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轍
誰言使君貧,已用谷量竹。
盈谷萬萬竿,何曾一竿曲。
作者:吳師孟
華構枕方塘,使台寂佳致。
二色真楠材,輪奐極精緻。
花木四面圍,如立復如侍。
一道仰澄清,此是澄清地。
作者:劉榮嗣
秋向郊原靜處尋,古牆圍繞蓽門深。
迂迴窈窕層苔路,青紫丹黃千樹林。
風定小池開竹影,日中高榭合籐陰。
孤琴更在西鄰北,遙領清商識隱心。
作者:趙蕃
坐久思行步,因而上野亭。
日兼梅雨落,山接稻田青。
何術銷終訟,連朝役瘦形。
早知還走俗,不用學通經。
作者:蘇轍
葉如石楠堅,實比霜柑大。
穿逕得新苞,令公憶鱸會。
作者:吳師孟
尺水走庭除,花木皆周匝。
雙亭正相值,僅能容一榻。
公餘時獨來,隱幾聊噓嗒。
典謁或通名,東榮有賓合。
作者:許將
引泉注清渠,潺潺漱寒玉。
側出閬風遲,驟驚江雨速。
飛瀨乍揚白,櫂木細涵綠。
晝夜聲不止,肯效楚人哭。
作者:蘇頌
富貴功名已兩忘,望高嵩華量包湘。
還家傲似蒙莊子,定策忠於漢霍光。
遠訪交親情益重,共論詩酒興偏長。
園亭繼日休車馬,卻悔多年滯廟堂。
作者:吳兆
園亭臨浦口,門巷暝煙深。
池岸波新浴,花谿草乍侵。
雲來窗上濕,月過樹邊陰。
誰謂留吳客,余將起越吟。
作者:蘇轍
空陂放修竹,肅肅復冥冥。
莫除塢外筍,從使入園生。
作者:邵寶
涯翁尊師近寄至《園亭》四詩,正與幽居景物相合,依韻
寫意,聊以自適,他日有便,將呈焉請教。
作者:許將
重樓起城陰,乘高望四極。
列峰橫青天,飛雪千里積。
疑是空素山,冬夏海中白。
莫怪頻東向,上有思歸客。
作者:楊怡
方亭惟四柱,對峙花竹間。
下有雪嶺水,淙流日潺潺。
宛如雙彩舸,纜向春波灣。
欲起江湖心,而奈風濤艱。
作者:程師孟
碧瓦春城十萬家,可憐夫子獨堪嗟。
園林猶有前朝木,冠蓋難尋故主花。
亭瞰夕陽鄰古剎,池通野水見晴沙。
天然操尚無塵滓,合住蓬萊弄彩霞。
作者:戴復古
近市囂塵遠,山居古意存。
詩人常下榻,俗子莫登門。
日坐圖書府,時開風月樽。
野夫因到此,忘卻海雲村。
作者:王炎
聞君家有十畝園,竹逾萬個花亦繁。
門楣大字扁梅隱,要與梅兄同歲寒。
問君小隱亦何好,腳踏風波身易老。
花雖不語解笑人,似隱又非何草草。
破雪暗香先得春,青州從事如春溫。
女奴洗玉歌一曲,對花舉酒成三人。
飲酣拔劍氣方怒,捖逕窀弈馴憊恕?/p>
手提萬騎屬櫜鞬,未可為梅空隱去。
作者:梁泰來
地偏不受點塵侵,日涉園亭得趣深。
竹外移梅曾辟徑,月中分桂定成林。
雲山環碧醉人眼,池水澂泓鑒此心。
淨幾明窗瀟灑盡,時攜好客一憑臨。
作者:孔武仲
攻玉為方盤,可據以飲食。
又可安文枰,兩仙相對奕。
簿書應接罷,胥不留蹤跡。
散步到其間,如臨蒼山壁。
下有清冷波,灩灩欲侵席。
坐兼仁智樂,豈獨煩襟釋。
長沙春正妍,樽酒會嘉客。
好事清河翁,題名刻之石。
作者:許將
高牙負北郭,芳園路西轉。
鳥鳴戀故木,蘭茁歸新畹。
坐延花景深,行倚筇枝軟。
翳然思林木,會心不在遠。
作者:文徵明
高齋落日偶追從,樽酒淹留一笑中。
芳草滿庭飛燕子,晚涼和雨在梧桐。
江魚繞箸肥烹玉,野樹藏春淺映紅。
潦倒莫言歸更緩,習家池館愛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