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寅
不須十日照胥敖,且要仙花麗顯皋。
集霰果然歸望望,同雲因得蔽高高。
輝山玉璞韜虹氣,亂眼煙霄隘羽毛。
欲叩小齋拚醉賞,最憐纖玉勸持醪。
作者:駱賓王
二庭歸望斷,萬里客心愁。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
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煙上戍樓。
龍庭但苦戰,燕頷會封侯。莫作蘭山下,空令漢國羞。
作者:許渾
月斜孤館傍村行,野店高低帶古城。籬上曉花齋後落,
井邊秋葉社前生。饑烏索哺隨雛叫,乳牸慵歸望犢鳴。
荒草連天風動地,不知誰學武侯耕。
作者:駱賓王
故人無與晤,安步陟山椒。野靜連雲卷,川明斷霧銷。
靈巖聞曉籟,洞浦漲秋潮。三江歸望斷,千里故鄉遙。
勞歌徒自奏,客魂誰為招。
作者:張繼
城上西樓倚暮天,樓中歸望正淒然。近郭亂山橫古渡,
野莊喬木帶新煙。北風吹雁聲能苦,遠客辭家月再圓。
陶令好文常對酒,相招那惜醉為眠。
作者:杜甫
旄頭彗紫微,無復俎豆事。金甲相排蕩,青衿一憔悴。
嗚呼已十年,儒服弊於地。征夫不遑息,學者淪素志。
我行洞庭野,欻得文翁肆。侁侁胄子行,若舞風雩至。
周室宜中興,孔門未應棄。是以資雅才,渙然立新意。
衡山雖小邑,首唱恢大義。因見縣尹心,根源舊宮閟。
講堂非曩構,大屋加塗塈。下可容百人,牆隅亦深邃。
何必三千徒,始壓戎馬氣。林木在庭戶,密干疊蒼翠。
有井朱夏時,轆轤凍階戺。耳聞讀書聲,殺伐災彷彿。
故國延歸望,衰顏減愁思。南紀改波瀾,西河共風味。
采詩倦跋涉,載筆尚可記。高歌激宇宙,凡百慎失墜。
作者:張九齡
感惜芳時換,誰知客思懸。憶隨鴻向暖,愁學馬思邊。
留滯機還息,紛拏網自牽。東南起歸望,何處是江天。
作者: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第四十三卷
作者:歐陽修
三峽倚迢嶢,同遷地最遙。
物華雖可愛,鄉思獨無聊。
江水流青嶂,猿聲在碧霄。
野篁抽夏◇,叢橘長春條。
未臘梅先發,經霜葉不凋。
江雲愁蔽日,山霧晦連朝。
斫谷爭收漆,梯林◇摘椒。
巴賨船賈集,蠻市酒旗招。
時節同荊俗,民風載楚謠。
俚歌成調笑,◇鬼聚喧囂。
得罪宜投裔,包差分折腰。
光陰催晏歲,牢落慘驚飆。
白髮新年出,朱顏異域銷。
縣樓朝見虎,官捨夜聞鴞。
寄信無秋鴈,思歸望斗杓。
須知千里夢,長繞洛川橋。
作者:何遜
振衣喜初霽。
褰裳對晚晴。
落花猶未卷。
時鳥故余聲。
春芳空悅目。
遊客反傷情。
鄉園不可見。
江水獨自清。
願得同攜手。
歸望對都城。
作者:李益
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雲樹共茫茫。漢家蕭鼓空流水,
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猶恨速。愁來一日即為長。
風煙並起思歸望,遠目非春亦自傷。
作者:王昌齡
清洛日夜漲,微風引孤舟。
離腸便千里,遠夢生江樓。
楚國橙橘暗,吳門煙雨愁。
東南具今古,歸望山雲秋。
作者:張說
東漢興唐歷,南河復禹謀。寧知瘴癘地,生入帝皇州。
雷雨蘇蟲蟄,春陽放學鳩。洄沿炎海畔,登降閩山陬。
嶺路分中夏,川源得上流。見花便獨笑,看草即忘憂。
自始居重譯,天星已再周。鄉關絕歸望,親戚不相求。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福道消黃鶴去,運啟白駒留。
江妾晨炊黍,津童夜棹舟。盛明良可遇,莫後洛城游。
第八十九卷
作者:李處權
傾蓋鄱陽彥,孤芳且寄林。
一官方似水,五字可兼金。
與世不求合,開筵猶見尋。
何當鑄農器,歸望故人岑。
作者:釋惟鳳
久負中條約,深秋興苦何。
白雲歸望遠,黃葉意空多。
靜臥侵仙掌,微吟隔楚波。
飛書答招隱,迢遞寄煙蘿。
作者:鄭惟忠
離憂將歲盡,歸望逐春來。庭花如有意,留艷待人開。
作者:李復
二年青海困征鞍,歸望天威咫尺間。
雨露忽頒西輔印,鴛鸞阻綴紫宸班。
往來擾擾無虛日,應接紛紛只強顏。
吏責無窮人事拙,夢魂時到舊家山。
作者:李夐
二儀均四序,五嶽分九州。靈造良難測,神功匪易酬。
恆山北臨岱,秀崿東跨幽。澒洞鎮河朔,嵯峨冠嵩丘。
禋祠彰舊典,壇廟列平疇。古樹侵雲密,飛泉界道流。
從官叨佐理,銜命奉珍羞。薦玉申誠效,鏘金諒有由。
郊原照初日,林薄委徂秋。塞近風聲厲,川長霧氣收。
他鄉饒感激,歸望切祈求。景福如光願,私門當復侯。
作者:鄧肅
昌黎論佛骨,南行氣亦壯。
賣書請鏤玉,卻起北歸望。
香山最風流,詩酒事夷曠。
那知聞琵琶,淚濺九江浪。
此身苦海中,風波隨蕩漾。
妄見分南北,無乃眼中障。
嗟我果何人,楚狂本天放。
外物不須論,有身今已長。
斥歸水雲鄉,日醉蓮花釀。
茗飲過陸羽,禪悅得文暢。
安此更何求,萬里脫氈帳。
死生則置之,北邙豈俱瘴。
使君憐我愚,了無逐客愴。
謂我耕白雲,不獨齊眉餉。
詩來覓歡處,光芒不可仰。
欲醉桃李春,那憂貝錦謗。
赤腳敢雲無,社舞非時尚。
侯門列蛾眉,一見吾其儻。
拋磚此當先,積薪君在上。
更為李與蘇,兩家按新唱。
作者:韓愈
嗟爾戎人莫慘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無歸望,直去長安路八千。