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伸
秋風吹暗雨,重衾寒透。傷心聽、曉鍾殘漏。凝情久。記紅窗夜雪,促膝圍爐,交杯勸酒。如今頓孤歡偶。念別後。菱花清鏡裡。眉峰暗鬥。想標容、怎禁銷瘦。忍回首。但雲箋妙墨,鴛錦啼妝,依然似舊。臨風淚沾襟袖。
作者:方回
治任猶近旦中觿,旅次今移日至圭。
惡況味逢佳節序,懶情懷怯好詩題。
向來守黑元知白,幾輩平東復鎮西。
定是仇仙知此意。卜鄰端欲共花溪。
作者:岑參
醉後未能別,待醒方送君。看君走馬去,直上天山雲。
作者:柳永
水鄉初禁火,青春未老。芳菲滿、柳汀煙島。波際紅幃縹
緲。盡杯盤校歌祓禊,
聲聲諧楚調。
路繚繞。野橋新市裡,花農妓好。引遊人、競來喧笑。酩
酊誰家年少。信玉山倒。
家何處,落日眠芳草。
作者:白樸
壯懷千載風雲,玉龍無計三冬臥。天教喚起,崢嶸才器,人稱王佐。豹略深藏,虎符榮佩,君恩重荷。看旌旗動色,軍容一變,鵬翼展、先聲播。我望金陵王氣,盡消磨、區區江左。樓船萬艫,瞿塘東瞰,徒橫鐵鎖。八陣名成,七擒功就,南夷膽破。待他年畫像,麒麟閣上,為將軍賀。
作者:陳維崧
把酒狂歌起。
正天上、琉璃萬頃,月華如水。
下有長江流不盡,多少殘山剩壘。
誰說道、英雄竟死。
一聽秦箏人已醉,恨月明、恰照吾衰矣。
城頭點,打不止。
當年此夜吳趨裡,有無數、紅牙金縷,明眸皓齒。
笑作鎮西鸜鵒舞,眼底何知程李。
詎今日、一寒至此。
明月無情蟬鬢去,且五湖歸伴魚竿耳。
知我者,阮亭子。
作者:呂巖
三清宮殿隱昆巔,日月光浮起紫煙。池沼泓泓翻玉液,
樓台疊疊運靈泉。青龍乘火鉛為汞,白虎騰波汞作鉛。
欲得坎男求匹偶,須憑離女結因緣。黃婆設盡千般計,
金鼎開成一朵蓮。列女擎烏當左畔,將軍戴兔鎮西邊。
黑龜卻伏紅爐下,朱雀還棲華閣前。然後澄神窺見影,
三周功就駕雲軿。
作者:許渾
將軍久已沒,行客自興哀。功業山長在,繁華水不回。
亂籐侵廢井,荒菊上叢台。借問此中事,幾家歌舞來。
作者:陸文圭
專城鎮西土,世祿食南方。
紈褲洗餘習,先纓襲舊芳。
高風仰喬木,遺愛指甘裳。
他日循良傳,應留姓字香。
作者:李商隱
征南幕下帶長刀,夢筆深藏五色毫。
逢著澄江不敢詠,鎮西留與謝功曹。
作者:柳永
意中有個人,芳顏二八。天然俏、自來奸黠。最奇絕。是
笑時、媚靨深深,百態千
嬌,再三偎著,再三香滑。
久離缺。夜來魂夢裡,尤花〔歹帶〕雪。分明似舊家時節
。正歡悅。被鄰雞喚起,
一場寂寥,無眠向曉,空有半窗殘月。
作者:吳則禮
聲懾燕然,勢壓橫山,鎮西名重榆塞。干霄百雉朱闌下,極目長河如帶。玉壘涼生過雨,簾卷晴嵐凝黛。有城頭、鐘鼓連雲,殷春雷天外。長嘯,疇昔馳邊騎。聽隴底鳴笳,風搴雙旆。霜髯飛將曾百戰,欲擄名王朝帝。錦帶吳鉤未解,誰識憑欄深意。空沙場,牧馬蕭蕭晚無際。
作者:張孝祥
乳羝屬國歸來早。知君膽大身猶校一節不須論。功名看致君。鎮西樓上酒。父老為公壽。更祝太夫人。年年封詔新。
作者:鄭獬
都門秋色滿旌旗,祖帳容陪醉御卮。
功業迥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貝州時。
匣中寶劍騰霜鍔,海上仙桃壓露枝。
昨日更聞褒詔下,別看名姓入烝彝。
作者:樂雷發
瓊海收兵玉帳閒,又移齋艦泝涪灣。
三邊形勢全憑蜀,四路封疆半是山。
魏將舊聞侵劍閣,漢兵今欲卷函關。
細傾瑞露論西事,想在元戎指顧間。
作者:蘇軾
任公鎮西南,嘗贈繞朝策。
當時若盡用,善陣無赫赫。
淒涼十年後,邪正久已白。
卻留封德彝,天意眇難測。
象賢真驥種,號訴甘百謫。
豈雲報私仇,禍福指絡脈。
高才食舊德,但恐裡門窄。
傷心千騎歸,贈印黃壤隔。
惟有亭前檜,閱世不改色。
千年與井在,記此王粲宅。
作者:王珪
都門秋色滿旌旗,祖帳容陪醉御卮。
功業特高嘉祐末,精神如破貝州時。
匣中寶劍勝霜鍔,海上仙桃壓露枝。
昨日更聞褒詔下,別刊名姓入烝彝。
作者:無名氏
今日明朝,三月旦、又將來了。欣岳降、寶香薰夜,玉麟頒曉。一面久勞公鎮撫,三年活卻人多少。幸借留、重許鎮西河,新頒詔。人共樂,春光好。環翠袖,斟清醥。記題詩寶扇,屢陪天笑。無限金陵懷古意,春寒依舊誰能道。看白頭紅頰本天人,真難老。
作者:王遂
大原發鄒魯,功德被九州。
迢迢數千年,伊洛乘其流。
去之又百載,武夷闡諸幽。
斯文代顯晦,天意非人謀。
正脈遠相續,何必並世游。
峨峨陵陽山,下鎮西南陬。
師法自心得,如親接前修。
一氣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惟此生息機,不隔春與秋。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太虛麗日月,纖翳無停留。
本根自深茂,況復加窮搜。
微言析脈理,要指會衿喉。
工夫自中積,應物乃其優。
漢庭高論著,周原出咨諏。
耿耿惻隱心,若將納諸溝。
拳拳敬王義,敢有非嘉猷。
俯視不義貴,如比空雲福
所虞素學負,豈願清名收。
閶闔入雲端,蜀天方阻修。
西上香爐峰,江流去悠悠。
問學久不明,風俗日以偷。
塞品謹勿言,令人但深憂。
世如大膏肩,終當待公瘳。
格天未易到,責已尤難周。
大學無已時,白首何當休。
陋質謝頑朽,居然費雕鎪。
建德苦不勇,懷知若為酬。
四非去未能,用力信有由。
永當佩深訓,無作明公羞。
作者:吳訥
君不見蘄黃兒,紛紛白馬張紅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帶甲,四海澒洞含瘡痍。
堆金積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爾為。
又不見黃連寨,左帶溪山右淮海。
天兵如日照雪霜,百萬紅巾一朝敗。
親王按劍定中原,丞相分兵救吳會。
邊人不識韓將軍,極口爭誇鐵元帥。
八座東開昱嶺關,群偷欲度愁躋攀。
奇兵間道絕歸路,可憐白骨高如山。
桂林老臣再征起,坐鎮西垣幾千里。
昨聞餘黨犯其鋒,血作龍沙半江水。
南方猺獠勇莫當,自謂效義收蘄黃。
賊徒一見驚喪膽,堅壁不出知天亡。
諸君力盡在此舉,巢穴不平鼠為虎。
相期麟閣畫丹青,卻憶虞廷舞干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