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譚嗣同
家國兩愁絕,人天一粲然。
只餘心獨在,看汝更千年。
世界幾痕夢,微塵萬座蓮。
後來憑弔意,分付此山川。
作者:韓元吉
自我來南溪,池塘幾春草。
結茅依雲端,愛此山回抱。
奇峰七十二,羅列景逾好。
豈殊謝公窗,澄江更縈繞。
孤城千家邑,一目可盡了。
植葵思夏深,種菊待秋杪。
物華靜中見,至理得深造。
東山與魯郊,底用評大校
平生丘壑心,計拙詎能巧。
亭皋遠俗客,曳杖日頻到。
簞瓢樂未改,在澗槃亦考。
況有吾人詩,飄然異郊島。
作者:楊基
辛夷如雪照庭柯,老去愁驚日易過。
芳草漸於歌館密,落花偏向舞筵多。
故人別後皆黃土,南浦春來又綠波。
便欲移家勾曲住,采芝種玉此山阿。
作者:徐文卿
種豆山園中,土瘠豆不實。
捃收能幾何,倚杖三歎息。
況此山下田,旱久苗葉赤。
無豆尚猶可,無禾孰供食。
已孤豐稔望,徒費耘耕力。
官吏更索租,真爾從何出。
作者:趙嘏
暫息勞生樹色間,平明機慮又相關。
吟辭宿處煙霞古,心負秋來水石閒。
竹戶半開鍾未絕,松枝靜霽鶴初還。
明朝一倍堪惆悵,回首塵中見此山。
作者:賀鑄
當時節物此山川,倦客登臨獨惘然。
戲馬台荒年自,久射蛇公去事空傳。
黃華半老清霜後,白鳥孤飛落照前。
不與興亡城下水,穩浮漁艇人淮天。
作者:陸游
四十年來住此山,入朝無補又東還。
倚闌莫怪多時立,為愛孤雲盡日閒。
作者:釋道真
下霸道場記,□{維}□{天}□{福}十五年五月八日遊記之耳三危山內枲世□{賢},
結此道場下停□{閒}。侍送門人往不絕,
聖是山谷水未寬。一旬之間僧久住,
感動山神賜霜樹。□值牟尼□{威}力重,
此山本□柞{僧}□{田}。
作者:文同
高輪轉深淵,下瀉石蟾口。
臨之設軒檻,清絕更無有。
愛此山中來,應須坐良久。
作者:陸游
神遊忽到雲台宮,太華彩翠明秋空。
曲廊下闞白蓮沼,小閣正對青蘿峰。
林間突兀見古碣,雲外縹緲聞疏鐘。
褐衣紗帽瘦如削,遺像恐是希夷翁。
窮搜未遍忽驚覺,半窗朝日初曈曨。
卻思巉然五千仞,可使常墮胡塵中?小臣昧死露肝鬲,願扈鑾駕臨崤潼。
何當真過此山下,百尺嫋嫋龍旗風。
作者:胡曾
苻堅舉國出西秦,東晉危如累卵晨。
誰料此山諸草木,盡能排難化為人。
作者:蘇軾
尚父提封海岱間,南征惟到穆陵關。
誰知海上詩狂客,佔得膠西一半山。
我是膠西舊使君,此山仍占與君分。
故應竊比山中相,時作新詩寄白雲。
作者:孔武仲
柔條細葉謾成業,亦有懸崖出小紅。
欲試金丹求不死,靈苗應在此山中。
作者:晃沖之
落葉如流人,遷徙不可收。
嚴霜枯百草,清此山下溝。
我行將涉之,脫履笑復休。
憮然顧籃輿,崎嶇反經丘。
天風吹我裳,彼亦難久留。
晚過柳下門,鳥聲上嘲啾。
父老四五輩,向我如有求。
邀我酌白酒,酒酣語和柔。
指雲此屋南,頗有良田疇。
勸我耕其中,庶結同社游。
吾母性慈儉,此事誠易謀。
伯也久吏隱,可能吾無憂。
請歸召家室,賣衣買肥牛。
所望上帝喜,祈谷常有秋。
作者:陳知柔
康成跡寄書帶草,玄德祥標羽葆桑。
名與此山俱不朽,何如煙杪郁蒼蒼。
作者:方信孺
見說刀圭已解仙,寧須丹灶半人間。
葛翁本是求勾漏,何意南來訪此山。
作者:范仲淹
休哉羊叔子,輔晉功勳大。
化行江漢間,恩被疆埸外。
中國倚而安,治為天下最。
開府多英僚,置酒每高會。
徘徊臨峴首,興言何慷慨。
此山自古有,游者千萬輩。
堙滅皆無聞,空悲歲月邁。
公乎仁澤深,風采獨不昧。
於今墮淚碑,觀之益欽戴。
卓有王源步,文學偉當代。
借麾來襄陽,高懷極恬退。
山姿列雲端,江響拂天籟。
行樂何逍遙,覽古忽感概。
不見叔子祠,蕪沒民疇內。
千金贖故基,廟貌重營繪。
襄人復其祀,水旱有攸賴。
太守一興善,比戶皆歡快。
源叔政可歌,又留千載愛。
作者:劉禹錫
漢家都尉舊征蠻,血食如今配此山,曲蓋幽深蒼檜下,
洞簫愁絕翠屏間。荊巫脈脈傳神語,野老娑娑起醉顏。
日落風生廟門外,幾人連蹋竹歌還。
作者:王安石
憶昨同追八馬蹄,約公投老此山棲。
公乘白鳳今何處,我適新年值白雞。
作者:許復道
沿途聽潺湲,蒙茸冒沙石。
誰知此山下,千里在咫尺。
潭潭光明宮,皎皎心印宅。
石細泉自香,水淨林逾碧。
太清無潛鱗,至弱而能力。
玉龍出蒼峽,威勇壯莫敵。
風雨填空來,萬夫助推激。
座中起波濤,足下殷霹靂。
我來從雄觀,神意恥莫逆。
心鏡淨表裹,坐久萬籟息。
悠然到平淡,渙若春冰釋。
棲遲羅書記,想像劉賓客。
勝緣地山閒,每至忽有得。
何以謝山靈,作詩慰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