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表元
五馬天邊外,雙鳧海上翁。
白頭真避地,黃卷舊趨風。
歲月搜詩老,山林把酒同。
漂零誰得去,羨子逐飛鴻。
作者:桂柔夫
君是軼群者,當知不可羈。
淵源象山學,聲價鯉庭詩。
要路足將策,高雲翅肯垂。
餘波幸沾丐,活我出污池。
作者:楊簡
道士清晨喜告余,昨朝膏露降濡濡。
夜來輿從留山觀,此瑞端呈邑大夫。
我聞之言半疑信,踏破曉光上孤峻。
巍然古殿漢天師,水繞丹爐葉明潤。
旁觀復折取以前,連日祥應詎偶然。
我亦嘗審甘如飴,是誰執此變化權。
益信人心自靈妙,莫執人神定名號。
此機不動萬象沈,此機一發靡不到。
此機不屬上下中,此機非西南北東。
此機無遠亦無近,此機至正而大公。
此機夫人之所有,何不自貴自善守。
寸善微萌天地知,小惡開元禍隨後。
皇天無親亦無常,願言孜孜兢兢悠久而無疆。
作者:郭第
我宿象山下,薜門潮一灣。
為尋焦隱君,太山今又還。
田家恐漂麥,擾擾趨林閒。
白髮一老翁,倚樹遙相扳。
把臂一問之,頗覺開心顏。
呼兒摘韭花,攜筐弄潺湲。
粉蝶不妨雨,亂飛繞雙鬟。
土壁積簷溜,苔蘚成斑斑。
濁酒無勸酬,滿飲歌南山。
心將平等觀,身已離塵寰。
忽懷古祠下,老僧應閉關。
明日渡江去,慈雲相對間。
作者:郭波
大道久荊榛,歧路苦未並。
博約豈不賢,末學恣馳騁。
口耳謾紛紜,徒知響與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萬境。
昔者斯文麾,紫陽已獨秉。
厥德天不孤,時生陸子靜。
陸朱夫何殊,性天俱炳炳。
議論偶異同,吁咈豈為痙。
考亭任重資,汲多費深綆。
象山直劈豪,舉手提要領。
一起跬步間,循循登峻嶺。
一從百仞巔,洞視下萬頃。
轍跡隨入途,金蘭同有永。
何知好事徒,紛紛自燕郢。
古人亦有言,聞過乃為幸。
二翁九京中,豈不重炯炯。
低頭古墓下,想像見光景。
有劍不敢懸,為君發深剩
作者:俞允文
朝日揚素景,零露泫盈條。
歸雁辭碣石,嗷嗷厲曾霄。
念子遵舊都,整策陟巖椒。
北眺窮朔垂,東瞻越江濤。
崇雲象山嶽,雙闕郁岧嶢。
過彼雙闕間,冠蓋相游遨。
四節隨飆逝,茂時乏嘉招。
駿驥棄不收,踠足有餘驕。
所期必鴻舉,齊轡群龍朝。
非子良見睠,豈復縶場苗。
信心愜中賞,沈吟結清謠。
共期玄冬月,歡談憩林巢。
作者:李彌遜
晴空倒掛秋江平,仙人攜盤上青冥。
珊瑚無根倚霄漢,影落夜水魚龍驚。
流金焦土天六月,腹欲生菌頭生蠅。
恍然坐我風露下,濯以三峽吞層冰。
稍收反李入飣餖,凍酎照碗玻璃明。
吳歈始作蛙黽鬧,巴管一洗鸞鳳清。
孤光當天萬象山,斥去不御悲長檠。
人生動如參與商,短鬚數挽驚飛霜。
但願月明酒如江,與君急管催羽觴。
酒酣拔劍起為壽,劍光梭梭入牛鬥,
不放浮雲變蒼狗。
作者:佚名
禮樂既成,肅容有常。
奄留消搖,申畢重觴。
仰臚所求,降福滂洋。
師象山則,以況皇帝。
作者:王銍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橫飛欄。
荊吳形勝妙天下,閒鎖雲錦光斕斑。
山從千古混沌始,江自萬里岷峨還。
江山無際真賞遠,人境未如心境寬。
乃知萬象自變滅,我與天地俱清閒。
時來登覽健意飛,興落煙靄空濛間。
宛如列岫在扃鐍,何待謝守窗中看。
仙壺日月悟世換,蟻穴富貴羈夢殘。
易中求象山有天,須彌納芥曾何難。
乾坤橐籥一氣內,鉅細兩不離區寰。
徑呼飛仙來取醉,笙簫彷彿鏘佩環。
已鞭鸞鳳到三境,何待虎豹與九關。
只今朱甍半落日,誰系畫舸臨灣。
何當脫身戎馬際,共契妙旨相追攀。
懷哉欲往波浪闊,回首江南江北山。
作者:張宇初
羲堯體乾運,王道持倫綱。
舜禹襲神器,精一斯傳彰。
周亡《雅》、《頌》息,仲尼語張皇。
伊說佐受命,況軻司振揚。
偉茲大經奧,百世垂輝光。
陵夷幾更歷,明晦違天常。
濂洛啟潛綍,建中續虞唐。
青田荊山璞,宏聞皎旻蒼。
寸心宰靈妙,昏塞非違傷。
動靜該至理,惕焉惟內強。
聖訓炳星日,卓操逾冰霜。
橫經宅雄勝,古象增渾龐。
雪館夜燈集,風庭春雨長。
關閩覺支蔓,吳楚被余芳。
駑質愧庸昧,師謨幸遵詳。
雲岑慕遠謁,佛剎榛萊藏。
探陟訪遺舊,荒基屹崇岡。
肅衿悚瞻睇,天宇澄秋陽。
翠台聳前挹,曠緲歸毫芒。
浮觀勵先躅,敢意窺鴻荒。
湍駛難砥柱,大音孰儀凰。
八表視環轍,千齡仰休光。
作者:方回
古學非如進士場,淵乎深處海難量。
善藏未用爭飴利,中立懸知異狷狂。
度遠出寒公案在,漸修頓悟話頭長。
公□與我評茲事,一洗人間粉黛妝。
作者:周文璞
獸面鼎足奔回互,中有潤澤比雨露。
當年曾出富國疏,老子平生用心處。
帝謨商頌週六典,刻畫聲形勞解詁。
至今文字與風騷,一一相輝炫湘素。
如聞四海失枝梧,可憾諸公欠調護。
誰令天乎遽如許,可是石也能無預。
陳玄同歸蔣山路,亦使高人野僧覷。
若為持入定林中,應有明雲入天柱。
吾鄉風流蔡夫子,匣而藏之美無度。
君不見公鄉後進陸象山,作祠堂記餘千言,
直欲百世俟聖賢。惜哉不得銘此硯,
使失意心惘然。
作者:陳文蔚
上帝降斯民,厥安存秉彝。
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
裘葛順冬夏,飲食棄渴饑。
非有慕於外,夫婦皆與知。
岳瀆氣既分,民風日澆漓。
仁義既榛塞,教化悲陵遲。
隱然善端著,不勝奸偽滋。
其至藉吾道,紛紛取世資。
陽尊若示公,陰叛實濟私。
孟氏極雄辨,剖晰精毫釐。
言言七篇在,炳如日星垂。
千載嗟晦蝕,大義誰復提。
延陵有佳孫,好學謹操持。
傳授有所自,源派分江西。
若為日用功,義利早辨之。
細讀象山記,妙意良在茲。
願言不為獲,努力但耘耔。
堂前有松桂,年年長柯枝。
生意不自已,何心論報施。
請子對佳木,長哦經德詩。
作者:楊簡
淺紅深翠綠高低,各出精神不肯齊。
山色好時新雨沐,湖光遠處淡煙迷。
不知醉後無言句,逼近前來乞品題。
我亦未能勤領略,只煩鶯囀與烏啼。
作者:辛棄疾
喚起子陸子,經德問何如。萬鍾於我何有,不負古人書。聞道千章松桂,剩有四時柯葉,霜雪歲寒餘。此是瑱山境,還似象山無。耕也餒,學也祿,孔子徒。青衫畢竟升斗,此意正關渠。天地清寧高下,日月東西寒暑,何用著工夫。兩字君勿惜,借我榜吾廬。
作者:宋伯仁
萬玉叢中屋四簷,柳花時候笑掀髯。
誰將海上山千點,紀作人間畫一縑。
藥灶未寒丹可煉,春風猶力酒宜添。
透瓶泉冷無人酌,輸與黃冠自養恬。
作者:宋伯仁
杜鵑聲裹立東風,山色應憐鬢已蓬。
二麥曉寒新雨後,一年春事落花中。
醉斟浮蚊邀仙客,笑揖飛鷗問釣翁。
簷個萬竿君子竹,虛心能得幾人同。
作者:戴表元
聞說橫經處,潭潭坐翠微。
開窗見日出,指席有雲飛。
藥市山山古,魚餐水水肥。
新篇應爛熳,休遣遞筒希
作者:袁說友
象山只在水西頭,雲木猶高瀑更流。
往事何能話師友,時情徒與惜交遊。
東風又綠溪邊草,明月還歸天際舟。
白髮蒼顏吾亦老,一尊台上洗春愁。
作者:黃大輿
客遊厭城市,僧房見巖壑。
偉石羅眾峰,寒砂結層堮。
為谷既窈窕,置嶺復綿邈。
溪源互相注,花草紛已錯。
空聞先王夢,徒觀楚臣作。
行雲在俛仰,北渚應酬酰
天機契如幻,意匠起冥漠。
周流屬多豫,寤寐欣所托。
有懷山中人,從爾芳杜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