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范
君曾夷視北山巔,險阻誰知在眼前。
亟欲問君無恙否,小春催到探梅天。
作者:戴復古
七十九歲叟,時吟感寓詩。
年高胡不死,身健欲何為。
細柳綠垂地,小桃紅滿枝。
春風不到處,枯蔓掛疏籬。
作者:黃庭堅
聞道台源境,鋤荒三徑通。
人曾夢蟻穴,鶴亦怕雞籠。
萬壑秋聲別,千江月體同。
須知有一路,不在白雲中。
作者:易祓
我無適俗韻,濫剖江成竹。
惟有南山雲,對這若要掬。
秋堂風露清,豈不念羈獨。
行年四十九,亦復此棲宿。
二子亦有契,茲期定前卜。
泛觀穹壤間,物剝繼以復。
消息固常然,天地非反覆。
姑置勿復言,新篘已清熟。
作者:周藩宗正
夷門東向接郊坰,使節曾於此地停。
十九年華一回首,紫雲空護壁間銘。
作者:蘇軾
或謂為關子容作。
寺官官小未朝參,紅日半窗春睡酣。
為報鄰雞莫驚覺,更容殘夢到江南。
釣艇歸時菖葉雨,繰車鳴處楝花風。
長江昔日經游地,盡在如今夢寐中。
作者:文天祥
今吾抱何恨,恨無匡復姿。
含笑看吳鉤,回首蛟龍池。
作者:方回
後山卒僅四十九,諱日崇寧一日前。
當時假使余七帙,忍見中原丙午年。
作者:釋法全
天高地厚尋常事,海闊山重更要論。
霹靂震摧山鬼窟,獨攜霜劍定乾坤。
作者:釋智朋
前峨嵋峰,後碧玉盤。
一字字,一句句,
且非草木相瞞。
作者:句龍緯
崎嶇荊門山,叢起為東隘。
陽岡盤氣勢,陰竇融液脈。
源濯雲根移,流噴石罅拆。
呀呀兩岸間,平澗才數席。
環岸貯清泚,古鏡照秋色。
恬風不生紋,至底無隱物。
澄輝泛嵐翠,淨影溶天碧。
潛花深冏冏,蔭樹高崒崒。
清光照毛髮,爽氣灑肌骨。
如入冰壺中,亭宇何鮮飾。
瓶罌日往來,舉汲易為力。
短綆何勞人,輕舠恰容客。
當時竟陵翁,老死卻不歷。
品第十九泉,遺此良可惜。
此泉惠此王,唯日流不息。
作詩頌惠泉,勉哉君子德。
作者:朱使欣
江如曉天靜,石似暮雲張。征帆一流覽,宛若巫山陽。
楚客思歸路,秦人謫異鄉。猿鳴孤月夜,再使淚沾裳。
第九十九卷
作者:釋智朋
卒風暴雨,鼓蕩無前。
石裂崖崩,迴避不及。
總教喪盡生涯,方見時清道泰。
功不浪施。
作者:釋法全
當門一脈透長安,遊子空嗟行路難。
不是人前誇俏措,金錘擊碎萬重關。
作者:釋智朋
節屆元宵氣象新,笙歌競奏漢宮春。
滿城燈火喧和氣,車馬往來人看人。
作者:魏了翁
共惟仁義心,無賢愚聖狂。
紛紛萬弓箭,獨以寸鐵當。
毫氂有不察,居然失其鄉。
察則我固有,而失豈真亡。
周君海內秀,清姿競球琅。
牛刀十九年,猶雇善而藏。
用世無內外,意行獨安詳。
乃知旦晝物,特為弱者強。
許時京塵中,解後兩匆忙。
前日同李郭,它日盟范張。
豈謂客逢客,乃或得相羊。
此道日寥落,此意誰平章。
為人作生活,悠悠老扶桑。
勉哉迪嘉猷,歲晚垂令芳。
我亦從此去,後會丘之陽。
作者:釋智朋
分皮分隨誑盲聾,污卻嵩山熊耳峰。
只履攜歸蔥嶺去,賊身何處不相逢。
作者:釋道寧
春山青,春水淥,
啼鳥落花清耳目。一帶平原畫不成,
妙印無羈豈拘束。
作者:蘇軾
李太白有《潯陽紫極宮感秋》詩,紫極宮,今天慶觀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術,節義過人,今亡矣。
太白詩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韻。
玉芝一名瓊田草,洞微種之七八年矣,雲更數年可食,許以遺余。
故並記之。
寄臥虛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
流光發永歎,自昔非予獨。
行年四十九,還此北窗宿。
緬懷卓道人,白首寓醫卜。
謫仙固遠矣,此士亦難復。
世道如弈棋,變化不容覆。
惟應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次韻道潛留別為聞廬岳多真隱,故就高人斷宿攀。
已喜禪心無別語,尚嫌剃髮有詩斑。
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
到後與君開北戶,舉頭三十六青山。
作者:釋智朋
坐斷毗盧頂,不稟釋迦文,
且在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