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宗印
死人眼,死人手。
金烏飛,玉兔走。
直截根源,取之左右。
張翁醉倒官街,元是李翁吃私酒。
作者:晁公溯
冽冽天北風,仰視寒雲繁。
蟄蟲亦坯戶,子獨在丘原。
路人指此堰,嘖嘖相與言。
堙廢將百年,故道今豈存。
旁有蔣子池,沮洳無根源。
耕者病夏畦,擁耒涕潺湲。
念子不憚勞,塞茅手自掀。
忽報故道出,萬鍤如雷喧。
堰成爭來觀,矗若千丈垣。
少壯始從仕,功績已可論。
他時當不朽。名配謝公墩。
作者:馬鈺
牝鎖玄通,龍奔虎走,微微調息綿綿。清風透戶,不放馬猿顛。奼女嬰兒相遇,論清淨、至妙根源。無作做,自然成道,決上大羅天。愚男專懇告,十方父母,聽取兒言。願茶坊酒肆,遞互相傳。莫以孤言貉語,是端的、秘密幽玄。憑斯用,人人有分,個個做神仙。
作者:韓愈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學,所入遂異閭。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年至十二三,頭角稍相疏。
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飛黃騰踏去,不能顧蟾蜍。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
一為公與相,潭潭府中居。問之何因爾,學與不學歟。
金璧雖重寶,費用難貯儲。學問藏之身,身在則有餘。
君子與小人,不系父母且。不見公與相,起身自犁鉏。
不見三公後,寒饑出無驢。文章豈不貴,經訓乃菑畬。
潢潦無根源,朝滿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義,況望多名譽。時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
燈火稍可親,簡編可卷舒。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
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作者:馬鈺
我今得遇,便向難中做。決要脫家緣,細尋思、不堪回顧。黜妻屏子,絕利更忘名,離去聲鄉關,歸物外,稱個超然悟。馬猿捉祝修葺真園所。豈敢戀冤親,要龜蛇、時時廝覷。援其性命,出自太原公,掌元初,成圓相,踏碎根源路。
作者:李昴英
義和傳來見一班,少年筆力老孱顏。
根源有學皆堪味,首尾無瑕孰敢刪。
工要前篇人易取,說須兩段意相關。
森森天骨晶光縹,去必軒騰十二閒。
作者:陳襄
今日游南塔,愁還不自勝。
年華催鬒發,身計憶巖稜。
道業慚諸子,根源畏老僧。
何當論去就,細問得龜朋。
作者:王哲
性為真,身是假。認取圓成,可可頻占惹。自是康強惺復灑。靜裡搜閒,急刀投嬰奼。說良因,談道話。開廓靈明,拯出根源也。一顆神珠無有價。袞上瑤台,永永長遊冶。
作者:方回
正則靈均皇揆余,屈子文章古所無。
我嘗痛飲讀□□,□乃復覽九歌圖。
九歌根源何所自,羲文周孔易□□。
□□坤馬中孚鶴,鼎虎革豹未濟狐。
載鬼一車豕負塗,先張之弧後說唬
奇奇怪怪浩以博,湘累取以為范模。
東皇太一九霄下,百靈護駕飛龍趨。
雲中之君儼帝服,眇視四海翔天衢。
堯女舜妃兩嬋娟,想見當年泣蒼梧。
大少司命尾東君,倏來忽逝紛馳驅。
河伯白黿弭英輔,山鬼赤□□□□。
桂酒椒漿奠瑤玉,鼓迎簫送鸞鳳輿。
佳人在望□□□,□君不見心躊躇。
采芳馨兮日將暮,有所思兮甘糜軀。
吾王不寤蛾眉嫉,知心惟有寡女嬃。
一士葬魚亡楚國,而況他日秦坑儒。
我詩頗似賈誼賦,敬吊先生空嗟吁。
作者:王丹桂
,子孫未立,家道未成,恐無出家緣分,且只在家修行可否。真人笑曰,吾固有雲,無偎妻抱子神仙,沒在家蓬島公,豈不知也。言訖,弟子覺來,未知怎生,因以詞贈之稽首富春仙。聽說根源。金枷玉*緊牽纏。惟要自家心決裂,休道無緣。賢聖夢中言。的不虛傳。家緣事事待周全。更望一身成道果,掘地尋
作者:王哲
劉悅道,誠有力。平等社,識來不識。便是道德根源,為清靜利益。願公早把良因積。向真道、心中尋覓。誇則誇,秤稈端停,且莫令點滴。
作者:宋庠
禿甕無版出無軒,清藻千章愬舊冤。
可惜騷人能設問,皇天終不答根源。
作者:李曾伯
漢昴殷箕謾擬倫,天將平治啟儒真。
鍾英寶婺金華地,斂福銅梁玉壘民。
冰壑雪山無點暑,桃溪棠蔭有餘春。
綿綿壽脈無窮處,一派根源在至仁。
作者:馬鈺
何需求富並求貴。不必文章如白侍。研窮性命好生涯,保惜根源真活計。藏機隱密玄中最。肯向人前誇提對。瓊漿玉液飲千鐘,霞友雲朋酬一
作者:王處一
日裡金雞,月中玉兔,變通玄象盈虧。無形斡運,三界現慈悲。長養諸天大地,資三教、天下歸依。真明瞭,觀天之道,清淨更無為。十方諸道眾,回頭猛悟,拂袖雲歸。養神胎靈骨,鍛滅陰屍。定是回顏易質,通玄奧、物外精持。丹圓滿,根源了了,皆作度人師。
作者:釋正覺
山肥擁雲,水明濯月。
動隨偏正往來,靜見離微出沒。
得萬像之根源,識諸緣之窠窟。
相隨來也,不遺毫忽。
作者:釋道昌
得因失有,是在非邊。
根源未斷,枝派相連。
不言言,口何在,
轉得身來人下載。一帆風過洞庭湖,
對面須已違背。
作者:蘇轍
道人何為者,陽狂時放言。
寶塔昔所構,鐵券今尚存。
漫浪難究悉,孰知彼根源。
草庵劣容膝,俯仰拳肩跟。
無食輒行乞,一飽常閉門。
爾來二十年,未嘗變寒溫。
嗟哉豈徒然,此意未易言。
偶來一笑喜,但恐笑我昏。
作者:蔡沈
種木必培根,清流必澄源。
根源得其理,流末乃可言。
聖賢本始務,條達蓋自然。
時俗枝委求,持操空爾煩。
存存此成性,道義斯其門。
作者:釋正覺
相承次第,皮肉骨髓。
形分古佛家,氣出阿祖鼻。
一根源既還,三昧塵全起。
坦坦蕩蕩平等心,煒煒煌煌自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