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智朋
毗藍園裹,活中覓死不可得。
雙林樹下,死中覓活不可得。
腦後一錐,是活是死。
作者:馬一浮
論年炳燭共餘光,尚有題詩寄草堂。
歲暮空山雙樹下,幾人白髮對斜陽。
作者:解縉
昔年拄玉杖,去看廬山峰。
遠山如游龍,半入青天中。
四顧無人獨青秀,五老與我同舂容。
手弄石上琴,目送天邊鴻。
二儀自高下,吳楚分西東。
洪濤巨浪拍崖下,波光上與銀河通。
吸澗玄猿弄晴影,長松舞鶴號天風。
天風吹我不能立,便欲起把十二青芙蓉。
弱流萬里可飛越,因之獻納蓬萊宮。
羲娥倏忽遂成晚,往往夢裡尋仙蹤。
如今不知何人采此景,樹下一老與我襟裾同。
披圖題詩要相贈,氣騰香露秋。
子歸煩語謝五老,幾時白酒再熟來相從。
作者:李昌符
郗家庭樹下,幾度醉春風。今日花還發,當時事不同。
流言應未息,直道竟難通。徒遣相思者,悲歌向暮空。
作者:白居易
草香沙暖水雲晴,風景令人憶帝京。
還似往年春氣味,不宜今日病心情。
聞鶯樹下沉吟立,信馬江頭取次行。
忽見紫桐花悵望,下邽明日是清明。
作者:舒岳祥
稻畦已改翻泥細,麥承初分趁勢斜。
觳觫倦耕眠樹下,畢逋得食下天涯。
嫩晴微雨周時序,臘雪春風潤土砂。
避地山村成保社,倚需湯餅及鄰家。
作者:無可
宵清月復圓,共集侍臣筵。獨寡區中學,空論樹下禪。
風多秋晚竹,雲盡夜深天。此會東西去,堪愁又隔年。
作者:梅堯臣
樹頭巧婦棲,樹下秋蟲織。
壞衣遊子心,千里嘗相憶。
蕩子腳出門,便作浮萍根。
憂來憑五兆,拜樹賽黃豚。
作者:梅堯臣
秋蠹無完葉,疏叢有瘁莖。
偶來庭樹下,重看露葩榮。
眾自守常理,獨開偏見情。
從今數霜月,結子尚能成。
作者:劉克莊
芳洲彌望總荒榛,此物偏沾雨露春。
海賈垂涎規互市,夷人嚼血賽媒神。
扶留葉嫩供湯使,大腹形同混偽真。
樹下莓苔堪健倒,華堂何必錦為茵。
作者:李頎
嵩陽道士餐柏實,居處三花對石室。心窮伏火陽精丹,
口誦淮王萬畢術。自言神訣不可求,我師聞之玄圃游。
出入彤庭佩金印,承恩赫赫如王侯。雙峰樹下曾受業,
應傳肘後長生法。吾聞仙地多後身,安知不是具茨人。
玉膏清泠瀑泉水,白雲溪中日方此。後今不見數十年,
鬢髮顏容只如是。先生捨我欲何歸,竹杖黃裳登翠微。
當有巖前白蝙蝠,迎君日暮雙來飛。
作者:張淵
虞山老檜三株青,斗壇半掩招搖星。
道人丹成化鶴去,三檜夭矯飛龍形。
是誰手植經千載,曾見昭明讀書在。
幾回天上葬神仙,不獨人間變桑海。
古人今人繞樹行,古今人去樹長生。
乃知勁氣合元化,不與凡木爭枯榮。
長洲老石好異者,百里攜杯游樹下。
浩嗟天下有樹此樹無,我去此樹何人圖?三日經營雙眼力
,滿空蒼翠移真跡。
鶴骨虯筋左紐文,雷裂霜皴古秋色。
日暮袖歸歸不得,滿山風雨山靈惜。
居然贈與臥雲人,長嘯寒風生石壁。
於乎!石君詩畫天下知,此筆尤為天下奇。
勸君風雷當掩戶,恐化蛟龍擘空去。
作者:釋師範
萬仞崖頭自放身,始知花發不干春。
更從個裹尋枝葉,笑倒當年樹下人。
作者:祝允明
世事浮雲幾變更,鄰居長聽鳥嚶嚶。
緗編俯仰閒今古,青眼摩挲老弟兄。
樹下送鬮高嘯飲,水邊聯袂細吟行。
胸中三十年來氣,終不銷沉負友生。
作者:吳芾
我賦梅花逼古人,人疑和靖是前身。
只思長向花前醉,不厭閒來樹下頻。
俗眼但知誇潔白,老懷端是愛清真。
大家管領須宜早,莫待飄零作地茵。
作者:釋方會
楊歧乍住屋壁疏,滿床盡布雪真珠。
縮卻項,暗嗟吁。翻憶古人樹下居。
作者:李商隱
東南一望日中烏,欲逐羲和去得無。
且向秦樓棠樹下,每朝先覓照羅敷。
作者:劉得仁
衡門掩綠苔,樹下絕塵埃。偶赴高僧約,旋知長者來。
雲山堪眺望,車馬必裴回。問以何為待,慚無酒一杯。
作者:辛棄疾
靈皇醮罷。福祿都來也。試引鵷雛花樹下。斷了驚驚怕怕。從今日日聰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鐵柱,無災無難公卿。
作者:釋師範
正覺山前,雙林樹下。
弄假像真,弄真像假。
臨風哮吼載嵩牛,顧影嘶鳴韓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