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文珦
嘗聞有靈鳥,其名為鳳凰。
九苞信嘉瑞,五色成文章。
其宿必丹穴,其鳴在朝陽。
有德斯出現,德衰還伏藏。
始至於少皞,再巢於陶唐。
舜恩被動植,聞韶復翱翔。
閔其出非時,見歌於楚狂。
仲尼歎不至,是亦為世傷。
蕩蕩二千齡,孰能致斯祥。
當今邁三五,君明臣且良。
其或一來儀,足以慰萬方。
鳳兮儻不來,吾淚徒滂滂。
作者:無名氏
乾坤泰,帝祚遐昌。宇縣樂平康。真游降格,寶誨昭彰。宸蹕造仙鄉。崇妙道、精意齊莊。款靈常潔豆薦芬芳。備樂奏鏗鏘。猶龍垂裕,千古播休光。極褒陽。明號洽徽章。朝修展,春豫諧民望。睹文物煌煌。言旋羽衛,肅設壇常報本達蕭薌。申嚴祀、禮備烝嘗。答穹蒼。純禧沾品彙,慶賚浹窮荒。封人獻壽,德化掩陶唐。保綿長。錫祐永無疆。
作者:梅堯臣
梧桐葉未老,露滴玉井床。
秋蟲如里胥,促織何苦忙。
苒苒機上絲,入夜為鼠傷。
織婦中夕起,投梭重徊徨。
那聞草根聲,膏入然肝腸。
天子固明聖,措意如陶唐。
下民唯力穡,不見田疇荒。
豈知裒斂人,督責務健強。
所以機中女,心斗日月光。
年年租稅在,聒耳信已常。
哀哉四海人,無不由此戕。
吳侯當廳時,靜坐愛初涼。
方將同佳人,歡樂舉杯觴。
繁鳴雜螇螰,感愴情不皇。
況蒙朝家恩,兄弟登俊良。
意慮宜恤物,以慰眾所望。
今者秋蟲篇,不異七月章。
作者:王維
少年客淮泗,落魄居下邳。遨遊向燕趙,結客過臨淄。
山東諸侯國,迎送紛交馳。自爾厭遊俠,閉戶方垂幔
深明戴家禮,頗學毛公詩。備知經濟道,高臥陶唐時。
聖主詔天下,賢人不得遺。公吏奉纁組,安車去茅茨。
君王蒼龍闕,九門十二逵。群公朝謁罷,冠劍下丹墀。
野鶴終踉蹌,威鳳徒參差。或問理人術,但致還山詞。
天書降北闕,賜帛歸東菑。都門謝親故,行路日逶遲。
孤帆萬里外,淼漫將何之。江天海陵郡,雲日淮南祠。
杳冥滄洲上,蕩漭無人知。緯蕭或賣藥,出處安能期。
作者:黎廷瑞
欹枕聽殘雨,開門看東風。
春光無尋處,天地綠氣中。
初旭散平野,快酒瀉怒洪。
關關枝上禽,舒舒葦間蟲。
東郊歡且謠,秉耒開歲功。
緬思陶唐化,坐致黎民雍。
斯時諒奚如,殆與新春同。
愚生後千載,不並稷契逢。
唯應杯中物,上與邃古通。
取酒且竟醉,山花舒早紅。
作者:史堯弼
多奇趙北燕南地,還喜超然出冀方。
氣習敦龐今復見,餘風千載有陶唐。
作者:盧炳
夢迴小枕敧寒玉。博山香暖沈煙續。帷薄怯輕紗。風牽幌帶斜。夜窗雲影細。月送花陰至。身世在陶唐。閒愁不掛腸。
作者:曾極
玄天默無言,妙契有伏義。
爰初畫八卦,聖學乃肇基。
於皇陶唐氏□心折危微。魯叟述六經,
為世立範圍。正色斥詖淫,
鄒孟獨先幾。道喪向千載,
華風變醇醨。皇綱一以折,
屬此文明詩。真儒出河洛,
堅白不磷緇。探我囊中膠,
續彼桐上絲。徽音嗣正始,
但惜和者希祥麟雖見獲,
鳳鳥終來遲。珍重武夷翁,
斯文今在茲。巖棲三十年,
著書覺群迷。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趨隅偶未諧,
夙昔夢見之。散發弄五弦,
彈作南風詩。曲終起長嗟,
弦絕有餘悲。止止不復彈,
繆然歌采薇。鸞翮有時鎩,
鴟鳶刺天飛。公乎抱高寒,
歲晚將安歸。
作者:韋應物
結髮仕州縣,蹉跎在文墨。徒有排雲心,何由生羽翼。
幸遭明盛日,萬物蒙生植。獨此抱微痾,頹然謝斯職。
世道方荏苒,郊園思偃息。為歡日已延,君子情未極。
馳觴忽雲晏,高論良難測。游步清都宮,迎風嘉樹側。
晨起西郊道,原野分黍稷。自樂陶唐人,服勤在微力。
佇君列丹陛,出處兩為得。
作者:佚名
遺俗續陶唐,來蘇徯聖皇。
布昭湯綽伐,恢復漢對疆。
金鋮申斟剪,朱干示發揚。
宜哉七德頌,千搖播洋洋。
作者:陸游
父子扶攜返故鄉,欣然擊壤詠陶唐。
墓前自誓寧非隘,澤畔行吟未免狂。
雨潤北窗看洗竹,霜清南陌課劙桑。
秋毫何者非君賜,回首修門敢遽忘。
作者:杜甫
朝廷防盜賊,供給愍誅求。下詔選郎署,傳聲能典州。
蒼生今日困,天子向時憂。井屋有煙起,瘡痍無血流。
壤歌唯海甸,畫角自山樓。白髮寐常早,荒榛農復秋。
解龜逾臥轍,遣騎覓扁舟。徐榻不知倦,穎川何以酬。
塵生彤管筆,寒膩黑貂裘。高義終焉在,斯文去矣休。
別離同雨散,行止各雲福林熱鳥開口,江渾魚掉頭。
尉佗雖北拜,太史尚南留。軍旅應都息,寰區要盡收。
九重思諫諍,八極念懷柔。徙倚瞻王室,從容仰廟謀。
故人持雅論,絕塞豁窮愁。復見陶唐理,甘為汗漫遊。
作者:范仲淹
絳台使君府,亭閣參園圃。
一泉西北來,群峰高下睹。
池魚或躍金,水簾長布雨。
怪柏鎖蛟虯,丑石斗貙虎。
群花相倚笑,垂楊自由舞。
靜境合通仙,清陰不如暑。
每與風月期,可無詩酒助。
登臨問民俗,依舊陶唐古。
作者:李鹹用
湘川湘岸兩荒涼,孤雁號空動旅腸。一棹寒波思范蠡,
滿尊醇酒憶陶唐。年華蒲柳雕衰鬢,身跡萍蓬滯別鄉。
不及東流趨廣漢,臣心日夜與天長。
作者:佚名
舜韶更奏,堯酒浮觴。
皇情載澤,洪算無疆。
基隆郟鄏,德茂陶唐。
山巍日煥,地久天長。
作者:佚名
恭惟火正,自陶唐氏。
邑於商丘,配食辰祀。
有功在民,有德在位。
敢替典常,惟恭奉幣。
作者:佚名
聖德比陶唐,千年祚運昌。
茂功雖不宰,鴻來自無疆。
極塞成清離,齊民益阜康。
文明同日月,遐邇仰輝光。
作者:張栻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層丘。
木偃蹇兮枝相謬,皇胡為兮於此留。
藹冠佩兮充庭,潔芳馨兮載陳。
純衣兮在御,東風吹兮物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時敘兮何言。
出門兮四顧,渺宇宙兮茫然。
作者:杜甫
我衰太平時,身病戎馬後。蹭蹬多拙為,安得不皓首。
驅馳四海內,童稚日餬口。但遇新少年,少逢舊親友。
低顏下色地,故人知善誘。後生血氣豪,舉動見老醜。
窮迫挫曩懷,常如中風走。一紀出西蜀,於今向南鬥。
孤舟亂春華,暮齒依蒲柳。冥冥九疑葬,聖者骨亦朽。
蹉跎陶唐人,鞭撻日月久。中間屈賈輩,讒毀竟自齲
郁沒二悲魂,蕭條猶在否。崷崒清湘石,逆行雜林藪。
篙工密逞巧,氣若酣杯酒。歌謳互激遠,回斡明受授。
善知應觸類,各藉穎脫手。古來經濟才,何事獨罕有。
蒼蒼眾色晚,熊掛玄蛇吼。黃羆在樹顛,正為群虎守。
羸骸將何適,履險顏益厚。庶與達者論,吞聲混瑕垢。
作者:晁公溯
文宗愛夏日,殿閣生微涼。
高帝思猛士,大風雲飛揚。
五子歌洛汭,陶唐有冀方。
誠懸未識此,古意墮淼茫。
我欲起九原,釂以百罰觴。
作詩豈徒然,日月要爭光。
吾子堪校仇,行翻芸葉香。
其師縉雲老,墓木已三霜。
有懷不及展,往聽鑾聲央。
子能償彼恨,下泉端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