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童稚的古詩,童稚詩詞,形容童稚的詩,童稚有關的詩

古詩詞查詢

查詢關鍵詞:

查詢範圍:    

作者:陸游

生草覆蝸廬,長鬚駕鹿車。

貧猶思施樂,老不廢觀書。

登覽攜童稚,歌呼和里閭。

躬耕亦何得,聊以遂吾初。

作者:許繼

高空生夕涼,秋意入河漢。

馳雲若奔駟,明月隱復見。

天機感眾物,夜色掞深院。

鳴葉響蕭颼,吟蟲發清怨。

追思童稚日,膏火事黃卷。

撫跡今已非,慮深志亦倦。

頹波惜遷運,往節閱驚電。

浩浩古人心,庶於靜中見。

作者:魏了翁

如公何地不陽春。往來頻。醉傾銀。聞道河陽,童稚正歡迎。移向德威堂上著,疑潞國,是前身。行人還又送行人。夜無塵。對丰神。自古心知,別語轉情真。須信人生歸去好,三徑舊,四時新。

作者:王安石

吾心童稚時,不見一物好。

意言有妙理,獨恨知不早。

初聞守善死,頗復吝肝腦。

中稍歷艱危,悟身非所保。

猶然謂俗學,有指當窮討。

晚知童稚心,自足可忘老。

作者:陳棣

識君童稚過成人,旋見從師學日新。

一舉文場收雋譽,十年仕路固清貧。

豪添徐邈中賢興,瘦減相如病渴身。

如善如顏還短折,傷哉命也重悲辛。

作者:權德輿

達人曠跡通出處,每憶安居舊山去。乞身已見抗疏頻,

優禮新聞詔書許。家法遙傳闕里訓,心源早逐嵩丘侶。

南史編年著盛名,東朝侍講常虛佇。角巾華發忽自遂,

命服金龜君更與。白雲出岫暫逶迤,鴻鵠入冥無處所。

歸路依依童稚樂,都門藹藹壺觴舉。能將此道助皇風,

自可殊途並伊呂。

作者:魏伯恂

亭高爽塏聳牙簷,萬種森羅共一川。

坐使江山歸舊觀,欣年童稚望郵船。

柳煙烘日塵迷渚,麥浪降風翠拍天。

民物熙熙樂康阜,可無詩酒與君傳。

作者:鞏豐

嗚呼呂夫子,天姿素顒昂。

文獻紹家學,刻意稽虞唐。

看書如月,洞照所未詳。

雲霧養豹質,彝尊瑑龍章。

椎鋒裹頭歲,躡足游四方。

取友凌晨楚越,篤志日自強。

著眼囂塵上,口不掛否藏。

堅車遵大路,雙轡多王良。

筆陣萬人敵,嚴嚴亞夫營。

既壯道愈焯,維斗揭太常。

朝路閱時變,有意夫明昌。

嗚呼命非耶,一病俄殂喪。

百年能幾見,痛在予衷腸。

恭惟經濟學,日就而月將。

便便五經笥,笑視古錦囊。

訂史參理亂,一一堪施行。

聖伏道絕塞,繄我為發明。

無心著師說,獨遜時輩聲。

盤礡九雲夢,胸次莫與京。

爐煙對姬孔,脫落翰墨常

耳目所纂輯,如春之發生。

退然避時譽,斂衽不肯當。

居憂寄蕭寺,舉俗載其名。

戶外履常滿,攝齊願升堂。

樹陰敷晝戶,靜對書一床。

是中亦何有,乃獨不可量。

吾則不爾拒,歲寒永相望。

嗟豐幼甚愚,聖讀初濫觴。

先生與之進,聞見昔未嘗。

摳衣莫我舊,歲簽今幾更。

山林有陳跡,尚想曳杖聲。

精衷無渝泐,氣序有翕張。

俯仰十數載,淹留竟奚成。

群趨競場屋,意氣無激揚。

荏苒去函丈,有愧弟子行。

冊府羅鷺羽,尋拜尚收郎。

明堂資眾木,待公舉修梁。

豐時游庠序,門牆邇康莊。

偕我二三子,振袂時騫翔。

黃塵烏帽底,自覺神觀清。

每伺趨局暇,進揖班馬香。

先生為酬酢,講貫忘暄涼。

於時萃英髦,王路均且平。

甦醒憂國病,斟酌鑒古情。

門外有過轍,頗怪來往並。

再歲感末疾,長江理歸航。

江濱多送客,飛蓋驚鳧鶬。

走實厭眾味,食魚必河魴。

豈其嗜野蔌,而置稌與粳。

敬願持此心,不厭道阻長。

及歸供灑掃,藥餌常待旁。

庶幾秉一炬,上接星宿芒。

師門謝賓客,童稚亦歎驚。

唯有舊學徒,尚俾承餘光。

神閒造沖邈,氣定絕慨慷。

嘯傲羲皇上,稅駕無何鄉。

今歲二月中,豐入須女城。

床下拜龐老,城隅有幽坊。

維時春氣和,天宇新霽晴。

先生呼我俱,緩步臨前楹。

露菊擢翠羽,風篁韻繁箏。

晝坐欣至夕,話盡一再更。

誨言皆砭石,易知復難忘。

委曲到肝鬲,如啜黃昏湯。

出門九徘徊,三復心遑遑。

提撕不予棄,感切涕泗橫。

先世有遺書,故墟有山房。

尚冀疾有間,挈領提其綱。

敢以學為嬉,坐使素業荒。

誓當服明訓,為衣不為裳。

筆著將脫稿,後生有憲章。

家傳人誦之,豈但師張程。

研精固有造,棲遲詎無成。

嗚呼寢門慟,茲禍誰使令。

天高不可訴,仰視空茫茫。

枯琴在東壁,遺履陳西廂。

未續千古淚,桂魄三闕盈。

慨昔身健日,浮言多謗作。

黃鐘自疏越,鄭衛徒錚錚。

事定蓋棺了,玄黃閟青箱。

堂堂那復見,薄奠攄寸誠。

斯文倘有繼,師道其張皇。

作者:吳筠

郭生在童稚,已得方外心。絕跡遺世務,棲真入長林。

元和感異類,猛獸懷德音。不憶固無情,斯言微且深。

作者:馬鈺

披蓑攜杖,坦蕩逍遙。都緣識破塵囂。終日狂歌狂舞,有似王喬。好與童稚嬉戲,更有時、相伴漁樵。無縈系,得真歡真樂,真寂真寥。閒訪山居禪老,使予心,雲鶴引過溪橋。月下歸來,拉得三兩知交。松間庵前小酌,撫玉琴,寶鼎香燒。無俗論,願將來,同上丹霄。

作者:譚銖

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浮沉任名路,窺仰會無緣。

罷職池陽時,復遭迎送牽。因茲契誠願,矚望枕席前。

況值春正濃,氣色無不全。或如碧玉靜,或似青靄鮮。

或接白雲堆,或映紅霞天。呈姿既不一,變態何啻千。

巍峨本無動,崇峻性豈偏。外景自隱隱,潛虛固幽玄。

我來暗凝情,務道志更堅。色與山異性,性並山亦然。

境變山不動,性存形自遷。自遷不阻俗,自定不失賢。

浮華與朱紫,安可迷心田。

作者:劉得仁

愚為童稚時,已解念君詩。及得高科晚,須逢聖主知。

花前翻有淚,鬢上卻無絲。從此東歸去,休為墜葉期。

作者:陳元晉

忽雨乾坤變,將秋氣候寬。

林亭欣濯濯,柳岸渺漫漫。

一飯飽無那,連村枕可安。

舉觴屬明月,急雨放雲端。

一雨郊原足,神功不作難。

向知天道邇,今幸特情安。

童稚沾衣走,人家傍戶看。

翻令五六月,春意轉江干。

作者:蒲壽宬

新秧插遍水盈疇,童稚相呼去飯牛。

極目平坡煙草細,歌聲何處雨颼颼。

作者:陸游

曉望橫斜映水亭,暮看飄灑濕簾旌。

不嫌平野蒼茫色,實厭空階點滴聲。

上策莫如常熟睡,少安毋躁會當晴。

且將穡事傳童稚,未插秧時正好耕。

作者:張蠙

仙都高處掩柴扉,人世聞名見者希

詩逸不拘凡對屬,易窮皆達聖玄微。

偶攜童稚離青嶂,便被君侯換白衣。

任醉賓筵莫深隱,綺羅絲竹勝漁磯。

作者:姚合

童稚便知聞,如今只有君。百篇詩盡和,一盞酒須分。

驛路多連水,州城半在雲。離情同落葉,向晚更紛紛。

作者:沈繼祖

我來盛山郡,從公歲及期。

公之字鰥寡,乳保於嬰兒。

公去再改歲,所去尤見思。

至今盛山民,敬奉盧公祠。

借留既不遂,涪江移州麾。

兩地雖少異,所愛則均施。

去秋少城役,與公同試闈。

把臂道疇昔,耿耿青燈期。

對床風雨夜,夜語驚聞雞。

日有文字樂,唱酬多新詩。

訖事遍遊覽,扁舟更同歸。

涪陵五日留,民物何熙熙。

道中行歌者,拍手童稚嬉。

終歲閭裡間,不聞吏卒追。

皆曰賢太守,父母其忍欺。

政成多休暇,百廢舉無遺。

美哉輪奐新,有堂崇故基。

名堂形至意,愛民真天資。

同時王別駕,譽處出一辭。

醉余書榜字,銀鉤照江湄。

有客涪陵來,稱頌世所希

坐想觴詠樂,形留而神馳。

願同爭湛輩,記名千載垂。

惟公甚盛德,豈待於發揮。

當聞卜式語,治民適其宜。

辟如牧羊者,敗群當去之。

雪霜與雨露,天以成四時。

威克與剛克,要不傷於慈。

公蘊經綸妙,未易坐井窺。

因詩贊一二,以詔來者知。

作者:梅堯臣

予生多不偶,事事相與背。

適從平川役,乃遇河決潰。

舟膠在中野,寸步使心痗。

誰知赤縣尹,勤恤每外內。

文符飭亭長,寇盜虞鼠輩。

仍能饋餅餌,童稚仰所賚。

今又置酒壺,惠問亦已再。

令我清夜飲,是夕值月晦。

獨酌效謫僊,而復無影對。

如何亡情游,似亦有世態。

家人誠可同,況我昨喪配。

雖曰預朝裾,左右無粉黛。

兀然唯書史,舊學厭瑣碎。

欲探文字工,下筆語多礙。

卻思君西齋,新治虛可愛。

燕坐禽鳥寂,吟哦簿書退。

此樂吾未如,區區勞覆載。

作者:趙蕃

公就專城養,我安陶令廬。

幾因州府入,得侍笑談余。

課誦列童稚,戚休詢里閭。

高堂朝夕望,寧復象平居。

相關內容
周公解夢
oneiromancy
解夢大全
詩詞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