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孺子
石公菩薩性,憐我在羈旅。
前者沖雨來,援止此避暑。
只尺僦西鄰,兩家聞細語。
日漸枕席清,閉門自楚楚。
豈敢稱高臥,無才當獨處。
閒傍夕陰移,瘦骨臨江渚。
或就廬山隱,孰能棄爾汝。
作者:***
深閨閒鎖難成夢,那得同衾共繡床。
一自與郎江上別,霜天更自覺宵長。
愁聽黃鶯喚友聲,空閨曙色夢初成。
窗間總有花箋紙,難寄妾心字字明。
寂靜璇閨度歲年,並頭蓮葉又如錢。
愁人獨處那堪此,安得君來獨枕眠。
臥病匡床香屢添,夜深猶有一絲煙。
懷君無計能成夢,更恨砧聲到枕邊。
作者:馬一浮
剛被陽和轉,才蘇墟墓心。
視天長夢夢,窺牖復陰陰。
良日奇懷少,幽篁獨處深。
行庭思秉燭,陶寫賴微吟。
作者:張耒
高高花飛驚愁顏,珠簾晝鎖春風閒。
少年金鞍照秦地,玉卮雙覆應埃間。
花間蝴蝶雙飛舞,感觸深心心更苦。
昨夜陰雲數尺許,連宵變作西窗雨。
作者:馬鈺
孤眠獨處,不迷外境。常常留心內認。悟徹男清女濁,男動女靜。即非世間男女,是無中、些兒結正。誰信道,卻元來便是,自家性命。捉住這般妙趣,便澄心遣欲,絕乎視聽。杳杳冥冥恍恍,忽忽相應。其中有精有物,覺男兒、自然懷孕。常清靜,產胎仙,出現有准。
作者:皮日休
幽慵不覺耗年光,犀柄金徽亂一床。野客共為賒酒計,
家人同作借書忙。園蔬預遣分僧料,廩粟先教算鶴糧。
無限高情好風月,不妨猶得事吾王。
作者:陸游
白敷床穩氎,烏籐倚壁斜。
灰深惟畫字,燈暗不成花。
似客猶居裡,如僧未出家。
孤村夜無月,何事有啼鴉?
作者:韓維
一昨芳郊祖畫輪,索居南北對殘春。
忽傳河上相望意,未覺庵中獨處人。
幾有高懷投紱冕,尚緣微祿走風塵。
世間萬事徒勞耳,清穎歸來理釣綸。
作者:徐泳
古人風帽古人心,獨處胡床擁鼻吟。
曾道先生清似水,東籬無惜種黃金。
作者:魏野
相訪住三年,初終道一般,
知心於我異,屈指似君難。
有物皆同詠,無書不共看。
草堂今獨處,寧免動長歎。
作者:韓愈
我家於豳,自我先公。伊我承緒,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將土我疆。民為我戰,誰使死傷。
彼岐有岨,我往獨處。人莫余追,無思我悲。
作者:朱慶餘
閒園清氣滿,新興日堪追。隔水蟬鳴後,當簷雁過時。
雨余槐穟重,霜近藥苗衰。不以朝簪貴,多將野客期。
誰言高靜意,不異在衡茅。竹冷人離洞,天晴鶴出巢。
深籬藏白菌,荒蔓露青匏。幾見中宵月,清光墜樹梢。
逍遙人事外,杖屨入杉蘿。草色寒猶在,蟲聲晚漸多。
靜逢山鳥下,幽稱野僧過。幾許新開菊,閒從落葉和。
留情清景宴,朝罷有餘閒。蝶散紅蘭外,螢飛白露間。
牆高微見寺,林靜遠分山。吟足期相訪,殘陽自掩關。
深齋嘗獨處,詎肯厭秋聲。翠筱寒愈靜,孤花晚更明。
每因逢石坐,多見抱書行。入夜聽疏杵,遙知耿此情。
蒼翠經宵在,園廬景自深。風淒欲去燕,月思向來砧。
碧石當莎徑,寒煙冒竹林。杯瓢閒寄詠,清絕是知音。
門巷唯苔蘚,誰言不稱貧。台閒人下晚,果熟鳥來頻。
石脈潛通井,松枝靜離塵。殘蔬得晴後,又見一番新。
作者:李華
昂藏獬豸獸,出自太平年。亂代乃潛伏,縱人為禍愆。
嘗聞斷馬劍,每壯朱雲賢。身死名不滅,寒風吹墓田。
精靈如有在,幽憤滿松煙。
漢皇修雅樂,乘輿臨太學。三老與五更,天王親割牲。
一人調風俗,萬國和且平。單于驟款塞,武庫欲銷兵。
文物此朝盛,君臣何穆清。至今壝壇下,如有簫韶聲。
巢許在嵩穎,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親。
綿邈數千祀,丘中誰隱淪。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
蒲帛揚側陋,薜蘿為縉紳。九重念入夢,三事思降神。
且設庭中燎,寧窺泉下鱗。
漢時征百粵,楊僕將樓船。幕府功未立,江湖已騷然。
島夷非敢亂,政暴地仍偏。得罪因懷璧,防身輒控弦。
三軍求裂土,萬里詎聞天。魏闕心猶在,旗門首已懸。
如何得良吏,一為制方圓。
秦滅漢帝興,南山有遺老。危冠揖萬乘,幸得厭征討。
當君逐鹿時,臣等已枯槁。寧知市朝變,但覺林泉好。
高臥三十年,相看成四皓。帝言翁甚善,見顧何不早。
咸稱太子仁,重義亦尊道。側聞驪姬事,申生不自保。
暫出商山雲,朅來趨灑掃。東宮成羽翼,楚舞傷懷抱。
後代無其人,戾園滿秋草。
日照崑崙上,羽人披羽衣。乘龍駕雲霧,欲往心無違。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國。靈氣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為漢武帝,精思遍群山。糜費巨萬計,宮車終不還。
蒼蒼茂陵樹,足以戒人間。
天生忠與義,本以佐雍熙。何意李司隸,而當昏亂時。
古墳襄城野,斜徑橫秋陂。況不禁樵采,茅莎無孑遺。
高標尚可仰,精爽今何之。一忤中常侍,銜冤誰見知。
嘗觀黨錮傳,撫卷不勝悲。
文侯耽鄭衛,一聽一忘餐。白雪燕姬舞,朱弦趙女彈。
淫聲流不返,慆蕩日無端。獻歲受朝時,鳴鐘宴百官。
兩床陳管磬,九奏殊未闌。對此唯恐臥,更能整衣冠。
蜀主相諸葛,功高名亦尊。驅馳千萬眾,怒目瞰中原。
曹伯任公孫,國亡身不存。社宮久蕪沒,白雁猶飛翻。
勿言君臣合,可以濟黎元。為蜀諒不易,如曹難復論。
六國韓最弱,末年尤畏秦。鄭生為韓計,且欲疲秦人。
利物可分社,原情堪滅身。咸陽古城下,萬頃稻苗新。
沂水春可涉,泮宮映楊葉。麗色異人間,珊珊搖珮環。
展禽恆獨處,深巷生禾黍。城上飛海雲,城中暗春雨。
適來鳴珮者,復是誰家女。泥沾珠綴履,雨濕翠毛簪。
電影開蓮臉,雷聲飛蕙心。自言沂水曲,采萍兼采菉。
歸徑雖可尋,天陰光景促。憐君貞且獨,願許君家宿。
徒勞惜衾枕,了不顧雙蛾。艷質誠可重,淫風如禮何。
周王惑褒姒,城闕成陂陀。
作者:陸龜蒙
謝府殷樓少暇時,又拋清宴入書幔三千餘歲上下古,
八十一家文字奇。冷夢漢皋懷鹿隱,靜憐煙島覺鴻離。
知君滿篋前朝事,鳳諾龍奴借與窺。
作者:葛立方
陽羨之居兮宅淼茫,辛夷閨兮薜荔牆。
建芳馨兮廡門,爛昭昭兮未央。
橫山老人兮獨處廓,十七地兮三一屋。
龍馳兮沖天,花鳥水竹兮聊爾平泉。
公有豫章楩楠兮聳萬仞,公有瑊玏厲兮磨而不磷。
棟樑兮媞媞,柱之石兮不傾以支。
此棟此石兮非斤非斧,盍以帡幪兮寰宇。
作者:曹植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其辭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
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
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
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1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曰宓妃。
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日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搖兮若流風之回雪。
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穠纖得衷,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腰如約素。
延頸秀項,皓質呈露。
芳澤無加,鉛華弗御。
雲髻峨峨,修眉聯娟。
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瑰姿艷逸,儀靜體閒。
柔情綽態,媚於語言。
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
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於山隅。
於是忽焉縱體,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右蔭桂旗。
壤皓腕於神滸兮,采湍瀨之玄芝。
餘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
無良媒以接歡兮,托微波而通辭。
願誠素之先達兮,解玉珮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羌習禮而明詩。
抗瓊〔王弟〕以和予兮,指潛淵而為期。
執眷眷之款實兮,懼斯靈之我欺。
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
收和顏而靜志兮,申禮防以自持。
於是洛靈感焉,徙倚彷徨,神光離合,乍陰乍陽。
竦輕軀以鶴立,若將飛而未翔。
踐椒塗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
超長吟以永慕兮,聲哀厲而彌長。
爾乃眾靈雜遢,命儔嘯侶,或戲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
從南湘之二妃,攜漢濱之遊女。
歎匏瓜之無匹兮,詠牽牛之獨處。
揚輕褂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佇。
休迅飛鳧,飄忽若神,陵波微步,羅襪生塵。
動無常則,若危若安。
進止難期,若往若還。
轉眄流精,光潤玉顏。
含辭未吐,氣若幽蘭。
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於是屏翳收風,川後靜波。
馮夷鳴鼓,女媧清歌。
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鸞以偕逝。
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鯨鯢踴而夾轂,水禽翔而為衛。
於是越北沚。
過南岡,紆素領,回清陽,動朱唇以徐言,陳交接之大綱。
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當。
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悼良會之永絕兮。
哀一逝而異鄉。
無微情以效愛兮,獻江南之明。
雖潛處於太陽,長寄心於君王。
忽不悟其所捨,悵神宵而蔽光。
於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遺情想像,顧望懷愁。
冀靈體之復形,御輕舟而上溯。
浮長川而忘返,思綿綿督。
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
命僕夫而就駕,吾將歸乎東路。
攬騑轡以抗策,悵盤桓而不能去。
作者:趙彥端
西風數客一闌干,秋色翛然得細看。
潦水倍知寒事早,夕陽更覺晚山寬。
小留待月鍾無遽,半醉題詩燭未殘。
憶得向來幽獨處,黃精未熟客衣單。
作者:李覯
昔年因讀昌黎文,知有訓狐猶未真。
客堂昨夜滅燭後,一聲竊發誠驚人。
慈母入席匪虛語,據此粗暴誰敢聞。
殺人之子養爾子,天地不管胡為仁。
豈無鷹隼善搏擊,去路昏黑難相親。
亦有弓矢可彈射,欲恐誤中東西鄰。
我今獨處雖無懼,聒不得睡寧不嗔。
嘗聞鳳凰百鳥君,丹穴萬里誰能言。
行嘗整頓九韶樂,奉迎居鶼浦卦疲?/p>
直前再拜列爾罪,爾軀何足為灰塵。
作者:陸龜蒙
十萬全師出,遙知正憶君。一心如瑞麥,長作兩岐分。
破檗供朝爨,須憐是苦辛。曉天窺落宿,誰識獨醒人?
旦日思雙屨,明時願早諧。丹青傳四瀆,難寫是秋懷。
聞道更新幟,多應發舊旗。征衣無伴搗,獨處自然悲。
作者:劉子翬
黃卷篋中昆友,白醪杯裹聖賢。
我願長閒足矣,人憐獨處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