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軾
張子作齋舍,而以益為名。
吾聞之夫子,求益非速成。
譬如遠遊客,日夜事征行。
今年適燕薊,明年走蠻荊。
東觀盡滄海,西涉渭與涇。
歸來閉戶坐,八方在軒庭。
又如學醫人,識病由飽更。
風雨晦明淫,跛躄聾盲。
虛實在其脈,靜躁在其情。
榮枯在其色,壽夭在其形。
苟能閱千人,望見知死生。
為學務日益,此言當自程。
為道貴日損,此理在既盈。
願君書此詩,以為益齋銘。
作者:王安石
父兄為學眾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家勢到今宜有後,士才如此豈無時。
久聞陽羨溪山好,頗與淵明性分宜。
但願一門皆貴仕,時將車馬過茆茨。
作者:晁說之
東奔西走肯徘徊,言語相殘聽鼻雷。
未料此生終作底,可知不為學詩來。
作者:王禹偁
劉生頗少秀,為學識根柢。
丘軻有堂奧,試腳到階砌。
楊墨恣荒榛,揮手欲芟薙。
攜文訪謫居,趣向非權勢。
對挹雛鳳下,交言孤鶴唳。
在璞認良玉,行當為國器。
彼茁見靈芽,佇可供王祭。
豈止隨眾人,區區一枝桂。
宜哉孫漢公,妻之以女弟。
吾家兄之子,笄年未伉儷。
恨不早相逢,取子為佳婿。
作者:白居易
壯日苦曾驚歲月,長年都不惜光陰。
為學空門平等法,先齊老少死生心。
半舊青衫半白頭,雪風吹面上江樓。
禪功自見無人覺,合是愁時亦不愁。
作者:陳師道
祁氏號外府,藏室多異書。
自公有餘力,一覽意何如。
為學雖日益,受益不受誣。
正須高著眼,濠梁有游魚。
作者:晃沖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照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無曲棘,穎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晚惟道武攬英雄,巡東之晃同興起。
世封穎川刺濟州,子孫嬋媛冠劍偉。
唐有賢良如漢初,名動集賢為學士。
是時海內圖書家,一晃未讓張與李。
忠實文華入本朝。三祖百孫同一體。
中祖穎川襲遠封,東祖西祖復於濟。
自從決策罷兵來,平進不厭百寮底。
即今門戶益衰微,攬古懷今情曷已。
上恩坱圠播無垠,宿莽心存春藿靡。
漳州有母行百齡,疏封鈿服明光裡。
夫人眼力尚針縷,拜恩不易從稚齒。
初惟夫人有子賢,曰此布護敢不俾。
何勞夢帝血面論,進以微誠動旒{戾犬換房}。
華堂白髮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
壽斝千場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
中眷有孫不能鳴,東眷孫文刊燁煒。
作者:晁補之
君不見廬陵公,往為學士修書日。
詔畀千金訪遺逸,遺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幾兵火,量臀鼎腹細詰詘。
道人岣嶁空有聞。丘陵仙鬼事恍惚,
共和十鼓記亡一。嶧山肉在無復骨,
雲陽八體又瓜剖。至使漢童訛尉律,
世儒詭正何足臧。公家安取千軸藏,
仲尼猶及史之闕。有馬借人吾敢忘,
題籤甲乙穎水陽。後來胡君癖膏肓,
傾家自構琬琰堂。搜羅近出補厥亡,
荒林圯塚見未嘗。南觀禹穴計渺茫,
閉門睥睨在一床。常恨平生好古家無力,
騎馬蹊田觀斷刻。中郎二字煩走驛,
率更三日勞野食。長年囊褚況易擲,
兒作摹朱婦遮壁。願從胡君丐無有,
十百數中聊取仂。胡君今逸民,
盱眙不見十五春。坐令鈆槧老壯士,
朝廷豈無憂國人。曩時豪氣今誰在,
會面只謀千日醉。聽君汗漫馳古先,
世事無何付蟬蛻。
作者:司馬光
行冠鄉人品,文為學者師。
黃裳蘊厚德,玉律儼清規。
大節人難奪,嘉謨世莫知。
儀刑不可見,遺列滿豐碑。
作者:梅堯臣
吹笛皆學龍,吹笙皆學鳳。
又於笙笛間,高下不相中。
得其精者稀,得其麤者眾。
況於真出音,千歲不復夢。
爾為學笙歟,頗已臻妙弄。
作者:袁燮
男兒何所急,為學要立志。
此志苟堅強,天下無難事。
超然貴於物,萬善無不備。
厥初本高明,有過則昏蔽。
但能改其過,輝光照無際。
厥初本篤實,有過則虛偽。
但能改其過,金玉等精粹。
改過貴乎勇,不勇真自棄。
有過如坑阱,改過如平地。
平地可安行,坑阱宜急避。
事親貴乎孝,呈長貴笠弟。
是為立身本,奉承無失墜。
門戶久衰頹,盍作興起計。
是心通神明,勿使形骸累。
持之久而純,百福如川至。
作者:趙蕃
紅源初濫觴,其天千萬里。
婆娑數畝陰,歲月拱把爾。
士之於為學,豈得獨異彼。
巋然九層台,亦自抔土累。
平生養源齋,曾詩與王記。
二公死何年,夫子蓋老矣。
向來之滔滔,今乃見涯涘。
木殖歲雲秋,實落材則美。
作者:寇准
昔為學士掌三銓,屈指年光三十年。
秋雨滴階桐已老,白頭重到倍依然。
作者:晁說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昭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茲子忠不惜死。
至今墓上無曲棘,穎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晚惟道武攬英雄,遼東之晁同興起。
世封穎川刺濟州,子孫嬋媛冠劍偉。
唐有賢良如漢初,名動集賢為學士。
是時海內圖書家,一晁未議張與李。
忠實文華入本朝,三祖百孫同一體。
中祖穎川襲遠封,東祖西祖復於濟。
自從決策罷兵來,平進不厭百寮底。
即今門戶益衰微,攬古懷今情曷已。
上恩坱圠播無垠,宿莽心存春藿靡。
漳州有母行百齡,疏封鈿服明光裡。
夫人眼力尚針縷,拜恩不易從稚齒。
初惟夫人有子賢,曰此布濩敢不。
何勞夢帝血面論,直以微誠動旒扆。
華堂白髮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
壽斝千場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
中眷有孫不能鳴,東眷孫文刊燁煒。
作者:無名氏
玉琯屆良月,璇極炳明星。適當季捨,有夢應麒麟。但愧衡門深隱,偶爾玉川添累,還解振家聲。樂章歌一闋,筆陣掃千軍。羨君侯,為學富,煥文清。青雲咫尺要路,曳紫更腰金。顧我荊榛雖茂,其奈棟材無用,何似八千椿。君王行賜宴,禮重敬如賓。
作者:王禕
自我來金陵,閱歷今六載。
取友日滋多,雲萍總湖海。
誰其最知心,生也情藹藹。
若翁中丞公,高誼尤慷慨。
其量淵汪洋,其器山{山畾}峞。
起家本詩書,致位今鼎鼐。
視余猶弟兄,往往過期待。
古人不可見,賴有若人在。
生能繼翁志,愛我曷嘗擔
寂寥旅邸中,過從不嫌每。
晨游輒交申,夜語恆到亥。
繼晷焚膏油,列饌羞脯醢。
哦詩即成諧,索紙不為賄。
生也姿甚良,為學如築壘。
基固益加崇,力勇那嬰痗。
窮經鉤隱微,臨文絢光彩。
摛藻英華,春空雲靉靆。
求教生實渴,待問予則餒。
譬如處暗室,何從視高塏。
又如枯竹筇,安足扶。
坐此真可慚,生猶不予猥。
居然膠在漆,逾久好逾倍。
茲焉捨我去,契闊將無乃。
故山括蒼蒼,筍蕨春可采。
臨清挹潺湲,摘鮮收蓓蕾。
歸哉誠足誇,類戰獲旋凱。
新憂固服期,具慶須舞彩。
父書讀仍勤,聖轍遵毋殆。
卒業究遠圖,失學徒後悔。
君子惜寸陰,玄發容易改。
我方墮疏庸,長路愧駑駘。
區區二三策,不足獻君宰。
投閒未蒙恩,冒進只增罪。
此心獨生知,盍亦匡不逮。
臨別傾巨觥,聊用澆磊磊。
寧無別離淚,不效兒女灑。
宣室行召賈,燕台正需隗。
重來儻有期,話言勿余紿。
紅花思漫漫,贈別乏蘭茞。
短歌寫真情,庶當珠一琲。
作者:蘇轍
晝錦西歸及早秋,十年太學為親留。
讀詩俛就當年說,答策甘從下第收。
莫嫌簿領妨為學,從此文章始自由。
家有吏師遺躅在,當令耆舊識風流。
作者:林季仲
莫歎交情大署門,交情如子復何雲。
友恭便是能為學,樸訥由來自少文。
曾解綈袍憐范叔,當留寶劍報徐君。
雪梅時節尤相憶,長話平生到夜分。
作者:楊萬里
大江日東流,我坐自向西。
亦復拜新月,不為學蛾眉。
恭惟月生處,下臨故園池。
青松一萬株,牡丹三千枝。
床下枕北山,簷前漱南溪。
歲歲身不到,夜夜鬼必歸。
鬼歸諒何益,夢覺心自怡。
鬼夢尚如許,而況真歸兮。
前日至鄔子,西山出湖湄。
如見鄉人面,一笑相娛嬉。
旅情得暫欣,鄉愁動長思。
今朝發康郎,一路能相隨。
我船趨都昌,回首尚見之。
偶爾轉港漢,極目煙水迷。
不得一揖別,悔懊庸可追。
作者:王安石
少時為學豈身謀,欲老低徊各自羞。
乘馬從徒真擾擾,求田問捨轉悠悠。
絃歌舊國平生樂,鞍馬新年幾日留。
坐想搖鞭楊柳路,春風先我入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