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淨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不被邪魔所惑,各各盡淘真理。
亦非夜聚曉散,亦不遠尋山水。
亦不發願燒香,亦不棄離妻子。
不咽眾生血味,便敬六親九祖。
誓不飲酒猖狂,不入牢獄苦楚。
見利便不干心,處處如欽父母。
你爭無明人我,我自無可作做。
修橋補路隨緣,身作山河國土。
供養大地含靈,上願皇圖永固。
時時風調雨順,日日民歌樂舞。
皆因自性天真,永不入他門戶。
如今一物無求,不著邪魔祛使。
不離當處湛然,運水搬柴佛事。
何須找鐃擊鈸,豈用槌鍾擊鼓。
饒舌合掌歸依,早被參方取怒。
只心普遍蓮花,何異西方淨土。
自古本自無迷,今本何曾有悟。
設有三乘五教,也似添鹽和酣。
生死涅槃如夢,佛說無所作做。
更問達磨西來,他亦別無門路。
直指人心是佛,不可更移一步。
才有絲發是非,便入魔家邪戶。
死中得活之人,諸佛龍天守護。
斬釘截鐵丈夫,這個凡夫了事。
如今人讚神欽,萬劫群靈仰慕。
到此若不回心,豈識摩尼寶庫。
自利利他不竭,經劫且無怕怖。
披雲嘯月吟古風,透石穿山談正法。
只個心如巧畫師,只個身如無縫塔。
東村老婆是我娘,爺是南門張大伯。
作者:秦韜玉
階前莎球綠不卷,銀龜噴香挽不斷。亂花織錦柳撚線,
妝點池台畫屏展。主人公業傳國初,六親聯絡馳朝車。
鬥雞走狗家世事,抱來皆佩黃金魚。卻笑儒生把書卷,
學得顏回忍饑面。
作者:李覯
乾坤父母莫匪慈,胚胎億兆成角羈。
其間哺乳不及處,有時泣殺呱呱兒。
南川上游號沃野,景佑丙子嘗凶饑。
新田始苗舊谷罄,十室八九無晨炊。
伏陰何者不仁甚,釀作水災來助之。
煙煤刷天雨汁黑,嘔山洩谷爭奔馳。
橫流一夜打城郭,萬駑竊發穿毛皮。
東隅有洲屍揖揖,如蟻欲走遭水圍。
屋根無力樹腰折,蛟蜃食人猶擇肥。
濤波一望萬山阻,六親不得相扶持。
國子劉公好仁者,惟時假守茲軍麾。
民生在我不在命,告舟往救無敢違。
童兒赤立婦女困,載之刳木何纍纍,
泥沙外冷內飢渴,口噤不語如狂癡。
牽攣坐臥滿府捨,賦以酒飲加饘糜。
隨流往往亦不死,遠在百里無人知。
損金購得問氏姓,召使親族攜之歸。
司農倉廩盡發出,不待奏報先施為。
有餘況可補不足,大賈蓄家如響隨。
來瞻去察夜繼晝,赤熱不忍蔭華榱。
由斯一郡十萬戶,餓膚日月生膏脂。
存者相保沒者葬,唐虞仁壽重敲躋。
聖主養賢賢養物,氣和鬱鬱通高卑。
城西老宮古松徑,一朝墜露甘如飴。
千柯萬葉結不解,玉階瓊樹光離離。
甿俗奔走競觀者,手攀口吮同齎咨。
學老之人周氏子,好善不類黃冠師。
欲令事跡絢久遠,築亭其他高巍危
公之歸朝不可借,松樹至今猶未衰。
我作此詩揭亭上,他年墜淚如羊碑。
作者:鮑照
小序余患腳上氣四十餘日。
知舊先借傅玄集。
以余病劇。
遂見還。
開帙。
適見樂府詩龜鶴篇。
於危病中見長逝詞。
惻然酸懷抱。
如此重玻
彌時不差。
呼吸乏喘。
舉目悲矣。
火藥間闕而擬之。
松柏受命獨。
歷代長不衰。
人生浮且脆。
鴥若晨風悲。
東海迸逝川。
西山導落暉。
南郊悅籍短。
蒿里收永歸。
諒無疇昔時。
百病起盡期。
志士惜牛刀。
忍勉自療治。
傾家行藥事。
顛沛去迎醫。
徒備火石苦。
奄至不得辭。
龜齡安可獲。
岱宗限已迫。
睿聖不得留。
為善何所益。
捨此赤縣居。
就彼黃壚宅。
永離九原親。
長與三辰隔。
屬纊生望荊
闔棺世業埋。
事痛存人心。
恨結亡者懷。
祖葬既雲及。
壙{土遂}亦已開。
室族內外哭。
親疏同共哀。
外姻遠近至。
名列通夜台。
扶輿出殯宮。
低回戀庭室。
天地有盡期。
我去無還日。
居者今已荊
人事從此畢。
火歇煙既沒。
形銷聲亦滅。
鬼神來依我。
生人永辭訣。
大暮杳悠悠。
長夜無時節。
郁湮重冥下。
煩冤難具說。
安寢委沉寞。
戀戀念平生。
事業有餘結。
刊述未及成。
資儲無擔石。
兒女皆孩嬰。
一朝放捨去。
萬恨纏我情。
追憶世上事。
束教以自拘。
明發靡怡悆。
夕歸多憂虞。
撤閒晨徑流。
輟宴式酒濡。
知今瞑目苦。
恨失爾時娛。
遙遙遠民居。
獨埋深壤中。
墓前人跡滅。
塚上草日豐。
空床響鳴蜩。
高松結悲風。
長寐無覺期。
誰知逝者窮。
生存處交廣。
連榻舒華茵。
已沒一何苦。
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時。
晨夕對六親。
今日掩奈何。
一見無諧因。
禮席有降殺。
三齡速過隙。
幾筵就收撤。
室宇改疇昔。
行女游歸途。
仕子復王役。
家世本平常。
獨有亡者劇。
時祀望歸來。
四節靜塋丘。
孝子撫墳號。
父子知來不。
欲還心依戀。
欲見絕無由。
煩冤荒隴側。
肝心盡崩抽。
作者:梅堯臣
蕭公當貴日,小吏引輕軒。
四德有遺美,六親無異言。
立孤傳世嗣,垂范在閨門。
澮水終歸柎,秋雲逐去魂。
作者:王建
去路何詞見六親,手中刀尺不如人。
可憐池閣秋風夜,愁綠嬌紅一遍新。
作者:蘇轍
男兒生可憐,赤手空腹無一錢。
死喪三世委平地,骨肉不得歸黃泉。
徒行乞丐買墳墓,冠幘破敗衣履穿。
矯然未肯妄求取,恥以不義藏其先。
辛勤直使行路泣,六親不信相尤愆。
問人何罪窮至此,人不敢尤其怨天。
孝慈未省鬼神惡,兄弟寧有木石頑。
善人自古有不遇,力行不廢良謂賢。
作者:戎昱
憶昔千秋節,歡娛萬國同。今來六親遠,此日一悲風。
年少逢胡亂,時平似夢中。梨園幾人在,應是涕無窮。
作者:李夢陽
朝飲馬,夕飲馬,水鹹草枯馬不食,行人痛哭長城下。
城邊白骨借問誰?雲是今年築城者。
但道辭家別六親,寧知九死無還身。
不惜身為城下土,所恨功成賞別人。
去年賊掠開山縣,黑山血迸單于箭。
萬里黃塵哭震天,城門晝閉無人戰。
今年下令修築邊,丁夫半死長城前。
城南城北秋草白,愁雲日暮鳴胡鞭。
作者:吳芾
吾子一布衣,抱道仍懷德。
人呻仰其高,耐寒如松柏。
亦復誚其介,忍窮如鐵石。
欲耕且無田,欲住且無宅。
借人茅舍居,破漏無遮冪。
兀坐懶掃除,凝塵常滿席。
文章老更成,初不事雕刻。
間為場屋游,往往遭棄擲。
進取既不諧,資身又無策。
學學三十年,嘗作離鄉客。
亦豈無六親,為親成間隔。
亦欲求知音,無奈俗眼白。
不知何所負,半生罹此厄。
空讀萬卷書,不得稽古力。
昨朝起開門,雪深平地尺。
極目望四郊,萬里如一色。
窮人盡皺眉,共畏寒威逼。
亦大不能堪,君獨無慼慼。
危然書窗下,哦詩度朝夕。
我送一壺酒,酒面蛆浮碧。
但可澆愁腸,豈足資歡適。
君乃走長篇,再三敘感激。
筆下有如君,足為人楷式。
勿謂道難行,自古有通塞。
時來會見上通津,莫憂計拙無衣食。
作者:李商隱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還秦。
南下大散關,北濟渭之濱。
草木半舒坼,不類冰雪晨。
又若夏苦熱,燋卷無芳津。
高田長檞櫪,下田長荊榛。
農具棄道旁,饑牛死空墩。
依依過村落,十室無一存。
存者皆面啼,無衣可迎賓。
始若畏人問,及門還具陳。
右輔田疇薄,斯民常苦貧。
伊昔稱樂土,所賴牧伯仁。
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親。
生兒不遠征,生女事四鄰。
濁酒盈瓦缶,爛谷堆荊囷。
健兒庇旁婦,衰翁舐童孫。
況自貞觀後,命官多儒臣。
例以賢牧伯,徵入司陶鈞。
降及開元中,奸邪撓經綸。
晉公忌此事,多錄邊將勳。
因令猛毅輩,雜牧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
或出幸臣輩,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奴隸厭肥豚。
皇子棄不乳,椒房抱羌渾。
重賜竭中國,強兵臨北邊。
控弦二十萬,長臂皆如猿。
皇都三千里,來往同雕鳶。
五里一換馬,十里一開筵。
指顧動白日,暖熱回蒼旻。
公卿辱嘲叱,唾棄如糞丸。
大朝會萬方,天子正臨軒。
采旂轉初旭,玉座當祥煙。
金障既特設,珠簾亦高褰。
捋鬚蹇不顧,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艱屨,附之升頂顛。
華侈矜遞衒,豪俊相併吞。
因失生惠養,漸見徵求頻。
奚寇西北來,揮霍如天翻。
是時正忘戰,重兵多在邊。
列城繞長河,平明插旗旛。
但聞虜騎入,不見漢兵屯。
大婦抱兒哭,小婦攀車轓。
生小太平年,不識夜閉門。
少壯盡點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揮淚連秋雲。
廷臣例獐怯,諸將如羸奔。
為賊掃上陽,捉人送潼關。
玉輦望南鬥,未知何日旋。
誠知開闢久,遘此雲雷屯。
送者問鼎大,存者要高官。
搶攘互間諜,孰辨梟與鸞。
千馬無返轡,萬車無還轅。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
南資竭吳越,西費失河源。
因今左藏庫,摧毀惟空垣。
如人當一身,有左無右邊。
筋體半痿痺,肘腋生臊膻。
列聖蒙此恥,含懷不能宣。
謀臣拱手立,相戒無敢先。
萬國困杼軸,內庫無金錢。
健兒立霜雪,腹歉衣裳單。
饋餉多過時,高估銅與鉛。
山東望河北,爨煙猶相聯。
朝廷不暇給,辛苦無半年。
行人搉行資,居者稅屋椽。
中間遂作梗,狼藉用戈鋋。
臨門送節制,以錫通天班。
破者以族滅,存者尚遷延。
禮數異君父,羈縻如羌零。
直求輸赤誠,所望大體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厭八珍。
敢問下執事,今誰掌其權。
瘡疽幾十載,不敢扶其根。
國蹙賦更重,人稀役彌繁。
近年牛醫兒,城社更扳援。
盲目把大旆,處此京西藩。
樂禍忘怨敵,樹黨多狂狷。
生為人所憚,死非人所憐。
快刀斷其頭,列若豬牛懸。
鳳翔三百里,兵馬如黃巾。
夜半軍牒來,屯兵萬五千。
鄉里駭供億,老少相扳牽。
兒孫生未孩,棄之無慘顏。
不復議所適,但欲死山間。
爾來又三歲,甘澤不及春。
盜賊亭午起,問誰多窮民。
節使殺亭吏,捕之恐無因。
咫尺不相見,旱久多黃塵。
官健腰佩弓,自言為官巡。
常恐值荒迥,此輩還射人。
愧客問本末,願客無因循。
郿塢抵陳倉,此地忌黃昏。
我聽此言罷,冤憤如相焚。
昔聞舉一會,群盜為之奔。
又聞理與亂,在人不在天。
我願為此事,君前剖心肝。
叩頭出鮮血,滂沱污紫宸。
九重黯已隔,涕泗空沾唇。
使典作尚書,廝養為將軍。
慎勿道此言,此言未忍聞。
作者:蘇轍
枯桑舒牙葉漸青,新蠶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隨手敗,今冬衣著及春營。
傾囷計口賣余粟,買箔還家待種生。
不惟箱篚供婦女,亦有鉏鎛資男耕。
空巷無人斗容冶,六親相見爭邀迎。
酒餚勸屬坊市滿,鼓笛繁亂倡優獰。
蠶叢在時已如此,古人雖沒誰敢更。
異方不見古風俗,但向陌上聞吹笙。
作者: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絕,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借問女郎何處來?含嚬欲語聲先咽。
回頭斂袂謝行人;喪亂漂淪何堪說!
三年陷賊留秦地,依稀記得秦中事。
君能為妾解金鞍,妾亦與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臘月五,正閉金籠教鸚鵡。
斜開鸞鏡懶梳頭,閒憑雕欄慵不語。
忽看門外起紅塵,已見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倉惶,朝士歸來尚疑誤。
是時西面官軍入,擬[二]向潼關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盡道賊軍來未及。
須臾主父乘奔至,下馬入門癡似醉。
適逢紫蓋去蒙塵,已見白旗來匝地。
扶羸攜幼競相呼,上屋緣牆不知次,
南鄰走入北鄰藏,東鄰走向西鄰避;
北鄰諸婦鹹相湊,戶外崩騰如走獸。
轟轟昆昆乾坤動,(「昆昆」,蔣雲當作「輥輥」。)萬馬雷聲從地湧。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煙烘烔。
日輪西下寒光白,上帝無言空脈脈。
陰雲暈氣若重圍,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氣潛[三]隨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拆」,項校作「坼」。)
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
舞伎歌姬盡暗損,(「損」,蔣、項校作「捐」。)嬰兒稚女皆生棄。
東鄰有女眉新畫,傾國傾城不知價;
長戈擁得上戎車,回首香閨淚盈把[四]。
旋抽金線學縫旗,纔上雕鞍教走馬。
有時馬上見良人,不敢回眸空淚下。
西鄰有女真仙子,一寸橫波剪秋水,
妝成只對鏡中春,年幼不知門外事。
一夫跳躍上金階,斜袒半肩欲相恥。
牽衣不肯出朱門,紅粉香脂刀下死。
南鄰有女不記姓,昨日良媒新納聘。
琉璃階上不聞行,翡翠簾間空見影。
忽看庭際刀刃鳴,身首支離在俄頃。
仰天掩面哭一聲,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鄰少婦行相促,旋拆雲鬟拭眉綠。
已聞擊托壞高門,不覺攀緣上重屋。
須臾四面火光來,欲下回梯梯又摧。
煙中大叫猶求救,樑上懸屍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鋸,不敢踟躕久回顧。
旋梳蟬鬢逐軍行,強展蛾眉出門去。
萬里從茲不得歸,六親自此無尋處。
一從陷賊經三載,終日驚憂心膽碎。
夜臥千重劍戟圍,朝餐一味人肝膾。
鴛幃縱入豈成歡?寶貨雖多非所愛。
蓬頭垢面龍眉赤,幾轉橫波看不得。
衣裳顛倒言語異,面上誇功雕作字。
柏台多士盡狐精,蘭省諸郎皆鼠魅。
還將短髮戴華籫,不脫朝衣纏繡被;
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魚為兩史。
朝聞奏[五]對入朝堂,暮見喧呼來酒市。
一朝五鼓人驚起,呼嘯喧爭如竊語[六]。
夜來探馬入皇城,昨日官軍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來兮暮應至。
兇徒馬上暗吞聲,女伴閨中潛生[七]喜。
皆言冤憤此時銷,必謂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馬傳聲急,又道官軍全陳入;
大彭小彭相顧憂,二郎四郎抱鞍泣。
沉沉[八]數日無消息,必謂軍前已銜璧;
簸旗掉劍卻來歸,又道官軍悉敗績。
四面從茲多厄束,(「厄束」,項校作「軛束」)一斗黃金一升粟[九]。
尚讓廚中食木皮,黃巢機上刲人肉。
東南斷絕無糧道,溝壑漸平人漸少。
六軍門外倚殭屍,七架營中填餓殍。
(「七架」,陳寅恪校作「七萃」。)
長安寂寂金(今)何有?廢市荒街麥苗秀。
採樵斫盡杏園花,修寨誅殘御溝柳。
華[一○]軒繡轂皆銷散,甲第朱門無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樓前荊棘滿。
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
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來時曉出城東陌,城外風煙如塞色。(「塞色」,蔣校作「墨色」。)
路旁時見游奕軍,坡下寂無迎送客。
霸陵東望人煙絕,樹鎖(鎖)驪山金翠滅。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牆匡[一一]月。
明朝曉至三峰路,百萬人家無一戶。
破落田園但有蒿,催殘竹樹皆無主。(「催」,項校作「摧」。)
路旁試問金天神[一二],金天無語愁於人。
廟前古柏有殘蘗[一三],殿上金爐生暗塵。
一從狂寇陷中國,天地晦[一四]冥風雨黑;
案前神水咒不成,壁上陰兵驅不得。
閒日徒歆奠饗思,(「思」,趙遂之校作「恩」。)危時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簫管不曾聞,筵上犧牲無處覓。
旋教魘鬼傍鄉村,誅剝生靈過朝夕。
妾聞此語愁更愁,天遣時災非自由。
神在山中猶避難,何須責望東諸侯!
前年又出揚震關,舉頭雲際見荊山。
如從地府到人間,頓覺時清天地閒。
陝州主帥忠且貞,不動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帥能戢兵,千里晏然無戈[一五]聲。(「戈」,蔣校作「犬」。)
朝攜寶貨無人問,夜插金釵唯獨行。
明朝又過新安東,路上乞漿逢一翁。
蒼蒼面帶苔蘚色,隱隱身藏蓬荻中。
問翁本是何鄉曲?底是寒天霜露宿?(「是」,項校作「事」。)
老翁蹔起欲陳辭,卻坐支頤仰天哭。
鄉園本貫東畿縣,歲歲耕桑臨近甸;
歲種良田二百廛,年輸戶稅三千[一六]萬。
小姑慣織褐絁袍,中婦能炊紅忝飯。
千度倉兮萬絲[一七]箱,黃巢過後猶殘半。
自從洛下屯師旅,日夜巡兵入村塢;
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風吹白虎。
入門下馬若旋風,罄室傾囊如捲土。
家財既盡骨肉離,今日垂年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萬家,
朝饑[一八]山上尋蓬子,夜宿霜中臥荻花!
妾聞此父傷心語,竟日闌干淚如雨。
出門惟見亂梟鳴,更欲東奔何處所?
仍聞汴路舟車絕,又道彭門自相殺;
野色徒銷戰士魂,河津半是冤人血。」
適聞有客金陵至,見說江南風景異。
自從大寇犯中原,戎馬不曾生四鄙,
誅鋤竊盜若神功,惠愛生靈如赤子。
城壕固謢教金湯[一九],(徐俊云:伯三三八一、斯五八三四作「學」。作「教」誤。)
賦稅如雲送軍壘。
奈何四海盡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難徒為闕下人,懷安卻羨江南鬼。
願君舉棹東復東,詠此長歌獻相公。
作者:王哲
未欲修持,先通吉善,在家作福堪當。晨參夜禮,長是名香。漸漸財疏色減,看分寸、營養爺娘。擒猿馬,古來一句,柔弱勝剛強。從長。凡百事,先人後己,勤認炎涼。與六親和睦,朋友圓方。宗祖靈祠祭饗,頻行孝、以序思量。逢佳節,歡欣訪飲,齊唱滿庭芳。
作者:唐時升
大海一浮漚,世界一微塵。
何異六合間,置此七尺身。
百年若一夢,戀戀此六親。
正如逆旅中,慇勤會四鄰。
離合難為常,匪夕唯伊晨。
愚者勿復道,嗟彼英雄人。¤
作者:龔自珍
嬌小溫柔播六親,蘭姨瓊姊各沾巾。
九泉肯受狂生譽,藝是針神貌洛神。
作者:蘇轍
枯桑舒牙葉漸青,新蠶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隨手敗,今冬衣著及春營。
傾囷計口賣余粟,買箔還家待種生。
不惟箱篚供婦女,亦有鉏鎛資男耕。
空巷無人斗容冶,六親相見爭邀迎。
酒餚勸屬坊市滿,鼓笛繁亂倡優獰。
蠶叢在時已如此,古人雖沒誰敢更。
異方不見古風俗,但向陌上聞吹笙。
作者:於濆
貧女苦筋力,繰絲夜夜織。萬梭為一素,世重韓娥色。
五侯初買笑,建章方落籍。一曲古涼州,六親長血食。
勸爾畫長眉,學歌飽親戚。
作者:唐之淳
毛滄兒,毛滄兒,滄兒生在蘭滄西。
蘭滄去天萬有三千里,土人花腳金兩齒。
滄兒之父名聲達天子,天子遣使遠召之,滄兒隨父來京師
。
滄兒年幾何?三歲尚不足,兩歲頗有餘。
頂犀眼漆唇抹朱,學語未成意態殊。
麒麟之子,宛馬之駒,產自絕域升天衢,人言傳書有種非
爾雛?爾父年幾何?五十逾六未及耆。
十五年落西南夷,西南之人愚不識,長官麾呵婦女笑罵兒
童欺。
昔辭鄉里六親俱,白髮黃口同係累。
一家盡死,一身在載錫,爾胤惟有天公知。
天公知,又錫爾冠爵,帶而裳衣,脫爾介冑,參龍虎夔。
毛滄兒,毛滄兒,好兒子,爾父老矣。
望爾似爾父,爾宗有光。
祝爾長大,無諸禍殃。
吐爾錦心繡腸,出擅昭代之文章,如馬、班、燕、許鳴漢
唐。
毛滄兒,毛滄兒,父友作歌聽勿忘。
作者:釋道川
生涯如夢若浮雲,活計都無絕六親。
留得一雙青白眼,笑他無限往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