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吉昌
乾坤利判陰陽位。樸散氤氳成器。母懷子腹,兒因母產,杳冥分瑞。體化成純粹。廓神室、雲收塵累。現風清月朗,金童飛舞,傲嘉山,景奇異。宴罷歸來沉醉。到華胥,玉關猶閉。劈開璧帳,主人邀我,密傳祖意。豈有三空,體顯清淨,圓明不二。放縱橫自在,無縈無系,與虛空類。
作者:謝諤
陶公勳業在姑蘇,扁舟歸來春水湖。
張良亦從赤松子,拋擲兵閒黃石書。
平吳戮項本無事,所適定非真適意。
戰酣人境強回頭,晚乃逍遙脫塵累。
先生之適真天然,浩氣養得歸林泉。
一生袖卻奪標手,名利噎眼如雲煙。
清風丈室數椽足,幕天席地月為燭。
徑有幽花杖履香,窗延野竹縹緗綠。
天邊白雲不可呼,空中野鶴隨所如。
延年美意復誰解,拂塵岸巾聊自娛。
松紋簟滑琉璃色,臥展南華書一帙。
先生之適真天然,不速成還嗔叩門客。
作者:呂溱
壯爾盡忠力,耆年保素心。
東門脫圭組,南國傲雲林。
水石排清景,簷楹入翠院。
雜花春瑩酒,脆葉夜驚禽。
竹月歌欹枕,松風一解襟。
體清塵累去,天得道腴深。
坐有三公適,中無一芥侵。
大恩嗟未報,何日奉觴琴。
作者:姚勉
詩家王半山,妙語占清絕。
曲高和斯寡,郢曲愧春雪。
句中寓深意,端為我輩設。
以規不以頌,如玉得磋切。
予生戰場屋,一勝久未決。
勇余尚欲賈,磨硯欲穿鐵。
第慚不善斲,顏汗指亦血。
乞靈濟楚師,此敵儻可滅。
如君洗塵累,盆盎易甄別。
鷹揚會有日,奮翅脫籠紲。
作者:高啟
夕陽西下嶂,返照東湖水。
來尋古寺游,楓葉秋幾里。
叩門山猿驚,維馬林鳥起。
鐘聲出煙去,半落漁舟裡。
楞伽義未曉,塵累方自恥。
欲打塔銘碑,從僧乞山紙。
作者:張繼先
誦真經,期萬過。未滅無明心火。宜回首,探真空。融怡淡漠中。自古人,何處在。謾記聲名沽賣。拋塵累,養清閒。瓊漿自駐顏。
作者:張宇初
好遁寧高尚,棲遲若去官。
掃雲期晚霽,臥雨惜春寒。
張說文辭癖,陶潛水木寬。
故人書少慰,塵累了無干。
作者:釋文珦
世外無塵累,幽居趣味長。
深蹊竹影薄,小圃藥苗香。
水氣浮溪壁,山風掃石床。
頻來從此始,莫怪老夫狂。
作者:程公許
臨邛自昔多仙才,鶴鳴神丹夜昭回。
唐鴻都客尤奇俊,飛神碧落超蓬萊。
宋採石戰強敵摧,少微褒封自公台。
心印今復傳雲來。儒釋老氏鼎立如三才,
凡囿形數由剸裁。授非其人委煙埃。
如碧雲張亦異哉。幾年願見心渴梅,
吾徒笑我老尚孩。三生彷彿同侍劫刃台,
羊腸百折何獨行虺聵。赤城醮盟三月齋,
青雲有梯攀崔嵬,星冠禹步旋斗魁。
天門蕩蕩金碧堆,章函歷上九虎開。
津梁爽靈帝所哀,瞬息命令傳風雷。
帝宸留侍非不佳,眷此濁海多劫災。
力扶道法授沉埋,三千功行之積仙可階。
世人汩沒進底蛙,各主其教相觝排。
吾師思以一理該,與我心契無復猜。
何當歲晚棄置塵累,棲巖一龕煙雲相與儕。
芝術可庖露可杯,商略道蘊生死裁。
左攜羨門安期右洪崖,超塵沙劫馭氣凌九垓。
作者:馬鈺
師父專專封閉戶,非干固濟雲洞。亦非誇*,能受三冬饑凍。為我遇頑戀俗,用機化、玄言必中。等待子自悟知其愚,捨家物外拿弄。怡然頓覺元初,捐塵累,便烹鉛更烹汞。於澄湛中,保養神珠為貢。直待功成行滿,恁時節、攜雲跨鳳。赴蓬萊島,仙童遠遠來迎*。
作者:曹既明
湖山平生親,松竹亦瓜葛。
深期說情話,跬步成契闊。
豈無朝夕思,或以塵累奪。
何當淡相從,長年席不割。
作者:釋文珦
飄然攜杖錫,歸隱故山中。
鳥道雲泉遠,猿聲煙樹重。
清閒銷不盡,塵累坐來空。
早晚須相見,知居若個峰。
作者:劉禹錫
沅江清悠悠,連山郁岑寂。回流抱絕巘,皎鏡含虛碧。
昏旦遞明媚,煙嵐分委積。香蔓垂綠潭,暴龍照孤磧。
淵明著前志,子驥思遠蹠。寂寂無何鄉,密爾天地隔。
金行太元歲,漁者偶探賾。尋花得幽蹤,窺洞穿暗隙。
依微聞雞犬,豁達值阡陌。居人互將迎,笑語如平昔。
廣樂雖交奏,海禽心不懌。揮手一來歸,故溪無處覓。
綿綿五百載,市朝幾遷革。有路在壺中,無人知地脈。
皇家感至道,聖祚自天錫。金闕傳本枝,玉函留寶歷。
禁山開秘宇,復戶潔靈宅。蕊檢香氛氳,醮壇煙冪冪。
我來塵外躅,瑩若朝星析。崖轉對翠屏,水窮留畫鷁。
三休俯喬木,千級扳峭壁。旭日聞撞鐘,彩雲迎躡屐。
遂登最高頂,縱目還楚澤。平湖見草青,遠岸連霞赤。
幽尋如夢想,綿思屬空闃。夤緣且忘疲,耽玩近成癖。
清猿伺曉發,瑤草凌寒坼。祥禽舞蔥蘢,珠樹搖玓瓅。
羽人顧我笑,勸我稅歸軛。霓裳何飄颻,童顏潔白皙。
重巖是藩屏,馴鹿受羈靮。樓居彌清霄,蘿蔦成翠帟。
仙翁遺竹杖,王母留桃核。奼女飛丹砂,青童護金液。
寶氣浮鼎耳,神光生劍脊。虛無天樂來,僁窣鬼兵役。
丹丘肅朝禮,玉札工紬繹。枕中淮南方,床下阜鄉舄。
明燈坐遙夜,幽籟聽淅瀝。因話近世仙,聳然心神惕。
乃言瞿氏子,骨狀非凡格。往事黃先生,群兒多侮劇。
謷然不屑意,元氣貯肝膈。往往游不歸,洞中觀博弈。
言高未易信,猶復加訶責。一旦前致辭,自雲仙期迫。
言師有道骨,前事常被謫。如今三山上,名字在真籍。
悠然謝主人,後歲當來覿。言畢依庭樹,如煙去無跡。
觀者皆失次,驚追紛絡繹。日暮山徑窮,松風自蕭槭。
適逢修蛇見,瞋目光激射。如嚴三清居,不使恣搜索。
唯餘步綱勢,八趾在沙礫。至今東北隅,表以壇上石。
列仙徒有名,世人非目擊。如何庭廡際,白日振飛翮。
洞天豈幽遠,得道如咫尺。一氣無死生,三光自遷易。
因思人間世,前路何狹窄。瞥然此生中,善祝期滿百。
大方播群類,秀氣肖翕闢。性靜本同和,物牽成阻厄。
是非斗方寸,葷血昏精魄。遂令多夭傷,猶喜見斑白。
喧喧車馬馳,苒苒桑榆夕。共安緹繡榮,不悟泥途適。
紛吾本孤賤,世葉在逢掖。九流宗指歸,百氏旁捃摭。
公卿偶慰薦,鄉曲繆推擇。居安白社貧,志傲玄纁辟。
功名希自取,簪組俟揚歷。書府蚤懷鉛,射宮曾發的。
起草香生帳,坐曹烏集柏。賜燕聆簫韶,侍祠閱琮璧。
嘗聞履忠信,可以行蠻貊。自述希古心,忘恃干時畫。
巧言忽成錦,苦志徒食櫱。平地生峰巒,深心有矛戟。
層波一震盪,弱植忽淪溺。北渚吊靈均,長岑思亭伯。
禍來昧幾兆,事去空歎息。塵累與時深,流年隨漏滴。
才能疑木雁,報施迷夷跖。楚奏縶鍾儀,商歌勞甯戚。
稟生非懸解,對鏡方感激。自從嬰網羅,每事問龜策。
王正降雷雨,環玦賜遷斥。倘伏夷平人,誓將依羽客。
買山構精舍,領徒開講席。冀無身外憂,自有閒中益。
道芽期日就,塵慮乃冰釋。且欲遺姓名,安能慕竹帛。
長生尚學致,一溉豈虛擲。芝朮資餱糧,煙霞拂巾幘。
黃石履看墮,洪崖肩可拍。聊復嗟蜉蝣,何煩哀虺蜴。
青囊既深味,瓊葩亦屢摘。縱無西山資,猶免長慼慼。
作者:陳藻
生平小我一全干,十五字問揚雄難。
納幣孟冬猶丱角,記得迎長方祀冠。
倒指新春五十七,先春女嫁男婚畢。
采真園裡東風回,主公無事花添色。
少貧嗟我老更貧,塵累何時是了人。
況且郎君賦語神,使我見兒祗欲嗔。
作者:姚勉
清晨有客來,畏暑畏避地。
涼多獨湖上,一棹拍空翠。
長堤舞楊柳,余雨在荷芰。
炎蒸俱已失,滿抱足清意。
頗思孤山頂,有客具高致。
扣門聞琴聲,便覺洗塵累。
湖邊出問酒,飲興隨所至。
池鮮煮珍甘,水果剝香脆。
好風林外來,吹面涼不醉。
清談詣物表,絕不掛世事。
畫舫何人斯,簫鼓正喧沸。
清游彼應笑,世味吾不嗜。
尚思攜枕簞,同叩竹間寺。
從今日日來,莫厭驚晝睡。
作者:馬元演
甲寅良月初,為拜帥垣檄。
遍走三蕩所,村落怪荒寂。
人謂白升裡,杭邑才咫尺。
杭有洞霄宮,神仙其窟宅。
慣是名勝游,不許俗眼識。
余雖一俗吏,心實慕名德。
癡兒官事了,此行烏可惜。
天氣暖如春,得意馬蹄疾。
僕夫嗟況瘁,告我請休息。
止宿蕭市中,明朝辨行色。
未曉垂玉繩,向風嘶金勒。
行行十數里,漸漸仙境出。
始見九鎖峰,窮眸望不極。
一似天為門,四山作扃鐍。
雲煙一齊起,松檜萬古碧。
巖洞是處有,名了難盡憶。
入拜大有庭,奇特更奇特。
洞天與福地,它山得其一。
惟此為兩全,四字揭奎畫。
主人貝道士,高志頗嗜客。
引謁帝宸殿,金釘朱戶飾。
出示御書經,鳳篆龍章筆。
拜手拈瓣香,舉頭看近日。
既見撫掌泉,又觀松花石。
小愒漱玉軒,恍驚風雨夕。
再登虛白樓,頓覺天地窄。
迤邐游二洞,其東名大滌。
仰視洞中山,群崖翠欲滴。
蛟龍現鱗距,天產非人力。
石鼓清可聽,石魚亦堪擊。
中有一小洞,謂能隔凡跡。
稚子曾入去,海聲親聽得。
出洞見一井,石欄四圍赤。
雲是葛翁泉,大旱無竭澤。
西洞號棲真,卻在山絕壁。
華蓋垂於上,獅子橫其側。
非煙亦非雲,蟠結斬如刻。
上有倒掛仙,疑是帝所謫。
棋台別東西,棋子散黑白。
又見方尺地,三人可容膝。
下如空谷聲,必是仙隱室。
道士雖攜持,余亦倦登陟。
歸息翠蛟亭,寒玉走鳴瀑。
心目盡開豁,塵累渙然釋。
坡仙紀舊遊,壁間著遺墨。
吾得繼清賞,奚必問姑射。
試觀殊勝地,何年是開闢。
雖慕子長游,未學子真逸。
可惜系微官,匆匆整還役。
小子不不詩,數章□紀實。
作者:文徵明
不見高人動經月,似聞觀道獨澄懷。
一函自課《維摩品》,百日方持白傅齋。
春到梅花開小閣,夢迴涼月印空階。
從知不受風塵累,二十年前已乞海
作者:祖無擇
維南鬥牛下,萬仞聳崔嵬。
日上光先占,江盤勢卻回。
一方蒙雨露,幾處對樓台。
不逐秦鞭去,曾經禹載來。
雲生峰慘澹,冰泮谷喧豗。
險外煙嵐變,深中洞府開。
巖花春灼爍,溪鳥暖毰毸。
飛瀑含清籟,乖龍走疾雷。
平川蕭廟閟,半腹鄧壇摧。
精蘊瑤瑰寶,靈鍾杞梓材。
僧軒宜薜荔,樵徑怯莓苔。
旁睨龍州橘,前瞻庾嶺梅。
仙經饒地肺,賦筆讓天台。
神物多靈貺,農田少旱災。
隱君須獨行,吟詠亦難才。
何客能依止,伊予語敢哉。
一麾成系滯,四友阻游陪。
未脫紅塵累,徒嗟白髮催。
夢頻生枕席,賞每倒尊罍。
預恐瓜時代,圖歸作醉媒。
作者:王績
伊昔逢喪亂,歷數閏當餘。豺狼塞衢路,桑梓成丘墟。
余及爾皆亡,東西各異居。爾為背風鳥,我為涸轍魚。
逮承雲雷後,欣逢天地初。東川聊下釣,南畝試揮鋤。
資稅幸不及,伏臘常有儲。散誕時須酒,蕭條懶向書。
朽木不可雕,短翮將焉攄。故人有深契,過我蓬蒿廬。
曳裾出門迎,握手登前除。相看非舊顏,忽若形骸疏。
追道宿昔事,切切心相於。憶我少年時,攜手游東渠。
梅李夾兩岸,花枝何扶疏。同志亦不多,西莊有姚徐。
嘗愛陶淵明,酌醴焚枯魚。嘗學公孫弘,策杖牧群豬。
追念甫如昨,奄忽成空虛。人生詎能幾,歲歲常不舒。
賴有北山僧,教我以真如。使我視聽遣,自覺塵累祛。
何事須筌蹄,今已得兔魚。舊遊儻多暇,同此釋紛拿。
作者:曾漸
躡石捫蘿得得來,人間塵累已忘懷。
行窮險道忽平地,立看飛泉傾斷崖。
邃宇半依蒼木裡,秀峰長是白雲埋。
方平羽駕今何在,欲會仙姑恨未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