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韓維
秀眉華發貌安和,五福於今得最多。
諸聖共忘心外境,八仙同入飲中歌。
作者:蘇籀
華發些些似不公,辰申齪齪有何庸。
力拋羈紲片時適,談謔槃筵一笑烘。
山剎汲壺茶可點,匠人礱斲事方叢。
麥秋梅潤霖淫劇,旅汎殊諳干越風。
作者:許有壬
道宮城市勝林塘。松竹滿、芰荷香。煮酒出丹房。記相見、匆匆一觴。雲萍飄忽,仙凡懸絕,翻手又殊鄉。何日漱余芳。看華發、詩人許棠。
作者:舒亶
紅葉飄零,寒煙疏淡,樓台半在雲間。望中風景,圖畫也應難。又是重陽過了,東籬下、黃菊闌珊。陶潛病,風流載酒,秋意與人閒。霞冠。敧倒處,瑤台唱罷,如夢中還。但醉裡贏得,滿眼青山。華發看看滿也,留不注當日朱顏。平生事,從頭話了,獨自卻憑欄。
作者:皎然
早聞凌雲彩,謂在鴛鷺儔。華發始相遇,滄江仍旅遊。
策名忘苟進,澹慮輕所求。常服遠遊誡,緬懷經世謀。
片帆背風渚,萬里還湘洲。別望荊雲積,歸心漢水流。
蘭苕行采采,桂棹思悠悠。宿昔無機者,為君動離憂。
作者:虞儔
貝葉神怡處,南柯夢覺時。
月評依舊好,露挽不堪悲。
分米誰懷惠,兼金肯拾遺。
紺蓮華發後,見佛想舒眉。
作者:馮浩
前歲虎符才罷府,此時龍節復行台。
江湖遠地雖勞力,大紫中楹正擇才。
召伯甘棠歌舊治,并州竹馬喜重來。
莫將華發嗟寒素,會見青雲道路開。
作者:權德輿
將軍易道令威仙,華發清談得此賢。
惆悵今朝廣陵別,遼東後會復何年。
作者:王洋
鴻濛棲神契,脫落力自由。
諒此丈夫事,寧為兒女憂。
丈人志宇宙,織芥無滯留。
靜觀四大室,俛仰七十秋。
詩寬江海涯,心無花月愁。
請言平生志,曠度無陰謀。
浩洋馳三峽,涇渭分九流。
霜皮峻千尺,回首走萬牛。
大歷竹馬游,即今誰在不。
被發下大荒,萬象散莫收。
一舉攝倒景,百篇醒醉眸。
矧此無妄疾,固哥勿藥瘳。
時當天宇清,皮人獻功裘。
願公強舉卮,起慰瀟灑侯。
列星遙參光,蟲鳥逃窮搜。
前山方刻窟,粗可少獻酬。
不作紅粉涴,那憂華發羞。
洪巖與浮邱,彩筆俱豐優。
作者:嚴維
家貧惟種竹,時幸故人看。菊度重陽少,林經閏月寒。
宿酲猶落帽,華發強扶冠。美景良難得,今朝更盡歡。
作者:王以寧
歸來峰下霜如水。明月三千里。幽人獨立瞰長淮。誰棹扁舟一葉、趁潮來。洞庭湖上銀濤觀。憶我煙蓑伴。此身天地一浮萍。去國十年華發、欲星星。
作者:蘇軾
笑勞生一夢,羈旅三年,又還重九。華發蕭蕭,對荒園搔首。賴有多情,好飲無事,似古人賢守。歲歲登高,年年落帽,物華依舊。此會應須爛醉,仍把紫菊茱萸,細看重嗅。搖落霜風,有手栽雙柳。來歲今朝,為我西顧,酹羽觴江口。會與州人,飲公遺愛,一江醇酎。
作者:陳深
華發蕭蕭兩發秋,醉眠花竹舊風流。
天心橋畔行將老,地肺山中隱去休。
半嶺白雲容可玩,一庵明月尚空留。
西風趣赴方台約,巖下遙看二老游。
作者:徐瑞
書向愁邊著,詩添病後吟。
不成千古事,空費一生心。
華發江湖晚,青燈風雲深。
鍾期那可鑄,齋網斷紋琴。
作者:李中
浪跡天涯去,南荒必動情。草青虞帝廟,雲暗夜郎城。
越鳥驚鄉夢,蠻風解宿酲。早思歸故里,華發等閒生。
作者:劉克莊
華發客朱門,文高道又尊。
十分窮不屈,一片氣長存。
籬掩湖邊宅,墳依郭外村。
二孤彈舊鋏,泣感孟嘗恩。
作者:顧況
(陵霜之華,傷不實也。)
陵霜之華,我心憂嗟。陰之勝矣,而陽不加。坱軋陶鈞,
乃帝乃神,乃舒乃屯。烈烈嚴秋,熙熙陽春,職生有倫。
今華發非其辰,辰屬東方之仁,遐想三五。黃帝登雲,
堯年百餘。二儀分位,六氣不渝。二景如璧,五星如珠。
陵霜之華兮,何不妄敷。
作者:鄧林
萬里東風故國情,十年幾度鳳凰城。
衡陽雁盡春三月,巫峽猿啼夜二更。
席上狂言因酒得,鏡中華發為愁生。
靜觀富貴如雲轉,拂袖歸來任俗爭。
作者:方干
醉吟雪月思深苦,思苦神勞華發生。自學古賢修靜節,
唯應野鶴識高情。細泉出石飛難盡,孤燭和雲濕不明。
何事懶於嵇叔夜,更無書札答公卿。
作者:李長庚
我識陽華六十年,當時面目故依然。
清泉白石都無恙,華發蒼顏只自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