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慶餘
能□得從軍,清嬴□□□。綺羅徒滿目,山水不離心。
暫別愁花老,相思倚竹陰。家貧無以養,未可話抽簪。
作者:陳造
輿台卻略車不前,寒風皴肌冰在袖。
還家大勝去家時,景物頓回春氣候。
宿雲壞裂無幾留,滿放羲輪碾晴晝。
臥石犖確猶潤濕,短籬檀欒挺疏瘦。
是處麥畦間青壤,誰家柳陰圍碧溜。
前山競獻曉髻濃,後海全民紋縠皺。
妖桃艷杏各趺萼,近樹遙林錯文繡。
池魚酣暖泳清淺,山鳥何知語幽茂。
搜詩忽忘路遠邇,啅鵲不離車前後。
閒身勝踐多齟齬,緩駕幽尋容宿留。
轉從淨宇寄倦憩,得訪老禪閒話舊。
拂除塵壁詩刻在,挽仰歲華春事又。
開單一飯吾易飽,袖手千倡渠無陋。
戴星摩撫防務廢,挽袂留連慚意厚。
出處殊科要酬應,氣味相投真邂逅。
吾歸自竟武城歌,放師道價諸山石。
作者:包恢
中夜平旦爾,淨把天宇洗。
此時氣之清,隱映如有體。
挹之莫可得,揮之不能靡。
外不隔毛髮,內透徹心髓。
輕清孰為天,天也不離此。
因行過東湖,荷葉恰新美。
柔莖柄圓蓋,嫩綠出清泚。
下承之浮萍,鋪錦雜青紫。
灑灑無一塵,生意正濟濟。
欲辯已忘言,無聲臭至矣。
作者:陳普
涵涵六合八肱裹,類聚化生何可紀。
固然兩人陰與陽,大要一個不得已。
所從無聲亦無臭,所出如彼復如此。
成象傚法森目前,大自三才小一蟣。
形樣度數各有極,體段一一無偏倚。
纇疵痕跡毫髮空,可驚可怪復可喜。
參如交錯天然文,不斷去來川上水。
堯舜得之御黃屋,不動腳手萬物理。
孔顏得之洗其心。四時收夜同行止。
蓋緣道理元如斯,無非禮義當然耳。
就中發出太極來,萬化一丸而已矣。
眼看手搏漠無有,一日無之天地毀。
片時俄頃不可離,萬古千秋長不死。
靜為體而動為用,來為神兮去為鬼。
不離於物仍猶尊,並行不僭光同體。
但從化上識中庸,立見源流徹精髓。
自從夫子系周易,千古百年沒荊杞。
一朝道在九疑下,紅輪扶出咸池洗。
不私其有以示人,意與朋類同甘美。
隋珠夜光翻不幸,操刀按劍如蜂起。
唇焦口燥朱晦翁,至今無柰龍無耳。
終然性在天地間,臭味不患無蘭芷。
文正有孫已佳絕,混沌相識尤奇偉。
震澤天台合清秀,洞見無終與無始。
一笑相逢武夷足,菊花未老梅含蕊。
共在在生不息中,思入遙天碧萬里。
金城鐵壁私家學,一言半句俘其壘。
斷槎枯卉晚未生,睡魔辟易面沃水。
世間無限掃復生,無事生事雜且猥。
一天一地珠為丸,註疏陋儒足加箠。
願公多與說無外,庶使蒼生安六禮。
作者:王銍
一峰秀色何高寒,更以木杪橫飛欄。
荊吳形勝妙天下,閒鎖雲錦光斕斑。
山從千古混沌始,江自萬里岷峨還。
江山無際真賞遠,人境未如心境寬。
乃知萬象自變滅,我與天地俱清閒。
時來登覽健意飛,興落煙靄空濛間。
宛如列岫在扃鐍,何待謝守窗中看。
仙壺日月悟世換,蟻穴富貴羈夢殘。
易中求象山有天,須彌納芥曾何難。
乾坤橐籥一氣內,鉅細兩不離區寰。
徑呼飛仙來取醉,笙簫彷彿鏘佩環。
已鞭鸞鳳到三境,何待虎豹與九關。
只今朱甍半落日,誰系畫舸臨灣。
何當脫身戎馬際,共契妙旨相追攀。
懷哉欲往波浪闊,回首江南江北山。
作者:吳融
舉國繁華委逝川,羽毛飄蕩一年年。他山叫處花成血,
舊苑春來草似煙。雨暗不離濃綠樹,月斜長吊欲明天。
湘江日暮聲淒切,愁殺行人歸去船。
作者:鄭俠
螻蟻有統治,羽鱗知所宗。
是知君臣初,直與太極同。
子之於其父,成性天所鍾。
因其親愛心,以養日益恭。
平居竭勤瘁,患難忘厥躬。
不擇艱與易,那知通與窮。
至於事其君,是乃孝之中。
未聞君父間,誠敬有卑崇。
孔子故有言,移孝斯為忠。
谷黍不離草,蠶魚其類蟲。
皆能衣食人,生世曾不空。
矧乃備萬物,陰陽資粹沖。
學問必唐虞,儕輩皆朱熊。
於世乃無補,將何辯蟊螽。
五帝道尊極,三王化醇濃。
皆由諸大臣,汲引相追蹤。
惜哉物偽熾,慧巧為心蓬。
才邪丑正直,黨與交譏攻。
上者以翕訿,下焉滋鞠凶。
鸞鳳遠遁伏,鷹隼摩蒼穹。
人神共愁歎,寒暑迷秋冬。
一人念忠直,百志懷兵戎。
利口銳戈矛,危機峻臨衛。
賢正欲自保,孤羊豢狼叢,
邦家欲常寧,西駕而求東。
聖宋會明良,盈成紹熙攏
寢寢逾百年,稍稍追古風。
嘉魚蒸罩汕,鳧鷖在亹潨。
中間忽紛更,新進爭鋒芒。
豈顧君與民,致身惟穹窿。
已酉乙丑間,群燈何夢夢。
有蔽過重雲,其毒如蠆蜂。
誰敢正一議,灑茲謀猶邛。
公誠社稷臣,識見何瞳瞳。
端方屹以立,千巒一危峰。
幽林馥猗蘭。雪霜茂長松。
俠以疏拙身,趨時良戇舂。
向者有所陳,狂言幾枯終。
所犯斧鋮誅,寬仁賴天衷。
未幾遽昭雪,還歸祿更豐。
毫嫠未裨報,已愧羔羊縫。
矧乃素鄙賤,無階望門墉。
未委何所長,能如粲投邕。
星車未鞅脫,鶚薦俄天通。
朝廷嘉讜言,固已可公奏。
秩滿裨再陳,推恩非獨後。
蓋以歷任淺,欲進難為驟。
壁如升階梯,等級言無繆。
且以罪累人,頓此無愆咎。
有祿幸及親,非徒養體口。
端然坐屏序,無復事奔走。
雖日去親膝,曾不遠廛畝。
坦途五短驛,安問連旦書。
如此奉溫清,不殊居左右。
平生最知幸,獲附諸儒後。
學問雖不深,是非幸無瞀。
知心在所養,御欲如禦寇。
耳目諸玩好,常如對塵垢。
惟有學問心,終年憂不售。
今茲足優遊,永日詩書囿。
人固有通塞,譽亦隨美醜。
惟有片純誠,於身可長久。
平生所遊歷,昭如認星斗。
吉凶系行違,成毀由慵懋。
於心既不疑,不來為明剖。
十中一二悟,亦足長福佑。
況茲山水清,人物多奇秀。
加以托下風,長如飲醇酎。
人之於子弟,親愛關慈友。
至於力維持,未必能再復。
乃知大賢心,生成即高厚。
知其遠方歸,偏親已皓首。
不忍重違去,誓甘老藜糗。
又以家素貧,無田事耕耨。
四弟三雲亡,若身無足肘。
聚指幾四百,居前半孤幼。
委曲為之慮,過其自營構。
士之所大患,志與時不偶。
時與志兩得,百中而一有。
蓋以世惑深,真偽相紛糾。
簧絲在口舌,巧令工迎湊。
攘臂視聽下,非明孰能窮。
門下無寸武,蹤跡非素狃。
一旦扆論拔,如射之有彀。
惟以向所為,期以勸紳綬。
天下本無事,欲治多紛揉。
惟是舉措顛,嘉苗不如莠。
履舄以尊戴,冠簪斯踐蹂。
助天系寵綏,宜民惟有宥。
人如公用心,勸不由賞購。
有冽甘井泉,清深玉其甃。
未觀紓長綆,大施如川溜。
區區一方部,不幾幕其收。
于嗟郁輿望,無路達旒黊。
作詩道尊光,庶幾傳不朽。
作者:陸游
平生望眼怯天涯,客裡何堪度歲華?但恨征輪無四角,不愁歸路有三叉。
驛窗燈闇傳秋柝,關樹煙深宿暮鴉。
叱犢老翁頭似雪,羨渠生死不離家。
作者:釋文珦
西風落葉間,孤客有餘閒。
寒水皆歸壑,秋雲不離山。
鶻翻枯草去,鴉帶夕陽還。
幽趣何人共,柴門只自關。
作者:清無名氏
人人要結後生緣,
儂只今生結目前。
一十二時不離別,
郎行郎坐只隨肩。
作者:無名氏
萬法由心,應觀法界,一切心造。瞿曇同歸,去揆不離,即心是道。自從識得坎離,交際煉藥,粗知昏曉。看雞飛蟾宮,兔走丹闕,更無煩惱。氣中真液,液中真氣,和合不多不少。種得黃芽,煉成赤水,龍虎交圍繞。九還七返,工夫到後,還我舊時年少。待三千,功圓行滿,恁時是了
作者:黃庭堅
范侯來尋八桂路,走避俗人如脫兔。
衣囊夜雨寄禪家,行潦升階漂兩屨。
遣悶悶不離眼前,避愁愁已知人處。
慶公憂民苗未立,旻公憂木水推去。
兩禪有意開壽域,歲晚築室當百堵。
他時無屋可藏身,且作五里公超霧。
作者:吳澗所
幾樹柳陰合,空階一半遮。
破琴長在壁,老鶴不離家。
客至時供茗,官間吏管花。
有時成獨步,門外看蜂衙。
作者:王洋
學詩學禮孱已文,種花種竹居不貧。
門閭正可務廣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結庵名粟亦何寄,口不盡言知有意。
鶤鵬羽翼自垂天,蜩與飛鳴有餘地。
短長小大爭長雄,舒捲不離方寸中。
小如一粟大江海,萬形宇內寧非同。
君如推此充寥廓,回集塵端亦棲吒。
放言切勿誚蒙莊,伯夷永名仲尼博。
更須談理勿談空,此道根原由守約。
作者:李道純
學佛學仙,參禪窮理,不離玄牝中間。可憐迷謬,往往□相瞞。一味尋枝摘葉,徒坐破、幾個蒲團。堪傷處,外邊尋覓,笑殺老瞿曇。些兒真造化,誠能親見,膽冷心寒。定庵高士,好向定中參。看破娘生面目,把從前、學解掀翻。真空透,髑髏迸破,真主自離庵。
作者:梅堯臣
長安新雨後,九陌少行人。
同輿有宋賈,游市懷隱淪。
日聞古賢哲,必與醫卜鄰。
來過季主室,再拜語逡巡。
矍然悟辭貌,何為居埃塵。
捧腹乃大笑,吾道非爾臻。
驥慚罷驢駟,鳳豈燕雀親。
筮占聊助上,功利儻及民。
大夫與博士,登車若喪神。
今我見何遯,始驗太史真。
順性誨善惡,不離義與仁。
言孝諭為子,言忠諭為臣。
又得蜀嚴比,寧將日者均。
京都盛龜筴,坐肆如魚鱗。
噤口不正言,唯能辨冬春。
鴻冥復何慕,安得雞騖馴。
作者:白玉蟾
烏飛金,兔走玉,
三界一粒粟。山河大地幾年塵,
陰陽顛倒入玄谷。人生石火電光中,
數枚客鵲枝頭宿。桑田滄海春復秋,
乾坤不放坎離休。九天高處風月冷,
神仙肚裡無閒愁。世間學仙者,
胸襟變清鴉。丹經未讀望飛昇,
指影談空相誑嚇。有時馳騁三寸舌,
或在街頭佯做啞。正中恐有邪,
真裡須辨假。若是清虛泠澹人,
身外無物赤灑灑。都來聚氣與凝神,
要煉金丹賺幾人。引賊入家開寶藏,
不知身外更藏身。身外有身身裡覓,
沖虛和氣一壺春。生擒六賊手,
活嚼三屍口。三屍六賊本來無,
盡從心裡忙中有。玉帝非惟惜詔書,
且要神氣相保守。此神此氣結真精,
喚作純陽周九九。此時方曰聖胎圓,
萬丈崖頭翻觔斗。鉛汞若糞土,
龍虎如雞狗。白金黑錫幾千般,
水銀硃砂相鼓誘。白雪黃芽自無形,
華池神水無泉溜。不解回頭一看子,
沖風冒雨四方走。四方走,
要尋師,尋得邪師指授時,
迷迷相指可憐伊。大道不離方寸地,
工夫細密有行持。非存思,
非舉意,非是身中運精氣。
一關要鎖百關牢,轉身一路真容易。
無心之心無有形,無中養就嬰兒靈。
學仙學到嬰兒處,月在寒潭靜處明。
枯木生花卻外香,海翁時與白鷗盟。
片餉工夫容易做,大丹只是片時成。
執著奇言並怪語,萬千譬喻今如許。
生也由他死由他,只要自家做得主。
空中雲,也可縛。
水中月,也可捉。
一氣結成物,氣足分天地。
天地本無心,二氣自然是。
萬物有榮枯,大數有終始。
會得先天本自然,便是性命真根蒂。
道德五千言,陰符三百字。
形神與性命,身心與神氣。
交媾成大寶,即是金丹理。
世人多執著,權將有作歸無作。
猛烈丈夫能領略,試把此言閒處嚼。
若他往古聖賢人,立教化人俱不錯。
況能驀直逕路行,一條直上三清閣。
三清閣下一團髓,晝夜瑤光光爍爍。
雲谷道人仙中人,骨氣秀茂真磊落。
年來多被紅塵縛,六十四年都是錯。
刮開塵垢肯豁開,長嘯一聲歸去來。
神仙伎倆無多子,只是人間一味呆,
忽然也解到蓬萊。武夷散人與君說,
見君真個神仙骨。我今也不煉形神,
或要放顛或放劣。寒時自有丹田火,
饑時只喫瓊湖雪。前年仙師寄書歸,
道我有名在金闕。閒名落世收不回,
而今心行尤其乘。那堪玉帝見憐我,
詔我歸時未肯哉。
作者:陳著
事難言處只長吁,沸海烹煎一鼎如。
貧累轉添知有命,故交自絕本無書。
仕方見境大槐蟻,走不離鄉千里魚。
已分歸農謀半菽,尚憂龍歲起秦閭。
作者:曾豐
小醵無妨職,嬉游不離城。
盤隨豐儉出,杯聽淺深傾。
附耳俱情話,巡簷各意行。
歸猶有餘興,後會莫寒盟。
作者:釋道川
一尺水,一丈波,妙高峰頂笑呵呵。
七步周行渾屬我,不妨閒唱太平歌。
靈利漢,不消多,法門廣大遍周沙。
若能當處分明了,只在如今一剎那。
莫求真,休覓假,真假中間都放下。
晃晃威光爍太虛,不知誰是知音者。
贊不欣,徒說謗,三際無心俱掃蕩。
正體堂堂一物無,是佛是魔俱一棒。
小根聞說暗攢眉,繩上生蛇又更疑。
撥轉面前關棙子,只許當人獨自知。
阿呵呵,大圓覺,流出菩提遍寥廓。
鬼面神頭幾百般,無瑕鏡裡皆消卻。
君不見覿面相逢機掣電,
直饒天眼不能觀,點著不來真死漢。
勸君參,參徹靈明自己禪。
善財不用南方去,黑白分明在目前。
勸君信,信心戰退魔軍陣。
此是華嚴最上乘,森羅萬象皆相應。
勸君修,六門通達任優遊。
寒山拾得才相見,指點豐干哂未休。
火風催,四山逼,那時要見君端的。
有個真空解脫門,千眼大悲何處覓。
有時放,有時收,唯有知音暗點頭。
杏華村裡如相見,跳出溈山水牯牛。
有時喜,有時嗔,無位真人迸面門。
慇勤為說西來意,暮樓鐘鼓月黃昏。
有時唱,有時歌,顛言倒語不奈何。
聲聲盡出孃生口,不屬宮商一任他。
有時默,有時笑,懵懂鐵鎚無孔竅。
輕輕觸著便無明,只這無明元是道。
有時行,有時坐,露影藏身成兩個。
不獨張三會打油,細觀李四能推磨。
無縫塔,見無因,巍巍本自隱深雲。
國師樣子應難造,不覺鋒稜露一層。
無底缽,手中擎,百千沙界裡頭盛。
大庾嶺頭提不起,都緣著力太多生。
沒底船,不曾漏,千里雪浪皆能透。
只憑一個把稍人,誰管狂風連地吼。
無鑐鎖,孰安排,鎖斷重關絕往來。
巨靈抬手空勞力,唯有無心便得開。
無毫拂,是何物,擊碎狐疑山鬼屈。
一喝唯言三日聾,誰憐大辯翻成訥。
無孔笛,最難吹,角徵宮商和不齊。
有時品起無生曲,截斷行雲不敢飛。
無根樹,直侵雲,枝條郁密蓋乾坤。
劫火洞然燒不得,利刀斬處亦無痕。
無面目,擔板漢,玩水遊山無侶伴。
迦葉門前倒剎竿,文殊劍上全身現。
日面佛,乾屎橛,八兩半斤誰辨別。
七斤衫子恰相當,鎮州休更秤蘿蔔。
野鴨飛,鸞對舞,三個孩兒抱華鼓。
趙老曾看半藏經,靈雲一見桃華悟。
真實語,報君知,不用思量不用疑。
春來決定千華秀,冬盡長天片雪飛。
頭頭漏洩真消息,那個休心辨端的。
眼橫鼻直一般般,不離當處休尋覓。
古佛言,祖師說,千聖路頭同一舌。
他日人天匝地來,那時方表而今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