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奕
軟紅塵裡,愛君家、縹緲半空樓倚。曲檻外,江南江北,兩岸好山無際。日湧浮金,煙凝積翠,朝夕映窗幾。拋書臥看,丘壑在人胸次。興來把筆臨池,濃塗淡抹,咫尺論千里。內一段精神聚處,□甚詩人能擬。卻笑米顛,結庵京□,也便寫圖誇美。生綃半幅,漫賦新詞同寄。
作者:楊萬里
瀕江樓閣秪遙看,卻恐登臨不足觀。
已是老來無眼力,更供兩岸萬峰寒。
作者:錢時
蛙聲兩岸夾溪流,漫漫澄潭夜進舟。
火照寒沙翻作白,直疑浮雪滿汀洲。
作者:袁說友
一月長晴窘漕渠,更留殘暑要驅除。
飄風也解終朝久,驟雨新添二尺餘。
但覺天公真有意,不知民力已潛紓。
田家是處均膏澤,兩岸歡吟使者車。
作者: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作者:樊阜
獨上高城力未衰,西風吹老桂花枝。
山回薄暝牛歸後,江變新寒雁過時。
砧杵幾家聲斷續,帆檣兩岸影參差。
英雄自古知多少,老得身閒計亦奇。
作者:釋子淳
錦鱗吞餌浮絲擺,樵父兩岸皆憐愛。
直透龍門頭角改,誰能怪,
為霖方顯靈通大。
作者:王實甫
也不學劉伶荷鍤,也不學屈子投江,
且做個范蠡歸湖。
繞一灘紅蓼,過兩岸青蒲。
漁夫,將我這小小船兒棹將過去。
驚起那幾行鷗鷺。
似這等樂以忘憂,胡必歸歟。
作者:倪巨
一上孤航喜復潸,舞溪東下水潺湲。
難禁有漏諸天雨,不斷無名兩岸山。
夷漢此時方犄角,干戈今日遂生還。
沅江芷草行堪采,遮莫閒花點鬢斑。
作者:游似
和江巨浪拍天浮,城郭相望萬景收。
漢水北吞雲夢入,蜀江西帶洞庭流。
角聲交送千家月,帆影中分兩岸秋。
黃鶴樓高人不見,卻隨鸚鵡過汀洲。
作者:岳珂
到得中橋一徑斜,岸傍沽酒兩三家。
長年醉臥桑陰下,鼓吹猶煩兩岸蛙。
作者:王庭珪
催花一霎清明雨。留得東風且祝兩岸柳汀煙塢。未放行人去。人如雙鵠雲間舉。明夜扁舟何處。只向武陵南渡。便是長安路。
作者:歐陽炯
月映長江秋水,分明冷浸星河。淺沙汀上白雲多,
雪散幾叢蘆葦。
扁舟倒影寒潭,煙光遠罩輕波。笛聲何處響漁歌,
兩岸蘋香暗起。
水上鴛鴦比翼,巧將繡作羅衣。鏡中重畫遠山眉,
春睡起來無力。
細雀穩簪雲髻,含羞時想佳期。臉邊紅艷對花枝,
猶占鳳樓春色。
作者:束從周
楊柳絲絲兩岸風。前村溪路遠,小橋通。人家依約水西東。舟一葉,移過荻花叢。清景迥涵空。好山青未了,暮雲重。是誰驚起幾征鴻。天然趣,卻在畫圖中。
作者:文天祥
蒙沖兩岸夾長川,鼠伏孤蓬棹向前。
七里江邊驚一喝,天教潮退閣巡船。
作者:汪元量
渡頭風起柳搖絲,丁卯橋邊屋已希
河草青青淮馬健,江花冉冉海鷗肥。
一樽酒對三人飲,八字帆分兩岸飛。
天末有人難問訊,仲連東去不須歸。
作者:蔡汝楠
勞師久駐碧江濆,白鷺青螺證昔聞。
已掛歸心行省月,尚餘遊興隔洲雲。
曲灘楓葉回漁棹,兩岸蘆花叫雁群。
堪歎清波照塵紱,關山羽檄轉紛紛。
作者:魏野
何由通九曲,始自鑿三門。
夏禹功如小,東溟位豈尊。
黿鼉當日窟,雞犬此時村。
渦恐和山漩,濤疑若石奔。
勢愁舂地軸,聲想震開閽。
寺廟中流聳,煙雲兩岸屯。
樓台疑蜃吐,舟楫畏鯨吞。
遊客雖驚險,居僧不厭喧。
如潮無振鷺,似峽欠啼猿。
孤店經商少,雄司漕運繁。
人家無釣具,鳥道有{上竹下亶}痕。
喪膽尋遺跡,傷心吊溺魂。
坼城唐記列,砥柱祖名存。
況復詩書載,狂題愧雅言。
作者:朱南傑
誰立西湖造化功,峰分南北境相通。
四時風物絃歌裡,兩岸人家圖畫中。
堤柳送迎忘爾汝,棹聲來往自西東。
風波便作恩波看,此樂君王與眾同。
作者:陳師道
山開兩岸柳,水遶數家村。
地勢傾崖口,風濤嚙石根。
平林霜著色,沙岸水留痕。
剩寄還鄉泣,難招去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