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萬里
仁侯妙手作廬陵,民歌敏惠如神明。
歌聲動天天降瑞,一夜幻出瓊瑤城。
麗譙一新玉樓觀,郡治別起銀設廳。
曉上青原台上望,千門萬戶皆水晶。
八邑山川一千里,盡種琪樹璣為英。
幕僚秉燭爭入賀,老夫抱病獨僵臥。
寄言賀客此未奇,來年玉粒滑流匙。
萬艘真珠貢京師,老夫已草周頌豐年詩。
作者:林同
進士能毋舉,偏親可忍了。
紫芝亦良苦,負母入京師。
作者:晁說之
穎水箕山已卜休,忽逢新政誤恩收。
白頭不識為郎歎,黃帽難供作客愁。
何事京師書信斷,謾從澤國稻粱謀。
和親莫恃河為界,百騎東來破一州。
作者:紀青
邊軍苦,邊軍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幾斗倉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聊將斛賣辦科差,顆粒何曾入空釜。
官逋私債還未足,又見散銀來糴谷。
揭瓦償,今年瓦盡兼折屋。
官司積穀為備荒,豈知剜肉先成瘡。
近聞防守婺州賊,遍遣丁男行運糧。
老弱伶仃已不保,何況對面拖刀槍。
婉婉嬌兒未離母,街頭抱鬻供軍裝。
閭閻哭聲日震地,天遠無路聞君王。
君不見京師養兵三十萬,有手何曾捻弓箭。
太倉有米百不愁,飽飯且趁構欄游。
作者:牟倫
行行策馬出皇畿,古木霜寒獨鳥飛。
天上故人青眼在,蜀中諸弟素書希
秋風故隴雲連棧,夜月胡笳露滿衣。
白髮蕭蕭身萬里,不知別後竟何依。
作者:王灼
微風度疏竹,青燈照孤影。
起尋千載書,坐對一夕永。
念昔走京師,噉蔗入佳境。
注傳擬杜癖,說詩配康鼎。
詎識豹霧深,但愛虎文炳。
薦紳滿朱紫,人物稱袖領。
經義有寸長,富貴在食頃。
彈冠欲慕貢,洗耳寧思穎。
自從鐵林騎,來污金華剩
幾年強求活,百事付幽屏。
慵便麈柄閒,病怯牛衣冷。
借書試探討,掩關謝馳騁。
新聞渺無得,舊學粗可整。
鉛筆伴曹褒,蟣{上迅去辶下蟲蟲}欺王猛。
自憐亡奇者,才拙乃素稟。
誓為漫浪叟,畢此須臾景。
升沉豈殊致,行止貴深剩
嘉言誰起予,虛心期一請。
作者:何景明
君不見玄明宮中滿荊棘,昔日富貴今寂寞。
祠園復為中貴取,遺構空傳孽臣作。
雄模壯麗臨朝廷,遠勢連袤跨城郭。
憶昨己巳年來事,秉權自倚薰天勢。
朝求天子苑,暮奪功臣第。
江艘海舶送花石,戚里侯門擁金幣。
千人力盡萬牛死,土木功成悲此地。
碧水穿池象溟渤,黃金作宮開日月。
虹霓屈曲垂三梁,蛟龍盤拏抱雙闕。
城中甲第更崔嵬,親戚弟兄皆閥閱。
戚里歌鍾賓客遊,排門冠劍公卿謁。
生前千門與萬戶,死時不得一丘土。
石家遊魂泣金谷,董相燃臍歎堳塢。
宮前守衛無訶呼,真人道士三四徒。
石戶蒼苔生鐵鎖,玉階碧草搖金鋪。
星宮晝開見行鼠,日殿夜禱聞啼狐。
遊客潛窺翠羽帳,市子屢竊金香爐。
桑田須臾變滄海,桃樹不復栽玄都。
我朝中官誰最貴,前有王振後曹氏。
正統以前不得聞,成化之間未有此。
明聖雖能斷誅罰,作新未見持綱紀。
天下衣冠難即振,中原寇盜時復起。
古來禍亂非偶然,國有威靈豈常恃。
玄明之宮今已矣,京師土木何時止。
南海猶催花石綱,西山又起金銀寺。
君不見金書追奪鐵券革,長安日日迎護敕。
作者:文天祥
束書游京師,孤雲瞻太行。
辭歸慕何蕃,捨養殊歐陽。
山林乾坤靜,菽水日月長。
好味諸公詩,勝讀寒泉章。
作者:歐陽修
京師花木類多奇,常恨春歸人不歸。
車馬喧喧走塵土,園林處處鎖芳菲。
殘紅已落香猶在,羇客多傷涕自揮。
我亦悠然無事者,約君聯騎訪郊圻。
作者:高啟
柳外秋風起御河,京華客子意如何。
伎同北郭知應濫,俸比東方愧已多。
梁寺鍾來殘月落,漢宮砧斷早鴻過。
不材幸得同趨闕,幾度珊珊候曉珂。
作者:歐陽玄
其盛麗,生平思彷彿一言不可得。近年竊官於朝,久客輦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闋,以道京師兩城人物之富,四時節令之華,他日歸農,或可資間暇也。至順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畢,經營南歸,屬春雪連日,無事出門,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數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諧葉之。明日,筆之於簡,雖乏工致,然數歲之中,耳目之所聞見,性情之所感發者,無不隱括概見於斯。至於國家之曲故,乘與與居,與夫盛代之服食器用,神京之風俗方言,以及四方賓客宦游之況味,山林之士未嘗至京師者,正月都城寒料峭。除非上苑春光到。元日班行相見了。朝回早。闕前褫帕歡相抱。漢女姝娥金搭腦。國人姬侍金貂帽。繡轂雕鞍來往鬧。閒馳驟。拜年直過燒燈後。
作者:陳造
向來孟浩然,醉眼高宇宙。
清詩落京師,蘇李欲束咮。
蔗隴槎頭鳊,未覺黃金富。
纖鉤餌暇蠅,但取浮陽嗅。
作者:歐陽修
歲律忽其周,陰風慘遼敻。
孤懷念時節,朽質驚衰玻
憶始來京師,街槐綠方映。
清霜一以零,眾木少堅勁。
物理固如此,人生寧久盛。
當時不樹立,後世猶譏評。
顧我實孤生,饑寒談孔孟。
壯年猶勇為,刺口論時政。
中間蒙選擢,官實居諫諍。
豈知身愈危,惟恐職不稱。
十年困風波,九死出檻◇。
再生君父恩,知報犬馬性。
歸來見親識,握手相吊慶。
丹心皎雖存,白髮生已迸。
◇無羽毛彩,來與鸞凰◇。
鎩翮追群翔,孤唳驚眾聽。
嚴嚴玉堂署,清禁肅而靜。
職業愧論思,文章◇誥命。
厚顏難久居,歸計無荒逕。
偷閒就朋友,笑語雜嘲詠。
歡情雖索寞,得酒猶豪橫。
群居固可樂,寵祿尤難幸。
何日早收身,江湖一漁艇。
作者:王維
將置酒,思悲翁。使君去,出城東。麥漸漸,雉子斑。
槐陰陰,到潼關。騎連連,車遲遲。心中悲,宋又遠。
周間之,南淮夷。東齊兒,碎碎織練與素絲,
遊人賈客信難持。五穀前熟方可為,下車閉閤君當思。
天子當殿儼衣裳,大官尚食陳羽觴。彤庭散綬垂鳴璫,
黃紙詔書出東廂,輕紈疊綺爛生光。宗室子弟君最賢,
分憂當為百辟先。布衣一言相為死,何況聖主恩如天。
鸞聲噦噦魯侯旂,明年上計朝京師。須憶今日鬥酒別,
慎勿富貴忘我為。
作者:鄭胤驥
平生少年時,嬉游愛冬至。
癡兒三五群,狂縱無復忌。
爾來漸老大,遂覺情懷異。
不惜事業賒,不惜居諸費。
但每當良辰,畏債乃不啻。
雖頗亦聊浪,發興俱成偽。
之子遠行役,離愁紛已熾。
復當一陽初,相送發長喟。
娓娓所欲言,文序略已備。
茲者為此詩,姑以舒愁思。
每羨女妙年,今亦三十二。
蹇予慚潦倒,視子又加四。
中年易傷離,此不異人意。
況僕本恨人,對此更劬勩。
進取何所難,子行當試吏。
自顧非倫匹,別離從此始。
之子性耽奇,兼復愛氣類。
京師才賢藪,舊遊亦交臂。
知爾不寂寞,徒傷予憔悴。
子每從予言,畏途宜遠避。
卜築城市間,擾擾終為累。
匪族難可俱,矧乃骨不媚。
愧予不能從,交遊頗雜廁。
面目良可憎,相對都無致。
高言不敢出,鄙辭強擬議。
姑雲免世患,志意無乃陂。
辟如荊棘叢,轉輾因成刺。
以此為子憂,其次莫如醉。
當筵輒沉酣,念子能無愧。
買山以終隱,此語吾能記。
感子珍重意,臨歧聊相質。
天寒遠山靜,日暮長江駛。
泛泛水上影,遙遙徵人轡。
祖席已傷違,荒城愁復洎。
時有南來人,德音須勤寄。¤
作者:林逋
金錫指歸鴻,田衣獵曉風。
春江片席遠,松月一房空。
新句別離後,舊山魂夢中。
到京當袖刺,館閣盡名公。
作者:盧柟
鳳歷開皇紀,龍池憶紫煙。
青陽調玉燭,白日轉幽天。
河朔風雲會,漳涯氣概先。
諸公梁苑客,明府漢庭銓。
沈宋金章籍,陰何玉轡聯。
衣冠連日表,精爽動星躔。
各應非熊兆,同操哲匠權。
文翁兼化蜀,郭隗始登燕。
五馬襄城野,雙旌霸水涎。
夾輪雙鹿擾,上漢一搓縣。
忠獎推王室,金泥受帝宣。
吳公才第一,賈誼席應前。
鄯善何無爾,河源即有焉。
疏名勒玉藻,歸苑撤金蓮。
虎變谷風起,鶯鳴喬木遷。
那微文伯母,誰產范滂賢。
《黃鳥》空玄理,《關雎》德化全。
肅雍元啟胤,聖善總承乾。
壺臬慈文表,襟裾風紀緣。
大家新著作,劉向舊名編。
雨露含濡遠,江河流澤偏。
吹噓延朽腐,哀痛及顛連。
粉署琅蹋燉喂鷯襝省?/p>
八珍真靡鑿,五醢更駢闐。
麥赤城外,杯羹玄圃邊。
春盤行荏苒,曲幾坐連翩。
眉睫光初潤,膏肓病即痊。
尚方虛擬賜,陰室競相憐。
小步嬰金鐵,揚眉愧拘攣。
朵頤群累側,染指朅夫筵。
坎廩心仍切,低回腹稍便。
循牆如喪狗,俯頸似饑鳶。
慷慨期投璧,呻吟尚縮肩。
搶呼西向拜,遙祝北堂年。
少假恩猶乳,翻思淚下泉。
二靈忘伏臘,兩稚飽鷹鸇。
丘壟哀新鬼,圖書鎖廢廛。
干戈嘗膽苦,衰颯噬臍眠。
故國孤魂杳,他鄉白髮牽。
妻貧嫌再醮,女大吝施鉛。
放大因無食,挑針作覓錢。
塵埋蒼兕劍,蟲篆白氂氈。
甑釜從珠網,幨幃或馬韉。
鬼神悲簡牘,妖孽戲花鈿。
壯志浮雲去,灰心苦櫱煎。
敢辭先菌蟪,為恨失騰騫。
雷雨龍門別,風霾虎脊捐。
徽纏多窘束,榜楚替迍邅。
百轉傷心曲,三年似禍悛。
傾危希造化,早晚謝陶甄。
作者:張耒
春風入楚鄉,與子別經歲。
有客過我門,攜君尺書至。
昔我出京師,倉皇省家事。
遂令千里別,不一執君袂。
又聞子亦行,杖履若飄駛。
雖成相思詩,欲寫不可寄。
飄飄山水夢,時與飛錫值。
乃能以書來,知子猶我記。
浮雲隨風高,聚散未可計。
遲君冰雪詩,濯我塵埃思。
作者:白居易
一年十二月,每月有常令。君出臣奉行,謂之握金鏡。
由茲六氣順,以遂萬物性。時令一反常,生靈受其玻
周漢德下衰,王風始不競。又從斬晁錯,諸侯益強盛。
百里不同禁,四時自為政。盛夏興土功,方春剿人命。
誰能救其失,待君佐邦柄。峨峨象魏門,懸法彝倫正。
銀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濱。南人棄農業,求之多苦辛。
披砂復鑿石,矻矻無冬春。手足盡皴胝,愛利不愛身。
畬田既慵斫,稻田亦懶耘。相攜作游手,皆道求金銀。
畢竟金與銀,何殊泥與塵。且非衣食物,不濟饑寒人。
棄本以趨末,日富而歲貧。所以先聖王,棄藏不為珍。
誰能反古風,待君秉國鈞。捐金復抵璧,勿使勞生民。
私家無錢爐,平地無銅山。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
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賤糶粟與麥,賤貿絲與綿。
歲暮衣食盡,焉得無饑寒。吾聞國之初,有制垂不刊。
庸必算丁口,租必計桑田。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
量入以為出,上足下亦安。兵興一變法,兵息遂不還。
使我農桑人,憔悴畎畝間。誰能革此弊,待君秉利權。
復彼租庸法,令如貞觀年。
京師四方則,王化之本根。長吏久於政,然後風教敦。
如何尹京者,遷次不逡巡。請君屈指數,十年十五人。
科條日相矯,吏力亦已勤。寬猛政不一,民心安得淳。
九州雍為首,群牧之所遵。天下率如此,何以安吾民。
誰能變此法,待君贊彌綸。慎擇循良吏,令其長子孫。
三十男有室,二十女有歸。近代多離亂,婚姻多過期。
嫁娶既不早,生育常苦遲。兒女未成人,父母已衰羸。
凡人貴達日,多在長大時。欲報親不待,孝心無所施。
哀哉三牲養,少得及庭闈。惜哉萬鍾粟,多用飽妻兒。
誰能正婚禮,待君張國維。庶使孝子心,皆無風樹悲。
作者:唐時升
昔我登泰山,長嘯望八荒。
上為仙人宅,下有王者堂。
宇宙定廣狹,目極唯蒼茫。
皇王疆理跡,英雄戰爭常
神魂赴東嶽,體魄歸北邙。
成毀既反覆,是非隨低昂。
歸來長太息,無意營四方。
幽居誠寂寞,亦幸無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