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回
居民汲江水,上下幾千尺。
麴糵化為酒,不肯賒一滴。
高要墮黃葉,草樹黯無色。
詎意阻風人,於此費永日。
篷低首難抬,薪重舟頗側。
醉鄉失樂土,愁城遇堅壁。
呻吟得新句,欲往題蘚石。
岸滑不可登,縱寫復誰識。
故廬百灘西,何事乃東適。
兀坐但默然,順走閱健席。
豪舉與時會,洶湧浪頭白。
及夫氣勢盡,泡滅豈有跡。
作者:王丹桂
五峰挺秀,滴翠嵐光膩。氣勢壓滄溟,對煙浪、雲濤無際。碧巖深處,醃映道人家,忘寵辱,絕驕矜,勘破人間世。野情幽興。誰羨公卿貴。閒運妙玄機,看虎龍、盤旋作戲。嬰嬌女奼,歡笑慶金丹,功成去,步雲霓,顯我嘉祥瑞。
作者:強至
群鳥無聲抱翠條,乾坤雖廣絕微飆。
魚龍尚懼滄溟沸,草木甘從赤日焦。
只與火雲張氣勢,未容霖雨解炎歊。
經時未雨猶閒事,莫放晴虹作旱妖。
作者:杜牧
東垠黑風駕海水,海底捲上天中央。
三吳六月忽淒慘,晚後點滴來蒼茫。
錚棧雷車軸轍壯,矯躍蛟龍爪尾長。
神鞭鬼馭載陰帝,來往噴灑何顛狂。
四面崩騰玉京仗,萬里縱橫羽林槍。
雲纏風束亂敲磕,黃帝未勝蚩尤強。
百川氣勢苦豪俊,坤關密鎖愁開張。
太和六年亦如此,我時壯氣神洋洋。
東樓聳首看不足,恨無羽翼高飛翔。
盡召邑中豪健者,闊展朱盤開酒常
奔觥槌鼓助聲勢,眼底不顧纖腰娘。
今年闒茸鬢已白,奇游壯觀唯深藏。
景物不盡人自老,誰知前事堪悲傷?
作者:王銍
孤高來處自天人,末上常先萬物新。
不有大寒風氣勢,難開小朵玉精神。
冰溪影斗斜斜月,粉鏡妝成澹澹春。
直伴東風到青子,多情不逐雪成塵。
作者:方回
少年客洛走緇塵,自倚詩才敵萬人。
岳聳河奔爭氣勢,霜嚴月郎借精神。
鏡中顏床驚非昔,筆底工夫苦不新。
辜負桐江好山水,花開葉落十秋春。
作者:尹志平
我愛西巖氣勢,連山帶土豐肥。青松綠柳嫩依依。更有名花異卉。春水涓涓聲細,秋陽燁燁光輝。此中不用上天梯。便是仙家景致。
作者:趙希逢
千林搖落竅號風,怒激秋濤氣勢雄。
遠水兼天拖練白,曉風委地染丹紅。
作者:李流謙
學海不可窮,一葦子利涉。
宦海海更深,破浪初鼓楫。
波濤惡氣勢,鼉蜃毒吻頰。
帆檣托忠信,維纜倚定力。
晏然衽席坐,扣舷歌傲兀。
是中有神仙,樓鳳琢白璧。
群仙謁帝罷,霞佩粲成列。
行矣從之遊,贈子兩黃鵠。
作者:王令
申申亭者名自誰,河東丈人身銘之。
方其作亭自休息,固欲申暢名其題。
雖然自奉頗幽樂,豈敢兼忽當世為。
若日所憂非所及,因以遯世無悶辭。
丈人疏高喜自適,去不限灼來無時。
門無賓僚車馬絕,室有幾杖衣冠欹。
夜徑行招海月伴,晝榻坐與天雲期。
春林喧和鳥聲好,勝聽俗論相啞咿。
塵埃縱爾得風力,卒不到此徒自飛。
亭前朱朱有冶態,亭下白白無俗姿。
好木留存竟見實,惡草鋤拔無容茨。
嘗聞景勝未易敵,須有大句相參差。
故吾經年不敢往,日望詩老力可支。
偶來為游適已晚,花梢尚有春余遺。
高哦遶樹惜時節,拾嚼紅片行逶遲。
回看北林竹萬顆,寒氣欲起凌人威。
清風時來助氣勢,寒甲夜聚言語私。
方將投閒日來此,腳踏樹下成交蹊。
無端塵土又為隔,明日跨馬西北馳。
心思夢好定頻到,不必直俟歸風吹。
作者:文同
余於岐雍間,屢走官道上。
終南百里近,不得迂馬訪。
徒常飲雙眼,引首旦夕望。
群巒突天起,氣勢頗豪王。
餘名愛山者,所見亦無量。
嵩華最魁傑,詩之豈曾讓。
至此覺才弱,不敢輒名狀。
世謂秦土強,捨是孰為壯。
彥思奇偉士,雅志同所尚。
近自山中來,滿幅以詩貺。
凡是山勝絕,鉤罥付心匠。
驅聯以大語,句度實奔放。
豁若展圖畫,壓紙千萬嶂。
讀之未雲徹,早自肝膽喪。
試欲效其說,無跡可依傍。
坐見山所有,已若一攜杖。
何當俯清渭,解帶濯塵坱。
掉手入巖俗,琴樽樂幽曠。
浩漭八極大,冥心恣飄颺。
此意殊未諧,臨風一悽愴。
作者:劉禹錫
奇峰一見驚魂魄,意想洪爐始開闢。疑是九龍夭矯欲攀天,
忽逢霹靂一聲化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億萬年,
氣勢不死如騰屳。雲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暉兮江漾影。
結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長在無人境。軒皇封禪登雲亭,
大禹會計臨東溟。乘樏不來廣樂絕,獨與猿鳥愁青熒。
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稜角。
宣城謝守一首詩,遂使聲名齊五嶽。九華山,九華山,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間。
作者:徐鈞
七十城收一笑間,當時氣勢擅強燕。
區區莒墨何難下,自是君王不永年。
作者:錢鍾書
上窗寫影幾竿竹,葉葉風前作態殊。
蕭瑟為秋增氣勢,翩翻類客轉江湖。
不堪相對三朝格,漫說何能一日無。
便當此君亭畔物,高材直節伴羈孤。
作者:陳普
同堂合席分汝爾,況乃貌然千萬里。
寸總不知從何來,一夜擁衾八九起。
井田未復思扣閽,忍見秋夏田無水。
甘霖才是渴者飲,何事驕陽驕不止。
旄倪奔走緣木求,惟有氣龍尚循理。
焉知天心不廣大,無愚無智皆如子。
拜泥禱偶都不問,銜石移山良可喜。
雲飛風起作氣勢,野霧山昏醞甘美。
三朝遂作渰渰萋,一點一粒不勝紀。
吁嗟爾輩何惜命,歡呼噎嘔舞欲死。
有身安得不求生,天地之心固如此。
草茅藜藿有一策,堯舜是亦人而已。
端居廓廟同此身,及人及物唯推已。
宮中聖人念民物,春不折柳漱辟蟻。
論道燮理豈不知,一夫不獲古所恥。
三年耕有一年食,堯水湯旱無死徙。
有民心也為民謀,此道如砥直知矢。
作者:王冕
天闕星河近,關山道路長。
斷雲依野樹,歸鳥傍斜陽。
弔古添惆悵,傷時重慨慷。
艱難衣帶緩,辛苦□毛蒼。
昨日辭崔鎮,今晨過回梁。
躲船犖愁確,打牽畏汪洋。
舟子招呼急,商人問信忙。
新州山頂上,沛縣水中央。
古昔英雄地,蕭條戰鬥常
歌風傳漢祖,決勝信張良。
轉首風雲改,重瞻日月光。
喜看新社稷,不問舊封疆。
魚鱉行官道,狐狸上廟堂,
淒淒黃葉浦,漭漭白蘋鄉。
提挈何狼籍,奔趨適詐狂。
人倫俱喪失,風俗盡凋傷。
白紵流吳曲,紅花爛楚芳。
禮儀從此廢,廉恥竟何將?
戢戢哀流落,糾糾俱暴強。
郎官思卓魯,牧守想龔黃。
鷹隼鋒稜勁,豺狼氣勢張。
撫綏徒文飾,漁獵盡逃亡。
東魯書聲寂,西秦客夢揚。
可憐吾老大,那忍見淒涼。
饑望家家火,愁懸處處腸。
競穿泥窟穴,爭覓草衣裳。
密雪團花大,飛冰就木僵。
垂情徒鬱鬱,極目轉茫茫。
聖主春秋盛,賢臣事業張。
願言宣德化,四海一陶唐。
作者:李俊明
一朝衣錦歸來,高門不負於公望。恍然如舊,黃流萬里,太行千丈。只比當時,添些氣勢,減些風浪。記采薇戍罷,分茅議定,凱歌動,聲悲壯。元自山西出將。卻從他、山東入相。兜鍪須待,貂蟬換了,凌煙畫像。且把功名,暫都分付,淺斟低唱。但年年看取,三台長在,老人頭上。
作者:杜牧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作者:黎仲吉
昔人鸞鳳色沖天,吳芮遺祠在洞前。
氣勢徒知凌宇宙,干戈無力問神仙。
謾輕龜玉傳王業,空得松杉接洞煙。
一等辛勤鑿巖穴,禹門千古事仍傳。
作者:楊致祥
古宇列雙檜,森郁欹簷角。
高幹若偃蓋,低枝羅翠幄。
葉硬攢蝟毛,子圓如雀殼。
盤根雖輪囷,呈才終卓牽。
枯冬傲霜雪,炎夏宜雨雹。
蒼皮繞龍蛇,危巔巢鸑鷟。
歲寒知後凋,清風到先覺。
月涵煙影孤,雨溜苔蘚駁。
願逢繁輅用,勿使為榱桷。
春姿筆工偷,風韻溪虎學。
松筠比節操,蟲鳥敢蠹啄。
黛色晚山分,清香朝露濯。
桃李恥妖饒,椅梧羞齷齪。
俗名強雌雄,奇勝重古樸。
氣勢已千尋,栽培從一握。
五松慚忝位,秦封受殊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