博裹肩坒,出沒逡巡初莫畏。
一朝換酒入鄰家,顧視腰間猶犢鼻。
入縫循腰還自足,肌膚轉近尤為福。
咋皮吮血無已時,應待渠傢俱湯沐。
朱輪華蓋事遠遊,廄無良馬乘疲牛。
青絲玉勒金絡頭,任重道遠旁人憂。
奔馳往來歷山丘,騰坑投淖摧轅輈。
已厭復起行未休,青芻黃粱為君羞。
長路漫漫經九州,場有白駒胡不收。
饑食玉山飲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
奔雲掣電不少留,僕夫顧之心懷愁。
王良不生誰與謀,哀哉駿骨千金酬。
作者:邢叔亨
監燕京馬哈馬拉尹鎮陽,揚從道尹晉,霍邑邢叔亨,簿鄉張時敏,仙尉襄陵陳德新,儒學論忻州王秉鈞,共祀岱岳廟。叔亨走筆書木蘭花慢數篇,音韻鏗鏘,意象豪宕,刺軍政之得失,滔滔縷縷,若大河之出崑崙,恆星之麗碧虛,水鏡之析埃漠,令人心懷洒然,愈吮而味加,銘心而口口,可見口平蓄之有餘也。下缺一上蒲東東嶽,山頭陡起神宮。有松柏參天,杏桃張錦,遍地春風。年年今朝此日,王孫仕女驟驕驄。十載妖兵亂國,一時豪傑潛蹤。我為狂客氣盈胸。起坐聽晨鐘。喜夜雨如酥,曉晴似拭,香火揚空。眼下太平可幸,官軍分散息兵戎。劍戟變為家器,四民樂業無窮。
作者:韓翃
寒塘斂暮雪,臘鼓迎春早。匹馬五城人,重裘千里道。
淮山輕露濕,江樹狂風掃。楚縣九醞醲,揚州百花好。
練湖東望接雲陽,女市西遊入建康。行樂遠誇紅布旆,
風流近賭紫香囊。詩家行輩如君少,極目苦心懷謝脁。
煙開日上板橋南,吳岫青青出林表。
第二百四十四卷
作者:蘇轍
朱輪華蓋事遠遊,廄無良馬乘疲牛。
青絲玉勒金絡頭,任重道遠旁人憂。
奔馳往來歷山丘,騰坑投淖摧轅輈。
已壓復起行未休,青芻黃粱為君羞。
長路漫漫經九州,場有白駒胡不收。
饑食玉山飲河流,朝秣幽冀莫炎陬。
奔雲掣電不少留,僕夫顧之心懷愁。
王良不生誰與謀,哀哉駿骨千金酬。
作者:蘇軾
金山樓觀何耽耽,撞鐘擊鼓聞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兩三。
雲霾浪打人跡絕,時有沙戶祈春蠶。
我來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懷慚。
同游盡返決獨往,賦命窮薄輕江潭。
清晨無風浪自湧,中流歌嘯倚半酣。
老僧下山驚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談。
自言久客忘鄉井,只有彌勒為同龕。
困眠得就紙帳暖,飽食未厭山蔬甘。
山林饑臥古亦有,無田不退寧非貪。
展禽雖未三見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當投劾謝簪組,為我佳處留茅庵。
(吳人謂水中可田者為沙。
焦山長老,中江人也。
)
作者:劉著
身隔遼東渡,心懷冀北群。
會歸蘇屬國,卻憶范將軍。
風陣橫秋雁,雷聲吼夜蚊。
方言莫相笑,唐梵本殊分。
作者:邵雍
初晴僧閣一憑欄,風物淒涼八月間。
欲盡上層嘗腳力,更於高處看人寰。
秋深天氣隨宜好,老後心懷只愛閒。
為報遠山休斂黛,這般情意久闌珊。
作者:王令
西風騷客倦游吳,弔古心懷此暫舒。
鬼籙久應除佞嚭,民思今果廟神胥。
雖然邪正皆歸死,奈有忠讒各異書。
回首舊江江水在,怒濤猶是不平初。
作者:護國
喧靜各有路,偶隨心所安。縱然在朝市,終不忘林巒。
四皓將拂衣,二疏能掛冠。窗前隱逸傳,每日三時看。
靳尚那可論,屈原亦可歎。至今黃泉下,名及青雲端。
松牖見初月,花間禮古壇。何處論心懷,世上空漫漫。
作者:蔡襄
夙昔神都別,於今浙水遭。
故情彌切到,佳月事追遨。
太守才賢重,清明土俗豪。
犀珠來戍削,征鼓去啾嘈。
湖樹涵天闊,船旗罥日高。
醉中春渺渺,愁外夕陶陶。
新曲尋聲倚,名花逐種褒。
吟亭披越岫,夢枕覺胥濤。
論議刀予快,心懷鐵石牢。
淹留趨海角,分散念霜毛。
鱸膾紅隨籌,瀧波淥滿篙。
試思南北路,燈暗雨蕭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