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楚老
一從黃帝葬橋山,碧落千門鎖元氣。
作者:王安石
予常值真人,能藏毒而寧。
能納穢若淨,能易膻使馨。
能解身赫赫,能逆如冥冥。
日唯汝心攖,而汝耳目熒。
廓然而無營,其孰擾汝靈。
神奇實主汝,厥通莫之令。
嘻予豈不知,黃帝與焦螟。
死心而廢形,乃可少聞霆。
顧今親遘之,於吾獨剽聆。
刳心事斯語,自儆以書銘。
作者:謝朓
陽季勾萌達。
炎徂溽暑融。
商暮百工止。
歲極凌陰沖。
作者:徐凝
黃帝旌旗去不回,空餘片石碧崔嵬。
有時風捲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
天地茫茫成古今,仙都凡有幾人尋。
到來唯見山高下,只是不知湖淺深。
作者:吳則禮
先生個中人,百骸一破甑。
端憎屐滿門,姑現維摩玻
枕邊黃帝書,大笑醫多盧。
酬對雖種種,而我初如如。
要吃十方飯,不擔叢林板。
久入無礙禪,遂具通身眼。
客來據胡床,喚婢傳酒觴。
深藏世啼舌,浩歌看屋樑。
孔兄掉頭去,寧復挽渠信。
未辦作癡兒,戶樞以鐵鑄。
作者:石介
我來南山興感悲,萬物紜紜宰者誰。
眾材叢卑無奇姿,直轅曲輪皆所宜。
大木磊磊節干奇,撐巖拄谷無處施。
我願天子修明堂,坐朝諸侯會四夷。
柱要十圍棟百尺,日責匠石搜訪之。
千人用斧萬人拽,大根斫斷山崩欹。
五州追牛十縣丁,載送上都天子怡。
輪般駭汗工倕走,有目未省曾觀窺。
黃帝合宮堯衢室,周制九筵虞總期。
聽政朝夕有攸處,闔門左右鹹以時。
天子拱手四輔立,坐致四海為雍熙。
不用直棄用即大,短轅曲輪爾胡為。
作者:鄭清之
椒盤為計定春前,客裹那知歲籥遷。
行路間關穿履雪,薄官羞澀看囊錢。
愧無黃帝屠蘇酒,試謁淵明種秫田。
令尹可人應拍手,從教滿意作新年。
作者:方回
晝夜雨不止,旬餘復旬餘。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處,出門但泥塗。
屬時乏美酒,積悶無由除。
翻閱故篋中,偶得黃帝書。
維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駒。
五運今未測,飄驟將焉如。
大谷十二俞,孰砭斯民瘉。
作者:密陀僧
黃帝上天時,鼎湖元在茲。七十二玉女,化作黃金芝。
作者:舒岳祥
寒暑一大瘧,天地一病軀。
古來幾寒暑,元氣朘削余。
人物生其中,短小一侏儒。
神農乏藥草,黃帝無醫書。
坐令豺虎橫,咬嚼為膏腴。
頑疾久不治,臟腑生蟲蛆。
顧借大雷斧,磔此害物徒。
八荒既清廓,萬古無憂虞。
作者:郭印
學道淹四紀,微痾一點無。
今年歲八十,有疾纏吾軀。
初因水道澀,藥寒變河魚。
食飲便退縮,脾土成中虛。
言語氣自短,坐起人須扶。
四肢時厥冷,甘心委冥途。
醫者紛紛來,其說庸且疏。
萬方覓靈丹,千載憶神盧。
紫巖老劉君,深通黃帝書。
易學自該貫,醫術乃緒餘。
一診洞腑臟,再診知榮枯。
謂當十期壽,小恙安足虞。
藥石未數進,疾證半已除。
乃知所造妙,當與古人俱。
自足著方論,欲以開迷徒。
新書若行事,功倍南陽朱。
吾聞活人多,天報定不渝。
施此安樂法,勝造千浮屠。
陰德在一念,豈止治獄歟。
況君有令子,歸矣高其閭。
作者:王維
莫驚寵辱空憂喜,莫計恩讎浪苦辛。
黃帝孔丘何處問,安知不是夢中身。
作者:梅堯臣
燕馬易畫,吳牛難圖。
馬骨隱細牛骨麤,馬毛厚密牛毛疏。
麤疏必辨別,細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筆,能出韓干徒。
干馬精神在韁勒,嵩牛怒斗無牽拘。
昨日何家觀小軸,絹雖破爛色不渝。
二頭相觸角競掎,前腳如跪後腳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寫盡蹄腕殊。
一勝一敗又苦似,勝者很逐敗者趨。
卷窮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書。
尚書國初人,愛畫收幾廚。
買時不惜金與帛,帛載牛車錢載驢。
後世兒孫不能保,賣人窮市無須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錢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為何氏有,裝背入眼天下無。
坐中吾儕趣已異,又喜玄女傳兵符。
此本實稱閻令畫,下筆簡細容顏姝。
三人鬼狀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黃帝中間蔭葩蓋,霞扇錯玳旌擁朱。
冠服難知歲月遠,但見儀衛森清都。
復觀鹿台獨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娛。
酒池肉林騎行炙,剖心斮脛堪悲吁。
數幅吳王宴西子,彩舟張樂當姑蘇。
宮娥數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紅芙蓿
黛峰細浪得平遠,前對洞庭傍太湖。
商紂夫差可垂誡,歷世傳翫參盤盂。
雕鷹草木不足記,特詠此事心何如。
作者:謝朓
泉流疏已清。
原隰甸已平。
鹹言祚惟億。
敦民保齊京。
作者:宋太宗
因緣業障遇真稀,黃帝乘龍豈是非。
達識尚凝常恍惚,愚蒙學解故相違。
華池秘密人天授,神室光揚日月輝。
智者無言皆口嘿,敢將容易論玄機。
作者:劉基
君不見天穆之山二千仞,天帝所以觴百靈。
三嬪不下兩龍去,九歌九辯歸杳冥。
我忽乘雲夢輕舉,身騎二虹臂六羽。
指揮開明辟帝關,環珮泠泠曳風雨。
明月照我足,倒影搖雲端。
參差紫鸞笙,響震瑤台寒。
我欲聽之未敢前,空中接引皆神仙。
煙揮霧霍不可測,翠葩金葉光相射。
鯨鍾虎虡鏗鴻蒙,撼崑崙兮殷崆峒。
揚天桴兮伐河鼓,咸池波兮析木風。
遂昇泰階朝玉帝,側身俯伏當瓊陛。
訊曰太極折裂為乾坤,紛紛枝葉皆同根。
胡為妄生水火金木土,自使激搏相熬煎?臣聞三皇前,群
物鹹熙熙,眾子戴一父,皞皞無偏私。
忽然元氣自蕩潏,變換白黑分賢癡。
蚩尤與黃帝,從此興戈矛。
流毒萬萬古,爭奪無時休。
骨肉自殘賊,帝心至仁能不憂?帝不答,臣心迷。
風師咆哮虎豹怒,銀漢洶湧天雞啼。
飆輪撇捩三島過,海水儘是青玻璃。
神奔鬼怪惕驚起,遺音鸑鸑猶在耳。
夢耶游耶不可知,但見愁雲漠漠橫九疑。
作者:皮日休
三百八十言,出自伊祁氏。上以生神仙,次雲立仁義。
玄機一以發,五賊紛然起。結為日月精,融作天地髓。
不測似陰陽,難名若神鬼。得之升高天,失之沈厚地。
具茨雲木老,大塊煙霞委。自顓頊以降,賊為聖人軌。
堯乃一庶人,得之賊帝摯。摯見其德尊,脫身授其位。
舜唯一鰥民,冗冗作什器。得之賊帝堯,白丁作天子。
禹本刑人後,以功繼其嗣。得之賊帝舜,用以平洚水。
自禹及文武,天機□然弛。姬公樹其綱,賊之為聖智。
聲詩川競大,禮樂山爭峙。爰從幽厲余,宸極若孩稚。
九伯真犬彘,諸侯實虎兕。五星合其耀,白日下闕里。
由是聖人生,於焉當亂紀。黃帝之五賊,拾之若青紫。
高揮春秋筆,不可刊一字。賊子虐甚斨,奸臣痛於箠。
至今千餘年,蚩蚩受其賜。時代更復改,刑政崩且陊。
予將賊其道,所動多訾毀。叔孫與臧倉,賢聖多如此。
如何黃帝機,吾得多坎躓。縱失生前祿,亦多身後利。
我欲賊其名,垂之千萬祀。
作者:陸游
世言黃帝華胥境,千古蓁荒孰再游?但解消搖化蝴蝶,不須富貴慕蚍蜉。
作者:謝覺哉
遠望郁蒼連,抱嶺環川。成林古柏勢參天。
百里荒原青一點,愈見森然,碑石付落煙。
唐宋無傳。茫茫幾千年。漢武驅胡勳尚在,
安用求仙?
廟貌仰崔巍,子孫宜其。四萬五千萬有其。
掃墓何為?玄黃涿鹿尚餘威,不是為窮才念祖,
祖武依希
作者:歐陽光祖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趙高采歷競新作,胡母博學誇宏模。
是時小篆方挺出,蒼籀字畫勤芟除。
雲陽系囚變隸體,世喜簡便爭奔趨。
人文日巧偽日勝,古意自此皆荒蕪。
嶧山野火惟焦蘇,苦縣光和碑亦無。
宣王石鼓後來出,真贗莫訂徒嗟吁。
陽冰凜凜及前輩,字骨瘦硬中敷腴。
潮乎下筆亦清切,杜陵謂與李蔡俱。
寂寥恍已隔千載,游心藝苑惟長驅。
我朝巨筆惟章徐,武夷近數延陵吳。
吳君心近覷天巧,瘦不露骨肥不粗。
小字銀鉤鐵畫如,大字龍蛇相鬱紆。
上窮羲黃下秦漢,掎摭彝鼎並盤盂。
知音惜無浣花老,侯門欲曳鄒陽裾。
勸君行矣勿留滯,識真四海多通儒。
莫學婦人寫陰符,莫作奇字索酒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