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作
留滯長羈旅,今年辭渡江。
朝霞晴俯檻,細雨晚臨窗。
短髮梳千下,潛魚見一雙。
驚魂猶未復,夢枕海濤撞。
作者:盧綸
靈山石磬生海西,海濤平處與山齊。長眉老僧同佛力,
咒使鮫人往求得。珠穴沈成綠浪痕,天衣拂盡蒼苔色。
星漢徘徊山有風,禪翁靜扣月明中。群仙下雲龍出水,
鸞鶴交飛半空裡。山精木魅不可聽,落葉秋砧一時起。
花宮杳杳響泠泠,無數沙門昏夢醒。古廊燈下見行道,
疏林池邊聞誦經。徒壯洪鐘秘高閣,萬金費盡工雕鑿。
豈如全質掛青松,數葉殘雲一片峰。吾師寶之壽中國,
願同劫石無終極。
作者:陳堯佐
按部谿山接海濤,連天風雨泊輕舠。
滄溟未必全勝我,潮落潮生亦自勞。
作者:楊簡
蕭蕭指下生秋風,漸漸幽響颼寒空。
月明夜氣清入骨,何處仙佩搖丁東。
野鶴驚起舞,流水噎復鳴。
一唱三友誼意未已,幽幽話出太古情。
龍吟虎嘯遽神聖,千山萬壑風雨晦。
海濤震盪林木響,亂撒金盤冰雹碎。
和氣回春陽,縹緲孤鸞翔。
三江五湖煙水闊,波聲飋飋鳴漁榔。
悲猿臨澗欲渡不敢渡,但聞澗下蕭颯松風長。
閒雲曳碧落,勢去還回保
神仙恍惚無定所,微吟似欲止所作。
御風一笑歸篷瀛,猶有餘音繞寥廊。
作者:石介
宏辭等甲賢良貴,二美翩翩落手中。
虎子得來山穴泣,驪珠探去海濤空。
三千安獨陳當寧,十七人甘坐下風。
曾向當年競頭角,直從此日決雌雄。
作者:徐夤
聽話金仙眉相毫,每來皆得解塵勞。
鶴棲雲路看方貴,僧倚松門見始高。
名利罷燒心內火,雪霜偏垢鬢邊毛。
銀蟾未出金烏在,更上層樓眺海濤。
作者:楊萬里
元珍先生茁雲孫,雪竹有節豹有文。
染雲作句本天巧,鏤冰生花無手痕。
鵷鷺行邊舊聯翼,天祿閣中今獨直。
半竿淮水將渠歸,一笑荊溪豈人力。
贈我阿泓非姓陶,木家居士漆園曹。
急呼陳玄導黑水,花暈千層吹海濤。
句容銅山搗金屑,幻出羽淵三足鱉。
兩耳踰肩一腹皤,解吐黃雲香刮骨。
雙珍投贈感故人,禿翁有筆今無神。
杯水慱詩元不直,醬瓿覆卻那作嗔。
阿泓處分蛛絲裡,延置銅君居上坐。
煮茶剝芡對爐薰,遮莫白駒隙中過。
作者:劉過
萬里寒風一布袍,特將詩句謁英豪。
正當武曲臨凡世,恰值驪龍出海濤。
五馬盡投千歲鶴,六軍急獻萬年桃。
不因此日滄溟近,一釣那能得巨鰨
作者:齊己
巨鰲轉側長鰍翻,狂濤顛浪高漫漫。李瓊奪得造化本,
都盧縮在秋毫端。一揮一畫皆筋骨,滉漾崩騰大鯨臬。
葉撲仙槎擺欲沉,下頭應是驪龍窟。昔年曾要涉蓬瀛,
唯聞撼動珊瑚聲。今來正歎陸沉久,見君此畫思前程。
千尋萬派功難測,海門山小濤頭白。令人錯認錢塘城,
羅剎石底奔雷霆。
作者:尹公遠
江湖千里秋風客,翩然白雲黃鵠。石鼎煙霏,篆書紅濕,隨處菊香泉綠。幅巾野服。盡掃葉開門,抱琴聽瀑。何事蓬壺,歸來獨待海濤陸。盧鴻舊時隱處,想斜陽草樹,水榭雲屋。麈尾玄玄,筆花語語,剪盡雨窗殘燭。黃庭誤讀。且東老留詩,采和歌曲。後日重尋,洞天三十六。
作者:趙汝騰
雲間把酒更持螯,九日登臨意氣豪。
自有此山題墨富,獨推二老擅名高。
禪關曾訪移泉脈,亭扁重書鎮海濤。
老我空游愧能賦,得君藻筆僕名騷。
作者:黃庚
斜陽紅盡暮雲碧,一片天光涵水色。
海濤擁出爛銀盤,千里嬋娟共今夕。
主人鄰客登東山,踏碎寒光看秋液。
星河倒景浸空明,露華溥玉夜氣清。
馮夷激水水欲立,海若辟易天吳驚。
孤舟卷帆泊煙嶼,古木撼壑生秋聲。
恁高人在金鰲背,間看潮生煙渚外。
老龍翻海雲氣寒,長鯨卷雪浪花碎,
茫茫萬頃滄浪中,屹立孤峰鎖蒼翠。
山巔掃石羅樽罍,賓主傳杯不放杯。
騷客掀髯賦詩去,山童踏月攜琴來。
劇談浩飲不知醉,仰天大笑歡顏開。
倒著接羅欲起舞,乾坤清氣入肺腑。
天邊風月空四時,眼底江山自千古。
謝安躡屐游東山,袁宏登舟宴牛渚。
庾亮南樓今在不,坡仙赤壁知何許。
滿眼往事轉頭空,千年人物俱塵土。
人生光影若湍流,霜痕易點雙鬢秋。
胸中勿著塵俗事,眉間休鎖名利愁。
我輩適意在行樂,古人所以秉燭游。
月山追憶舊遊地,盡寫風煙入縑素。
我來見畫如見景,想像高唐猶可賦。
諸君後會應可期,雲萍合散今何之。
安得扁舟澉川去,日與杖履相追隨。
登山把酒醉明月,共看此畫歌此詩。
作者:高啟
前年遠別君父子,遭亂相傳皆已死。
今朝南陌忽逢君,為識人中語音似。
君言從親渡海濤,欲避兵禍辭官曹。
間關僅得返鄉里,脫命羅罔真秋毫。
問我胡為亦憔悴,十月孤城陷圍內。
艱難兩地得俱全,政荷皇天憐我輩。
相看握手非偶然,痛飲豈得愁無錢。
城中故舊散欲盡,君來使我忘憂悁。
還思當年事未改,車馬紅塵浩如海。
等閒列第化秦灰,試問主人誰復在。
請君看此應感吁,世間富貴皆空虛。
客遊且莫更彈鋏,讀書歸臥先人廬。
作者:馬廷鸞
九衢燈火鬧嘈嘈,斗柄低昂列宿高。
漏箭聲沉金鎖徹,紗籠影避貴官豪。
烏號望帝窮霄壤,魚爛遺民沸海濤。
三百五年風雪夕,孤臣白首臥林皋。
作者:貫休
兩河兵火後,西笑見吾曹。海靜三山出,天空一鶚高。
賃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他日如相覓,栽桃近海濤。
作者:王洋
尹子於為文,跳弄同戲劇。
舉頭髮天藏,俛產取地蟄。
誰謂熱洛河,可使當劉秩。
揮毫射虎豹,引手唾決拾。
馭風千里空,命的一箭疾。
吾意召雷霆,已下六丁敕。
置之西昆山,歌樂華胥國。
遂令長吟哦,姓名注瑤籍。
置之風露場,不飲亦不食。
鸞鶴迎玉簫,雲漢配靈匹。
雄辭水翻瓴,壯士虎挾乙。
剪裁霜月明,窺探化工密。
少留千首詩,聊示萬人敵。
不然薦清廟,三歡奉寥貝。
未驚鄒海濤,已過髡轂炙。
竊料充選拔,數塗當處一。
恐緣奉高堂,薪芼事朝夕。
且安顏氏瓢,未縱參軍逸。
我意似了才,終難守環壁。
作者:文天祥
雄狐假虎之林皋,河水腥風接海濤。
行客不知身世險,一窗春夢送輕舠。
作者:范仲淹
先王製禮經,祠為國大事。
孟春祭風師,刺史敢有二。
齋戒升於壇,拜手首至地。
所祈動以時,生物得鹹遂。
勿鼓江海濤,害我舟楫利。
旱天六七月,會有雷雨至。
慎無吹散去,坐使百穀悴。
高秋三五夕,明月生天際。
乃可驅雲煙,以喜萬人意。
願君入薰弦,上副吾皇志。
阜財復解慍,即為天下賜。
八使重古禮,作詩歌祭義。
誠欲通神明,非徒獎州吏。
賢哉推此心,良以警有位。
作者:趙汝鐩
君不見少君詫安期海上之棗,又不見坡仙詠安期宅邊之蒲。
棗失其種豈復得,蒲生於澗何時無。
澗流涓涓淺可涉,牽蔓披沙搜九節。
仙家自欲供仙餌,靈根不容凡齒齧。
循澗探奇岩石幽,瀑音迎耳鏘琅球。
陰壑常寒失炎熱,終日自雨鳴春秋。
振衣策足崔頂,跨歷列缺凌倒景。
天風海濤撼宇宙,神清骨冷肝膽醒。
聲傳九霄景泰鐘,更上上方梯睛空。
兩眼有盡天不盡,滄溟浩與銀河通。
指顧神山似非遠,弱水誰雲隔三萬。
乘風直到金銀台,握手安期話蒲澗。
作者:許棠
下國多高趣,終年半是吟。海濤通越分,部伍雜閩音。
曉郭雲藏市,春山鳥護林。東浮雖未遂,日日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