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寬
何處亭成樂歲豐,琅琊山在亂雲中。
西南林壑誇尤美,六一文詞信獨工。
幽谷泉鳴琴操古,石屏路轉酒船通。
幸當歸馬滁陽日,此地來遊興不空。
作者:無名氏
今年秋早,似常年、人世光陰如電。君看老仙風度別,綠發芳瞳長劍細數平生,三千功行,一一修持遍。通明殿上,鈞天張樂高燕。應似六一先生,神清之洞,萬仞蒼苔蘚。少待中原開霽了,一片閒雲舒捲。奼女煉成,嬰兒養就,坐閱蓬萊淺。青霄笙鶴,也應回顧雞犬。
作者:范令聞
□□□□法,□□□□□。
□□□□□,□□□雪人。
□□□□照,□□江漢炳。
靈□□物□,生五色虎□。
□山□長□,唁□□□□。
□簡三□秩。滿□中□□。
然囊衣度雲,棧□□□與。
七賢□襁負,中□□金產。
作者:楊萬里
一代今文伯,三巴昔產賢。
白珩光宇宙,藍水暗風煙。
有客曾高枕,外堂見老仙。
夢中五色筆,猶為寫鳴蟬。
作者:楊萬里
南方儒先囿三山,山中豹蔚推拍鸞。
手拏枝桂下廣寒,身作德星南斗間。
治行第一聞九關,再分魚書朱兩幡。
豐湖夜敲坡老門,螺浦曉酌六一泉。
露冕暮月惠化傅,清原改色白鷺妍。
白叟鼓腹黃童顛,麴生打開禁酒國。
雲子湊集移粟船,向來醉人號一瑞。
如今醉人橫路眠,滿城米賤酒更賤。
盡道人皆有一天,如何癖愛香火緣。
三章叫閽覓散仙,定知不晚當賜環,
金貂玉珮香案前。
作者:劉辰翁
想幼安、遼東歸後,自羞年少龍首。長安市上壚邊臥,枉卻快行家走。空兩袖。染醉墨淋漓,把似天香透。功名邂逅。便六一詞高,君謨字偉,但見說行晝。人間事,苦似成丹無候。神清苔字如鏤。明年六十聞歌後,頗記薄醺醺否。兒拍手。笑馬上葛疆,也作家山友。煩伊起壽。更待復一中,毋多酌我,疏影共三嗅。
作者:蘇軾
膠西高處望西川,應在孤雲落照邊。
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余天。
治經方笑《春秋》學,好士今無六一賢。
(君以《春秋》受知於歐陽文忠公,公自號六一居士。
)且待淵明賦歸去,共將詩酒趁流年。
作者:王維
已相殷王國,空餘尚父谿。釣磯開月殿,築道出雲梯。
積水浮香象,深山鳴白雞。虛空陳伎樂,衣服制虹霓。
墨點三千界,丹飛六一泥。桃源勿遽返,再訪恐君迷。
作者:趙蕃
一自春風辱報書,後來安否定何如。
江山我敢涪翁後,事業公真六一余。
百年半途過九十,千間大廈豈無廬。
不知蹀躞天街馬,孰愈崎嶇經壑車。
作者:周必大
我不識公,而哀斯文。
稷言皋謨,宋艷班香。
四海所宗,一鄉何有。
瞻之在前,瞠乎若後。
作者:徐集孫
惠勤已蛻老歐仙,物逐人非井便乾。
不是坡翁重到此,此泉安得到今寒。
作者:蘇軾
前身本同社,宿業獨臨邊。
一悟鏡空老,始知圓澤賢。
歸心忘犢佩,生術寄羊鞭。
不似歐陽子,空留六一泉。
作者:楊萬里
遂初欣遇兩詩伯,臨川先生一禪客。
三人情好元不疏,秪是相逢逢不得。
渠有正觀碑,儂有永和詞。
真贗爭到底,未說妍與媸。
珊瑚擊得如粉碎,趙璧慱城翻手悔。
不似三家斗斷碑,夜半戰酣莫先退。
皇朝愛碑首歐陽,集古萬卷六一堂。
玄珪漆玉堆墨寶,黟霜黑水塗緇裳。
臨川無端汲古手,席捲歐家都奄有。
岣山科斗不要論,嶧山野火不經焚。
尤家沉家喙如鐵,未放臨川第一勳。
不知臨川何許得尤物,集古序篇出真筆。
遂初心妒口不言,君看跋語猶悵然。
作者:曾豐
文章事業宋名臣,穎上輕投未老身。
葛水衣冠淒欲斷,沙溪泉石郁空陳。
高山踞視廢興事,喬木坐邀來往人。
碑未失真公手澤,中余廊廟舊精神。
作者:魏了翁
又一番雨過,倚閣炎威,探支秋色。前度劉郎,為故園一出。黃髮絲絲,赤心片片,儼中朝人物。詩裡香山,酒中六一,花前康節。倦客才歸,新亭恰就,萱徑蔭濃,卜林香發。尊酒相逢,看露花風葉。躍躍靜神,生生意思,入眼渾如滌。更祝天公,收回積潦,放開晴日。
作者:魏了翁
房公胸中妙刀尺,翦刻玻璃貯寒碧。
今侯著樓於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覿。
詩來慇勤問故侯,別日雖賒情轉密。
因思當年飛蓋游,鷗鷺不驚潛鯉出。
春濃雪絮人影亂,秋老雲松半天屹。
蘇公二十四橋月,尚愛西湖風月夕。
江山好處余戀嫪,縱不即人人自即。
況今簷撩雲與齊,激楚高歌友朋集。
向來寒乞翻自嗤,詩掃黃泥已無跡。
功名老我後加鞭,文字餘人先奪席。
欲搜萬象供刻畫,自有此湖難此筆。
終當為君記斯游,摹寫蒼顏真六一。
作者:吳泳
金碧蒼巖下,神光射斗箕。
豆灰浮琯後,梅葩破冰時。
正是生申日,誰為壽卯詩。
今年真六一,說與醉翁知。
作者:乾隆
昔傳西湖比西子,但聞其名知其美,
夷光千古以上人,豈有真容遺後世。
未見顏色貴耳食.浪以湖山相比擬,
湖山有知應不受,須翁何以答吾語。
吁嗟吾因感世道,臧否雌黃率如此,
豈如即景寫西湖,圖繪真形匪近似。
歲維二月巡燕晉,留京結撰親承旨,
歸來長卷已構成,儼置餘杭在棐幾。
十景東西鬥奇列,兩峰南北爭雄峙,
晴光雨色無不宜,推敲好句難窮是。
澱池水富惜無山,田盤山好詘於水,
喜其便近每命游,具美明湖輒遐企。
北門學士家臨安,少長六一煙霞裡,
既得其秀忘其筌,呼吸湖山傳神髓。
此圖豈得五合妙,絕妙真教拔萃矣,
明年春月駐翠華,親印證之究所以。
作者:皎然
羽化自仙骨,延年資養生。--皎然
金經啟靈秘,玉液流至精。--潘述
八石思共煉,九丹知可成。--湯衡
吾心苟無妄,神理期合併。--皎然
封灶用六一,置門考休京。--潘述
浮光含日彩,圓質煥雲英。--湯衡
持此保壽命,服之頤性情。--皎然
跂予望仙侶,高詠升天行。--潘述
鶴駕方可致,霓裳定將迎。--湯衡
不因五色藥,安著七真名。--皎然
揮妙在微密,全功知感誠。--潘述
與君棄城市,攜手游蓬瀛。--湯衡
作者:蘇軾
天明小兒更傳呼,髯劉已到城南隅。
尺書真是髯手跡,起坐熨眼知有無。
今人不作古人事,今世有此古丈夫。
我聞其來喜欲舞,病自能起不用扶。
江淮旱久塵土惡,朝來清雨濯鬢鬚。
相看握手了無事,千里一笑毋乃迂。
平生所樂在吳會,老死欲葬杭與蘇。
過江西來二百日,冷落山水愁吳姝。
新堤舊井各無恙,參寥六一豈念吾。
別後新詩巧摹寫,袖中知有錢塘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