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呂勝己
人生如意少。誰得似仙翁,身名俱好。亨衢騰踏早。駕雙旌五馬,便居蓬島。閩山蜀道。秉玉節、油幢屢到。號當今、有腳陽春,處處變愁成笑。尤妙。晚陪論道。密贊調元,虎符重剖。去勞自保。奉香火、歸來了。見煌煌甲第,兩兩龍駒,綠鬢朱顏未到。是平生、種德陰功,自天有報。
作者:劉仙倫
周易一書,更三聖人,深切著明。凡變通動靜,有形有象,盈虛消息,時止時行。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來今無兩心。褰帷暇,手韋編不置,聊以娛情。如今祝壽慇勤。請得以推評理致新。看九重有命,晉侯錫馬,三公論道,鼎足承君。同厥震男,拔乎泰茹,玉筍班中聯步什。賢奮建,定豐亨豫大,揚夬王庭。
作者:宋孝宗
一德如公豈合閒,聊分西面欲憂寬。
不辭論道虛台席,暫假宣威築將壇。
風教已興三蜀靜,干戈載戢萬方安。
歸來尚想終霖雨,未許鄉人衣錦看。
作者:杜衍
中懷無絆外緣間,深掩禪扉客到難。
勝景可曾飛錫去,好山多祇捲簾看。
畫升講座天花落,夜步吟軒海月殘。
今日逢師堪論道,歸心愁思一時寬。
作者:曾幾
江西草堂清,道價直寰宇。
中分死心坐,親飲晦堂乳。
與人作陰涼,雨後散煩暑。
千林搖落後,鬱鬱松柏古。
厖頭覆霜雪,碧眼照針縷。
貫穿禪家流,領略我輩語。
居山專論道,餘事百不睹。
人言師疏慢,我但見媚嫵。
去年瀟湘來,叢席歷幾所。
踞堂號知識,說法若雲雨。
陰求乃翁事,未見一人舉。
請師長住世,此道要盟主。
杖拂有餘閒,時時入州府。
作者:韓愈
相公罷論道,聿至活東人。御史坐言事,作吏府中塵。
遂令河南治,今古無儔倫。四海日富庶,道途隘蹄輪。
府西三百里,候館同魚鱗。相公謂御史,勞子去自巡。
是時山水秋,光景何鮮新。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遺我行旅詩,軒軒有風神。譬如黃金盤,照耀荊璞真。
我來亦已幸,事賢友其仁。持竿洛水側,孤坐屢窮辰。
多才自勞苦,無用只因循。辭免期匪遠,行行及山春。
作者:侯善淵
休論道,莫參禪。無為清淨好因緣。悟玄之,玄又玄。修正覺,奪仙權。威眸闡奕玩丹天。五靈飛,易羽仙。
作者:范祖禹
上聖隆西眷,中朝報鉅賢。
三刀重夢寐,四國賴蕃宣。
自昔方隅遠,惟公惠澤偏。
絃歌初撫字,使節再聯翩。
召父深仁浹,文翁美化全。
南圖回海浪,北極上星躔。
霖雨蘇群物,卿雲被八埏。
從容方論道,引避不居權。
忠馭何頻叱,行帷又一褰。
漏天開霧雨,燒棧掃雲煙。
玉壘山橫雪,羅江水映綿。
閭閻瞻冕服,父老識旌旃。
清靜嘗能理,煩苛冀盡蠲。
銷兵無吠警,含哺但安眠。
富庶寧加此,功名固有焉。
豈惟私蜀土,佇更秉陶甄。
作者:貫休
花島相逢滿袖雲,藉花論道過金巾。
騰騰又入仙山去,只恐是青城丈人。
作者:張栻
久憩珠林寺,高軒自遠來。
攜朋上喬岳,載酒到瓊台。
論道吟心樂,吟詩笑眼開。
遙觀松柏樹,風韻有餘哀。
作者:林泳
杏壇之外聖人徒,千載遺編喜卷舒。
一字名篇原易卦,萬言論道廣聃書。
黃庭丹學分苗裔,紫府仙經得緒餘。
正為文章太奇崛,尋常眼目亦疪渠。
作者:武元衡
禪堂支許同,清論道源窮。起滅秋雲盡,虛無夕靄空。
池澄山倒影,林動葉翻風。他日焚香待,還來禮惠聰。
作者:蘇頌
璞玉渾金量,經邦論道賢。
肖形真間氣,委蛻欻終天。
繐帳群公奠,楹書奕世傳。
雲誰哭之慟,慶歷老同年。
作者:馮時行
樅陽之陽羌廬峰,千巖萬壑雲濛濛。
仙人往往游其中,安期羨門喬與松。
天或使之為扃封,咫尺象外不可通。
我昔杖履秋將窮,洞宮蕭森還遽匆。
至今魂夢江南東,聞君斸石蒼崖穹。
下燕眾客幽襟同,君真庶幾羌俗翁。
作詩疾驅勤僕僮,斬薙薈蔚煩祝融。
木章竹個群巔空,要使恢廓無蔽蒙。
指麾八極呼雲風,坐與九江爭俊雄。
當有騎鶴來遐沖,與君論道如崆峒。
去之勿疑求大功,慎勿顧此杉楠楓。
作者:梅堯臣
避暑就高台,不如就賢人。
賢人若冰雪,論道通鬼神。
自言信手書,字字事有因。
往往得遺逸,烜赫見名臣。
是日劉夫子,拍手氣益振。
重睹太史公,吾徒幸來親。
大笑舉玉杯,陶然任天真。
內樂不復熱,豈以身為身。
作者:蘇軾
旃檀婆律海外芬,西山老臍柏所薰。
香螺脫黶來相群,能結縹緲風中雲。
一燈如螢起微焚,何時度盡繆篆紋。
繚繞無窮合復分,綿綿浮空散氤氳。
東坡持是壽卯君,君少與我師皇墳。
旁資老聃釋迦文,共厄中年點蠅蚊。
晚遇斯須何足雲,君方論道承華勳。
我亦旗鼓嚴中軍,國恩未報敢不勤。
但願不為世所醺,爾來白髮不可耘。
問君何時返鄉粉,收拾散亡理放紛。
此心實與香俱焄,聞思大士應已聞。
作者:沈約
皇情悵東{舟世}。
羽旆拂南廛夏雲清朝景。
秋風揚早蟬。
飲和陪下席。
論道光上筵。
作者:劉宰
甕牖篝燈一笑同,地壚燒火愧家風。
論財以義輕浮俗,論道歸儒識至公。
行異於時方易沮,理趨於數要深窮。
老來狂斐君無誚,他石猶堪付玉工。
作者:葉適
可但補闕名官日,不逢引裾強諫時。
上朝有疏天常納,下殿無行誰獨疑。
論道何如出綸晚,督軍頗歎封侯遲。
凌煙畫手今寂寞,豆蔻林高荔子垂。
作者:杜甫
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
人生萬事無不有。近者抉眼去其夫,河東女兒身姓柳。
丈夫正色動引經,酆城客子王季友。群書萬卷常暗誦,
孝經一通看在手。貧窮老瘦家賣屐,好事就之為攜酒。
豫章太守高帝孫,引為賓客敬頗久。聞道三年未曾語,
小心恐懼閉其口。太守得之更不疑,人生反覆看亦丑。
明月無瑕豈容易,紫氣鬱郁猶沖鬥。時危可仗真豪俊,
二人得置君側否。太守頃者領山南,邦人思之比父母。
王生早曾拜顏色,高山之外皆培塿。用為羲和天為成,
用平水土地為厚。王也論道阻江湖,李也丞疑曠前後。
死為星辰終不滅,致君堯舜焉肯朽。吾輩碌碌飽飯行,
風後力牧長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