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應鈴
環山清淺一溪水,夾徑高低十里松。
煙鎖石門疑路斷,斜陽影裹忽聞鐘。
作者:李東陽
石門惟許白雲留,我亦何心戀此游。
竹裡行廚煙未午,水邊蕭寺葉先秋。
行貪覓句忘吹帽,醉怯登高不上樓。
詩景滿前誰會得,野僧名是遠公流。
作者:楊億
分憂從漢殿,捧詔出蕭牆。
路入三吳遠,舟浮一水長。
詩題石門側,夢徹斗城傍。
清曉見雲物,依依認帝鄉。
作者:雍陶
窗燈欲滅夜愁生,螢火飛來促織鳴。
宿客幾回眠又起,一溪秋水枕邊聲。
作者:王哲
人得石門山上祝弟兄手腳無安措。一日三時長廝覷。廚裡去。搬柴運水投鍋釜。若勸同流疾作做。心頭一點你教誤。我待分明說一句。從開悟。天機不敢輕彰露。
作者:方信孺
呂嘉積石浪相傳,雙闕天開尚宛然。
成改古來俱一夢,千秋何似老樓船。
作者:劉禹錫
幾歲悲南國,今朝賦北征。歸心渡江勇,病體得秋輕。
海闊石門小,城高粉堞明。金山舊遊寺,過岸聽鐘聲。
故國荒台在,前臨震澤波。綺羅隨世盡,麋鹿古時多。
築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昔年雕輦路,唯有採樵歌。
作者:杜審言
石門千仞斷,迸水落遙空。
道束懸崖半,橋欹絕澗中。
仰攀人屢息,直下騎才通。
泥擁奔蛇徑,雲埋伏獸叢。
星躔牛斗北,地脈象牙東。
開塞隨行變,高深觸望同。
江聲連驟雨,日氣抱殘虹。
未改朱明律,先含白露風。
堅貞深不憚,險澀諒難窮。
有異登臨賞,徒為造化功。
作者:駱賓王
層巖遠接天,絕嶺上棲煙。松低輕蓋偃,籐細弱絲懸。
石明如掛鏡,苔分似列錢。暫策為龍杖,何處得神仙。
作者:葛長庚
雲屏漫鎖空山,寒猿啼斷松枝翠。芝英安在,術苗已老,徒勞屐齒。應記洞中,鳳簫錦瑟,鎮常歌吹。悵蒼苔路杳,石門信斷,無人問、溪頭事。回首暝煙無際,但紛紛、落花如淚。多情易老,青鸞何處,書成難寄。欲問雙娥,翠蟬金鳳,向誰嬌媚。想分香舊恨,劉郎去後,一溪流水。
作者:莫若沖
為米徒勞束帶難,當時彭澤便休官。
高情曾賦歸來句,盡入名園扁署看。
作者:姚合
森森楓樹林,護此石門堰。杏堤數里餘,楓影覆亦遍。
鸕茲與釣童,質異同所願。
作者:黃庭堅
千頭剖蚌明珠熟,百尺垂絲鱠縷長。
柳下石門君有此,可能沖雪厭清涼。
作者:孟浩然
朝游訪名山,山遠在空翠。2
氛氳亙百里,日入行始至。
谷口聞鐘聲,林端識香氣。3
杖策尋故人,解鞍暫停騎。
石門殊豁險,篁逕轉森邃。4
法侶欣相逢,清談曉不寐。
平生慕真隱,累日探靈異。5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歸寺。6
松泉多逸響,苔壁饒古意。7
願言投此山,身世兩相棄。
作者:蔡襄
幽蘭受新霜,孤雁叫落月。
沈憂何由平,永夕不可徹。
將琴鼓憶鄰,聲急弦屢絕。
芳華日益遠,香澤物已歇。
秋風吹石門,思君還復訣。
誰雲無生忍,識此悠悠別。
作者:高啟
我聞名山洞府三十六,一一靈跡紀真菉。
金華秀出向東南,遠勝陽明與勾曲。
樓台縹緲開煙霞,天帝賜與神仙家。
靈源有路不可入,但見幾片流出雲中花。
子房之師赤松子,三千年前亦居此。
飛行恍惚誰解尋,漫說至今猶不死。
松花酒熟何處游,瑤草自綠春巖幽。
群羊臥地散如石,老鹿耕田馴似牛。
聞有隱君子,乃是學仙者。
自從入山中,不曾到山下。
世人莫知其姓名,以山呼之不敢輕。
樵夫忽見苦未識,識疑便是黃初平。
嗟我胡為在塵網,遠望高峰若天壤。
茯苓夜煮倘許飧,鐵杖來敲石門響。
作者:秋潭舷公
飄然汝去躡何峰,六月匡廬雪尚封。
芒履不妨江路草,淨瓶將掛石門松。
雲開嶺外逢僧影,日落巖前見虎蹤。
聞道遠公蓮再發,齋時還聽虎溪鐘。
作者:方干
奔傾漱石亦噴苔,此是便隨元化來。長片掛巖輕似練,
遠聲離洞咽於雷。氣含松桂千枝潤,勢畫雲霞一道開。
直是銀河分派落,兼聞碎滴濺天台。
作者:釋斯植
久客空茳上,閒吟對石門。
青山非遠近,流水自朝昏。
夜月添鄉夢,春風入燒痕。
翻思南郭路,迢遞隔煙村。
作者:謝良輔
江南仲春天,細雨色如煙。絲為武昌柳,布作石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