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轍
空陂放修竹,肅肅復冥冥。
莫除塢外筍,從使入園生。
作者:蘇轍
動靜惟所遇,仁智亦偶然。
誰見二物外,猶有天地全。
作者:文同
晚客無一來,獨步入東谷。
園林已成就,此景頗不俗。
落落巖畔松,修修澗邊竹。
爽氣逼襟袖,清如新出裕
寒泉激亂石,磊磊漱瓊玉。
荒溪清余潤,滿地苔蘚綠。
珍禽靜相倚,毛羽華且縟。
高下相和鳴,不去若馴伏。
幽花雜紅紫,點滴亂盈目。
坐久微風來,時聞散余馥。
往年讀書處,宛爾舊茅屋。
雖然小破壞,修整可數木。
開門拂軒窗,無限起蝙蝠。
縱橫列蟲網,不免自掃撲。
壁間細書字,多是親寫錄。
當時苦謀身,如此用意毒。
於今三十年,才抵羊脾熟。
一從入仕路,行步每踖踧。
所畏惟簡書,其甘者藜菽。
中間何大幸,致身在天祿。
無狀陪俊游,俯首常自恧。
連章乞外補,得郡悉鄉曲。
雖名二千石,敢自辭碌碌。
朝廷設新法,布作天下福。
或慮多垢玩,訓戒稍嚴肅。
刺史當是時,能不為驅督。
行之以中道,勉副議者欲。
刻薄素所憎,忍復用刑獄。
進身豈不願,實懼有陰戮。
昨從漢中歸,於此度炎燠。
親朋日相會,分義愈敦篤。
便欲從之遊,投簪解朝服。
退自數年計,伏臘殊未足。
還當武康去,就養若雞鶩。
貧雖士之常,於我何迫蹙。
簡飄若自具,尚可繼前躅。
奈何食口眾,不比回也獨。
東方千餘騎,導從催我速。
行復登長途,貌展心甚縮。
淵明豈俗士,幸此有松菊。
作者:蘇轍
綠竹覆清渠,塵心日日疏。
使君遺癖在,苦要讀文書。
作者:白玉蟾
可惜洋州不再生,此君只許伯夷清。
霜刪近覺林方瘦,筍礙渾無路得行。
作者:文同
解帶緩幽憂,登城復上樓。
斷煙橫沔水,孤鶩入洋州。
浩蕩成遙望,淒涼起暮愁。
山中自有桂,何事此淹留。
作者:蘇頌
州封繁會逼梁嶓,繼世為藩盛事多。
遺德在人棠蔽芾,舊遊經眼樹婆娑。
春生劍外壺漿溢,花滿褒中駟馬過。
父老逢迎應善祝,緇衣將入鄭風歌。
作者:蘇轍
夜色何蒼蒼,月明久未上。
不上倚城台,無奈東南嶂。
作者:鮮於侁
台高上宵漢,人遠絕囂紛。
秋中午夜靜,萬晨無織雲。
作者:劉禹錫
金牛蜀路遠,玉樹帝城春。榮耀生華館,逢迎欠主人。
簾前疑小雪,牆外麗行塵。來去皆回首,情深是德鄰。
作者:劉禹錫
雨過遠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濟川舟,遂作適野行。
郊樹映緹騎,水禽避紅旌。田夫捐畚鍤,織婦窺柴荊。
古岸夏花發,遙林晚蟬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
部內有良牧,望中寄深情。臨觴念佳期,泛瑟動離聲。
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多謝謫仙侶,幾時還玉京。
作者:蘇轍
春晚百花齊,綿綿巧如織。
細雨洗還明,輕風捲無跡。
作者:鮮於侁
葉上花露泣,軒前紅日長。
游風復為誰,時送席間香。
作者:蘇轍
葉如石楠堅,實比霜柑大。
穿逕得新苞,令公憶鱸會。
作者:蘇轍
蘆深可藏人,下有扁舟泊。
正似洞庭風,日莫孤帆落。
作者:蘇轍
溪淺復通橋,過者猶恨懶。
賴有沙上鷗,常為獨遊伴。
作者:蘇轍
溪亭新雨余,秋色明滉漾。
鳥渡夕陽中,魚行白石上。
作者:蘇轍
春晚百花齊,綿綿巧如織。
細雨洗還明,輕風捲無跡。
作者:蘇轍
台高天漢近,匹練掛林端。
秋深霜露重,誰見落西山。
作者:劉璐
隔政代君侯,多慚跡令猷。山光來戶牖,江鳥滿汀洲。
雅韻徵朝客,清詞寫郡樓。至今謠未已,注意在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