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曾伯
蓮之為瑞固有之,水神豈肯輕種奇。
雙花僅見子辱表,並蒂嘗著原父詩。
未如今年荊州幕,拔萃出類羅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
根荄太華玉井藕,彷彿函德銅池芝。
曉來朝日千葉開,宛若群玉齊頃葵。
花工示人厥有象,豈止綠沉而紅依。
花中獨此號君子,愛蓮有說聞濂溪。
方今眾賢聚本朝,左右周召而皋夔。
朝和物和天地和,薦之千載之一時。
主人生平不好異,一見錯愕開雙眉。
此天產也豈人力,賦此直欲同僚知。
作者:石介
於維慶歷,三年三月。
皇帝龍興,徐出闈闥。
晨坐太極,書開閶闔。
躬攬英賢,手鋤奸蘗。
大聲渢渢,震搖六合。
如乾之動,如雷之發。
昆蟲蹢躅,妖怪藏滅。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聞皇帝,慼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太業。
予恐失墜,實賴輔弼。
汝得像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鏞斯協。
昌朝儒者,學問刻洽。
與予論政,傅以經術。
汝貳二相,庶績鹹秩。
惟汝仲淹,汝誠予察。
太后乘勢,湯沸火熱。
汝時小臣,危言嶪嶪。
為予司諫,正予門闃。
為予京兆,堲予讒說。
賦叛於夏,為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積雪,
汝暑汝寒,同於士卒。
予聞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悅。
弼每見予,無有私謁。
以道輔予,弼言深切。
予不堯舜,弼自笞罰。
諫官一年,奏疏滿篋。
侍從週歲,忠力盡竭。
契丹亡義,檮杌饕餮。
敢侮大國,其辭慢悖。
弼將予命,不畏不懾。
卒復舊好,民得食褐。
沙磧萬里,死生一節。
視弼之膚,霜剝風裂。
觀弼之心,鍊金鍛鐵。
寵名大官,以酬勞渴。
弼辭不受,其志莫奪。
惟仲淹弼,一{夔去}一契。
天實繼予,予其敢忽。
並來弼予,民無瘥札。
曰衍汝來,汝予黃發。
事予二紀,毛禿齒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長樞符,兵政毋蹶。
予早識琦,琦有奇骨。
其哭魁櫑,豈視扂楔。
其人渾樸,不施剞劂。
可屬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修惟靖,立朝巘巘。
言論磥砢,忠誠特達。
祿微身賤,其志不怯。
賞詆大臣,亟遭貶黜。
萬里歸來,剛氣不折。
屢進直言,以補予闕。
素相之後,含忠履潔。
昔為御史,幾叩予榻。
至今諫疏,在予箱匣。
襄雖小臣,名聞予徹。
亦嘗獻言,箴予之失。
剛守粹愨,與修儔匹。
並為諫官,正色在列。
予過汝言,無鉗汝舌。
皇帝明聖,忠邪辨別。
舉擢俊良,掃除妖魃。
眾賢之進,如茅斯撥。
大奸之去,如距斯脫。
上倚輔弼,司予調燮。
下賴諫諍,維予紀法。
左右正人,無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浹。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殺,其默如淵。
聖人不測,其動如天。
賞罰在予,不失其槿。
恭已南面,退奸進賢。
知賢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難,惟斷乃克。
明則不貳,斷則不惑。
既明且斷,惟皇之惑。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語,曰惟正直。
毋作側僻,皇帝汝殛。
諸侯危栗,墜玉失舄。
交相告語,皇帝神明。
四時朝覲,謹修臣職。
四夷走馬,墜鐙遺策。
交相告語,皇帝神武。
解兵修貢,永為屬國。
皇帝一舉,群臣懾焉。
諸侯畏焉,四夷服焉。
作者:黃庭堅
春皇賦上瑞,來寧黃屋憂。
下令走百神,大雲庇九丘。
風聲將仁氣,艷艷生瓦溝。
寒花舞零亂,表裡照皇州。
千門委圭璧,曉日不肯收。
元年冬無澤,穴處長螟蟊。
兩宮初旰食,補袞獻良籌。
有道四夷守,無征萬邦休。
耆年秉國論,涇渭極分流。
輟耒入班品,逸民盡歸周。
股肱共一體,間不容戈矛。
人材如金玉,同美異剛柔。
正須眾賢和,乃可疏共嚅。
改弦張敝法,病十九已瘳。
王指要不匿,蝕非日月羞。
桑林請六事,河水問九疇。
天意果然得,玄功與吾謀。
此物有嘉德,占年在麥秋。
近臣知天喜,玉色動冕旒。
儒館無他事,作詩配崇丘。
作者:高斯得
宗臣一去今三年,玉堂詔許還坡仙。
黨魁久屈再徽用,識與不識皆歡顏。
先生出處固有道,諸公進說徒啾喧。
或雲時事正孔棘,百萬生靈皆倒懸。
公卿唯阿固權位,閹戚盤互拿金錢。
三垂蹙蹙迫軍壘,萬口嗷嗷愁實田。
南交黠寇謀斡腹,東海逆雛方聚船。
奈何揖遜救焚溺,同姓體國寧其然。
或雲大老世模楷,晚節要同金石堅。
不聞鳴犢反潛聖,況復白駒遺眾賢。
濟川必待蒸徒楫,傾否亦資茅茹連。
試看醉翁門下土,當今誰者居清聯。
角巾支杖亟還裡,覽輝翔集毋輕前。
我當靜慮為折衷,咄此二議何其偏。
卦爻時義各有當,聖賢出處無非天。
五真應二泰可致,四不求初屯豈亨。
要知君相誠與否,卓識諒已窮幾先。
苟能舉國聽夫子,雖不俟駕何尤焉。
嚴風吹衣落閩土,幸與盟主相周旋。
酒邊抵掌談世事,愛君憂國固拳拳。
鴻飛遵諸望不及,中夜起坐徒煩煎。
心乎愛矣思有助,斐然狂簡成茲篇。
作者:邵雍
何代無人振德輝,眾賢今日會西畿。
太平文物風流事,更勝元和全盛時。
作者:包何
娶妻生子復生男,獨有君家眾所談。荀氏八龍唯欠一,
桓山四鳳已過三。他時干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
誰道眾賢能繼體,須知個個出於藍。
作者:陳造
十幅擬掛東風蒲,眾賢好事爭挽裾。
盍不一笑留斯須,咄嗟而具成燕胥。
仙醴湛湛白玉壺,篆煙褭褭黃金爐。
駢集水豢羅山膚,彼姝者子不待呼。
襪塵相攜來坐隅,炯然皓齒明眸俱。
含宮吮羽累貫珠,移柱品索鳳將雛。
詼笑盡略世譾拘,諸賢堂堂吏而儒。
才猷聲稱雄萬夫,慰藉傾倒向老迂。
同義已與古並驅,況把樂事分窮塗。
衰顏得酒失槁枯,暫容二子相映朱。
尚憶扶醉下筍輿,江灘人聲雜雁鳧。
一歡轉頭墮空虛,此歡欲繼良難圖。
周旋四賢偕兩姝,此人此日吾知無。
作者:劉處玄
辛酉仲春遊坎上,終日坐春園。異景奇葩在目前。村下勝筠軒。世夢知空且放下,自在似真仙。美醞開尊會眾賢。樂道謝高天。
作者:宋祁
邇英何幸奉經筵,俗狀婆娑艾服年。
蘭葉初窺圖上字,奎鉤乍識禁中天。
坐憑重席慚清問,能讀三墳賴眾賢。
猶藉向來稽古力,不然須合早歸田。
作者:吳泳
易言來復甚昭昭,須識陰陽動靜交。
乾德眾賢當首畫,建炎諸老得中爻。
水波已動龍難蟄,時運方清鳳合巢。
會得生生無盡意,不須詹尹揲瓊茅。
作者:王哲
人人每日,問人要求玄。你便待、做神仙。四四一十六個字,二十八字在眾賢。會得之時也未然。來俱不染,打破般般出上田。一道光明入碧
作者:張掞
黃紙除書下九天,岱宗西麓鎮金田。
鷲峰肅肅臻多士,蘭社熙熙撫眾賢。
像室光華輝曉日,禪心清淨擢秋蓮。
山泉自此增高潔,雲集十方結勝緣。
作者:劉克莊
卷五紅雲一朵邊,抽身偶在眾賢先。
鶴歸鄉倏三千歲,馬老人酬八百錢。
雅歎濛濛徒仰視,騷稱皦皦者難全。
慇勤寄謝文房友,願未來生再結緣。
作者:王令
廣庭簪紱立差肩,黼坐雍容第眾賢。
士得采衣如晝錦,人瞻歸馬若天仙。
況提巨筆乘時出,應有高文與世傳。
我久疏慵無壯思,聊傾病耳待江邊。
作者:潛說友
句落孤山壓老林,橫枝解識燮調心。
眾賢戛擊宗韶頀,外域流傳洗靺任。
不有鹿磯功許大,好壞能兔苑樂如今。
非才久愧班東上,抱甕何當學漢陰。
作者:劉辰翁
湧金門外上船常湖山堂。眾賢堂。到幾淒涼,城角夜吹霜。誰識兩峰相對語,天慘慘,水茫茫。月移疏影傍人牆。怕昏黃。又昏黃。舊日朱門,四聖暗飄香。驛使不來春又老,南共北,斷人腸。
作者:梅堯臣
唐宋典冊竟駢羅,漢詔重令與削磨。
古聖規模猶可法,眾賢馳騁必無蹉。
既除太史來為尹,遂用非才往補訛。
代匠只憂傷手甚,君宜憐我不遑他。
作者:程公許
日馭中天運,冰山失勢多。
可能群枉杜,端藉眾賢和。
公去應前席,人言合上坡。
調停前轍誤,國事竟如何。
作者:陳傑
故王沉憤九重泉,先帝焦勞四十年。
已有含桃存新廟,獨無麥飯灑荒阡。
挽回天怒當初政,扶植人倫在眾賢。
此邸最關宗社計,加恩莫放代來先。
作者:梅堯臣
我世本儒術,所談聖人篇。
聖篇辟乎道,信謂天地根。
眾賢發蘊奧,授業稱專門。
傳箋與註解,璨璨今猶存。
始欲沿其學,陳跡不可言。
唯余兵家說,自昔罕所論。
因暇聊發篋,故讀尚可溫。
將為文者備,豈必握武賁。
終資仁義師,焉愧道德藩。
揮毫試析理,已厭前輩繁。
信有一日長,可壓千載魂。
未涉勿言淺,尋流方見源。
廟謀盛夔离,正議滅烏孫。
吾徒誠合進,尚念有新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