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溫
幾夏京城住,今朝獨遠歸。修行四分律,護淨七條衣。
溪寺黃橙熟,沙田紫芋肥。九龍潭上路,同去客應希
作者:文天祥
陸氏登三閣,源明出一麾。
清聲光漳浦,便道拜長基。
赤子歌來暮,同寅賦去思。
西銘功用大,佇驗順寧詩。
作者:蔡襄
不掩歌唇向畫堂,不須名筆作花房。
直應攜去林泉好,轉覺林泉興味長。
作者:陳與義
過盡蠻荒興復新,漳州畫戟擁詩人。
十年去國九行旅,萬里逢公一欠伸。
王粲登樓還感慨,紀瞻赴召欲逡巡。
繩床相對有今日,剩醉齋中軟腳春。
作者:李彌遜
絳賬初開識馬融,尊罍聊共落新宮。
三千避席方懷古,四十無氈獨見公。
尺璧未磨終可薦,兼金久煉要加功。
男兒事業真堪戲,莫把行藏問塞翁。
作者:蘇頌
江干邂逅再經旬,每挹清風歎絕塵。
煉得輕軀同槁木,養來和氣勝陽春。
官間不廢修金訣,功滿終須禮玉宸。
自顧衰殘多俗累,何時方外去相親。
作者:楊萬里
一席清風萬岳雲,送將華發得歸身。
海潮也怯桐江淨,不遣濤頭過富春。
作者:方干
重疊山前對酒樽,騰騰兀兀度朝昏。平明疏磬白雲寺,
遙夜孤砧紅葉村。去鳥豈知煙樹遠,驚魚應覺露荷翻。
旅人寄食逢黃菊,每見故人思故園。
作者:曹勳
北風號枯葉,漠漠天正寒。
弛擔逆旅中,方稅遊子鞍。
吾甥遽相訪,別久心萬端。
意定話親舊,或悲或可歡。
乃將十年心,只作累刻殫。
修塗困塵土,客庖無盤餐。
舉杯少延款,荷子襟抱寬。
明朝復摻袂,老懷淒以酸。
漳山無瘴煙,漳水無驚湍。
侍親友於樂,勿倦為戎官。
原因南風期,時時寄平安。
作者:方干
漳南罷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泊岸旗旛郵吏拜,
連山風雨探人行。月中倚棹吟漁浦,花底垂鞭醉鳳城。
聖主此時思共理,又應何處救蒼生?
作者:晃沖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照鍾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無曲棘,穎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晚惟道武攬英雄,巡東之晃同興起。
世封穎川刺濟州,子孫嬋媛冠劍偉。
唐有賢良如漢初,名動集賢為學士。
是時海內圖書家,一晃未讓張與李。
忠實文華入本朝。三祖百孫同一體。
中祖穎川襲遠封,東祖西祖復於濟。
自從決策罷兵來,平進不厭百寮底。
即今門戶益衰微,攬古懷今情曷已。
上恩坱圠播無垠,宿莽心存春藿靡。
漳州有母行百齡,疏封鈿服明光裡。
夫人眼力尚針縷,拜恩不易從稚齒。
初惟夫人有子賢,曰此布護敢不俾。
何勞夢帝血面論,進以微誠動旒{戾犬換房}。
華堂白髮喜更新,即看青袍子高第。
壽斝千場日未央,膝下曾玄扶且倚。
中眷有孫不能鳴,東眷孫文刊燁煒。
作者:方干
謝守登城對遠峰,金英泛泛滿金鐘。樓頭風景八九月,
床下水雲千萬重。紅旆朝昏雖許近,清才今古定難逢。
鯉魚縱是凡鱗鬣,得在膺門合作龍。
作者:王安石
青山如浪入漳州,銅雀台西八九丘。
螻蟻往還空壟畝,騏驎埋沒幾春秋。
功名蓋世知誰是,氣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諸子分衣裘。
作者:柴中行
君子重出處,兒女多依違。
孰知退有義,一辭若發機。
刑部今其人,識遠渺造微。
時方事疾走,而我心獨非。
老色未上面,健筆駃于飛。
宛然傲霜菊,璨璨黃金輝。
勉留鵷鷺行,夫豈少輕肥。
一麾即得請,眾目駭見希
了不露纖芥,舒捲流清{上山下徵}。
涼風稱歸棹,灝氣浥征衣。
婆娑慰邱園,咳唾落珠璣。
因風來錦囊,猶足慰依依。
作者:蔡襄
滉白新牋卷線稜,刮青纖竹纏紅籐。
可憐子夜書帷下,一片圓光得未曾。
作者:蔡襄
徑尺規圓比雪霜,昔人何事恨秋涼。
珍藏篋笥未為失,更有明年夏日長。
作者:楊萬里
道塗奔走不曾安,卻羨山家住得閒。
記取還山安住日,更忘奔走道塗間。
作者:陳陶
舊德徐方天下聞,當年熊軾繼清芬。井田異政光蠻竹,
符節深恩隔瘴雲。已見嘉祥生北戶,嘗嫌夷貊蠹南薰。
幾時征拜征西越,學著縵胡從使君。
作者:呂信臣
秦川西去遠,不意過漳川。
歸夢三千里,羈愁二十年。
謀生空白髮,行路若青天。
餘事休相問,相留只醉眠。
作者:蔡襄
老去將攜只要輕,況臨炎暑繞風清。
兒童愛把承簾溜,未識山家質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