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斯得
我讀江湖夜雨編,西風搔首一淒然。
如何經濟二三策,僅見琳琅千萬篇。
小隱安能老丹嶠,壯懷猶欲上青天。
此行若與涪翁遇,定把詩家古印傳。
作者:梅堯臣
驅車入蜀時,有弟母不往。
留婦侍母傍,以子囑婦養。
昨得閶門書,婦子死泉壤。
此心那得安,棄官提轡鞅。
東馳三千里,鬻馬求吳槳。
吳槳速如飛,歸來拜堂上。
堂前去時樹,已覺枝條長。
豈無懷抱感,為壽酌春醠。
作者:劉兼
嘉陵江畔餞行車,離袂難分十里餘。慷慨莫誇心似鐵,
留連不覺淚成珠。風光川谷梅將發,音信雲天雁未疏。
立馬舉鞭無限意,會稀別遠擬何如。
作者:岑參
蜀郡路漫漫,梁州過七盤。
二人來信宿,一縣醉衣冠。
谿逼春衫冷,林交宴席寒。
西南如噴酒,遙向雨中看。
作者:李曾伯
驛路交遊熟,江山契分生。
故人梅撲面,薄倖柳忘情。
馬躍霜橋步,雞啼月店聲。
豹狼俱斂跡,應避使車行。
作者:李端
削髮本求道,何方不是歸。松風開法席,江月濯禪衣。
飛閣蟬鳴早,漫天客過希戴顒常執筆,不覺此身非。
作者:陳長方
文皇光明大式圍,招來群策常低眉。
恩流動植到肌骨,民心與作邦家基。
歲月日逝閱天寶,樁撞家居恣纖兒。
婦後一日投三子,內間更納壽王妃。
三綱俱紊今若此,漁陽叛將來猶遲。
騎騾入蜀事慘惻,靈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較名義,直與安史分毫釐。
若非貞觀基局牢,分披已作周東西。
臨淮電擊亦漫爾,汾陽韜略將何為。
後來更出顏元輩,深詞大刻中興碑。
艱難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鑒觀陳跡動歎息,願上文王聖德詩。
作者:盧綸
千山冰雪晴,山靜錦花明。群鶴棲蓮府,諸戎拜柳營。
浪依巴字息,風入蜀關清。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作者:晁公溯
我聞慈姥巖,今作巖中游。
驚嗟未省見,入蜀今白頭。
松道夾蕭森,石門閉清比。
蘚字崖壁古,蟲書山葉秋。
突然起平地,劃若三神丘。
其旁寶瓶峰,特立高岑樓。
錯摩碧琅滔髑嗔漲頡?/p>
周觀劍東西,孰得與此侔。
尊者何方來,杖錫乃肯留。
乞泉為洗心,一飲吾無求。
尊者默然許,勿忘早歸休。
作者:盧綸
傳詔收方貢,登車著賜衣。榷商蠻客富,稅地芋田肥。
雲白風雷歇,林清洞穴希炎涼君莫問,見即在忘歸。
作者:陸游
士勇赴知己,義重身固輕。
尊公況有命,子得辭此行?結廬出門去,迢迢過蠻荊,泝江卜風色,入峽聽猿聲。
萬里一紙書,南寄孤雁征,山陰在何處?計子難為情。
願言早來歸,鄰曲當出迎。
檥舟柯橋市,一榼手自傾。
作者:李遠
蜀客本多愁,君今是勝游。碧藏雲外樹,紅露驛邊樓。
杜魄呼名語,巴江作字流。不知煙雨夜,何處夢刀州。
作者:楊凝
劍閣迢迢夢想間,行人歸路繞樑山。
明朝騎馬搖鞭去,秋雨槐花子午關。
作者:家鉉翁
洛陽中州中,長安中州雄。
大山巨澤九土鎮,三光五嶽淑景通。
君居洛南雅是溫石輩,今佐大幕全護鹹秦沖。
高懷頗堪陪坐嘯,逸氣直上干青空。
籌帷暇日頻訪古,溪山好處須從容。
秦宮漢苑久已成陳跡,寒煙茂樹倏忽迷西東。
車鄰激壯滿汧渭,周雅博大基鎬豐。
請君收取入筆硯,可以陶寫詩書胸。
由秦而西是為入蜀道,乘興一登岷峨矗天峰。
我家正住岷峨下,定有鄉人故老諏衰蹤。
為言仗節瀛海上,齒發衰謝氣如虹。
作者:朱翌
使星入蜀動佳占,幕府謨謀要子參。
天下兵戈連歲月,朝廷根本在西南。
路經九折休回首,事考三分小駐驂。
想見梅黃飛雨裡,前旌已在百花潭。
作者:於石
居荊不肯吞劉表,入蜀胡為詐取璋。
二子孰非劉氏後,豈惟玄德可興王。
作者:劉兼
嘉陵江畔餞行車,離袂難分十里餘。
慷慨莫誇心似鐵,留連不覺淚成珠。
風光川谷梅將發,音信雲天雁未疏。
立馬舉鞭無限意,會稀別遠擬何如。
作者:王之望
卿月中天照上流,使星入蜀久西遊。
蟠胸經緯開棋局,出手梟盧轉博投。
學有淵源流不竭,詩如珠玉價難酬。
詞章怪底猶雄健,棠陰曾聯柳柳州。
作者:晁公溯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苟非達者寧無情。
倦游於此豈不厭,況乃州縣徒勞人。
官如敝屣端可捐,投劾徑去真欣然。
只憂口紋有從理,一簪不著死道邊。
近聞有客自吳至,試問龍化今何年。
屬車南遊今尚爾,翠華停停照江水。
會稽久闕神禹朝,再喜吳兒識天子。
徑山苕溪兩奇絕,鳳舞龍飛臨觀闕。
宮中又起白玉城,丹樓如霞高嵽嵲。
潮聲浩浩江風急,越水吳山動秋碧。
霓旌玉弭有光輝,西湖蒲柳生顏色。
氣象不與巴山同,年來聞此益欲東。
但期生見翔鳳闕,豈敢望到明光宮。
舉頭試望長安日,遙想烏衣淚沾臆。
逢人寄書往問訊,流落猶為帝城客。
山川雖異風景同,勿作楚辦相對泣。
作者:崔與之
銅梁玉壘碧雲端,尺舸西風兩鬢殘。
世道多岐今已慣,人生一見古來難。
丈夫不作謀身外,巧匠那能袖手看。
月白風清雪堂夢,銀波萬頃臥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